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6. 走進面試會場,你必須做的事
回想起自己的面試,我的焦慮大都出現在剛到面試現場的時候。臨近面試前幾天,我擔心的是人家對我的第一印象。等人在電梯才驚覺著裝不恰當,正好在我升騰的焦慮上澆油添火,而且是在最糟糕的時刻。
過去十年出現了許多針對第一印象的研究,其中多數都顯示我們的焦慮並非毫無根據。第一印象影響甚鉅,而且不只是短期影響。
談到面試場合,談到第一印象,似乎都在告訴你一件事:在非常早的時候就勝負已定了。有多早,反正非常非常非常早,總之,一定比你想像得到的還要早得多。
研究表明,人們在第一次看到你的千分之一秒內就會形成第一印象,以下的特質對你有好處:有品味、有格調、友善、自信、社交技巧不錯、口條好、有眼神接觸、情緒穩定,以及個性隨和。不利的特質是:害羞、畏縮、逃避、尖叫,以及邊叫邊逃。
事實上,我們都有動物本性,會不斷嗅探,不斷尋找威脅,同時也在尋找盟友。我們之所以早早就決定了第一印象,或許是身為競爭性物種為了生存下去的一種必備特質。我們就像是在森林邊緣徘徊的一群鹿,眼睛東瞅西瞅,看看這裡又看看那裡,然後……兄弟們,我們還是回到安全的林子裡吧。
然而,我們不是鹿,也不是貂或土撥鼠,我們的第一印象微妙不可言。我們不只判斷威脅,也判斷溫暖、可靠、自信、社會優勢……或這個人是不是有按時洗澡。我們非常善於做出第一印象,很快就看出我們以後會「喜歡」或「不喜歡」這個人。
顯然,第一印象是一個可以下手的好機會。
而現在,你正要走進面試會場……
走進去當然不難。假設你很準時,也完全明白你希望從面試官身上得到什麼,你知道他們的名字,上網查過資料,知道他們上過哪個學校,又根據領英網(LinkedIn)知道他們在二○○○年代初期做過幾個有爭議的職業轉換,也讀過他們所有的推特文章。
走進一個陌生的會議室,像在天色還亮時走出酒吧,因為你都會覺得光線亮得太刺眼,令人難以消受,還有點不安,不管那是陽光或是眼光。你的感覺就像是誤闖進平行宇宙,而你不知道廁所在哪裡。然而,不管你有多慌亂,指導原則只有一條:這是你的主場……嗯,至少接下來三十秒或一分鐘,這場子是你的。即使這是他們的會議室,但仍是你的主場。即使跟你握手的人年薪是你的百倍,這仍是你的主場。你不是決定氛圍的唯一人選,但你必須為它負責。
講到這裡,我要告訴你一條百年不敗的原則,這本書的每一章都可應用:眼神接觸。別看地上,別看旁邊,別看他們身後,別看他們的胸口,別看進他們的靈魂。你要直視每個人的眼睛。研究顯示,能維持高度眼神接觸的面試者會更受人喜歡。眼神接觸是面試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決定因素。
透過眼神接觸,我們可以蒐集資訊、給出或接收如何應對的線索、抓對說話時機,也可以表達親密感(即使是在專業場合)。人們在面對困難的問題時,通常會將視線移開提問者,視線的轉移透露出當事人的不適、不確定及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一切操之在我的自信、能流暢回答主要問題的人,通常都可以維持眼神接觸。
然而,眼神接觸不是只做表面工夫,你還要專注凝視。在面試中,如果半數時間都能夠保持專注的眼神接觸,會讓你看來更有能力、更自信。看著鏡中的自己練習,保持凝視一陣子,再移開眼神。現在,看著你自己五秒鐘。你應該會比第一次照鏡子時,更相信你自己,也更自在,你甚至會想對他眨眨眼。重要的是,你凝視得越久,就越喜歡自己。(但不要看太久,凝視和瞪眼只有一線之隔,而瞪眼和嚇人只隔著一條細線,至於嚇人和嚇死人的界線就更微妙了。)
所以,你要看進他人的眼睛。在你握手之前,甚至在你微笑之前。
我個人認為,好奇心是最被低估的商業美德;而現在,你該好好展現你的好奇心,如果你好奇某件事,甚至更好的,好奇某個人,你的這次面試將會有個很關鍵的基礎。越早把這樣的氛圍帶出來越好,即使你所好奇的事物與目前的正事無關。我在《君子雜誌》的多數會議幾乎都是從這樣的問題開始──關於我們在市心中赫斯特塔(Hearst Tower)二十一樓的會議室景觀。和我開會的人如果問起關於這個城市的任何事,我都會帶他們走到窗邊,為他們做個快速導覽:你看,那些低矮建築就是地獄廚房;那裡是薩利機長降落哈德遜河的確切位置;被砸破頭的麥當勞叔叔七年來一直都坐在第八大道四樓公寓的屋頂上,還有想想你瞇著眼睛看新澤西州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是這樣。豐富、有趣的對話,都來自你的好奇心。
現在誰都想跟你待在同一個房間裡,不是嗎?你友善、自信,不管事情如何發展都安之若素;你看,面試場子裡的人都想跟你打交道了。
而你根本還沒有坐下來好好談呢。


09. 和新同事晚餐,有人問你不懂的事,怎麼辦?
