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脊椎問題知多少?

9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Part1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1-1 「姿勢」的問題,知多少

「我的脖子好痛,是不是脖子又歪了!」、「晚上痛到手麻,天氣好冷,有沒有關係?」、「是不是運動傷害?還是電腦打太多了?或是其他原因呢?」有些家長很苦惱,小孩念書不用書桌的,也不用椅子,總喜歡把筆記型電腦往地上擺,屈膝盤腿坐地上,彎著腰、駝著背、脖子往前伸,低著頭打電腦、打報告,長久下來,頸椎、腰椎不出事也難呀!年紀輕輕就長期頭痛、背痛、腰痛,其實已經越來越普遍,所以學校的「健康教育」應該及早就讓學生有正確的姿勢觀念,讓「預防」的觀念提早於小學的時候就養成,將能有效預防脊椎疾患。2003年美國頸因性頭痛協會統計,因為「頭痛」、「膏肓痛」而求診的患者達一千八百萬人次,所耗費的醫療費用達到數十億美金;如果以此數字推估台灣的數字,相信也非常可觀;根據台中榮總復健科門診病患的統計,因為「脊椎問題」求助物理治療的比例佔一半以上。根據文獻統計,80%以上的人曾經有背痛、腰痛、頭痛等的經驗,姑不論是否曾經有過外力受傷的經驗,大部分患者疼痛的原因可能皆肇因於「姿勢不良」,導致脊椎結構退化,甚至神經受到壓迫!

脊椎結構

人類是由爬蟲類四足動物慢慢進化到二隻腳,身體為了對抗地心引力,脊椎承受身體的重量,脊椎的結構為了對抗地心引力,呈現「S」形。脊椎最重要的結構是介於二塊脊椎椎體的「椎間盤軟骨」,它擔任脊椎骨之間的「避震器」,又因為頸、胸、腰椎各部軟骨厚度不一,所以「脊椎」的結構從側面觀,呈現多元的曲度。脊椎的構造為:頸椎有七節、往前凸;胸椎有十二節、往後凸;腰椎有五節為前凸;及薦椎、尾骨等。
「椎間盤軟骨」的功能是讓身體軀幹的活動更順暢,避免脊椎骨過度活動造成碰撞磨損(骨刺的成因)。這塊「椎間盤軟骨」的壓力主要來自於「身體的重量」與「姿勢」。我們常聽說「坐骨神經痛」很嚴重,所以要進行脊椎開刀,手術多半是將「椎間盤軟骨」切除,進行「脊椎融合術」或是裝置「鈦金屬人工軟骨」,目的就是在為「脊椎神經」減輕壓力,以減輕神經被突出的「椎間盤軟骨」壓迫而產生的酸、麻、脹、痛及肌肉無力的嚴重症狀。
要預防這個惱人的疾病,必須推廣正確的「姿勢教育」,身體力行,甚至將之列入「國民健康操」,將可以預防筋骨酸痛於無形,並節省大筆醫療費用支出!

何謂「良好的姿勢」

好姿勢好健康,姿勢教育是學校從小沒有好好教的事,不要彎腰駝背,要抬頭挺胸,問題是抬頭挺胸後也並不一定是很正確舒適,習慣的又窩回覺得很舒服的「壞姿勢」裡。這就是長期不當姿勢,導致很多身體腰酸背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痛」的根源都是來自於「錯誤姿勢」!那麼,何謂「良好的姿勢」?簡單說,就是維持脊椎在其自然而平衡的弧度。
我們偶爾會看到小鳥在樹枝頭上快樂歌唱,或是在電線桿上打盹,為何小鳥能打盹又不會掉下來,能維持良好的平衡!其實人與動物都是一樣,不論是靜態時或是動態時,都需要「肌肉」收縮良好以維持正常的姿勢,並且保持身體的平衡及動作的協調度。
維持正常的姿勢,其實需要很多肌肉同時收縮用力,才得以維持整個身體的骨架在正常位置。我們骨架依照人體解剖結構,分成矢狀面、冠狀面及橫狀面,運動學則依照各平面矢狀面發生前彎及後仰的動作;冠狀面則產生側彎左側及側彎右側二個動作;橫狀面則發生旋轉左側及旋轉右側。以上六個基本動作必須維持,左右、前後及上下之平衡,才能安安穩穩,維持身體最大的平衡,而且是對脊椎、身體
各部位關節,肌肉、韌帶及關節囊等軟組織,造成最小的壓力。反之則是壓力、張力及剪力大,時間久了,肌肉、韌帶及關節囊被拉鬆,容易撕裂;脊椎、身體各部位關節骨骼則因過度壓力,產生退化、磨損及骨刺。
要維持正確姿勢,確實不容易!因為如果您早已習慣舒服、慵懶、不正確的壞姿勢,要改掉這些壞習慣必須要經過學習的過程,先了解正確位置,然後以最簡單的方式練習,例如靠牆壁站,並且讓身體的感覺神經系統漸漸習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