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7月 3日 今天,就問自己「還好嗎」?

最近還好嗎?

我不是問你生活中發生的事。你應該都知道自己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或什麼事情沒發生。但你的心情還好嗎?

你覺得自己是很焦慮、害怕、矛盾、優柔寡斷,還是很堅毅?你覺得自己很聰明、強大、很幸福、充滿好奇心,還是有鬆一口氣的感覺?

情緒有各種面貌,也有細微的差別。有些情緒很快就讓人注意到。這些情緒會很清楚表現出來,我們也就能立即辨識這些就是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情緒不是那麼容易分辨,但這些才是需要特別留意的情緒,因為通常就是這些情緒在控制我們的人生。

請記得,不管我們內心有什麼感受,它都只是一種能量,因此不論我們有什麼情緒,我們都可以去感受。情緒沒有對錯,不同情緒的名稱純粹是為了做區分而已。

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在自己專屬的空間裡,面對內心的感覺。這空間的名稱叫做「沉穩、平衡、清晰」。當我們每天都能夠分辨、感受、釋放心中的各種感覺,我們就容易、也很自然可以回到那種安靜、祥和、平穩的狀態。

有時候,如果情緒的衝擊太大,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可能要花上幾天或一星期的時間,才能夠回到那個明晰、沉穩的狀態。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做的就只是對心中湧上來的情緒點點頭,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別抗拒。順應就好。完全順服自己的感受。然後,讓感覺自然而然飄走。你越順服自己的感受,傷痛就會越少,而且會更快消退。如果你越能確定自己的情緒是由哪些人事物所引起,你就越能夠從容不迫地讓自己不受暴走的情緒影響。

懂得掌握自己的情緒表示是對自己的感覺負責。感覺很重要,但請記得,它們也不過是感覺而已。別讓感覺影響現實生活、控制你的人生或左右你的生活。懂得掌握自己的情緒表示會清理情緒,讓自己無論在生活、行為、愛他人、工作、玩樂的時候都能夠處之泰然。

今天,以及未來人生的每一天,都花點時間,問自己:「還好嗎?」

今天,我要學會順暢地處理自己的情緒,體會自己的感覺,然後隨時讓自己恢復沉穩、平和的狀態。

7月 9日別再當情緒海綿

你不用把自己當成情緒海綿,把周遭的情緒通通吸收進來。學會分辨哪些情緒才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 有時候由於我們忘記保護自己,而把別人的感受照單全收。原因通常是我們很在意對方。補救的方法跟我們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一樣。我們要知道自己有什麼感受,我們正視那個感受,然後放手,把海綿擠乾。

有時候你只要發現自己把別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一切就會煙消雲散。如果我們好好提升辨識情緒來源的能力,我們就能夠分辨出哪些情緒才是自己的,哪些不是。

小孩子通常很開朗,沒有戒心。如果我們老是把自己的各種情緒散播出來,那麼在我們身邊的孩子們,可能也會吸收我們的情緒。我們可以對別人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讓別人對我們表達他們的感受。但我們也得很小心。如果我們接收了某人的情緒,要記得把那些情緒放下。

今天,我知道當自己跟某人很親近、很愛對方的時候,難免會錯把對方的情緒當成自己的。我會學會保護自己,讓我對我愛的人敞開心胸,但不會吸收對方的情緒。

活動:小時候,我們可能會吸收自己父母的情緒。這些情緒會伴隨我們成年,影響我們待人處事的原則和價值觀。我們會以為這些是自己的感受,但其實不然,它們其實是別人的。請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吸收來自父母或其他人的情緒。把心中浮現的場景或回憶記錄下來。然後將這些情緒釋放,別再緊握著不放,放下它們。隨時把別人的情緒帶在自己的身上,不但對別人沒幫助,對自己也沒好處,你值得擁有自由自在又平和的人生。

7月 13日 正視自己的情緒

承認自己的痛苦。

然後你就會發現痛苦的來源,而且在這個發現的過程中,你會慢慢好過起來。當我們坦然接受自己的情緒時,我們不只接受快樂或解脫等正面的情緒。情緒就像是一整個包裹。要的話就得喜怒哀樂通通拿去。

