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7、我不只陪你聊天,還可以提供很有用的資訊喔。
「催眠真的好神奇啊!要是有人把我催眠了,叫我交出金融卡怎麼辦?」
「催眠不是對所有人都管用啦,意志力很強的人就難進入催眠狀態。而且就算你被催眠了,你的自我保護機制仍然起作用啊……」
「原來這樣啊!你懂得真多!」
聚會上,催眠這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其中一位男士很專業地為大家做解說,於是他成了聚會焦點人物。最後,娃娃用充滿敬佩的眼神看著他,問:「請問你是心理醫生嗎?」
「不,我只是一位心理學研究生,平時這方面的書看得比較多而已。」對方謙虛地回答。大家對他仍然心懷好感。
男生約女生吃飯品酒時,他端著酒杯說:「用於釀酒的葡萄,最好是在日正當中的時候採摘,那樣子葡萄上沒有露水,可以保持比較好的糖酸比例……」
女生就會崇拜地說:「哇,你懂得真多!」
如果你有拿手話題,那就別客氣,放手去聊吧!
雖然吃喝玩樂是多數人共通的最愛,但是和真吃貨、假吃貨聊天,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真吃貨除了能跟你聊美食,還能提供一些「專業」知識給你。跟他閒聊不僅僅可以打發時間,還能給人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真的是賺到了!你會期待與這位達人繼續聊下去。
創造一個自己的優勢話題,可以讓你成為聚會焦點。
既然是優勢話題,當然就是要在某方面比別人懂得多。比如和你的專業、職業、興趣相關的話題。別人一旦當你是專家,就願意多聽你說,這時候你不僅是有話可說,還會讓人對你多生幾分敬畏或崇拜。比如,大家都在聊吃的,而你不只是分享自己吃過什麼,哪裡有什麼好吃的,還對食材、製作工藝和過程有深度瞭解,說出來的資訊讓人大開眼界。
不僅僅是吃喝玩樂,所有話題都一樣。譬如你和朋友一起到某個觀光景點去玩,如果你能像導遊一樣,為大家介紹那裡有什麼好玩的,有哪些相關歷史典故,什麼路線最適合觀景,哪裡可以看日出……,大家一定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怎麼才能懂那麼多?就算不是平時積累,至少也要提前做功課。
和你的專業、職業、興趣相關的話題,也可以是你的優勢。如果對方從你的話題中不僅僅得到閒聊的樂趣,還能獲得資訊、充實知識,他對你的評價會更好,也會對你更感興趣。所以,你有什麼優勢話題?不拿出來說說嗎?情境演練
以謙虛的態度來展開優勢話題,不要得意忘形!
1、「不好意思,在你們面前班門弄斧了!」
2、「我只是平時比較關注,稍微懂得多一點而已。」
談論自己的優勢話題時,保持謙虛的姿態,否則你會變成愛賣弄的討厭鬼。
情境8、聊天時,每個問題都是一次互動的機會。
姨媽為娃娃安排了一位相親對象——C先生。因為有過多次相親失敗的不良經驗,娃娃覺得還是先在網上聊聊就好,真的有感覺時再見面也不遲,這樣子比較保險。於是兩人就在LINE上聊了起來。
C:嗨,妳在做什麼?
娃娃:剛逛街回來,現在看電視劇。
C:你過得真舒服。
娃娃:還可以啦,你呢?在幹什麼?
C:沒什麼,無聊。
娃娃:喔。(你看,因為話題被終結了,娃娃這時只能用「喔」來回答,氣氛已經有點小尷尬。)
娃娃:你平時週末都做些什麼呢?(為了不讓談話中斷,她仍試圖找新話題。)
C:看看電影,睡睡覺,有時候打打球。
娃娃:我也喜歡看電影!你都喜歡看哪種類型的?
C:都喜歡,沒什麼特別的。
娃娃:喔。(娃娃第二次說「喔」)那你總有最喜歡的吧?
