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不計較,感謝那些利用你的人!

79特價1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做好自己,就不用刻意證明自己

記得學生時代在書店工讀時,門市中有一個很認真工作的女孩,她每天是最早到公司,也是最晚離開公司的人,在工作時也不苟言笑,對於主管交辦的事、顧客的請託,她一定使命必達,當時,我很佩服她的工作態度,不過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之處,就是說不上來。

但馬有失蹄,人總難免有失誤的時候。

某天,有位建築師在門市中一口氣購買了數十本外國的設計類原文書,邊結帳又要邊包書的同時,她不慎將總額兩萬多元的金額,刷卡成兩千,看到列印出的卡單,她的臉色一陣鐵青,一時手足無措,顧客因等待過久,就不耐煩地對著櫃檯大聲嚷嚷:「你不會處理是不是?那叫你們店長出來!」

門市中比較資深的同事馬上上前向顧客道歉,在取得顧客的諒解後,重做刷退再重刷正確金額的動作,並不斷地安慰她說:「沒關係,我也會有做錯的時候,趕快道歉、解決就好了……」但一直到下班前,那位同事的情緒依舊非常低落。

當我隔天來上班時,就聽到她已經引咎辭職的消息了。

這並非單一個案,生活中,有些人因自幼表現優異,總認為別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而過度在意自己的言行,稍有疏忽,就不斷地苛責自己。

如果看見別人異樣的眼光,就會覺得十分恐懼,莫名的擔心: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這樣的人,看似是群眾中的佼佼者,每天為了扮演好「別人期望中」的角色,過度斟酌自己的言行,卻活得很累。

事實上,千萬不要一廂情願地把自己當成眾人的焦點,根本沒人會記得你今天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如果你覺得別人都在注意你,相對地,其實是你太在意他們、太計較他們的評論了。因為每個人都只會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就算注意別人也不過是一時而已,何須終日惴惴不安。

好勝心,用在好的地方,會幫助一個人上進;一旦過度好強,反而會讓性格扭曲,如果為了得到掌聲而需要終日在人前演戲,不實的快樂也會消失殆盡。

◆你不計較,別人就不會跟你計較

小姿是國際知名唱片公司力捧的一線創作型歌手,因為剛加入演藝圈,為不辜負自己和公司的厚望,總是全力以赴,但在發行首張唱片之後,才發現壓力排山倒海地朝她襲捲而來。

為了達成一年錄製兩張唱片的目標,宣傳期時,她白天跑通告,晚上就進錄音室錄歌,回家後,又利用凌晨時分投入寫曲創作,日復一日消耗身心的工作,再加上對於歌迷和媒體評論的過度憂慮,這樣龐大的工作量讓她幾近崩潰,但這種不負眾望的壓力又無處排解,在出道兩年多後,她罹患了嚴重的憂鬱症,不得不暫時離開歌壇。

在長達四年的休息中,小姿去從事各種自己喜愛的事,重新找回過往那個樂於創作的自己。

她說:「以前我很在意大家看待我的改變,現在我則是用自己的腳步來看待外界的變化。雖然,現在的我似乎變老了一些,但是,這就是時間送給我的禮物。這份成熟的禮物,讓我學會不用費勁去證明自己,只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跟著自己的步伐去生活,才不會迷失原來理想的人生方向。」

因為心態的轉化、放下,小姿最近復出了,在工作上,她與唱片公司達成了共識,不需要為了爭取媒體的曝光,配合炒作與唱片內容無關的新聞,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回歸自我,這才是小姿最想要的工作與生活。

在復出的記者會上,她告訴大家:「我不是焦點,也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我復出只為了繼續做自己最愛的音樂。」

回歸自我,拋開了外界的包袱,現在更真實的她,反而更受到歌迷的擁戴。
◆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花朵

一個人如果為了想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卻忘了真正的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地生活,那麼逐漸積壓的壓力就像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不如放下自己心中那台「顯微鏡」,想想以下觀點,或許可以讓你如釋重負。

△你沒辦法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大多數人都曾有這種經歷。學生時代時,父母總是對你說:「你看看別的同學成績有多優秀,你應該要向他看齊。」

出社會後,長輩會提醒你:「還是找份穩定薪水的工作,要追求夢想,你等下班以後再去。」
在職場工作時,主管、老闆也常指點你,這樣做不對,那樣做才對。

生命中,如果你要細究,會發現似乎每個人都在指責你的不是,越想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就更難對自己滿意。

事實上,你不需要討好每一個人,只要努力地活出自己、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當你能夠發自內心的快樂,才能將這樣正面的信念分享給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是一朵獨一無二的花,無法複製也無法比擬,只要能夠美麗地綻放一回,就不愧對任何人。

