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回話的態度,決定你給他人的觀感
■「太熟了」所以忘了分寸,讓對方反感嗎?
→要打動人心得先學會體貼!
讓人感覺能幹、機伶的人,最大的共通點是什麼?我想,就是積極使用「讓談話對象高興、覺得溫暖的話」吧。這種「貼心」的談話方式,就是掌握人心的關鍵之一。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的談話內容,實在讓人有聽沒有懂時,你可以這樣說:
「聽到了很多精采的東西,真是獲益良多。我想再確認一下內容,可以再講一次重點的部分嗎?」
「如果可以的話,能再重複一次重點的部分嗎?」
對方聽了這樣的說法,感覺到你對談話內容產生興趣,大概會高興地回答:「這樣啊,那我再整理一下重點……」並換個方式敘述想表現的內容。而更加機伶的人,在聽到對方分享經驗時,可能還會這樣接話:
「也就是說,是……吧。」
「簡單來說,就是……嗎?」
自己主動整理談話內容,並向對方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會讓談話對象覺得「喔!這個人真的有認真在聽我說話。」「理解力真不錯呢!」而感到欣慰、驚喜,因而對你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的談話技巧,來自「真心為他人設想」的心意,也就是本書想傳達的「掌握人心」的話術重點。
提到「貼心」,大部分人都會先想到心靈上的關懷,也常被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緒傳達方式,但它其實也是「談話能力」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察覺對方的心情,站在對方的立場進行對話等,都是掌握成功與邁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訣竅■「省話」造成對方誤解嗎?
→清楚回答才能討得上司歡心!
在公司的幾句簡單對話中,能否「掌握人心」,也將影響到上司對你的印象或評價。請看看左頁的短篇漫畫,這個案例是懂得討上司歡心的部屬。我們可以因此得知「是否能夠察覺對方話裡的含義」,會對雙方的談話造成很大的落差。
不過,另一位部屬的反應,就一般人看來倒也不難想像。當上司主動說「聽說明天的降雨機率有八○%耶!」其實是省略了後面「明天記得帶傘上班」的結論。雖然沒把話說完的上司也要負部分責任,不過很可惜的是,公司這樣的組織,就是充滿了這類「省略對話」。像這種時候,就考驗到你能否察覺到對方的意圖,並且「順著他的意」回話了。
另一方面,也請試著轉換一下立場,用上司的觀點來思考。如果像漫畫中沒什麼反應的部屬那樣,察覺不到上司話中的含義,下次在與客戶的應對上會不會出差錯呢?以上司的角度來看,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上司,想吩咐部屬「再評估一下提交的企劃案」,你會選擇怎麼向部屬開口呢?其中的祕訣,請詳見第三章。
■「太熟了」所以忘了分寸,讓對方反感嗎?
→要打動人心得先學會體貼!
讓人感覺能幹、機伶的人,最大的共通點是什麼?我想,就是積極使用「讓談話對象高興、覺得溫暖的話」吧。這種「貼心」的談話方式,就是掌握人心的關鍵之一。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的談話內容,實在讓人有聽沒有懂時,你可以這樣說:
「聽到了很多精采的東西,真是獲益良多。我想再確認一下內容,可以再講一次重點的部分嗎?」
「如果可以的話,能再重複一次重點的部分嗎?」
對方聽了這樣的說法,感覺到你對談話內容產生興趣,大概會高興地回答:「這樣啊,那我再整理一下重點……」並換個方式敘述想表現的內容。而更加機伶的人,在聽到對方分享經驗時,可能還會這樣接話:
「也就是說,是……吧。」
「簡單來說,就是……嗎?」
自己主動整理談話內容,並向對方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會讓談話對象覺得「喔!這個人真的有認真在聽我說話。」「理解力真不錯呢!」而感到欣慰、驚喜,因而對你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的談話技巧,來自「真心為他人設想」的心意,也就是本書想傳達的「掌握人心」的話術重點。
提到「貼心」,大部分人都會先想到心靈上的關懷,也常被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緒傳達方式,但它其實也是「談話能力」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察覺對方的心情,站在對方的立場進行對話等,都是掌握成功與邁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訣竅■「省話」造成對方誤解嗎?
→清楚回答才能討得上司歡心!
在公司的幾句簡單對話中,能否「掌握人心」,也將影響到上司對你的印象或評價。請看看左頁的短篇漫畫,這個案例是懂得討上司歡心的部屬。我們可以因此得知「是否能夠察覺對方話裡的含義」,會對雙方的談話造成很大的落差。
不過,另一位部屬的反應,就一般人看來倒也不難想像。當上司主動說「聽說明天的降雨機率有八○%耶!」其實是省略了後面「明天記得帶傘上班」的結論。雖然沒把話說完的上司也要負部分責任,不過很可惜的是,公司這樣的組織,就是充滿了這類「省略對話」。像這種時候,就考驗到你能否察覺到對方的意圖,並且「順著他的意」回話了。
另一方面,也請試著轉換一下立場,用上司的觀點來思考。如果像漫畫中沒什麼反應的部屬那樣,察覺不到上司話中的含義,下次在與客戶的應對上會不會出差錯呢?以上司的角度來看,會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上司,想吩咐部屬「再評估一下提交的企劃案」,你會選擇怎麼向部屬開口呢?其中的祕訣,請詳見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