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轉個念,心讓世界大不同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出自己的路

當人生遇到挫折困境,要勇敢往前行,走出自己一片朗朗晴天。

只有放下了,心境轉換了,才能重見美好天日。

清晨如常起床準備早餐要送孩子上學,從窗戶望出去,遠方朝霞暈染一片血紅,佔據了大半天空,第一個閃過腦海的念頭:又發生山林大火了嗎?

洛杉磯每年這個時節因為聖塔安納焚風的影響加上氣候乾燥,在山區常常會因露營者或登山客不小心留下的火種引發熊熊大火。我看著遠方天空中彩霞、火光與朝陽共織成一幅暗藏危機的奇異美麗景象,心裡暗暗祈禱希望這場大火能早些撲滅,將傷害影響減至最低。

送了孩子上學後,按照平日行程出門散步慢跑。起火點在我們居住小城的東北方山區約二十英里左右,我朝著相反方向行走,一回頭,便可見著在我身後天空中濃煙與雲朵糾結不清的灰橘色彩,太陽染成了腥紅小球;往前方望去,則仍是一幅太平盛世的藍天白雲景色。於是,一片天空劃分為二,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一邊是天清氣朗風和日麗的歲月靜好;一邊是風起雲湧灰飛煙滅的大破壞。我不斷往前快步疾走,一邊回頭張望,心裏頭忽然感悟:人生不就是如此?在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一片光明燦爛,但我們總是放錯焦距,對著過去已經發生的困境留連徘徊,無法放下。在那個早晨,我加快足下步履投入眼前湛藍晴空的懷抱,將灰雲密佈潛藏凶險的半邊天拋諸身後漸行漸遠。心裡越走越光明,越走越踏實。

每個人一生中肯定會有些起伏、一些挑戰、一些困難的處境,就如同那半邊灰黑陰霾天空,可是,我們能夠選擇行走的方向及目光對準的焦點:放下所有已經發生的、義無反顧果斷往前行?還是躊躇猶疑一步三回頭,總是望著苦難自憐自艾?轉個彎、換個角度,景色風光大不同,存乎你做什麼樣的選擇。當無常現前,當人生遇到挫折困境,要學習聖嚴法師所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不要回頭張望,不要流連忘返,陷入艱難的沼澤無法自拔;要壯士斷腕勇敢往前行,走出自己一片朗朗晴天。或許,日後回頭想想,這些當初讓你痛苦萬分的處境只不過是激勵你往前走的一股動力,沒有淬鍊,哪裡有脫胎換骨的奇蹟?這世界上有許多人他們前半生的天空都是靄靄烏雲無邊黑暗,像澳洲「沒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組織創辦人尼克‧胡哲(Nick Vujicic),生下來便身體殘缺,他比任何人都有資格自怨自憐,然而他做出了不平凡的選擇:跳出困境、勇敢迎向未來,將原本是一場悲劇的人生,活出令人讚嘆的精彩向度。

他的選擇、他的態度決定了要繼續活在那悲慘無光的半邊天,還是跨步往前走向另一半的亮麗藍天。許多人活在煩惱中,放不下,不是因為那個煩惱有多麼深重,而是不肯向前走,或是轉身離開。他們抓住那個苦痛的感覺與身邊的人一同活在陰鬱無光的半片天空中,不知道,就在幾步路之遙的不遠處,有片朗朗乾坤等待著。

一位苦者對和尚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苦者說:「可我就偏偏放不下。」

和尚讓他拿著一個茶杯,然後往裡面倒熱水,一直到水滿出來,苦者被燙到馬上鬆開手。和尚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可是,要多痛,你才會放下?還是要別人也跟你一樣痛,你才甘心放下、甘願離開?是要兩敗俱傷、一起淹沒在熾烈火光中,一同沉淪?還是跨出步伐,給自己也給對方一條康莊大道、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風光?

