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
自序:了解自己的生命真相,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看到孩童純真的眼神和表情,我們都可能有會心一笑的羨慕,羨慕他們毫無掩飾的作自己。從小我就不斷期盼「長大」這件事,因為在我眼中,大人們總是可以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做著我們小孩不能做的事,讓我嚮往著「長大」。
如今已經走過人生的第四十六個年頭,邁向第四十七年的歲月,我不禁思考著:「長大」這件事,是讓我們更坦誠的面對自己與世界,還是更偽裝和掩飾自己?「長大」這件事,是真的讓自己更有力量、更自由,還是更為弱懦與害怕?是讓我更有希望,還是更加迷惘?是令我對世界更熱情,還是更冷漠?受教育的目的是令我們更清楚人生的價值,還是更加的困惑?我們能否讓「生命」這件事是充滿喜悅希望的,而非僅剩痛苦,然後失望的活著?
這些提問不是哲學性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去解開謎團、深入去了解的內容,這關係到自己靈魂之旅的目的,以及如何活出如鑽石般璀璨的生命。
小時候我獨自跟外公生活的那段時間,我非常的孤獨。那時的我就經常思索著: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是誰讓我來的?我又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原因,使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有特別的涵義嗎?為什麼我的家庭生活跟同學們的家庭大都不一樣?這一切種種的原因,我為什麼會忘記了?人死亡後會到哪裡去?還存在著嗎?如果人死後會到另外一個世界,那現在的我,是否也是從另一個世界死後才來的?那個世界是在哪裡?跟這裡一不一樣?是外星球嗎?還是另一個空間世界?那裡也會有死亡嗎?
這些疑問,我從來不敢去問外公,在學校的書本裡也找不到相關的資訊。我對於地球上的神祕現象、天文星象充滿了好奇與興趣,當時也只能從有限的圖書裡接觸片段的知識。
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存、競爭、優劣勝敗的相互比較,還有「如何讓自己生存的更好」的觀念,充滿著我生活與感官的每個層面。眼花撩亂的物質文明蓬勃發展,加上我原本心中的問題,被整個教育環境定義成虛無不實、不切實際的想法,使我的焦點逐漸縮小到認為:也許他們告訴我的生存競爭之道,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
我們開始習慣等著別人告訴自己「生命的真相是什麼」,其實自己內心隱約知道,有股被自己強壓許久的微弱聲音,想告訴我:去聽從它的訊息;但是自己卻因為害怕犯錯,害怕被愛的人排擠,所以選擇再更用力的壓制那道聲音,讓自己不去理會它。這也是我自己生命會陷於困境的主要原因。
當我因為生命幾番的陷落,對那些生存競爭的信仰,像斑駁乾裂的石膏般,逐漸地開始剝落的同時,也正是開啟了與高靈導師布達賀對話的因緣。
我並非在一開始對話時就相信這件事的,我那些苟延殘喘的競爭、優劣比較的信念,依舊對我進行著反撲。那些反撲的攻擊信念內容為:我不是教徒,也不是被神佛欽點的使者,我夠資格嗎?我不是什麼修行人轉世,我配嗎?我不是老外,也沒有特別的家世背景,這麼渺小平凡的人,我也可以嗎?我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為了期待被人關注的感覺,才自己幻想出來這樣的對話?甚至我因為《金剛經》裡的那段:「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懷疑自己是否有了幻覺與幻聽,走火入魔了。
但是在與布達賀對話中,有太多太多的想法、智慧內容,是我自認想不出來的。這些布達賀傳遞的觀念和方法,幾經實證後,的確可以幫助一個被「三大扭曲印記信念」鎖住心智的人轉念,並且看見真正的生命實相。
傳遞給我的智慧訊息,確實令我茅塞頓開,看見事件的實相本質,讓自己的心瞬間回歸平靜。這種種真實的感覺,令我逐漸不再抗拒它,並且開始接受與信任這自然發生的情況。之後,我試著將布達賀告訴我的這些智慧與方向,以我過去已經具備的各種靈性知識、心靈療法結合後,表現出來,成就了「量子轉念引導課程」。
