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Chapter1 因為自信

  古代有位哲人說:「自知者明,自信者強。」自信心是淡定的原動力,是一切偉人、一切事業成功的第一條件。只有獲得充分的自信,才能淡定的把自己的優勢表達出來,更好的去開創一番偉大而光榮的事業。
每個生命從不卑微
  常聽到別人說:「我很沒自信,我常覺得自卑。」此話一出,就已顯得底氣不足,如果再面臨強大的對手,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相反,一個自信的人,他是不會承認對手的強大的,他更不會說:「我沒自信!」相反,他常會說:「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優秀的!」久而久之,他就真的成了最好、最棒、最優秀的了!因為他以此為目標,不斷的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所以不會回頭,不會猶豫和退縮!
  儘管你職位不高,薪水不多,可是,離開了工作職位,你和別人一樣,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不同。對任何人,都用一樣的態度,而不必諂媚,不必刻意討好。對任何人都不卑不亢,你就是你,你不比任何人矮一截,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絕不能自以卑微。
  一個人貧窮點沒關係,地位低些也沒關係,這些都是外在的,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或者說得極端些,不改變又怎麼樣呢?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只要不妨礙別人,不對不起別人,窮些苦些又怎麼樣呢?但如果一個人自輕自賤,那就麻煩了,那就沒有救了。一個自輕自賤的人,就算他的地位再高,財富再多,人家仍會覺得他有缺陷,仍會覺得他需要改變。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有出息的時候,主要的不是說他沒有做出成就、沒有成家立業什麼的,而是指那個人自輕自賤,看不起自己,自己打自己耳光,不給自己面子。
  而自輕自賤的孿生兄弟,就是自卑。奧地利心理學家奧威爾在《自卑與人生》中說: 「自輕自賤的人,必定是自卑的人。或者說,自卑的人,必定是自輕自賤的人。」自卑就是拿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作比較時得到的那種感覺,是一種自己感覺低人一等的慚愧、羞怯、畏縮,甚至灰心喪氣的情緒。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輕視自己,總認為自己無法趕上別人,並因此而苦惱。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棄兒時的夢想,有時甚至為被人歧視而意志消沉,為不被人賞識而苦惱。其實,生命從不卑微,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
  一位考試失利的青年,感到十分失意,就騎著自行車在大堤上亂逛,一不留神,車子歪了下去,險些撞著一個坐在堤下的老人。在向老人表示了歉意後,他坐在了老人身邊。那是一個春天的上午,陽光明媚,清風徐來。草綠了,花開了,那些花兒,在遠遠近近的綠草間像星星一樣閃爍。無數老人、孩子在草裡徜徉,在花裡漫步,他們也像春天的陽光一樣燦爛。只有這位青年是個例外。
  那時候,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樣在他的思想裡蓬蓬勃勃。很久以來,他看見一片落葉便傷感,覺得自己也是一片落葉;他看見一片落花也傷感,覺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見流水還是傷感,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在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樣流逝了。
  老人看了看身邊的青年,跟他說起話來。老人說:「年輕人,怎麼這樣無精打采呢?」年輕人當時手裡正纏著一根草,在老人問過後,他舉了舉那根草說:「我這輩子將像這根草一樣平凡。」老人沒作聲,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在老人的注視下他說了起來,他說:「我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國中時因一場病休學一年。此後,學業成績一直很差,勉強讀了高中後,最後也沒考上大學。」他又說:「一個人連大學都沒上過,毫無疑問是一個平凡的人,我這一輩子將在平凡中度過。但我不甘心,也不想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我從小就立下志願,一定要讓自己的人生輝煌。」說到這裡,他淚流滿面,他心裡裝了太多的失意,那些失意像洶湧的洪水,終於找到了決口。
  這時老人開口說道:「你知道你手裡拿的是什麼草嗎?」「不知道。」「它是蒲公英。」「這就是蒲公英嗎?我常在詩人筆下見到它,可是它也很普通呀。」他說。「你沒看見它開著花嗎?」「看見了,一種小花,毫不起眼。」「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輝煌。」「在詩人的筆下?」「不。」老人搖了搖頭,注視著他。
  少頃,老人站了起來,跟他說:「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吧。」他聽從了老人的話,也站了起來,跟著老人沿著那條堤往遠處走去。大約二十幾分鐘後,他看見了一個足以讓他一生都為之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塊很大很大的河灘,有幾十畝甚至上百畝大,整個河灘上全是蒲公英,無邊無際。蒲公英開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黃黃白白的小花,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那樣美,那樣爛漫,那樣妖嬈,那樣蔚為壯觀,炫目輝煌。一朵小花,也可以這樣輝煌嗎?他們再沒說話,就那樣佇立著、佇立著。起風了,花兒輕輕的向他湧來。他心裡一下子飄滿了那些美麗的蒲公英,忽然覺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從那以後,那漫無邊際的蒲公英一直在他眼裡爛漫著,他彷彿從那裡看見了自己。他同時也深深懂得了平凡的人生也可能充滿著不平凡這個道理。
  也許你很平凡,也很普通,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也不會在史冊上永垂不朽,但是,你作為一個生命來到這世上,就注定了在你個人的歷史上也將是一片輝煌。因為,對你的父母來說,對你的愛人來說,對你的子女來說,對你的友人來說,對你的事業來說,你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別人無法替代的,你確實很重要。
  活著是種恩賜,每個人都是唯一,是不可複製、不可再生更不容褻瀆的。我們不需要仰視別人,因為我們擁有自己生命的海拔!