△做自己愛做的事,持之以恆
何謂嗜好?就是那些做了之後,會讓你身心舒暢、感到更貼近你自己的活動。
或許你每天忙於工作,但應該要至少培養出一種嗜好,並且,持之以恆地去做。你的嗜好可能是運動、畫畫、寫作……等等。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從事這件你最愛的事,漸漸地,那就成為你和自己對話的時間,這也有助於清理心中的垃圾,更甚者,還能將這份嗜好與自己的工作結合。永遠都別吝惜去做這些你最愛做的事,潛能與契機有時就藏匿其中,千萬別讓你的興趣睡著了!

如果你能夠吸收、內化以上觀念,將它一點點地落實在生命中,當不用憑靠他人的掌聲,也能感受到快樂的那一刻,就無需再走那條符合他人期望的老路,成功地活出自己了!

【微笑箴言】
好勝心,用在好的地方會幫助一個人上進;
一旦過度好強,反而會讓性格扭曲。

【微笑箴言】
如果你要細究,會發現似乎每個人都在指責你的不是,
越想讓所有的人滿意,就越難讓自己滿意。

【微笑箴言】
永遠都別吝惜去做你最愛的事,潛能和契機有時就藏匿其中,
千萬別讓你的興趣睡著了!
學會遺忘,比記得更重要

我們日常的生活就像是每天上演的電影一般,在這部電影中,有喜劇的片段,也有悲劇的片段,但多年以後,過去的人生究竟是喜多於悲、還是悲多於喜的記憶,卻是我們自行決定的,不可能全數保留下來。

有時候,會聽到有些老人家,一再抱怨過去的生活有多困苦,他們是如何胼手胝足地將小孩撫養長大,有的談及過往,還會不自覺地潸然淚下。其實,現在他們的子女都很孝順地隨侍在側,生活也無須擔心,但這些不快樂的記憶,似乎就是很難從記憶中完全刪除。

所以,我們有必要定期對腦中儲存的記憶,及時的清理,把該保留的東西保留下來,把不該保留的東西予以拋棄,諸如那些不必要的煩惱、牽掛。

那些讓人不快樂的過往,實在沒有必要放在心中耿耿於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過得更灑脫輕鬆。

對記憶去蕪存菁
為什麼就是忘不掉?

根據研究「忘卻力」的日本思考權威外山滋比古所言,我們「忘記」的時間,大多是集中在夜晚的快速動眼睡眠時期。這時,大腦會根據興趣、利害關係、情緒……等等因素去過濾掉那些連結性低的事物或是負面的事物,如此一來,我們隔天才能夠「神清氣爽」地起床。

如果這件事對你的情緒造成太大的衝擊,往往很難忘記,如果衝擊超出了心靈所能負荷的程度,就會被完全地壓進無意識層中,以保護心智。

所以,與其一直強調「記憶」的重要,不如首先重視「遺忘」的能力,因為它會幫我們清理情緒的垃圾,由意識「選擇性」地留下那些對我們、對人生有正面幫助的事物,才能心無罣礙地過日子。

不過,如果你過度在乎得與失、榮與辱、起與落,心裡就會越痛苦;反之,內心就越清淨。不能遺忘,不能放下,這就是煩惱的根源。

有些長期不快樂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想: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呢?我不甘心。越是計較的結果,就更強化了事件的重要性,就算時間相隔已久,在回憶的不斷強化下,反而更加強了這件事對我們的負面影響力,甚至讓整件事的真相扭曲變形,更加難以自拔。

其實,快樂也是過一天,痛苦也是過一天,既然如此,你何必捨棄快樂卻成全痛苦對你的凌遲呢?

即使發生了同樣一件事,因每個人的感受而異,而產生不同的意義,也會形成完全相異的記憶片段。

簡單地說,我們對一件事的喜怒哀樂其實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你可以斷定他是故意陷害你的悲劇,也可以當成他不是故意的小事,讓一切隨時間而逝,究竟讓自己的心堆滿了比較怨懟,還是珍惜感恩比較好呢?

