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眠主義〉
我這個人值得佩服的地方不多,但說來莞爾,我太太很「佩服」我的一點,就是我的睡眠功力。我通常只要一上床,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入睡,不論那幾天事情再多、再煩,我幾乎都可以睡得很好。
我偶爾會應邀去社區或企業,演講心理健康方面的議題,我常喜歡問聽眾:「您現在或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有過失眠困擾的人請舉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舉手的比例極高,在許多場合皆是如此。
睡眠,是上帝造人類時所設定的一個重要生理機制,亦是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說到睡眠,我個人有三個原則,我半開玩笑地稱之為「三眠主義」,但卻也是享受睡眠的重要訣竅:
一、 先饒恕再睡
這一天有沒有發生令您惱火、氣急的人或事?說真的,難保沒有,無論您此刻能不能諒解,睡前都先暫且放下吧!
放了他一馬,也放了自己一馬。睡前,先在自己心裡與敵人休兵、和解,是增進睡眠品質的重要關鍵。
二、 先感恩再睡
想一想,今天有沒有值得開心的事?我指的是「小事」,因為我們很難每天能有令自己開心、光榮的大事發生,但值得開心的「小事」一定很多。例如:一到公車站,想搭的車竟就剛好到了,或是剛好有人講了一、兩句令您開心的話。就為這些小事感恩吧!它會讓您睡得更香甜 。
三、 先把明天的事放下再睡
許多人睡不著,是為了明天的事而憂慮,甚至為了明天的明天而憂慮。我是一個基督徒,從小,身邊的人都知道我的信仰,而我常作一個看似很沒大沒小的禱告:「主啊,我所將要面對的難處,我已盡力了,祢知道我的能力到哪裡;也知道我的修為到哪裡,請不要太為難我這個小人物,或者請祢多預備恩典來幫助我去面對它。否則,大家都知道我是基督徒,我若在地上出洋相了,天上的老爸您多難看啊!」禱告完,往往就可以較安心的呼呼大睡了。睡前,不要為明天的事憂鬱,會讓您睡得更安穩。
一份海外的研究統計指出,有百分之三十八的華人有失眠的困擾。這個比率其實還不算低。我相信,若能做到先饒恕再睡、先感恩再睡、先把明天的事放下再睡,我保證睡眠品質會明顯提升。好的睡眠,可以帶來好情緒、好創意與正向的工作力。容我在此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甚願我的「三眠主義」能造福更多的華人同胞們,讓「三眠主義」這樣的信念怎能夠融入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在社會、職場上的白天,能夠活得更精彩,更遊刃有餘。
〈壓力的四放〉
如果您至網路搜尋引擎的新聞搜查上,鍵入憂鬱、焦慮、壓力等字眼,會發現能搜尋到的新聞還真不少!一個人有憂鬱、會焦慮、有壓力並不稀奇,但一個人的憂鬱、焦慮、壓力大到讓他上了新聞,成了社會新聞事件,那可就真是讓人不得不重視。
每一個人都會有憂鬱、焦慮的時候,但要如何釋放自己的壓力?身為一個精神科的治療師,在此敬提供「四放」壓力的方法,供大眾參考。
放眼
許多人之所以會感到無比的壓力,是因為「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某個令自己焦慮的點上」。但世界何其大!放眼望去,除了那個令自己焦慮的點之外,其實世上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慶幸與怡然的事。眼目放寬一點,壓力自然就小了。
放手
人生不可能什麼都得到,不可能什麼都握在手裡。該放手時就放手,強握在手裡的幸福,有時不但不是幸福,反而可能會傷了自身的未來。
放膽
人在躊躇不決時,感受最是煎熬、痛苦。但若真是實在不得不去做的事,不如就放膽去做吧!失敗了,大不了就當學個經驗,作為日後的知識基模,也未嘗不是好事。
放下身段
人為何會感到壓力?許多時候是「面子」問題,是把別人對自己的三言兩語看得太重要;而那些三言兩語能對我們的心情有多大的殺傷力?端看我們用怎樣的身段去面對它。
學習放下身段,笑笑就過,壓力也就自然小了。每一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的壓力源,進而導致憂愁、焦慮;但聖經中有段很棒的經文:「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可不是嗎?過多的憂愁、焦慮,對於改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沒有直接幫助。面對壓力源,學習「四放」:放眼、放手、放膽、放下身段,那麼它對您心靈健康所能造成的殺傷力就會變小。
【名人留言版】
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雨果(法國作家)
培養「輸得起」的品格
一九九二年美國總統大選,老布希與挑戰者克林頓對戰激烈,後來老布希連任失敗,克林頓選上了總統。而據說當年發生了一件小插曲,老布希的孫子在學校裡被同伴給挑釁,故意說:「哈哈!輸了吧!輸了吧!你爺爺沒選上吧!」
但當時老布希的孫子並沒有被激怒,反而說:「沒關係,我相信克林頓也會是一個好總統。」
沒有人會否認「品格」的重要,但什麼品格是這個時代所最缺乏的?我認為在這個講求表面、速成、自我的世代,人們所最缺乏的是一種稱為「輸得起」的品格!
