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耳。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原文】

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譯文】

我們生在這個人心風俗敗壞的末世時代,做人很不容易。因此,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長處,去蓋過旁人;旁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把自己的善,來和別人比較。別人能力不及我,不可以用自己有的能力,來為難別人。自己縱然有才幹聰明,也要收斂起來,不可以外露炫耀,應該像沒有聰明才幹一樣,看到別人有過失,姑且替他包含掩蓋。

 

【原文】

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且為豔稱而廣述之。

【譯文】

像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他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使他有所顧忌而不敢放肆。若是扯破面皮,他就沒有顧忌了。看到旁人有些小的長處,可以學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可以記的;都應該立刻翻轉過來,放下自己的主見,學他的長處;並且稱讚他,替他廣為傳揚。

 

【原文】

凡日用間,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此大人天下為公之度也。

【譯文】

一個人在平常生活中,不論講句話或是做件事,全不可為自己,發起一種自私自利的念頭;而要全為了社會大眾設想,立出一種規則來,使大眾可以通行遵守,這才是一位偉大的人物,這才是把天下所有的一切,都看做是公而不是私的度量呢!

 

【原文】

何謂愛敬存心?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惟一點存心處,則善惡懸絕,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譯文】

什麼叫做愛敬存心呢?君子與小人,從外貌來看,常常容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只有這一點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惡,彼此相去很遠,他們的分別,就像黑白兩種顏色,絕對相反不同。所以孟子說:「君子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存心啊!」

 

【原文】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

【譯文】

君子所存的心,只有愛人敬人的心。因為人雖然有親近的、疏遠的、有尊貴的、有低微的、有聰明的、有愚笨的、有講道德的、有下流的,有千千萬萬不同的種類;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和我們一樣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哪一個不該愛他敬他呢?

 

【原文】

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譯文】

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人;能夠明白眾人的意思,就是明白聖賢人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聖賢人本來都希望世界上的人,大家都能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們能夠處處愛人,處處敬人,使世上的人,個個平安幸福,也就可以說是代替聖賢,使這個世界上人人都能夠平安快樂了。

 

【原文】

何謂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故凡見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資可進,皆須誘掖而成就之。或為之獎借,或為之維持。

【譯文】

什麼叫做成人之美呢?舉例來說,若是把一塊裡面有玉的石頭,隨便丟掉拋棄,那麼這塊裡面有玉的石頭也只不過是和瓦片碎石一樣,一文不值了;若是把它好好地加以雕刻琢磨,那麼這塊石頭,就成了非常珍貴的寶物圭璋了。一個人也是如此,也全是靠勸導提引。所以看到別人做一件善事,或者是這個人立志向上,而且他的資質足以造就的話,就應該好好地引導他,提拔他,使他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材;或是誇讚他,激勵他,扶持他。

 

【原文】

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務使之成立而後已。大抵人各惡其非類。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難自立。

【譯文】

若是有人冤枉他,就替他辯解冤屈,來替他分擔無端的譭謗,可以設法代替他,頂替他被譭謗的事實,減輕他所受的譭謗,這樣叫做分謗;務必要使他能夠立身於社會,而後才算是盡了我的心意。大概通常的人,對那些與他不同類型的人,都不免有厭惡感,譬如小人恨君子,惡人恨善人。在同一個鄉里的人,都是善的少,不善的多。正因為不善的人很多,善的人少,所以善人處在世俗裡,常常被惡人欺負,很難立得住腳。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