C:都還好。
娃娃:……
這時候娃娃心裡想:「既然沒什麼可聊的,那就不要聊了。不想聊天,幹嘛還來找我?」她把手機丟到一旁,不太開心。更氣人的是,過幾天後姨媽居然來問她,是不是對那位男生不滿意,為什麼對他態度冷淡?「天啦!誰冷淡啊?我對他已經夠熱情了!誰讓他是個話題終結者咧?。」
看來,這位男士是沒機會和娃娃見面了。
沒話說時,就讓別人說。
如果你真的想要繼續跟一個人聊天,就不要把找話題的責任丟給對方,這樣子會讓人家覺得很無趣,很累。對方問一句,你答一句,當「喔」「呵呵」「嗯」這類字眼出現時,證明你們的對話已經陷入僵局,這話題可以結束了。
有問有答才叫聊天。對方提問時,千萬不要只當成一個問題來看待,要看成是一個互動的機會。比如,娃娃問:「你平時週末都做什麼呢?」如果只回答「看電影、睡覺、打球。」那麼話題就到此為止了。如果能在回答完之後,順便講個相關的趣事,「我喜歡看電影、睡覺、打球。對了,前天還到你們母校踢了一場球……」「我喜歡看電影、睡覺、打球,正好《美國隊長3》首映,有興趣一起去看嗎?」(你看,這是多體面的見面邀請啊!)或是從這個話題上面再衍生出新的主題,這個聊天就會更有趣了。
談天時與其考慮「說什麼好」,還不如考慮對方「想要聽到什麼」。倘若你實在就是太木訥,那也不是沒辦法挽救,只要在回答後加上一句:「你呢?」或者也丟回一個問題:「你愛看電影嗎?」「你愛看球賽嗎?」這樣子既表示對對方的關注,又給了他自我表露的機會,還可以帶出一些新的話題線索。
所以,在和他人交流的時候,如果自己不知道要說什麼,那就在回答後,適時反問對方,讓對方來說。畢竟,有來有往才叫交流嘛!
情境演練
有哪些主題可以聊?
1、天氣:台北夏天這麼炎熱,人好像都快燒焦了,真不知道要怎麼辦!
2、八卦:你喜歡金城武嗎?我超喜歡他!
3、愛好:原來你也喜歡看書啊!
4、寵物:我家的吉娃娃好黏人啊!
5、美食:你們上周聚餐的那家餐廳怎麼樣?
6、旅遊:去日本賞櫻真的太讚了!
7、神秘學:手相、心理測試、星座等等。
怎樣開啟話題?
1、「我昨天發現了一件讓人很震驚的事……」
你認為有趣、搞笑、可怕的事情都可以拿出來說,把自己當成說故事高手吧。
2、「一直以為娃娃是個很嚴肅的人,昨天的事真是讓我跌破眼鏡啊!」
八卦是最容易引人注意的話題,但使用時必須有分寸,否則很容易招惹口舌是非。
3、「村上春樹最近新出了一本小說,你知道嗎?」
這個話題適合已經很熟悉的朋友,或者可以在瞭解對方興趣喜好的情況下使用。
4、「國際書展明天有個主題沙龍活動,我想你可能會感興趣。」
先提供一些他人感興趣的、有用的資訊,然後順著這個主題往下聊。
情境44、相比於「得不到」,人們更害怕「會失去」。
娃娃的表妹失戀了,這星期她都奄奄一息,做什麼事都無精打采。大家叫她吃飯、逛街、郊外踏青,統統被拒絕。有位阿姨對她語重心長地說:「我很理解你的傷心,但是你每天精神那麼差,工作也受到影響,如果一直沉浸在這種負面情緒中,不把自己拉出來,平面設計的課程會錯過,下個月考試可能無法通過,那樣就更不值了。打起精神來,你已經失去了一段感情,不要再錯失生活中更多好的東西。」
這番勸說居然打動了表妹。她原本也是一個有理想的女孩,也曾給自己規劃了很多的事,比如五年內參加攝影培訓、寫一本遊記、開一家個人攝影工作室。既然失去的感情已經追不回,又何必失去更多有意義的機會呢!