「生命真相」這件事,每個人對於同一個文字或同一組詞句,感受與理解的寬度、深度與層次都不盡相同,的確很難用文字的堆砌去表現出它的原貌,因為它是關於你自己真實的體驗,而不是存在於狹隘的文字意義裡。我不是文學家或詩人,無法用更多美麗的詞藻去描述它,我試著以我自己直白、真誠、純粹、不加修飾、平實的文字詞彙表達出來,就像是利用食材本身水分、油脂的無水無油烹調,不添加人工調味料,直接品嚐食物的原味般。願我這樣的文字敘述方式,能帶給讀者直接貼近心靈覺醒的原味感受。
人在生命轉彎處時遇見迷霧,都需要有盞明燈為你照明,指引正確方向的道路,因此,人一生中多少都會求助過一個甚至數個老師。當你所追隨的大師,其言行與你的內心有所衝突時,先試著問自己的心,而非盲從於那位「大師」的身分,因為他(她)也有自己此生該體驗、需完成的五大靈魂課題及生命藍圖。
你要擔心的不是生命裡到底還有多少地雷與暗流等著你踏進,而是你是否已經放棄了追尋生命真相的勇氣。
這是一本告訴你「有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生命真相」的索引書,而非只是告訴你「生命的真相是什麼」的書,你的生命真相需要你親自去直觀,才會真正地看見。你會拿起這本書翻開讀它,表示你收到集體潛意識場給你的訊息了,想透過此書傳遞訊息給你。感謝你願意去讀這本書,它將逐漸引領你探索潛意識的世界。
「我」是誰?
有人說人生是幸福的,但也有人說人生是來受苦的。這兩種情況,我都有看見和親身經歷過。
慘綠少年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五日傍晚,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記憶中,我的成長過程歷經原生家庭的重大變故,父親遠離我們到外地工作,我無法和父母、兄長與弟妹生活在一起,獨自和外祖父一起生活。基本物質條件無法滿足的受苦、被約制,常被拿來和成績好的同學比較與競爭;爭取父母師長的認同、自我保護,這種價值觀取代了我看待自己的評價。我看見別人有幸福的人生,卻不是我目前擁有的,逐漸地,我跟真正幸福的人生脫節了。
為什麼?
我在小學階段,母親天天會到外公家,監督我的求學和生活情況。最常聽到母親對我說的話就是:「功課做完了嗎?不要只顧著玩,你看看你的那個誰,這次成績多少名次。你現在辛苦一點,等長大後,有好的職業與收入,你就可以好好的玩。媽媽為了你們這些孩子,有多辛苦,你一定不要學貪玩的孩子,努力用功讀書,知道嗎?」
為了得到父母及師長的喜歡,努力想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學生,我會壓抑自己有興趣的才能,例如:繪畫、探險、幻想創造,還有和許多同學的互動機會。生活裡只有唸書這件事,禁止遊玩(遊玩是成功之後才有資格做的事),被要求只能和對自己功課成績有幫助的同學交往,絕不可以跟女性同學往來過密。
中學時代,我被送到公立中學,那是一所男校。因為母親擔心影響到我的課業,連照顧我七年的外祖父火化的時間,都沒有告知我,使我沒來得及見到外祖父遺體火化前的最後一面。我深深感到,委屈自己努力討好父母的結果是:得到了被漠視的感受。這終於引爆了我長久以來壓抑的不滿。
雖說我不敢跟母親有正面的衝突,但我開始會背著母親做一些叛逆的事:不想唸書,偶而與一、兩個同學翹課。做這些行為,會讓自己感到獲得一種釋放與解脫,成績當然也開始像溜滑梯般的下滑。不過,這還不是最糟的情況。
國三畢業那年的高中聯考,這在當時是決定人生前途起步的大考階段,結果我用「放棄報名參加聯考」來作為叛逆的手段。事後我母親知道了,當然是氣得七竅生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報考嘉義私立協志職業學校就讀。我在母親的心目中,從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成一個叛逆、愛生悶氣的孩子。
高中時期開始,我變得更加孤僻,不太與同學交心跟往來。因為我覺得,他們年齡與我相仿,我內心深處困惑的問題,他們一定幫不了我。我只跟年紀比我年長兩歲以上的人做朋友,我甚至沒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常常一個人覺得在學校悶了,自己就背著書包翹課了。
我也很有正義感,遇到不公義的事情,就會挺身而出,因此也常被學校記過。雖然可能我在學校眼中是一個有問題的學生,但我不是那種特別喜歡出風頭、成群結黨、以強欺弱的人。當時班導師葉時豪老師的道德勸說,令我感恩與敬佩,但始終沒有人能夠真正走進我的內心。
命中注定?