你可能會認為,三十歲時的我和一群令人膽怯、「非我族類」的高文化人共進晚餐,一定能夠游刃有餘。哈,你錯了。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時市中心那家餐廳剛開幕(現在已經不知道哪去了),雜誌社所有的資深員工都坐在包廂的大桌子旁,氣勢驚人。深感不安的我是被宴請的客人,但我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能有此殊榮。我接受了這份新工作,搬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但離鄉背井討生活已是這個社會的常態。況且,我還覺得自己沒資格得到這個工作和這頓晚餐。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希望我在場,也許只有老闆認為我應該出席;我也不知道自己接下這個工作是否打亂了某些布局。
我擔心過這些事,這是在職場打拚的人都會擔心的事。我知道自己不該擔心這些有的沒的,也知道進入新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假裝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在這裡工作,不尸位素餐,表現得坦然而自在,即使我心裡完全沒底。但擔心隨影隨形,晚餐之約讓我自慚形穢,我覺得自己像個不速之客。
然而,如果我是不速之客,那其他人又算什麼?他們剛進公司時,不也像我一樣嗎?我無能跟我目前的專業位置較勁,也缺乏那樣的自信,但這並不能讓我潰不成軍到打消第一天去上班,畢竟,你還是可以躲在自己的辦公室角落,邊打字邊假裝自己正在想出絕妙好點子。但晚餐之約,面對這一群人,我一切的武裝全被剝除了。我告訴自己,我必須勇於表現,必須積極進取,必須知道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是誰。
可惡的韋納.荷索。我現在知道他是個有點孤僻的德國導演,導些或奇怪或或深奧或史詩級的電影長篇及紀錄片。我現在很迷於他的作品,著迷他奇怪、激烈的鏡頭,看到他鏡頭下怪誕和尖銳的人。但那一晚,我還不知道韋納.荷索,那是一個我理解不了的文化場子。
「我們來聽聽羅斯對荷索有什麼看法。」有人問。我現在知道,他們並沒有惡意,只是我一直悶不吭聲,他們想讓我融入話題,聽到我說一兩句話也好。但不管原因為何,都不是我想聽到的。
在你尊敬的人開口要求你去做一件你完全不懂的事,你必須當下做出決定,(A)承認你的無知,對那個主題一無所知;(B)胡謅幾句,然後趕快轉移話題;以及(C)假裝聽不清問題,給個保證安全的萬用答案。
我選擇了B方案+C方案。
「啊,那個傢伙,我覺得他早期的作品缺乏原創性,但最近方針改變了。」
方針?方針改變……?