錯過和失去,總會讓人念念不忘。
相比於「得不到」,人們更害怕「會失去」。
在人的內心深處,有時候失去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失去」本身。人們對自己現有的東西失去的恐懼,比希望得到的貪婪強度大很多。錯失某物(機會),總是比獲得相應的等價物(機會),更易讓人念念不忘。
「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其實也是一種不願失去的心理。如果不把握今天的特賣活動,將失去最後(最超值)的優惠機會。那些售樓小姐總是告訴顧客:「如果現在不出手,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就買不起了。」某些網站也會暗示網友,「如果不註冊成為會員,就不能參加網站的某些免費活動。」
所以,當你要說服別人去做某事時,也可以利用這個「怕失去」的心理,告訴他們如果不這樣的話,可能會失去什麼。
你的朋友身形肥胖,但是減肥動力並不強,你就告訴他:「如果不減肥,就沒辦法穿上很多漂亮衣服,難以追求到女朋友。」他聽了也許無動於衷,但如果你再說:「你這麼胖,體內脂肪含量太高,有損健康,會引發很多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都與肥胖有關。」這樣子他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不想失去健康,而產生減肥動力。
相較於告知「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得到些什麼」,遠不如說「不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將會失去什麼」更加有效。
情境演練
這樣子的句型,你可以依此類推,自由發揮:
1、「如果你不……,就會……」
「如果現在不追出去,她就真走了,也許以後再也見不到了!」「如果這次機會不抓住,可能就要再等三年了!」「如果這一步不夠謹慎,可能要給你造成十萬元經濟損失。」這些句子,對聽者來說,力度是很強的。
情境45、群體力量大,善用!娃娃和幾位閨蜜邊喝著咖啡邊閒聊,聊到韓國的小鮮肉們。
「金宇彬好帥喔!」
「對呀,我也超級喜歡他,他是模特兒出身……可惜有女朋友了。」
「難怪,身材超級棒!」
「你們都喜歡他啊?他的舞跳得也很帥……」
大家聊得很熱烈,娃娃卻在一旁笑笑不說話,她對這些「長腿歐巴」們毫不感興趣,春嬌推推她:「你怎麼不說話?你不喜歡他嗎?」
可是被春嬌這樣一問,娃娃卻不由自主地附和了一句:「還好啦,我也覺得他挺帥的。」
選擇和大多數人一樣,比較安全!
人們經常會有一種傾向——相信大多數人都相信的東西。受到群體的影響,人們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走。這就是從眾心理。大多數人的選擇總不會錯,即使錯了也是大家一起;另一方面,受到群體的壓力,也傾向於聽從大家的建議。從眾是種安全係數高的選擇。
如果你經常網購,一定有這樣的習慣——看大家的評論。如果你看中了某個商品,你對它很滿意,但是下面的評論都是「華而不實」「名不副實」,甚至連評論都沒有,你就會開始質疑:「它值得我買嗎?」如果有個商品,你自己覺得一般,但上千條評論都說它「物美價廉,值得擁有!」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下單。
在說服別人時,你也可以把「大眾」搬出來為你加油。「好多人都這樣說……」「大家都會參加!」「我們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好嗎?」「已經有好幾家公司投資了……」
《饑餓遊戲》剛上映的時候,春嬌想去看,但是志明想在家玩遊戲。
春嬌就說:「我們好久沒看電影了,你就陪我去吧!」
志明說:「有什麼好看的,等網路上有了,我在家陪你看吧!」
春嬌馬上把網路評論秀給志明看,說:「你看,才上映一天,就有幾百條評論了。而且大家都說拍得不錯。」
群眾評論的力量真是太強大了。大多數人的意見總是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聽春嬌這樣說,志明也沒法拒絕了。
情境演練
利用從眾效應說服別人
1、「大家都這麼說……」
2、「這個遊戲大家都玩瘋了,你要不要也試試?」
你可以用這句話說服別人,但當別人用這句話來說服你時,你得問問:「大家是誰?」
「催眠真的好神奇啊!要是有人把我催眠了,叫我交出金融卡怎麼辦?」
「催眠不是對所有人都管用啦,意志力很強的人就難進入催眠狀態。而且就算你被催眠了,你的自我保護機制仍然起作用啊……」
「原來這樣啊!你懂得真多!」
聚會上,催眠這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其中一位男士很專業地為大家做解說,於是他成了聚會焦點人物。最後,娃娃用充滿敬佩的眼神看著他,問:「請問你是心理醫生嗎?」
「不,我只是一位心理學研究生,平時這方面的書看得比較多而已。」對方謙虛地回答。大家對他仍然心懷好感。
男生約女生吃飯品酒時,他端著酒杯說:「用於釀酒的葡萄,最好是在日正當中的時候採摘,那樣子葡萄上沒有露水,可以保持比較好的糖酸比例……」
女生就會崇拜地說:「哇,你懂得真多!」
如果你有拿手話題,那就別客氣,放手去聊吧!