痛楚與受苦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事情總是會出差錯。我們愛的人離開我們,我們的父母會往生,有時候是我們的孩子過世。我們跌倒,我們失敗。別逃避痛苦。別用別的感官刺激麻醉自己,或用膚淺的成就遮掩心中的痛楚。

如果你覺得很痛,就讓自己痛吧。

承認當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然後學會坦白自己的感覺。

今天,我會承認自己人生的痛苦,不再用瞎忙來麻醉自己。我會學會坦承自己的痛苦。我會明白該怎麼做才會復原,然後賦予自己行動的力量。 8月 11日 為你怨恨的人祈福

說到為自己憎恨的人祈福,其中我最愛提到的故事是以下這個。

多年前,我非常怨恨報社的一位女同事,因為我認為她搶走我夢寐以求的位置。

但我天天為她祈禱。我請上天好好照顧她,並且大大祝福她。我這麼做是因為曾經有人教我,要為自己所憎恨的人祈禱,所以我為她祈禱。

有時候,我甚至一天為她祈禱三、四次。之所以為她祈禱這麼多次,因為我就是那麼討厭她。

老天哪,我好討厭這人喔。

後來我們成了朋友,然後有一天,我發現自己不再討厭她了。再過幾年我成為作家,而她早已離開公司,在家帶小孩。

怨恨情結是很蠢、很微不足道的東西。嫉妒心也是。但這些愚蠢的小東西卻會侵蝕我們的心靈。

有時候,別人走進我們的生活是為了讓我們瞭解自己的能力範圍。有時候,我們以為是敵人的人,其實是朋友。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讓你耗費精力嫉妒或怨恨的對象?也許那個人的存在是要教你認識自己的另一面,或啟發你活出自己的人生?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得先化解心中的嫉妒跟怨恨。

今天,謝謝上天讓我遇到怨恨嫉妒的對象。請給予他們最大的祝福,賜予他們各方面的富足。

8月 26日 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

說到感激,在此分享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我們心存感恩時,我們就不容易心情低落。

你的心只能一次容納一個念頭。如果你用感激把心填得滿滿的,它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容納負面的念頭。

今天,感謝自己有這樣的人生。讓這股感謝之情延續到自己生活中各種層面,並讓自己展現出獨特的人際互動。想想看,在自己從事的各項活動中、來往的每一個人當中,有哪一件事或哪一個人值得你感謝。

從生活中找出值得感謝的人事物,你會發現人生的喜樂也隨之而來。

今天,我會找到人生的美好。

9月 6日 面對自己怕被遺棄的恐懼

我們很多人都害怕自己被拋棄。有人甚至讓這股恐懼感主宰自己的人生。我們會竭盡所能讓那個人不要離開,不要丟下我們自己一人。

連續好幾年,我都讓自己被害怕遭到遺棄的情結控制。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終於摒除了那個念頭。我只是受夠了,不想再擔心自己夠不夠好,配不配得上對方。

然後,我有一個讓自己自由的新觀念:如果你不想當我的朋友,不想當我的愛人,或不想當我的老闆,我也不要你留在我的生命裡。 不要再忍受情緒勒索,不要再有壓力,不要再對別人的感受多作揣測。

你是不是把時間都花在擔心某人會離開你?你是不是因為害怕被遺棄,所以在情感關係裡都處於弱勢?放手吧。先站穩,好好聽我接下要跟你說的話:如果那個人不想存在你的生命裡,就讓他或她走吧。你難道想要把一個心不甘情不願的人留在你的生命裡嗎?當然不要。放手讓他或她走吧。

等你習慣這個觀念之後,就可以很容易把身邊不好的關係打包送走,然後好的關係就會自動留下來。

今天,我會相信最好的關係才是我應得的。

9月 19日 你期望什麼?