那一晚之前,我從來沒用過「方針」這兩個字,以後也沒有再提過。
說出那句話之後,我再也說不出任何話了。一整晚,我半句有意義的話都出不了口。我安靜地坐著,像個剛進城的四年級轉學生,在學期中突然插班進來,今天是第一堂課。他們一定認為我不適合這個工作,也不認為我有興趣待在這裡。
我應該老實說,我不知道他是誰。當我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就應該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個人覺得一個人最討喜的時候,就是勇於承認自己無知的那個瞬間。如果一個面試者跟你說:「對不起,我聽不明白您的問題,能請您解釋一下嗎?」我會認為這是加分,因為他們誠實、好奇而且立場堅定明確。所以,有問題的不是我沒有文化,而是我不懂裝懂。
知道同桌吃飯的都有誰之後,我對我的行為更沮喪了(今天他們有許多人是我的朋友或同事)。我努力要融入,但他們不需要我融入。我努力要把商業規則套用到晚餐桌上,但餐桌和職場本質就不一樣。生意場上,我們經常會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如果工作上動不動就指責別人胡扯,就像在批評企業的基礎一樣。但共進晚餐時胡扯可是行不通的,他們需要我成為一個有趣又健談的人,他們需要我做個正直的人,你可以緊張膽怯,但必須誠實正直。
如果你只是假裝對某個東西感興趣,就無法成為一個風趣健談的人。絕無可能。如果你不知道韋納.荷索,那就直接承認。因為無知被扣的分數,會在你表現得坦率無畏時加回來。
「我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你應該這麼說,因為你不知道,也因為你想學。
和大家道別後,我沿著C線鐵路一個人走回家。吐痰般的絲絲小雨像是在嘲笑我,我在驗票口刷了十幾次捷運卡才刷過,趕在門關上前衝進列車。
然後,我發現剛離站的這班列車是往上城,不是下城。
我心想:「此路不通,最多,撐六個月吧。」


22. 如何面對遲到
我喜歡紐約的一點是,這裡的人似乎更守時。會議大都準時開始,午餐還會提早。我不確定原因為何,畢竟,交通沒有多順暢,還有時不時故障的地鐵;隨時可能趕你下車的計程車司機,只因為你說不想從時代廣場經過;還有頻繁的大小遊行。可能就是這些事太常見了,人們似乎會預留些時間,紐約人才會很少遲到。
我這輩子活到現在,當你說不想從時代廣場經過時,的次數不到二十次(我可以說得這麼肯定,是因為每遲到一次,我會都寫在《錯誤小冊》反省一下,這本皮面小日誌我一直擺在書桌的抽屜裡)。
其中有七次遲到就是在穿越市中心時發生的,我的辯解:這是完全不可知的因素。要預測到交通狀況,就像否認雙輪馬車仍存在於異世界一樣。我們的總統有時會到君悅飯店發表演說,當他想去幾個街口外的聯合國時,整個市中心都得停下來等他二十分鐘。送貨司機只好把車停在路中央,然後你知道的,對著門房大喊:「搞什麼?」
還有十次遲到完全是日行一善所致,例如幫人換輪胎,或是按住某人的傷口止血等等。
其他幾次我完全不想提,因為太痛苦了。
對我來說,早到是一種生活態度。
或許遲到,才是真正會過日子的好方法,你永遠不可能一個人孤零零地等人,也不需要想話題聊天,或一再跟人Say哈囉打招呼。你似乎活得興味盎然,每天都有事強碰在一起,而且永遠不會吃到派對上難以下嚥的開胃菜,因為早到的人已經受到荼毒,他們會警告你。
無論是遲到或被遲到,到目前為止,我大概親眼見證了了五十萬次的遲到。不太遲到的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制定了一些準則要告訴那些習慣遲到的人,怎麼遲到最好:
別解釋遲到原因。如果你不說自己睡過頭了,那麼遲到的三十分鐘,我們可能想像你在來的路上揀到了一隻受傷的小鳥。還有,以沒人在乎的程度來說,「遲到的理由」僅次於「昨晚的夢」及「我姪子好可愛」。
如果你開會遲到了十分鐘,千萬別問「我錯過了什麼?」因為大家或許已經討論過了。
開早會時,不要做的事包括:要喝咖啡可以,但不要邊喝邊捧著杯子聞香氣。小心鼻子沾到奶泡!
喔,現在你要打呵欠了。
現在你發出聲音地打呵欠了。
嗤,睡醒啦,,你這個貪睡鬼!
萬一面試遲到,別編藉口。坦白從寬,並真心道歉。你必須承認你有多麼抱歉,不管是睡過頭或路上塞車,一定要說真話,不然你肯定把面試搞砸。真實和坦率是職場上需要的美德,是我們會喜歡的事。我們對你已經有點感覺了,你什麼時候可以準備好開始面試?!