雖然吃喝玩樂是多數人共通的最愛,但是和真吃貨、假吃貨聊天,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真吃貨除了能跟你聊美食,還能提供一些「專業」知識給你。跟他閒聊不僅僅可以打發時間,還能給人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真的是賺到了!你會期待與這位達人繼續聊下去。
創造一個自己的優勢話題,可以讓你成為聚會焦點。
既然是優勢話題,當然就是要在某方面比別人懂得多。比如和你的專業、職業、興趣相關的話題。別人一旦當你是專家,就願意多聽你說,這時候你不僅是有話可說,還會讓人對你多生幾分敬畏或崇拜。比如,大家都在聊吃的,而你不只是分享自己吃過什麼,哪裡有什麼好吃的,還對食材、製作工藝和過程有深度瞭解,說出來的資訊讓人大開眼界。
不僅僅是吃喝玩樂,所有話題都一樣。譬如你和朋友一起到某個觀光景點去玩,如果你能像導遊一樣,為大家介紹那裡有什麼好玩的,有哪些相關歷史典故,什麼路線最適合觀景,哪裡可以看日出……,大家一定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怎麼才能懂那麼多?就算不是平時積累,至少也要提前做功課。
和你的專業、職業、興趣相關的話題,也可以是你的優勢。如果對方從你的話題中不僅僅得到閒聊的樂趣,還能獲得資訊、充實知識,他對你的評價會更好,也會對你更感興趣。所以,你有什麼優勢話題?不拿出來說說嗎?情境演練
以謙虛的態度來展開優勢話題,不要得意忘形!
1、「不好意思,在你們面前班門弄斧了!」
2、「我只是平時比較關注,稍微懂得多一點而已。」
談論自己的優勢話題時,保持謙虛的姿態,否則你會變成愛賣弄的討厭鬼。
情境8、聊天時,每個問題都是一次互動的機會。
姨媽為娃娃安排了一位相親對象——C先生。因為有過多次相親失敗的不良經驗,娃娃覺得還是先在網上聊聊就好,真的有感覺時再見面也不遲,這樣子比較保險。於是兩人就在LINE上聊了起來。
C:嗨,妳在做什麼?
娃娃:剛逛街回來,現在看電視劇。
C:你過得真舒服。
娃娃:還可以啦,你呢?在幹什麼?
C:沒什麼,無聊。
娃娃:喔。(你看,因為話題被終結了,娃娃這時只能用「喔」來回答,氣氛已經有點小尷尬。)
娃娃:你平時週末都做些什麼呢?(為了不讓談話中斷,她仍試圖找新話題。)
C:看看電影,睡睡覺,有時候打打球。
娃娃:我也喜歡看電影!你都喜歡看哪種類型的?
C:都喜歡,沒什麼特別的。
娃娃:喔。(娃娃第二次說「喔」)那你總有最喜歡的吧?