  在這個世界上誰也不至於活得一無是處,誰也不能活得了無遺憾。一個人不必太在乎自己的平凡,平凡可以使生命更加真實;一個人不必太在乎未來會如何,只要我們努力,未來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一個人不必太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別人一定會對我們尊重;一個人不必太在乎得失,人生本來就是得得失失。
戰勝心靈深處的恐懼
  大多數人的一生,是風雨交加,坎坷不平的。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對手和敵人,但是很多時候,最強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正如哲人羅蘭所說:「最強大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勝別人之前,先得戰勝自己。」
  是啊,當一個人內心沒有恐懼時,他會對世界都無所畏懼。可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偏偏會誇大遇到的困難,並且小看自己的實力和潛力,從而產生恐懼,於是就有了困難這一說。是的,困難是客觀存在的,可是很多時候並不是困難本身把我們打倒的,而是我們在面對它時自己把自己嚇倒的。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過晚餐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乘涼,並且自言自語的說:「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要活活的被壓死,這不是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都為這個問題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很替他擔心。後來,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怎麼會塌下來呢?再說即使真的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煩惱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仍然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
  後人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申成「杞人憂天」這個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於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
  面對生活,每個人都會產生某種恐懼。恐懼沒有錢,恐懼沒有出路,恐懼沒有人理解,總之恐懼有很多,但最可怕的是對貧窮和衰老的恐懼。我們把自己的身體當做奴隸一般來使喚,因為我們對貧窮十分恐懼,所以,我們希望積聚金錢以備年老之需。這種普遍的恐懼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壓力,促使身體過度勞累,反而給我們帶來了我們所極力要避免的困惑。
  當一個人剛剛走到生命旅程中的第四十個年頭─到這個年齡之後,他才算剛剛心理成熟─但卻又不斷壓迫自己,這真是一大悲劇。一個人到四十歲時,只是剛剛進入一個能夠看清楚、了解及吸收大自然奧祕的年齡而已。大自然的奧祕是寫在森林、潺潺小溪及男女老少的臉孔上的。然而,這種懼怕的恐懼感卻對他壓迫得如此厲害,以致於使他變得盲目並迷失在各種衝突與欲望的糾纏中。
  恐懼是一種全球性的消極心理,它到處壓迫著人們。因此,我們要拒絕恐懼,不要讓恐懼深入你的心底,不要總想使你恐懼的東西,一旦產生了恐懼心理,應當迫使自己拿出勇氣來與之對抗。
  從前,在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座種植園裡住著一家黑人。一天,黑人家裡的一個十歲的小女孩被派到種植園主那裡索取他們的五十美分工錢。
  園主放下自己的工作,看著那個黑人小女孩敬而遠之的站在那裡,似乎若有所求。問道:「你有什麼事嗎?」
  黑人小女孩怯聲聲的回答:「媽媽說想要五十美分!」
  園主用一種可怕的聲音和斥責的臉色回答:「快滾回家去吧,不然我用鎖鎖住你。」說完便繼續做自己的工作。
  過了一會,他抬頭看到黑人小女孩仍然站在原地等著,便抓起一塊木板向她揮舞道:「如果你再不滾開的話,我就用這木板教訓你。趁現在我還⋯⋯」誰知,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那黑人小女孩突然飛快的衝到他面前,揚起臉來用盡全身的氣力向他大喊:「我媽媽需要五十美分。」
  慢慢的,園主將木板放了下來,手伸向口袋,摸出五十美分給了那個小女孩⋯⋯
  這就是勇氣的力量!因此,如果你擔心自己的事業,就不應當想到自己是怎樣的弱小無能、怎樣的不堪重任,否則,你終將會失敗。應當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過去的經驗應付現在的問題。只要有勇氣與信心,再加上以下三種方法,你就能從心態上戰勝恐懼。
  首先,你要進行自我激勵,不斷的在內心對自己說:沒什麼好恐懼的,我一定可以做好。自我激勵就是鼓舞自己作出抉擇並且付諸行動。激勵能夠提供內在動力,例如本能、熱情、情緒、習慣、態度或者想法,能夠使人行動起來。
  其次,行動起來,用事實克服恐懼。很多事情沒有做的時候,常常會感到恐懼,一旦做起來,就不會恐懼了。特別是事情做成功了,就可以克服恐懼,樹立起信心。
  再次,把事情的最壞結果想像出來,如果最壞的結果你都能夠承受,那麼就沒有必要恐懼了。比如:離職了,又能怎麼樣?我還可以有基本生活保障,不至於活不下去,我還可以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等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