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稻盛和夫:人生的王道(新裝紀念版)

79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前言 做為高尚的日本人與優質的日本

日本的社會曾經處處可見高尚的日本人。
雖然經濟環境並不富足,但言行高超、氣度卓越,對上不阿諛奉承,對下謙虛為懷,不凸顯個人主張,為他人著想,具如此美德的日本人何其多也。
由這些德行高尚的人所組成的各種組織,自然是品格清高的團體。如製造業的工作現場,每個人都期望自己做的商品能讓顧客滿意且引以為傲。即使沒有強制的品管規則,也會對自己的作品付出萬全的注意與細心的關懷,要求自己做到完美無缺。
同樣的,這種情形在販賣業也可見到,即使是經驗尚淺的新店員,也會盡力站在顧客的立場著想。這種優質的服務品質並非來自上司的督促,也不是印在手冊上的待客守則,當然更不只是為了增加業績,而是出自親切溫柔的心,為對方著想而自然流露於行動之中。
我認為,由於這些德行高尚的人的努力,日本經濟才會有今日的發展。但是,近年觀察世間所看到的,卻是過去完全無法想像的缺德亂象。例如,黑心食品事件和隱藏商品缺陷、粉飾決算和股票內線交易等等,一連串的醜聞令人對企業的社會意義打從根本起疑。
政府部門也不例外,從關說到賄賂,一次又一次暴露出理應為人民貢獻的公僕,卻相當無恥的事實。甚至連家庭都接連發生「父殺子」、「子弒父」這種否定人性尊嚴的慘劇。每每打開報紙,都見到這類怵目驚心的新聞,「究竟,這個國家會變成什麼模樣?」感到憂心的,應該不只我一個人。
我認為,這種種社會亂象,全是日本人的「質」降低水準所造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六○年代,日本人從廢墟中奮勇站起,成就了近乎奇蹟的經濟發展。結果,確實獲得了豐厚的物質生活,精神上的富足卻不斷急速流失。這種正在進行中的心理荒廢,不但讓日本人的「質」日益惡化,而且是造成現代日本社會迷失、混亂的真正原因。
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各個國家一再重複著興衰:國民孜孜不倦努力,為國家帶來了興隆發展;不久之後,卻因驕傲自滿,招致國家的沒落。由此可見,國家的盛衰與國民的心態是一致的。
現在,每一個日本人都應該重新思考如何取回精神層面的富足,也就是美而優質的心。如果所有的日本人,不分年齡,都能提升品格與心靈,相信日本必能在全世界再度挺起胸膛,以優質國民之國而自誇。我認為這才是真正重建日本之道。
每想至此,都令我想起曾經有一位高尚的日本人,他的心是那麼得美而溫暖。
他是西鄉隆盛。
西鄉的生活原則與思想,喚醒人們想起日本人原有的「美」與「高尚品德」。每次有人問我:「最尊敬的理想人物是誰?」我一定會立刻想到西鄉。
日本近代國家的形成,經歷了動亂的幕府末期,是無數人懷著滿腔熱情,用生命、鮮血所換來的。然而,千辛萬苦建立起的新政府,卻逐漸變成違背西鄉期待的政權。
曾經並肩作戰的同志成為維新功臣,當上政府要員之後,不但變得驕傲自滿,而且只想保住自身的榮華富貴。但當初這些人並非為了財富和地位才獻身於明治維新的啊!終於,在決定是否攻韓的論題上發生對立爭執,擔任參議長的西鄉憤而辭官回鄉,在鹿兒島設立私學校(私人學堂),把滿腔熱情傾注於青少年的教育。
私學校的學生們跟隨西鄉學習到世界的情勢和日本的現狀,學得愈多情緒愈加激憤,認為「新政府不採用偉大的西鄉老師的意見,真是愚昧無知」。反政府的旗幟日漸表面化,終於以私學校的學生為中心發動起義,襲擊鹿兒島兵工廠,搶奪槍枝砲彈,對熊本發動攻擊,攻勢持續北上。
當時,西鄉正帶著獵犬在九州南端大隈半島的深山裡獵山豬,聽見學生起義的消息嘆道:「糟了,做出嚴重的事了。」西鄉知道已經無法阻擋,而且受年輕學子的熱情牽絆,做出「既然大家如此,好吧,那麼我也獻上自己的性命」的決定,明知毫無勝算,卻毅然決然地與學生同進退。
一八七七(明治十)年九月二十四日,為時七個月的奮戰落幕,西鄉死於鹿兒島城山,享年四十九歲(足歲),史稱西南戰役。
西鄉對新政府舉刀相向,一時被明治政府冠以叛軍之首的罪名。但是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讓江戶開城、實行廢藩置縣等制度,都是西鄉在明治維新時期所留下的偉大功績,西鄉死後,人們更加敬重他。終於在一八八九(明治二十二)年,政府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同時發布大赦令,恢復了西鄉的名譽。
西鄉留下的言錄,由庄內藩(現在的山形縣)有志之士編纂成《南洲翁遺訓》,於大赦令發布的隔年出版。
或許有人不解,為何在戊辰之戰中(註)與幕府政權站在同一陣線的庄內藩人,竟為敵陣的西鄉編纂遺訓呢?
事實上,庄內藩編纂、發行《南洲翁遺訓》的前後經緯,正足以顯示西鄉的偉大人格。
當時庄內藩被新政府軍擊潰而全面投降,通常戰勝的將軍都會下令解除敗軍的武裝,西鄉卻反其道而行,取下勝軍的佩刀,讓身無武裝配備的勝軍進駐庄內藩。這項措施一方面是為了防範勝軍展開暴行,另一方面則是對敗軍表示關懷和敬意。西鄉沒收勝軍的軍刀,允許敗軍佩刀的舉動,讓庄內藩的人們驚訝不已。
不久,西鄉回到故鄉下野,庄內藩的武士們仰慕西鄉寬懷的度量和偉大的人格,紛紛前來鹿兒島追隨西鄉學習,其中包括庄內藩的藩主酒井中篤。此外,庄內藩的武士也曾經不顧勸阻,追隨西鄉投入西南戰役。
因此,受到西鄉薰陶的庄內藩人,把西鄉的思想編纂成冊,流傳到後世的就是《南洲翁遺訓》。

【註】一八六八(慶應四)年,由薩摩(現在的鹿兒島縣)、長州(現在的山口縣)和其他聯合軍所組成的西軍與幕府軍在鳥羽、伏見等六個戰場展開日本史上最大的內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