在這趟清晨行走中,我領略到了視野及態度的重要性。我們是有選擇的,如果前路不通,危機重重,何不轉頭往另一個方向「背道而馳」。路,會越走越寬廣;心,會越走越平和;頭上的天,會越走越雲淡風輕。離開那個煩惱,離開那個因果陷阱。放下了,心境轉換了,才能重見美好天日。《菜根譚》的一句話:「山河大地已屬微塵,何況塵中之塵。血肉身軀且歸泡影,何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偉碩如山河大地也不過是亙古虛空的一小粒微塵,凡夫的血肉身軀也都只是夢幻泡影,何況是微塵與泡影之外的那些世間無明煩惱,如果明瞭宇宙萬事萬物的無常變化真理,便不會產生執著。

沒有了執著,境就隨心轉。展開雙腳大步向前走,不回頭,走出屬於自己的另一片美麗雲天。

不執著的生活態度

我們應該向有智慧的銀髮老先生、老太太學習,
學習他們的寬容、開朗、熱心關懷他人及不執著的生活態度。

多年前隔壁住了一位英國老紳士丹尼爾,老伴很早便過世了,兩個子女因為住得遙遠很少回來。雖然一個人獨居,日子卻過得輕鬆寫意,逍遙自在。經常見他一派優閒騎著腳踏車四處溜躂,不是去附近的慈善機構做義工,便是去找老朋友喝茶、聊天。我們在前院種了一排玫瑰,正好靠近他的車道,春天時玫瑰花爭奇鬥艷恣意綻放,丹尼爾很高興的告訴我們:「謝謝你們種了這麼美麗的花,讓我每天出門、回家看到時都會有一副好心情!」

其實,我們種的那排玫瑰花枝葉茂盛已經擋到丹尼爾的部分車道,他非但不以為忤,還以歡喜讚嘆的心向我們道謝。有一年,因為風災院子的一棵松樹枝幹掉落,正好砸中他的工具屋,屋頂陷落了一大塊。當我們懷著忐忑的心登門道歉時,老先生反而安慰我們,說那棟工具屋早就該整理了,只是因為忙碌一直拖延著,「現在屋頂凹陷,正好提醒我該開始動工囉!」丹尼爾的寬宏與豁達減輕了我們許多愧疚與不安,並慶幸有這樣的好鄰居為伴。

斜對面的喬安也是一位和善慈祥的老太太,當年我們因為房子改建,搬出去將近一年時間,屋子整修完畢搬回家,喬安第一時間拎了家中院子自己栽種的水果前來問候歡迎我們,窩心的舉動帶來滿滿的暖意。熱心的她有一次舉辦了街區派對(Block Party),邀請街坊鄰居到她家中一起歡聚。平日大家各忙各的,很難得藉由這個機會更加認識彼此。派對之後,喬安還費心整理了每戶家庭的聯絡資訊,包括成員名字、電話及e-mail 帳號,貼心的親自登門送給大家。我在早晨散步時經常會遇見她,和她可愛的拉不拉多犬Max,我們總會停下腳步閒聊幾句。有一次談到近幾年中國大陸投資客在這裡一擲千金購買房地產,導致房價居高不下的情形,喬安是典型美國老太太,有禮、和善,並不反對外國人一窩蜂在她住了一輩子的家鄉置產,然而對於房屋過戶後卻無人入住,使得附近街道越來越多空屋的現象深感憂心。她對鄰近幾條巷弄的房屋、住戶情況瞭若指掌,哪一戶空著、哪一棟有人定期會來清掃,通通逃不過她的法眼。喬安還提醒我:「“We walkers”should keep an eye on our neighborhood.」(指我們經常在附近散步的人需要注意鄰里各種狀況,提高警覺,守望相助。)她用“we walkers”這個名詞既生動又貼切。是呀,我們應該感謝這些“elderly walkers”(年長的散步者),他們的熱心與巡邏守望確保了小城的住家安全,是最棒的守護者。

還有一位退休護士貝琪七十多歲了依舊每天開著小卡車到處跑。因為先生不良於行,食衣住行大大小小事情都是她在張羅照顧。紅褐色捲髮、步履輕快的她一點都看不出實際年齡。幾年前聖塔安娜焚風狂襲,附近城鎮電路毀損,有近一星期時間過著沒有電力的原始生活。當時在停電數天後,我和貝琪不斷交換從愛迪生電力公司所獲知的供電搶救情形,互相訴苦不見天日的諸多不便。同時看著對街鄰居比我們晚停電卻早一步恢復電力、燈火通明的情況,在羨慕中又有一種同仇敵愾的小小不平衡,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十分有趣。