不要遲到成習慣。
如果你習慣遲到,就得保證你真的真的夠好,這樣的你不出這幾種組合之一:守時+有才華(你是幹大事的人)、遲到+有才華(你還算不錯)、準時+平庸(你還不錯)、遲到+平庸(你完蛋了)。


41. 寫電子郵件的首要原則
在職場溝通,坦率和禮貌具有相同份量。善良體貼是美德,說的人溫言軟語,聽的人如沐春風,但寫電子郵件時,這些美德是地雷。
寫電子郵件最怕言不及義的客套話,寫的人費心,看的人燒腦筋,還會花寶貴的時間寫信及讀信,所以無論是寫電一封子郵件或是一篇雜誌報導,積極及明確是必備的兩個首要特質。
不要用太多感嘆句、不要寫太多問候,直接廢掉「祝好」一類言不由衷的簽名檔。便捷的電子郵件最怕沒效率,止不住想要文情並茂時,我有一個好方法可以讓你打消念頭,只有一句話──想想勞伯狄尼洛會怎麼寫?回覆郵件時,假裝自己是超級巨星勞伯狄尼洛,你會發現你的郵件內容不出五個字含:「當然」、「很好」、「是」、「不是」、「太好了」和「抱歉」。請注意:我說的是勞伯狄尼洛,不是他主演的角色。不然,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打出「怕死的,就坐好別動。」
回覆郵件如果需要打很多字,乾脆打電話回覆。勞伯狄尼洛不會坐著打封落落長的郵件,他會拿起電話直接問案情。如果同是一個辦公室的,你或許會選擇直接站起來去找他面對面地談清楚。省時省事,才是最好的溝通方法。
整件事最棒的部分是:你成了大家追捧的明星,大家開始喜歡寫郵件給你。這意味著你不必再忍受沒什麼營養的開場白,例如:「祝你週末愉快。」也不會收到一封驚嘆號多到死不驚人的信,也不會有一封嘮叨完五百個字後,最後用噁爛的問題總結:「你有什麼想法?」因為你是勞伯狄尼洛,人們會學習更有效率、更有目的性地送郵件信給你(而且可能發信時還會戒慎惶恐,務求效率與目的性都夠簡潔有力。)
06. 走進面試會場,你必須做的事
回想起自己的面試,我的焦慮大都出現在剛到面試現場的時候。臨近面試前幾天,我擔心的是人家對我的第一印象。等人在電梯才驚覺著裝不恰當,正好在我升騰的焦慮上澆油添火,而且是在最糟糕的時刻。
過去十年出現了許多針對第一印象的研究,其中多數都顯示我們的焦慮並非毫無根據。第一印象影響甚鉅,而且不只是短期影響。
談到面試場合,談到第一印象,似乎都在告訴你一件事:在非常早的時候就勝負已定了。有多早,反正非常非常非常早,總之,一定比你想像得到的還要早得多。
研究表明,人們在第一次看到你的千分之一秒內就會形成第一印象,以下的特質對你有好處:有品味、有格調、友善、自信、社交技巧不錯、口條好、有眼神接觸、情緒穩定,以及個性隨和。不利的特質是:害羞、畏縮、逃避、尖叫,以及邊叫邊逃。
事實上,我們都有動物本性,會不斷嗅探,不斷尋找威脅,同時也在尋找盟友。我們之所以早早就決定了第一印象,或許是身為競爭性物種為了生存下去的一種必備特質。我們就像是在森林邊緣徘徊的一群鹿,眼睛東瞅西瞅,看看這裡又看看那裡,然後……兄弟們,我們還是回到安全的林子裡吧。
然而,我們不是鹿,也不是貂或土撥鼠,我們的第一印象微妙不可言。我們不只判斷威脅,也判斷溫暖、可靠、自信、社會優勢……或這個人是不是有按時洗澡。我們非常善於做出第一印象,很快就看出我們以後會「喜歡」或「不喜歡」這個人。
顯然,第一印象是一個可以下手的好機會。