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做出最利於自己的決定。

選擇性失憶,留住美好片段

作家恩理科曾說:「回憶是人生的點綴,但忘卻力才讓人活得下去。」

我記得大學時有個同窗好友,可能是因為神經太大條了,所以常常忘東忘西地搞出不少笑話,但也因為他這種「不記隔夜仇」的性格,所以人緣頗佳,似乎有他在的地方就有笑聲。

雖說「選擇性失憶」是一種疾病,但如果我們能夠偶爾「選擇性的健忘」,忘掉那些堵塞心情的垃圾回憶,「忘卻」也能對人生產生正面的助益。
以下提供大家一些忘掉不快樂的方法,下次不妨試試看:

△不計較,就沒什麼好煩心的
有時候,因為受傷、失落,所以我們會落入一種鑽牛角尖的思考輪迴中。從自己、他人的不愉快互動經驗中,不斷地抽絲剝繭,試圖想要找到讓你不舒服的那根刺,或是想找出為什麼別人要傷害你的緣由。

其實,與其隨著情緒的漩渦越沉越深、越想越恨,不如回到自己可以掌控的原點,好好想想:沒有一個人可以傷害我們,除非我們願意讓自己受傷。

說穿了,我們之所以會在意,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別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踩到了自己的痛處。

你應該去想:「為什麼我會有受傷的感覺?」
再去想:「面對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解套、思考,就不會再受傷?」
一旦心中的刺並不存在,就沒有任何人傷害得了你。

△轉移注意力,讓解不開的問題隨風而逝

不論發生了什麼巨變,只要你著眼於現實生活,就會發現: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或許你還是無法擺脫難過、痛苦的感覺,但你只要讓自己循著常軌去生活,陷入情緒低潮時,盡量去從事一些可以讓你感受到快樂,甚至不用思考的活動,透過時間,一點一點地轉移你的執著,或許只要一周、或一個月、或一年的沉澱。

當你順利抵達彼方,回頭來看這件事,你會覺得:原來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短暫的遺忘,或許無法治癒我們的心,藏在盤根錯節記憶下的那根刺依舊存在,但人事本無常,悉心收藏快樂的、感動的回憶,慢慢放掉糾結的、憂鬱的記憶,要踏著輕盈或沉重的腳步前進,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微笑箴言】
我們有必要定期對腦中儲存的記憶進行清理,
把該保留的東西保留下來,把不該保留的東西予以拋棄。

【微笑箴言】
如果快樂也是過一天,痛苦也是過一天,
你何必捨棄快樂,去成全痛苦對你的凌遲呢?

【微笑箴言】
沒有一個人可以傷害我們,
除非我們願意讓自己受傷。
別為了堅持而堅持,反而放棄不該放棄的

世界上,追求幸福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一種是追求屬於別人的幸福。前者懂得定義自己想要的快樂,而後者卻只是追逐他人定義的快樂。你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如意,深究其中,發現都是來自於對某人、某事的不滿造成的。

例如:有些家長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夠理想而苦惱,所以就花大錢把孩子送進補習班補得天昏地暗,卻不知道孩子到底吸收多少、快不快樂;有些人為了沒有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不安,所以縮衣節食長達二、三十年,只為了扛起根本負擔不起的房貸;有些太太總是覺得自己的先生不比別人體貼而生悶氣,常常在家中擺出一副好像被倒會的臭臉,久而久之,先生只好到外面尋求另外的溫柔鄉。

其實,這並非都是自己定義下的幸福標準,而是我們不自覺跟隨社會風俗,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這種不知為何的盲從,往往就是剝奪我們和重要的人共享人生的主因。

所以,我們要時常覺察自己的心境、行為,究竟是因何而改變、決定。如果是為了滿足別人,或是自己的虛榮心,就要有所警覺,避免讓這一份變質的期待,扭曲了人生。

如果是為了達成自己的希望,既然已明白自己為何要做的目的,即使面對困難,也可以抱著滿腹的熱誠去做,這樣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正向力,你的努力自然也會導向正面的成果,而不會因一時觀念的偏差,莫名其妙地賠掉了自己大半生的幸福,還在怪老天爺怎麼都沒看見你的努力。

活出自己,你不用演給別人看

發自內心的快樂,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並非只要擁有什麼就可以輕易取代的。畢竟我們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聯,如果為了達成別人的標準才算成就,那麼你永遠都不會快樂,因為你把生命的主導權交給了別人。

別忘了,當你希冀著別人所擁有的事物時,其實也有人在羨慕著你。曾經看過一段令人感觸甚深的文字:「當你在抱怨自己沒有漂亮的鞋子可以穿出門時,要知道,有些人連腳都沒有。」

與其一直沉浸在不滿的情緒中,不如好好思索一下:擁有這些東西,我真的會快樂嗎?得到與付出何者能帶給我們真正的滿足,又該如何衡量標準,或許從下面的故事中,你可以從中體悟到自己需要的部分。
高雄佛光山的星雲大師一直是受眾人景仰的一位智者,他出版的靜思語常常發人深省。