我心中一直覺得,「活著」到底是要做些什麼?什麼叫作活著?什麼才叫作人生?跟別人一樣有好的學歷文憑、好的工作、好的職務、好的收入、好的社會地位、好的婚姻,才叫做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人生、真正值得去追求的人生嗎?那為什麼,我們一出生下來的家庭背景不同,出生的地區不同,父母親的身分背景也不同,自己與他人的性別不同?我不懂的是,為什麼每個人彼此有這麼多的不同,來到這個世上後,大家卻都要依照上一代告訴你的,要走哪種路才安全?有的甚至必須繼承上一代走的人生路,然後在同條路上爭得你死我亡,這才算是正常的嗎?
這些想法,常常都縈繞在我的內心裡揮之不去。我沒有人可以問,也不確定有沒有人可以回答我,問了只換回別人覺得:我是一個奇怪的人。
從小我是一個會自己問自己問題的人,但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回答自己問的問題。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著:只有比你聰明、懂得比你多的人,才會回答你問的問題,你自己是沒有能力回答自己問的問題的。
除了世俗上的事以外,這些有關生命的問題,我還是喜歡問自己,不太喜歡去問別人。不過有關生命價值、存在意義、為何而來的種種問題,我還是無法回答自己;學校書本裡的內容,只是告訴我能夠在社會生存的知識與方法,我沒有辦法從學校的書本裡獲得有關「生命的意義」與「如何好好活著」的答案。
因為我的叛逆和孤僻,讓母親非常的頭痛,她應該也不曉得怎麼幫助我和教育我吧!也不知道她到哪去問的,找到了一位奇門遁甲的老師來幫我改名。當時有算了三個名字適合我的八字,母親讓我從中挑選一個,我就這樣從「陳建宏」改名叫「陳嘉堡」了。
母親希望我改成這個名字之後,能夠更聽從她的想法,減少叛逆跟衝動、做錯決定的行為,從此人生就可以因此而一帆風順。甚至還安排我去投考軍事院校,期望能夠因此改變我的性格。不過讓我感到十分意外的是,我生命中第一次真實覺得有「命中注定」這回事,就是從這件事情開始的。
坦白說,我心裡十分不願意去就讀軍校,但我實在受不了母親常常會數落我說:我是她四個孩子裡,讓她最頭痛擔心的孩子。希望我能夠像表哥們一樣成為職業軍人,讓國家栽培和管教,而且還能夠有機會進修或者是出國留學,這是她唯一能夠幫助我,讓我的人生將來能夠有好出路的唯一方法。終於,我迫於這個沉重的負擔,無奈的去報考了。
原本心裡面打的如意算盤是:「反正我要是考不上,是學校不要我,不是我違抗妳的意思不去唸軍校。」想耍小聰明對母親交代過去就好了。
考試時,我非常地不認真、不用心,遇見不會寫的選擇題,索性全都填上B的答案。意想不到的結局是,全校三百多位同學去考試,僅有上榜的八位中,我竟然是其中之一。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獲得金榜題名,卻開心不起來的大考試。
既然我的如意算盤失敗了,我只好履行答應母親的承諾,乖乖的去陸軍軍官學校報到了,有生以來第一次意識到,這世上真的有「命中注定」這件事。當時,我的智慧未開,並未意識到,這正是開始走進我自己設定的生命藍圖裡的重大關鍵點之一。
在部隊裡,派系門閥勾心鬥角、爭功諉過、欺上瞞下、攬權自重的風氣,令我不敢恭維,幾次自己還因此身陷險地,成為落入派別鬥爭下的犧牲品。這種生活令我感到疲憊不堪,自覺把自己交付在這樣的一個職場環境裡,虛耗少壯時光。與其如此行屍走肉的過完一生,倒不如憑自己的實力與努力,到社會上闖一闖,就算不成功,也不後悔,因為畢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非任憑他人宰割。
從小就什麼事情都受到他人的安排,感覺沒有了自己,我再也不願顧慮父母親對我的看法,決定在服役年限到期時退伍,不再續簽約留在軍營了。
吸血鬼們!