而現在,你正要走進面試會場……
走進去當然不難。假設你很準時,也完全明白你希望從面試官身上得到什麼,你知道他們的名字,上網查過資料,知道他們上過哪個學校,又根據領英網(LinkedIn)知道他們在二○○○年代初期做過幾個有爭議的職業轉換,也讀過他們所有的推特文章。
走進一個陌生的會議室,像在天色還亮時走出酒吧,因為你都會覺得光線亮得太刺眼,令人難以消受,還有點不安,不管那是陽光或是眼光。你的感覺就像是誤闖進平行宇宙,而你不知道廁所在哪裡。然而,不管你有多慌亂,指導原則只有一條:這是你的主場……嗯,至少接下來三十秒或一分鐘,這場子是你的。即使這是他們的會議室,但仍是你的主場。即使跟你握手的人年薪是你的百倍,這仍是你的主場。你不是決定氛圍的唯一人選,但你必須為它負責。
講到這裡,我要告訴你一條百年不敗的原則,這本書的每一章都可應用:眼神接觸。別看地上,別看旁邊,別看他們身後,別看他們的胸口,別看進他們的靈魂。你要直視每個人的眼睛。研究顯示,能維持高度眼神接觸的面試者會更受人喜歡。眼神接觸是面試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決定因素。
透過眼神接觸,我們可以蒐集資訊、給出或接收如何應對的線索、抓對說話時機,也可以表達親密感(即使是在專業場合)。人們在面對困難的問題時,通常會將視線移開提問者,視線的轉移透露出當事人的不適、不確定及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一切操之在我的自信、能流暢回答主要問題的人,通常都可以維持眼神接觸。
然而,眼神接觸不是只做表面工夫,你還要專注凝視。在面試中,如果半數時間都能夠保持專注的眼神接觸,會讓你看來更有能力、更自信。看著鏡中的自己練習,保持凝視一陣子,再移開眼神。現在,看著你自己五秒鐘。你應該會比第一次照鏡子時,更相信你自己,也更自在,你甚至會想對他眨眨眼。重要的是,你凝視得越久,就越喜歡自己。(但不要看太久,凝視和瞪眼只有一線之隔,而瞪眼和嚇人只隔著一條細線,至於嚇人和嚇死人的界線就更微妙了。)
所以,你要看進他人的眼睛。在你握手之前,甚至在你微笑之前。
我個人認為,好奇心是最被低估的商業美德;而現在,你該好好展現你的好奇心,如果你好奇某件事,甚至更好的,好奇某個人,你的這次面試將會有個很關鍵的基礎。越早把這樣的氛圍帶出來越好,即使你所好奇的事物與目前的正事無關。我在《君子雜誌》的多數會議幾乎都是從這樣的問題開始──關於我們在市心中赫斯特塔(Hearst Tower)二十一樓的會議室景觀。和我開會的人如果問起關於這個城市的任何事,我都會帶他們走到窗邊,為他們做個快速導覽:你看,那些低矮建築就是地獄廚房;那裡是薩利機長降落哈德遜河的確切位置;被砸破頭的麥當勞叔叔七年來一直都坐在第八大道四樓公寓的屋頂上,還有想想你瞇著眼睛看新澤西州會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是這樣。豐富、有趣的對話,都來自你的好奇心。
現在誰都想跟你待在同一個房間裡,不是嗎?你友善、自信,不管事情如何發展都安之若素;你看,面試場子裡的人都想跟你打交道了。
而你根本還沒有坐下來好好談呢。


09. 和新同事晚餐,有人問你不懂的事,怎麼辦?