C:都還好。
娃娃:……
這時候娃娃心裡想:「既然沒什麼可聊的,那就不要聊了。不想聊天,幹嘛還來找我?」她把手機丟到一旁,不太開心。更氣人的是,過幾天後姨媽居然來問她,是不是對那位男生不滿意,為什麼對他態度冷淡?「天啦!誰冷淡啊?我對他已經夠熱情了!誰讓他是個話題終結者咧?。」
看來,這位男士是沒機會和娃娃見面了。
沒話說時,就讓別人說。
如果你真的想要繼續跟一個人聊天,就不要把找話題的責任丟給對方,這樣子會讓人家覺得很無趣,很累。對方問一句,你答一句,當「喔」「呵呵」「嗯」這類字眼出現時,證明你們的對話已經陷入僵局,這話題可以結束了。
有問有答才叫聊天。對方提問時,千萬不要只當成一個問題來看待,要看成是一個互動的機會。比如,娃娃問:「你平時週末都做什麼呢?」如果只回答「看電影、睡覺、打球。」那麼話題就到此為止了。如果能在回答完之後,順便講個相關的趣事,「我喜歡看電影、睡覺、打球。對了,前天還到你們母校踢了一場球……」「我喜歡看電影、睡覺、打球,正好《美國隊長3》首映,有興趣一起去看嗎?」(你看,這是多體面的見面邀請啊!)或是從這個話題上面再衍生出新的主題,這個聊天就會更有趣了。
談天時與其考慮「說什麼好」,還不如考慮對方「想要聽到什麼」。倘若你實在就是太木訥,那也不是沒辦法挽救,只要在回答後加上一句:「你呢?」或者也丟回一個問題:「你愛看電影嗎?」「你愛看球賽嗎?」這樣子既表示對對方的關注,又給了他自我表露的機會,還可以帶出一些新的話題線索。
所以,在和他人交流的時候,如果自己不知道要說什麼,那就在回答後,適時反問對方,讓對方來說。畢竟,有來有往才叫交流嘛!
情境演練
有哪些主題可以聊?
1、天氣:台北夏天這麼炎熱,人好像都快燒焦了,真不知道要怎麼辦!
2、八卦:你喜歡金城武嗎?我超喜歡他!
3、愛好:原來你也喜歡看書啊!
4、寵物:我家的吉娃娃好黏人啊!
5、美食:你們上周聚餐的那家餐廳怎麼樣?
6、旅遊:去日本賞櫻真的太讚了!
7、神秘學:手相、心理測試、星座等等。
怎樣開啟話題?
1、「我昨天發現了一件讓人很震驚的事……」
你認為有趣、搞笑、可怕的事情都可以拿出來說,把自己當成說故事高手吧。
2、「一直以為娃娃是個很嚴肅的人,昨天的事真是讓我跌破眼鏡啊!」
八卦是最容易引人注意的話題,但使用時必須有分寸,否則很容易招惹口舌是非。
3、「村上春樹最近新出了一本小說,你知道嗎?」
這個話題適合已經很熟悉的朋友,或者可以在瞭解對方興趣喜好的情況下使用。
4、「國際書展明天有個主題沙龍活動,我想你可能會感興趣。」
先提供一些他人感興趣的、有用的資訊,然後順著這個主題往下聊。
情境44、相比於「得不到」,人們更害怕「會失去」。
娃娃的表妹失戀了,這星期她都奄奄一息,做什麼事都無精打采。大家叫她吃飯、逛街、郊外踏青,統統被拒絕。有位阿姨對她語重心長地說:「我很理解你的傷心,但是你每天精神那麼差,工作也受到影響,如果一直沉浸在這種負面情緒中,不把自己拉出來,平面設計的課程會錯過,下個月考試可能無法通過,那樣就更不值了。打起精神來,你已經失去了一段感情,不要再錯失生活中更多好的東西。」
這番勸說居然打動了表妹。她原本也是一個有理想的女孩,也曾給自己規劃了很多的事,比如五年內參加攝影培訓、寫一本遊記、開一家個人攝影工作室。既然失去的感情已經追不回,又何必失去更多有意義的機會呢!
