第一章
蛻變為狼──觀念的改變
一個人自己願意做什麼人,他就會是什麼人。──沙特
觀念決定了一個人的屬性。你是狼,還是兔子,都是觀念決定的。
不是一味的努力、努力、努力,
而是要先改變觀念。
如果你先不自知自己是鳥,
而去學潛水,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收穫有限。
如果你不先自知自己是魚,
而去學飛,無論你付出了幾輩子,都得不到什麼成果。
同樣的,如果你不先知道飛翔的條件,
不先知道潛水是怎麼一回事時,
你怎麼去努力?
一顆石頭若去學飛翔,必將墜落地面……
一顆石頭若去學潛水,一定只能沉落在水底興嘆而已。
不是一味的努力,而是要先改變觀念,
正確的如實知道自己,
知道所要達成的對象,
這時的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效果。
1改變觀念平步青雲
光靠努力,不能一日千里。
一個人的前途,由誰來決定?
是爸媽?是老師?是老闆?還是朋友?
當然是由自己來決定;
關於前途,求神無用,算命無用,唯有求己最有效。
而且很簡單,只要肯行動,改變自己的觀念,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前途!
一個人要改變,希望得到跳躍式的進步,光靠努力、毅力是不夠的。
努力、毅力是美德,但這些美德只會使你得到漸進式的進步、牛步式的進步。
一日千里的境界,是不屬於你的。
唯有獲得觀念的突變,才能平步青雲,才能從平地直接跳躍上高原!
努力+努力+努力 是乖寶寶該做的事。
觀念的突破,把自己一步登天地躍升至頂峰,是成功者應先辦到的任務。
突破觀念,你就會變成豺狼。
哲學家笛卡兒為什麼能想出:「我思,故我在」
這個經歷三百五十九年卻不會被人遺忘的絕妙命題?為什麼許多人想破了頭,卻怎麼也想不出來?很簡單,笛卡兒就是在蛻變為豺狼的過程中,做到了一件事,他突破了一個觀念,進而了解到許許多多被一般人接受的概念,都是錯誤的。於是他開始懷疑,以懷疑為出發點,最後完成了在一六三七年發表的,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方法論》(Discourse on Method)。嘖!嘖!光是改變一個觀念,就能讓一個人的一句話活上數百年,真是不得了!蔡志忠例註
1.漫畫家AND我
很多漫畫家在畫漫畫,都是在進行「畫漫畫」這件事的本身。如果再加上漫畫家本人愛畫什麼類漫畫的限制,那麼創作的方向和數量就會受到相當的限制。我則不是在「畫漫畫」。漫畫只是我要借用的一種形式,我可以用漫畫來進行一切創作。所以,我可以用漫畫來畫大醉俠、畫中國的經典寶庫、教人學英語。
這樣,創作的方向和數量,幾乎不受任何限制。
獨坐大雄峰
在平地上羨慕
2.靈骨塔AND傳統墓園
我們來舉個例子:有一塊佔地十甲的墓園,正為了把墓位如何賣出去而傷腦筋。十甲是三萬坪,以十坪一個單位來說,就是三千個墓位。一個墓位如果賣五十萬元的話,十甲地,三千個墓位全部賣出去的話,可以有十五億的營業額。然而,這在今天的台灣,卻不是那麼好辦到的事。
光靠努力、毅力、四處奔波,幾乎是徒勞無功。動點腦筋,再打打廣告、做一些宣傳之類的話,會有些改進,但也還是有限。
但如果觀念改變呢?