你可能會認為,三十歲時的我和一群令人膽怯、「非我族類」的高文化人共進晚餐,一定能夠游刃有餘。哈,你錯了。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時市中心那家餐廳剛開幕(現在已經不知道哪去了),雜誌社所有的資深員工都坐在包廂的大桌子旁,氣勢驚人。深感不安的我是被宴請的客人,但我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能有此殊榮。我接受了這份新工作,搬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但離鄉背井討生活已是這個社會的常態。況且,我還覺得自己沒資格得到這個工作和這頓晚餐。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希望我在場,也許只有老闆認為我應該出席;我也不知道自己接下這個工作是否打亂了某些布局。
我擔心過這些事,這是在職場打拚的人都會擔心的事。我知道自己不該擔心這些有的沒的,也知道進入新工作的最好方式,就是假裝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在這裡工作,不尸位素餐,表現得坦然而自在,即使我心裡完全沒底。但擔心隨影隨形,晚餐之約讓我自慚形穢,我覺得自己像個不速之客。
然而,如果我是不速之客,那其他人又算什麼?他們剛進公司時,不也像我一樣嗎?我無能跟我目前的專業位置較勁,也缺乏那樣的自信,但這並不能讓我潰不成軍到打消第一天去上班,畢竟,你還是可以躲在自己的辦公室角落,邊打字邊假裝自己正在想出絕妙好點子。但晚餐之約,面對這一群人,我一切的武裝全被剝除了。我告訴自己,我必須勇於表現,必須積極進取,必須知道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是誰。
可惡的韋納.荷索。我現在知道他是個有點孤僻的德國導演,導些或奇怪或或深奧或史詩級的電影長篇及紀錄片。我現在很迷於他的作品,著迷他奇怪、激烈的鏡頭,看到他鏡頭下怪誕和尖銳的人。但那一晚,我還不知道韋納.荷索,那是一個我理解不了的文化場子。
「我們來聽聽羅斯對荷索有什麼看法。」有人問。我現在知道,他們並沒有惡意,只是我一直悶不吭聲,他們想讓我融入話題,聽到我說一兩句話也好。但不管原因為何,都不是我想聽到的。
在你尊敬的人開口要求你去做一件你完全不懂的事,你必須當下做出決定,(A)承認你的無知,對那個主題一無所知;(B)胡謅幾句,然後趕快轉移話題;以及(C)假裝聽不清問題,給個保證安全的萬用答案。
我選擇了B方案+C方案。
「啊,那個傢伙,我覺得他早期的作品缺乏原創性,但最近方針改變了。」
方針?方針改變……?
那一晚之前,我從來沒用過「方針」這兩個字,以後也沒有再提過。
說出那句話之後,我再也說不出任何話了。一整晚,我半句有意義的話都出不了口。我安靜地坐著,像個剛進城的四年級轉學生,在學期中突然插班進來,今天是第一堂課。他們一定認為我不適合這個工作,也不認為我有興趣待在這裡。
我應該老實說,我不知道他是誰。當我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就應該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個人覺得一個人最討喜的時候,就是勇於承認自己無知的那個瞬間。如果一個面試者跟你說:「對不起,我聽不明白您的問題,能請您解釋一下嗎?」我會認為這是加分,因為他們誠實、好奇而且立場堅定明確。所以,有問題的不是我沒有文化,而是我不懂裝懂。
知道同桌吃飯的都有誰之後,我對我的行為更沮喪了(今天他們有許多人是我的朋友或同事)。我努力要融入,但他們不需要我融入。我努力要把商業規則套用到晚餐桌上,但餐桌和職場本質就不一樣。生意場上,我們經常會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如果工作上動不動就指責別人胡扯,就像在批評企業的基礎一樣。但共進晚餐時胡扯可是行不通的,他們需要我成為一個有趣又健談的人,他們需要我做個正直的人,你可以緊張膽怯,但必須誠實正直。
如果你只是假裝對某個東西感興趣,就無法成為一個風趣健談的人。絕無可能。如果你不知道韋納.荷索,那就直接承認。因為無知被扣的分數,會在你表現得坦率無畏時加回來。
「我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你應該這麼說,因為你不知道,也因為你想學。