台灣曾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個從小學業順遂,一路念建中、台大畢業的高材生,因不堪失戀的打擊,竟當街用刀砍死了自己的前女朋友;而這位從小功課即佳,努力即能達到成果的青年人,除了學、經歷亮眼外,在鄰居口中亦是一個很「乖」的人,而這樣的年輕人竟犯下如此大案,引起台灣社會一陣嘩然。
要說他是一個壞人嗎?恐怕也不是。就品格而論,能被從小看他長大的鄰居稱讚「乖」的他,平時一定也擁有許多極佳的品格。但一路順遂的他,恐怕就是缺少了「輸得起」的這種品格;不甘心自己的付出竟沒有成果,不甘心自己竟會在情場上成為輸家,進而爆發,憤而選擇了最激進的方式。
在這個注重速成、講求自我的年代,「輸得起」的人格特質不光是一種德行、更是一種優勢!
一個「輸得起」的人,也會是一個「懂得分享榮耀」的人;無論順境或逆境,他會懂得把掌聲也分一點給別人,或是真心祝福別人的成功。
一個「輸得起」的人,也會是一個「有進步潛力」的人。因為輸得起,所以能理性省思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因為輸得起,所以能心平氣和地去欣賞、並客觀分析對手值得學習的優點與長處,進而成為促成自己進步的重要靈感。
可不是嗎?培養「輸得起」的品格,不但是一種怡然的情懷,更成了一種競爭的優勢。願我們都能擁有「輸得起」的品格。
【名人留言版】
如果你想要身處某地,當下就要把自己融入那個環境。
~~甘地(印度政治家)
我這個人值得佩服的地方不多,但說來莞爾,我太太很「佩服」我的一點,就是我的睡眠功力。我通常只要一上床,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入睡,不論那幾天事情再多、再煩,我幾乎都可以睡得很好。
我偶爾會應邀去社區或企業,演講心理健康方面的議題,我常喜歡問聽眾:「您現在或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有過失眠困擾的人請舉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舉手的比例極高,在許多場合皆是如此。
睡眠,是上帝造人類時所設定的一個重要生理機制,亦是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說到睡眠,我個人有三個原則,我半開玩笑地稱之為「三眠主義」,但卻也是享受睡眠的重要訣竅:
一、 先饒恕再睡
這一天有沒有發生令您惱火、氣急的人或事?說真的,難保沒有,無論您此刻能不能諒解,睡前都先暫且放下吧!
放了他一馬,也放了自己一馬。睡前,先在自己心裡與敵人休兵、和解,是增進睡眠品質的重要關鍵。
二、 先感恩再睡
想一想,今天有沒有值得開心的事?我指的是「小事」,因為我們很難每天能有令自己開心、光榮的大事發生,但值得開心的「小事」一定很多。例如:一到公車站,想搭的車竟就剛好到了,或是剛好有人講了一、兩句令您開心的話。就為這些小事感恩吧!它會讓您睡得更香甜 。
三、 先把明天的事放下再睡
許多人睡不著,是為了明天的事而憂慮,甚至為了明天的明天而憂慮。我是一個基督徒,從小,身邊的人都知道我的信仰,而我常作一個看似很沒大沒小的禱告:「主啊,我所將要面對的難處,我已盡力了,祢知道我的能力到哪裡;也知道我的修為到哪裡,請不要太為難我這個小人物,或者請祢多預備恩典來幫助我去面對它。否則,大家都知道我是基督徒,我若在地上出洋相了,天上的老爸您多難看啊!」禱告完,往往就可以較安心的呼呼大睡了。睡前,不要為明天的事憂鬱,會讓您睡得更安穩。
一份海外的研究統計指出,有百分之三十八的華人有失眠的困擾。這個比率其實還不算低。我相信,若能做到先饒恕再睡、先感恩再睡、先把明天的事放下再睡,我保證睡眠品質會明顯提升。好的睡眠,可以帶來好情緒、好創意與正向的工作力。容我在此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甚願我的「三眠主義」能造福更多的華人同胞們,讓「三眠主義」這樣的信念怎能夠融入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在社會、職場上的白天,能夠活得更精彩,更遊刃有餘。
〈壓力的四放〉