錯過和失去,總會讓人念念不忘。
相比於「得不到」,人們更害怕「會失去」。
在人的內心深處,有時候失去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失去」本身。人們對自己現有的東西失去的恐懼,比希望得到的貪婪強度大很多。錯失某物(機會),總是比獲得相應的等價物(機會),更易讓人念念不忘。
「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其實也是一種不願失去的心理。如果不把握今天的特賣活動,將失去最後(最超值)的優惠機會。那些售樓小姐總是告訴顧客:「如果現在不出手,過一段時間你可能就買不起了。」某些網站也會暗示網友,「如果不註冊成為會員,就不能參加網站的某些免費活動。」
所以,當你要說服別人去做某事時,也可以利用這個「怕失去」的心理,告訴他們如果不這樣的話,可能會失去什麼。
你的朋友身形肥胖,但是減肥動力並不強,你就告訴他:「如果不減肥,就沒辦法穿上很多漂亮衣服,難以追求到女朋友。」他聽了也許無動於衷,但如果你再說:「你這麼胖,體內脂肪含量太高,有損健康,會引發很多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都與肥胖有關。」這樣子他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不想失去健康,而產生減肥動力。
相較於告知「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得到些什麼」,遠不如說「不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將會失去什麼」更加有效。
情境演練
這樣子的句型,你可以依此類推,自由發揮:
1、「如果你不……,就會……」
「如果現在不追出去,她就真走了,也許以後再也見不到了!」「如果這次機會不抓住,可能就要再等三年了!」「如果這一步不夠謹慎,可能要給你造成十萬元經濟損失。」這些句子,對聽者來說,力度是很強的。
情境45、群體力量大,善用!娃娃和幾位閨蜜邊喝著咖啡邊閒聊,聊到韓國的小鮮肉們。
「金宇彬好帥喔!」
「對呀,我也超級喜歡他,他是模特兒出身……可惜有女朋友了。」
「難怪,身材超級棒!」
「你們都喜歡他啊?他的舞跳得也很帥……」
大家聊得很熱烈,娃娃卻在一旁笑笑不說話,她對這些「長腿歐巴」們毫不感興趣,春嬌推推她:「你怎麼不說話?你不喜歡他嗎?」
可是被春嬌這樣一問,娃娃卻不由自主地附和了一句:「還好啦,我也覺得他挺帥的。」
選擇和大多數人一樣,比較安全!
人們經常會有一種傾向——相信大多數人都相信的東西。受到群體的影響,人們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走。這就是從眾心理。大多數人的選擇總不會錯,即使錯了也是大家一起;另一方面,受到群體的壓力,也傾向於聽從大家的建議。從眾是種安全係數高的選擇。
如果你經常網購,一定有這樣的習慣——看大家的評論。如果你看中了某個商品,你對它很滿意,但是下面的評論都是「華而不實」「名不副實」,甚至連評論都沒有,你就會開始質疑:「它值得我買嗎?」如果有個商品,你自己覺得一般,但上千條評論都說它「物美價廉,值得擁有!」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下單。
在說服別人時,你也可以把「大眾」搬出來為你加油。「好多人都這樣說……」「大家都會參加!」「我們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好嗎?」「已經有好幾家公司投資了……」
《饑餓遊戲》剛上映的時候,春嬌想去看,但是志明想在家玩遊戲。
春嬌就說:「我們好久沒看電影了,你就陪我去吧!」
志明說:「有什麼好看的,等網路上有了,我在家陪你看吧!」
春嬌馬上把網路評論秀給志明看,說:「你看,才上映一天,就有幾百條評論了。而且大家都說拍得不錯。」
群眾評論的力量真是太強大了。大多數人的意見總是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聽春嬌這樣說,志明也沒法拒絕了。
情境演練
利用從眾效應說服別人
1、「大家都這麼說……」
2、「這個遊戲大家都玩瘋了,你要不要也試試?」
你可以用這句話說服別人,但當別人用這句話來說服你時,你得問問:「大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