在文中他曾提及自己在一九六五年創辦佛學院之時,有位年近八十的唐一玄老師告訴他:「給人利用才有價值啊!」

頓時,他認為這種迥異於世俗的言論,無疑是道盡了自己多年來的心聲,並在日後數十載的歲月裡,一直本此信念,心甘情願地與人為善,被人「利用」,無形中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了無限的「價值」。

過去,佛光山沙彌學園曾經招收過二、三十名沙彌,寺中的法師們不辭辛勞,將他們撫育成人後,有些沙彌竟被父母強行帶了回去。許多徒眾為這些辛勤拉拔孩子長大的法師們難過,他們認為:那些父母只不過是「利用」佛光山把孩子們養大,因此要求星雲大師不要再接受沙彌來山修道,但他還是照單全收。

因為他覺得:即使沙彌們全都被父母帶走,他們從小在法水裡涵泳浸潤,至少長大後就能知因果,明善惡,即使踏入紅塵,也不會為非作歹,這種教育無論對個人或社會而言,都是很有價值的!

不僅如此,即使星雲大師在自己經濟最困窘的時候,仍常常幫助大家。他談到:「剛來台灣的最初幾年,我居無定所,因此經常隨喜幫助別人,有人興學,我幫忙教書;有人辦雜誌,我協助編務;有人講經,我幫他招募聽眾;有人建寺院,我助其化緣……,更有些老法師發表言論,怕開罪別人,都叫我出面,我則義之所在,從不推辭。因此,一些同道們都笑我:總是被人利用來打前鋒,當砲灰。」

因為星雲大師堅持自己心中「弘揚佛法、與人為善」的信仰,所以即使看似吃虧的事,他仍要堅持去做,並且用一生去實踐「被人利用的價值」,而不是像浮雲眾生一般,為了眼前的名利,輕易地放棄心中最重要的精神依託。這就是星雲大師行至今日,仍受眾人推崇的原因,一路上,他總是感謝那些「利用」他的人,並且以能成為「被利用」的人為樂。

過濾那些讓你不快樂的雜質

從星雲大師的一生來看,就可以明白地了悟到:只要你知道自己是為何而做,
就不用在過程中計較太多,因為你是為了自己而做,不是為了演給誰看。可以讓別人幸福快樂的制式化生活並不一定適用於你,你可以從以下想法重新檢視目前的生活,過濾掉那些自己、別人強加在你身上的廢料,重建自己的生活、目標。

△重新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並說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快樂,是因為自己總是在不經意間迎合別人的要求,而刻意改變、違背內心真實的想法,甚至還佯裝表面的幸福,所以我們的心才會越來越不快樂。

你應該要按照自己真實的感受去追求事物,不要以他人的喜好為喜好,就算是你最親近的人:父母、另一半、孩子……都不能左右你。

你應該讓他們了解到,什麼樣的生活才能讓你發自內心的快樂,讓他們看見你原本的樣子,而不是被雕塑過的自己,這樣別人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更可以減少許多誤解、埋怨的情緒。

不過相對地,你想追求自己認同的快樂的同時,要先全然地放手讓他們也獲得真心的滿足,才會獲得源源不絕的支持。

△用身體力行,具體實踐

我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夢想放在心裡,並且悄悄地等待有一天它會奇蹟似的萌
芽。但往往最後這些夢想還未孵化,早因你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而胎死腹中了。如果我們只是「想」,而不去「做」,就算有機會也會與你擦身而過,所以一定要「去做」。

當你踏出第一步之後,才有走向目標的可能,雖然很多事情無法短時間一步到位,不過或許當你努力踏出第一步之後,會發覺事情其實並沒有當初所想的那麼困難、龐大,因為在你尚未履行之時,只是困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而已,但你的能力也會因嘗試而逐步提升,屆時所有的困難都不足以成為阻擋你前進的藉口,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千萬不要放棄自己應真心把握的夢想,而遁入人群之中只為尋求一份安全感,因為安全有時就意味著停滯,一個停滯不前的人生,就磨滅了自我價值重生的可能。緊握你所堅持的夢,別為了別人的見解而放棄,因為這是屬於「你」的人生,一生只有一次,別再把自己應享的快樂、夢想輕易地拱手讓人!

【微笑箴言】
我們常不自覺跟隨社會風俗,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但這種不知為何的盲從,往往就是剝奪我們和重要的人共享人生的主因。

【微笑箴言】
當你在抱怨自己沒有漂亮的鞋子可以穿出門時,
要知道,有些人連腳都沒有。

【微笑箴言】
只要你知道自己是為何而做,就不用在過程中計較太多,
因為你是為了自己而做,不是為了演給誰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