如果您至網路搜尋引擎的新聞搜查上,鍵入憂鬱、焦慮、壓力等字眼,會發現能搜尋到的新聞還真不少!一個人有憂鬱、會焦慮、有壓力並不稀奇,但一個人的憂鬱、焦慮、壓力大到讓他上了新聞,成了社會新聞事件,那可就真是讓人不得不重視。
每一個人都會有憂鬱、焦慮的時候,但要如何釋放自己的壓力?身為一個精神科的治療師,在此敬提供「四放」壓力的方法,供大眾參考。
放眼
許多人之所以會感到無比的壓力,是因為「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某個令自己焦慮的點上」。但世界何其大!放眼望去,除了那個令自己焦慮的點之外,其實世上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慶幸與怡然的事。眼目放寬一點,壓力自然就小了。
放手
人生不可能什麼都得到,不可能什麼都握在手裡。該放手時就放手,強握在手裡的幸福,有時不但不是幸福,反而可能會傷了自身的未來。
放膽
人在躊躇不決時,感受最是煎熬、痛苦。但若真是實在不得不去做的事,不如就放膽去做吧!失敗了,大不了就當學個經驗,作為日後的知識基模,也未嘗不是好事。
放下身段
人為何會感到壓力?許多時候是「面子」問題,是把別人對自己的三言兩語看得太重要;而那些三言兩語能對我們的心情有多大的殺傷力?端看我們用怎樣的身段去面對它。
學習放下身段,笑笑就過,壓力也就自然小了。每一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的壓力源,進而導致憂愁、焦慮;但聖經中有段很棒的經文:「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可不是嗎?過多的憂愁、焦慮,對於改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沒有直接幫助。面對壓力源,學習「四放」:放眼、放手、放膽、放下身段,那麼它對您心靈健康所能造成的殺傷力就會變小。
【名人留言版】
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雨果(法國作家)
培養「輸得起」的品格
一九九二年美國總統大選,老布希與挑戰者克林頓對戰激烈,後來老布希連任失敗,克林頓選上了總統。而據說當年發生了一件小插曲,老布希的孫子在學校裡被同伴給挑釁,故意說:「哈哈!輸了吧!輸了吧!你爺爺沒選上吧!」
但當時老布希的孫子並沒有被激怒,反而說:「沒關係,我相信克林頓也會是一個好總統。」
沒有人會否認「品格」的重要,但什麼品格是這個時代所最缺乏的?我認為在這個講求表面、速成、自我的世代,人們所最缺乏的是一種稱為「輸得起」的品格!
台灣曾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個從小學業順遂,一路念建中、台大畢業的高材生,因不堪失戀的打擊,竟當街用刀砍死了自己的前女朋友;而這位從小功課即佳,努力即能達到成果的青年人,除了學、經歷亮眼外,在鄰居口中亦是一個很「乖」的人,而這樣的年輕人竟犯下如此大案,引起台灣社會一陣嘩然。
要說他是一個壞人嗎?恐怕也不是。就品格而論,能被從小看他長大的鄰居稱讚「乖」的他,平時一定也擁有許多極佳的品格。但一路順遂的他,恐怕就是缺少了「輸得起」的這種品格;不甘心自己的付出竟沒有成果,不甘心自己竟會在情場上成為輸家,進而爆發,憤而選擇了最激進的方式。
在這個注重速成、講求自我的年代,「輸得起」的人格特質不光是一種德行、更是一種優勢!
一個「輸得起」的人,也會是一個「懂得分享榮耀」的人;無論順境或逆境,他會懂得把掌聲也分一點給別人,或是真心祝福別人的成功。
一個「輸得起」的人,也會是一個「有進步潛力」的人。因為輸得起,所以能理性省思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因為輸得起,所以能心平氣和地去欣賞、並客觀分析對手值得學習的優點與長處,進而成為促成自己進步的重要靈感。
可不是嗎?培養「輸得起」的品格,不但是一種怡然的情懷,更成了一種競爭的優勢。願我們都能擁有「輸得起」的品格。
【名人留言版】
如果你想要身處某地,當下就要把自己融入那個環境。
~~甘地(印度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