在我們居住的小城,如丹尼爾、喬安、貝琪這種獨居或與老伴相依為命的銀髮族比比皆是,經常看見他們牽著小狗悠閒的在街頭散步,每次相遇,都會熱情的與我招呼、寒暄。雖然子女不在身邊,生活起居一切都得自食其力,但是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出任何自怨自艾的情緒,對生命依舊懷抱熱情、怡然自得,散發一種長者的溫暖與慈藹。我的這些老美鄰居在人生的黃昏階段依然仍保有積極正面的心態,過著知足、恬淡、美好的生活。

美國的退休生活環境其實並不十分理想,醫療成本昂貴,老人公寓所費不眥,大眾運輸工具不夠普及,到哪兒都要自己開車,加上子女普遍住的遙遠,幾乎所有事情都須事必躬親,如果不是具有堅強獨立自主的個性,難免會陷入怨嘆的自苦情緒。反觀台灣,因為文化與傳統觀念影響,父母對於子女有較大的期望與依賴,當兒女的狀況不符合期待,便會衍生失落的情感。有些老人家因為看病沒有子女相伴便開始自憐,一位長輩告訴我,有一次到醫院看病,見到別的老人都有家人陪伴,只有他孤獨一個人進出診間、做檢驗、等候領藥,心裡覺得很辛酸。他的身體狀況還算健朗,一個人看病不是問題,但在東方社會對兒女侍奉身旁的理所當然期待下,很容易會有期望落空的怨懟。西方人對子女則沒有這樣的期許,孩子們逢年過節能夠抽空回來探望他們,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要為自己負責,所以很多老美年紀很大無法獨自生活時,寧可搬到老人公寓也不要和子女同住。

許多台灣長者的負面情緒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家庭,既希望三代同堂,又做不到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需要具備的寬容與體諒。過度介入下一代婚姻生活,看不慣這個、抱怨那個,連子女生小孩、生幾個小孩、是男是女,都會成為家庭爭端的來源。有些老人家喜歡比較誰的兒子有成就、誰的媳婦體貼孝順,把自己後半輩子人生的快樂指數,完全仰賴於兒女的態度與照顧程度,無法拋開這些執著束縛,用有智慧的方式安排生活。台灣的長輩煩惱特別多,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想不開,放不下。

同樣是獨居,西方人不會有被子女漠視、甚至拋棄的念頭,他們忙著去社區中心學跳舞、繪畫、攝影、參加讀書會,奉獻時間與精力做義工。市府圖書館有個專為新移民開設的英語會話班,我曾經擔任過幾次代課老師,從行政人員到授課教師全部都是義務幫忙。負責規劃、執行的則是一位八十多歲的退休老太太,她的熱情與活力不輸給年輕人,從開班以來已經幫助許許多多新移民,使他們能縮短語言隔閡的適應期,早日融入新環境。

「心態」決定了老年生活的品質,我經常要向那些有智慧的銀髮老先生、老太太學習,學習他們的寬容、開朗、熱心關懷他人及不執著的生活態度,安然自在享受每一天。即使他們體力已衰退,健康不復從前,仍然能從付出關心、珍惜把握生命最後的長青歲月,擁有一個美善的「晚美人生」。保持積極正向思考,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如聖嚴師父所說:「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前程似美錦,旭日又東昇。」換一種心態,「老齡」也能成為「樂齡」。

帶著微笑出門

每天出門的時候,帶著一顆開放的心,對每一個接觸的人笑一笑,
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心情自然也會跟著上揚。