現在,我們不把這塊地做墓園用了。我們要做靈骨塔。十甲地裡,先留下五千坪做為未來靈骨塔的預備地。剩下的二萬五千坪,以二坪為一個單位,共一萬二千五百個單位。現在,每個單位不賣五十萬元,只賣十萬元。於是很多人都會趨之若鶩,很快地全部賣光。收入是多少呢?十二億二千五百萬元。不止如此,由於靈骨塔可以七年一賣,所以,每七年就有十二億二千五百萬元的收入進帳一次。
賺錢,可以又輕鬆,又多。
蛻變為狼──觀念的改變
一個人自己願意做什麼人,他就會是什麼人。──沙特
觀念決定了一個人的屬性。你是狼,還是兔子,都是觀念決定的。
不是一味的努力、努力、努力,
而是要先改變觀念。
如果你先不自知自己是鳥,
而去學潛水,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收穫有限。
如果你不先自知自己是魚,
而去學飛,無論你付出了幾輩子,都得不到什麼成果。
同樣的,如果你不先知道飛翔的條件,
不先知道潛水是怎麼一回事時,
你怎麼去努力?
一顆石頭若去學飛翔,必將墜落地面……
一顆石頭若去學潛水,一定只能沉落在水底興嘆而已。
不是一味的努力,而是要先改變觀念,
正確的如實知道自己,
知道所要達成的對象,
這時的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效果。
1改變觀念平步青雲
光靠努力,不能一日千里。
一個人的前途,由誰來決定?
是爸媽?是老師?是老闆?還是朋友?
當然是由自己來決定;
關於前途,求神無用,算命無用,唯有求己最有效。
而且很簡單,只要肯行動,改變自己的觀念,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前途!
一個人要改變,希望得到跳躍式的進步,光靠努力、毅力是不夠的。
努力、毅力是美德,但這些美德只會使你得到漸進式的進步、牛步式的進步。
一日千里的境界,是不屬於你的。
唯有獲得觀念的突變,才能平步青雲,才能從平地直接跳躍上高原!
努力+努力+努力 是乖寶寶該做的事。
觀念的突破,把自己一步登天地躍升至頂峰,是成功者應先辦到的任務。
突破觀念,你就會變成豺狼。
哲學家笛卡兒為什麼能想出:「我思,故我在」
這個經歷三百五十九年卻不會被人遺忘的絕妙命題?為什麼許多人想破了頭,卻怎麼也想不出來?很簡單,笛卡兒就是在蛻變為豺狼的過程中,做到了一件事,他突破了一個觀念,進而了解到許許多多被一般人接受的概念,都是錯誤的。於是他開始懷疑,以懷疑為出發點,最後完成了在一六三七年發表的,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方法論》(Discourse on Method)。嘖!嘖!光是改變一個觀念,就能讓一個人的一句話活上數百年,真是不得了!蔡志忠例註
1.漫畫家AND我
很多漫畫家在畫漫畫,都是在進行「畫漫畫」這件事的本身。如果再加上漫畫家本人愛畫什麼類漫畫的限制,那麼創作的方向和數量就會受到相當的限制。我則不是在「畫漫畫」。漫畫只是我要借用的一種形式,我可以用漫畫來進行一切創作。所以,我可以用漫畫來畫大醉俠、畫中國的經典寶庫、教人學英語。
這樣,創作的方向和數量,幾乎不受任何限制。
獨坐大雄峰
在平地上羨慕
2.靈骨塔AND傳統墓園
我們來舉個例子:有一塊佔地十甲的墓園,正為了把墓位如何賣出去而傷腦筋。十甲是三萬坪,以十坪一個單位來說,就是三千個墓位。一個墓位如果賣五十萬元的話,十甲地,三千個墓位全部賣出去的話,可以有十五億的營業額。然而,這在今天的台灣,卻不是那麼好辦到的事。
光靠努力、毅力、四處奔波,幾乎是徒勞無功。動點腦筋,再打打廣告、做一些宣傳之類的話,會有些改進,但也還是有限。
但如果觀念改變呢?
現在,我們不把這塊地做墓園用了。我們要做靈骨塔。十甲地裡,先留下五千坪做為未來靈骨塔的預備地。剩下的二萬五千坪,以二坪為一個單位,共一萬二千五百個單位。現在,每個單位不賣五十萬元,只賣十萬元。於是很多人都會趨之若鶩,很快地全部賣光。收入是多少呢?十二億二千五百萬元。不止如此,由於靈骨塔可以七年一賣,所以,每七年就有十二億二千五百萬元的收入進帳一次。
賺錢,可以又輕鬆,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