退伍後,我當然不可能依照父母親的建議,再去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我選擇了不必太多資金成本的淨水器銷售事業。
「成功」、「卓越」、「出人頭地」的人生,應該才是我此生追求的目標,因為,我想證明我自己的價值。我花大量的時間學習:如何銷售產品?如何做產品簡報?如何增加下層銷售人員?如何激勵銷售組織成員?學習話術、知識、方法,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參加數不清多少場潛能開發課程、知名大師級的成功學課程訓練。
我在開車或睡覺時,都不斷聽著這些大師的有聲書或訓練課程錄音帶,自己更曾一度堅信,這些站在台上的成功學大師所說的一切未來、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態,就一定會是我未來人生的寫照。我「深信」,這些「合乎邏輯」的方法,只要「不斷行動」,我終究可以成為「成功人士」這樣的結果。
逐漸地,我每天的工作時間占去了一天的三分之二,生活裡逐漸被「銷售」、「激勵員工」、「賺更多的錢」、「訂單」、「報表」、「參加公司激勵會」給填滿,只剩下抽煙、睡眠與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農曆年的大年初一才休假和家人相聚,大年初二就急忙的開始工作。
所有的銷售行為已經不知不覺偏離了原本正確的初衷,不是為了「造福更多人」而做,而是要讓別人不敢再瞧不起自己。有財富就可以高人一等的念頭,占滿了我的心靈。我不斷以添購高級昂貴的名品、名車的購買力,來證明自己也是一位「富人」,有資格躋身在上流社會之列。
人際關係裡,只剩下從對方身上獲取暴利的企圖,想盡辦法招募銷售人員、銷售產品給他(她),與如何利用對方幫助自己賺更多的金錢,就連自己的銷售組織成員也成了供應自己金錢的財庫。「和家人相處」這件事,幾乎不知不覺地消失在每日生活的行程裡。
壓抑日漸疏遠親人與朋友所造成的罪惡感,人際關係只剩相互利用的工具,合理化的把「壓縮時間」、「把握成功時機」、「三年的辛苦,換三十年的幸福」,自我催眠成「為了家人生活幸福,人生成功必經的犧牲之路」,我也這麼催眠著我的銷售組織成員們。
環顧四周,身邊全都只剩下對金錢、名利「嗜血」的人,而我的銷售成員們也是由我一手用這樣的觀念與言行教育培養出來的。每個人的內心充滿著空洞和孤獨,光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在看似愉快、賺到錢的成就感神情中,從眼神深處裡流露出來。
這樣的生活,怎樣形容它較貼切呢?我個人覺得「吸血鬼」是最貼切了,只不過沒有像小說《暮光之城》那樣的唯美。誘惑人類只要加入吸血鬼的行列,自己不但可以擺脫這虛弱及逐漸老化的肉身(擺脫貧窮),可以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外,還能長生不老、青春永駐(成功致富),讓他們自願血被吸乾後(讓別人身上的金錢無止盡的投入),連自己也變成了「吸血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