生命的答案很簡單:知道自己是誰、在想什麼、有什麼感覺、相信什麼、知道什麼,甚至覺察到什麼;知道我們曾經到過哪裡、現在在哪裡、想要去哪裡。這往往不同於我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也不同於別人對我們的期望、對我們的要求,甚至他們口中的我們。——梅樂蒂.碧緹,《對自己好一點》

我們常常太執著於別人對我們的期望,而且更容易執著於我們自以為別人期望我們要怎樣。

其中最大的陷阱就是把自己套進我們預先設定的框架。我們只顧著符合某種形象,以至於忘記真正的自己是誰。要掙脫別人對我們的期望很難,不管明示、暗示的期望都是如此。而且當我們硬逼自己去符合自以為別人對我們的期望,特別是不管別人到底期不期望,傷害就更大了。

照照鏡子。如果鏡中的人感覺像被侷限在一個不適合或不對的形象,是時候放自己自由了。

今天,我會放下自我,不再一味逼自己變成我自以為應該有的樣子。
活動:這個星期,去做兩件你想做、但別人不會期望你做的事。當然,會傷害自己或惡意造成別人痛苦的事情千萬不要做。也許你會發現做自己這麼容易。

10月 16日 往哪裡看就會往哪裡走

有時候我們太專注在自己不想要和害怕的事,結果變成眼裡完全只看得見這件事。

我們對這件事太執著、擔心,在腦中想了又想,而且一天到晚掛在嘴邊、或放在心裡想個不停,只在乎這件事。等到我們直接面對面撞上去的時候,我們還搞不清楚自己是哪裡做錯了。畢竟,我們明明竭盡所能要避開的啊。 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當我們往前行的時候要看路,但也要記得,你看著哪裡就會往哪裡去。

知道自己不要什麼,釋放自己的恐懼,留意視線死角的潛在危險,並且隨時保持警覺。你的心比你自己想得更強大。如果你把一切注意力與精神通通放在某一件事情上,你就會朝它前進。

今天,我要覺察並把精神放在自己該去的地方。

11月4日讓自己不自在

過去當每次我開始做一件新的、有意義的事,都得要先經過一段不自在或很害怕的階段。我必須穿越一道恐懼之牆。

學會放鬆自己、找出讓自己輕鬆自在的方法,是學會照顧自己的重要一步。但有時候也需要勇敢踏出舒適圈。

有時候恐懼是好事,警告我們真正的危險、還有眼前的威脅是什麼。恐懼會告訴我們「不要那樣做」或「逃跑」。但有時候恐懼與不自在只是我們因為學習新事物而產生的感覺。

放輕鬆。深呼吸。不管是什麼事,總之做就對了。會感覺不自在是很正常的。

你是因為自我保護,還是因為面對新的、未知的事情才直覺產生恐懼?如果你的恐懼不是為了應付外在威脅而產生的直覺反應,就讓自己習慣不自在的感覺吧。

穿越你的恐懼之牆。去做那件讓你害怕的事。成長。檢視你的恐懼,然後再來一次。

今天,我會克服內心的恐懼,習慣成長過程中的不自在,然後變得更成熟。

12月13日 放掉被污染的情緒

離開被污染的情緒流。

許多當代及古代的心靈導師都有一項教誨:遠離混濁、被污染的情緒流。無論如何都要避免。外面有太多被污染的情緒:貪婪、嫉妒、負面、後悔、報復、怨恨、傲慢、受害者心理、冷酷、酸葡萄、控制慾,讓人動彈不得的恐懼等。當我們踏進受到污染的情緒流,我們的一切所作所為也會受到污染。

受影響的情緒流不是單純只有情緒,還包括立場、姿勢、態度,行為模式,不僅毒害我們,也影響到我們的人生。看看自己身邊,要小心,不要一不注意就踏進受到污染的情緒流。如果你無意間失足滑進去了,就要趕緊跳出來。

當你老是覺得內心不平靜、暴躁易怒、看什麼都不順眼,表示你已經陷入污濁的情緒流。如果你發現自己落入那種狀態,就要立刻跳開,轉念心懷感恩。

今天,當我在人生中太感情用事之前,我要放掉自己的情緒。我要正面思考並培養正向人生觀,遠離受污染的情緒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