和大家道別後,我沿著C線鐵路一個人走回家。吐痰般的絲絲小雨像是在嘲笑我,我在驗票口刷了十幾次捷運卡才刷過,趕在門關上前衝進列車。
然後,我發現剛離站的這班列車是往上城,不是下城。
我心想:「此路不通,最多,撐六個月吧。」


22. 如何面對遲到
我喜歡紐約的一點是,這裡的人似乎更守時。會議大都準時開始,午餐還會提早。我不確定原因為何,畢竟,交通沒有多順暢,還有時不時故障的地鐵;隨時可能趕你下車的計程車司機,只因為你說不想從時代廣場經過;還有頻繁的大小遊行。可能就是這些事太常見了,人們似乎會預留些時間,紐約人才會很少遲到。
我這輩子活到現在,當你說不想從時代廣場經過時,的次數不到二十次(我可以說得這麼肯定,是因為每遲到一次,我會都寫在《錯誤小冊》反省一下,這本皮面小日誌我一直擺在書桌的抽屜裡)。
其中有七次遲到就是在穿越市中心時發生的,我的辯解:這是完全不可知的因素。要預測到交通狀況,就像否認雙輪馬車仍存在於異世界一樣。我們的總統有時會到君悅飯店發表演說,當他想去幾個街口外的聯合國時,整個市中心都得停下來等他二十分鐘。送貨司機只好把車停在路中央,然後你知道的,對著門房大喊:「搞什麼?」
還有十次遲到完全是日行一善所致,例如幫人換輪胎,或是按住某人的傷口止血等等。
其他幾次我完全不想提,因為太痛苦了。
對我來說,早到是一種生活態度。
或許遲到,才是真正會過日子的好方法,你永遠不可能一個人孤零零地等人,也不需要想話題聊天,或一再跟人Say哈囉打招呼。你似乎活得興味盎然,每天都有事強碰在一起,而且永遠不會吃到派對上難以下嚥的開胃菜,因為早到的人已經受到荼毒,他們會警告你。
無論是遲到或被遲到,到目前為止,我大概親眼見證了了五十萬次的遲到。不太遲到的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制定了一些準則要告訴那些習慣遲到的人,怎麼遲到最好:
別解釋遲到原因。如果你不說自己睡過頭了,那麼遲到的三十分鐘,我們可能想像你在來的路上揀到了一隻受傷的小鳥。還有,以沒人在乎的程度來說,「遲到的理由」僅次於「昨晚的夢」及「我姪子好可愛」。
如果你開會遲到了十分鐘,千萬別問「我錯過了什麼?」因為大家或許已經討論過了。
開早會時,不要做的事包括:要喝咖啡可以,但不要邊喝邊捧著杯子聞香氣。小心鼻子沾到奶泡!
喔,現在你要打呵欠了。
現在你發出聲音地打呵欠了。
嗤,睡醒啦,,你這個貪睡鬼!
萬一面試遲到,別編藉口。坦白從寬,並真心道歉。你必須承認你有多麼抱歉,不管是睡過頭或路上塞車,一定要說真話,不然你肯定把面試搞砸。真實和坦率是職場上需要的美德,是我們會喜歡的事。我們對你已經有點感覺了,你什麼時候可以準備好開始面試?!
不要遲到成習慣。
如果你習慣遲到,就得保證你真的真的夠好,這樣的你不出這幾種組合之一:守時+有才華(你是幹大事的人)、遲到+有才華(你還算不錯)、準時+平庸(你還不錯)、遲到+平庸(你完蛋了)。


41. 寫電子郵件的首要原則
在職場溝通,坦率和禮貌具有相同份量。善良體貼是美德,說的人溫言軟語,聽的人如沐春風,但寫電子郵件時,這些美德是地雷。
寫電子郵件最怕言不及義的客套話,寫的人費心,看的人燒腦筋,還會花寶貴的時間寫信及讀信,所以無論是寫電一封子郵件或是一篇雜誌報導,積極及明確是必備的兩個首要特質。
不要用太多感嘆句、不要寫太多問候,直接廢掉「祝好」一類言不由衷的簽名檔。便捷的電子郵件最怕沒效率,止不住想要文情並茂時,我有一個好方法可以讓你打消念頭,只有一句話──想想勞伯狄尼洛會怎麼寫?回覆郵件時,假裝自己是超級巨星勞伯狄尼洛,你會發現你的郵件內容不出五個字含:「當然」、「很好」、「是」、「不是」、「太好了」和「抱歉」。請注意:我說的是勞伯狄尼洛,不是他主演的角色。不然,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打出「怕死的,就坐好別動。」
回覆郵件如果需要打很多字,乾脆打電話回覆。勞伯狄尼洛不會坐著打封落落長的郵件,他會拿起電話直接問案情。如果同是一個辦公室的,你或許會選擇直接站起來去找他面對面地談清楚。省時省事,才是最好的溝通方法。
整件事最棒的部分是:你成了大家追捧的明星,大家開始喜歡寫郵件給你。這意味著你不必再忍受沒什麼營養的開場白,例如:「祝你週末愉快。」也不會收到一封驚嘆號多到死不驚人的信,也不會有一封嘮叨完五百個字後,最後用噁爛的問題總結:「你有什麼想法?」因為你是勞伯狄尼洛,人們會學習更有效率、更有目的性地送郵件信給你(而且可能發信時還會戒慎惶恐,務求效率與目的性都夠簡潔有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