在美國居住多年,發現老外通常比較容易快樂,每天在身邊都可以見到許多洋溢溫暖笑容的臉孔。他們天性樂觀知足,而且充滿自信心,不論從事什麼行業,諸如超市收銀員、垃圾車駕駛、工廠黑手、餐廳廚師、端盤子侍者……,不會因職業的高低貴賤而覺得低人一等,或是因為居住的房子沒有別人的豪華、賺的錢沒有別人多,便減損他們享受人生快樂過生活的程度。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家裡門鈴「叮咚」響起,是UPS(聯合包裹服務)送東西來了。我一打開門,眼前穿著咖啡色筆挺制服的帥哥,戴著一個大墨鏡,身材高壯挺拔,頗有玉樹臨風之姿,帥氣指數幾乎破表,甚至有幾分電影《悍衛戰警》裏基努里維的味道。

他一見到我便馬上問候:「這真是個美麗的一天呢!」語氣滿是歡愉,讓人都感染了那份陽光的氣息,臨走時還祝福我一整天都有好心情。

我心裏想,在美國連UPS送貨哥都長得這麼帥,而且氣質風度具優,他的自信應該是發自內心對於本身工作的喜愛與尊重吧。假設他不喜歡目前的職業也覺得當個送貨員沒有前途,或是自怨自艾工作比不過別人的高尚,那麼形諸於外的,絕對不會是出現在我眼前這副超酷的模樣,可能是眉頭深鎖、表情冷淡,即便臉蛋再如何酷帥,也顯現不出迷人的風采。

在我們周遭,如果你用心的話,其實每天都可以碰到一些好玩的事、一些有趣善良的人。有一次在街上準備過馬路,突然一輛車開過來,我下意識停下腳步,一抬頭發現車上那位女駕駛正對我揚起燦爛的笑容,揮揮手示意讓我先行。看到她笑得那麼自然開懷,不自覺也感染了她的好心情。或是有時候,上超市採買東西,在甬道上被其他購物車擋住,通常推車的人發現後會以十二萬分抱歉的語氣跟你說:「Oh! I am so sorry! 我真的很抱歉!」在一次旅行中,我們到一家速食店用餐,小兒子發現飲料機器是他從來沒見過的觸鍵式機型,螢幕上面有很多按鈕,非常fancy(奇特),在哥哥選了飲料之後,他還站在那兒繼續探索那台機器,完全沒注意到後面已經排了好幾個人在等候,哥哥大吼了一聲要他讓開,隊伍中的一位太太笑著說:「沒關係,讓他玩嘛!」語氣滿滿都是寬容,絲毫沒有任何不耐煩。

我時常要向這些陌生人學習,學習他們的耐心、包容、開朗、尊重他人的態度……,每天出門的時候,帶著一顆開放的心,對每一個你所接觸的人笑一笑,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心情自然也會跟著上揚。記得看過一則實驗報導,研究者將兩組人分開,分別觀看相同的卡通影片,只是一組人被要求用牙齒咬住鉛筆(類似微笑表情),另一組人則用嘴巴抿住鉛筆(微笑肌肉無法動彈),結果發現,咬住鉛筆的那組人普遍覺得影片比較好笑,雖然兩組人所看的影片內容一模一樣。這證明了,微笑(即使是裝出來的表情)能瞬間改變心境,讓你的心情好起來,帶來愉悅的能量,看待周圍人事物的角度也正面起來。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太陽型的人,一種是月亮型的人。太陽型的人就如同太陽般散發溫暖的光芒,只要在他身旁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光明與快樂;月亮型的人,就跟月亮一樣,本身是冷冰冰的,要借靠太陽的光亮才能得到溫暖。我們要勉勵自己做個太陽型的人,能散發光與熱,給周遭的朋友親人帶來正向的影響。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太陽,一串光亮,我們的世界便會充滿了光明、希望與歡樂。

或許東方人比較含蓄保守,不太輕易在陌生人面前展露笑容,但其實這一點都不難,當你開展心胸,你的能量自然能與對方交流,形成一股和善的網絡,釋出善意的同時,對方馬上便能接收到,也會給你正面的回應。多做幾次,臉上的笑容會越來越自然,就像反射動作,讓身旁的人都感染那份歡快的氣息。

即使沒有什麼事情值得開心,請帶著微笑出門,用心去尋找今天會有什麼新奇的事物,會遇見什麼樣好玩的人,會有什麼讓人驚喜的東西。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成串故事,當你開放胸懷微笑面對,會發現身邊善良快樂的人遠比你所想像的還要多上許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