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喝海水不會解渴

人生活在世界上,難免被諸事纏身,像我前一陣子就是,咖啡越喝越多,食物越吃越多,吃飯和睡前滑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這天吃飯時,我忽然覺得不對勁:「我在吃什麼?」原來,我根本沒注意到自己在吃什麼,只是無意識地把東西放到嘴巴裡,無意識地滑著手機而已。吃了什麼,看了什麼,我都不記得。

這才發現,之所以咖啡越喝越多,食物越吃越多,都是因為我一直沒有真正地吃到東西。即使肚子飽了,身心卻仍覺得餓,仍然感到不滿足,於是就塞進更多的食物,看能不能得到滿足。此外,我把注意力都放在外面的事情,我的身心很久沒被自己正眼看過了,我可以感覺到自己被忽略了,只能用暴飲暴食填補空虛,彷彿這麼做會讓自己舒服一點。

覺察到自己被自己棄之如敝屣,我趕緊關掉手機,好好地陪伴自己吃飯;感受牙齒寶寶切著食物的實在感,打開味蕾品嘗食物的好滋味,感受食物通過食道進到胃裡的飽足感。

這時坐在對面、也正在滑手機的兒子忽然抬起頭,看到我空著沒在幹麼,便隨口聊起最近他和女朋友要去上的設計課,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想要去上、要多少錢、學什麼,聊著聊著又引發其他話題,母子倆聊得很開心;女兒看到我們在聊天,遂也坐下一起聊。

這頓午餐吃完,我感覺自己真的飽了,不只身體飽了,心理也飽了。

現代人的任務一個接一個,而那些任務彷彿是快要爆裂的炸彈,讓你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炸彈上,其他不急的事,即使重要,仍是一概忽略。於是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忽略了自己的心理,也忽略了家人。我很懷疑如果我沒有把手機放下來好好吃飯,什麼時候我才會知道兒子和他女友要去上設計課?我又怎麼有機會知道他最近在想什麼?如果我的眼睛一直盯著手機,他會好意思打斷我嗎?

暴飲暴食,其實是因為我們被「急但不見得重要的事情」淹沒了,沒有好好地和自己連接;和家人疏離,也是因為我們被「急但不見得重要的事情」淹沒了,沒有好好地和家人連接。

如果你總是看著手機吃飯,你的身心不會感覺到自己在吃東西,即使吃很多,還是覺得餓;如果你總是看著手機吃飯,即使和家人同住一個屋簷下,你還是沒感覺和家人在一起,還是會覺得寂寞。滑手機和喝海水一樣,不會解渴。把手機放下來,好好吃飯,好好和自己在一起,好好正眼看著家人並且說上幾句話,這樣你的身心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

人愛美還是有好處的,尤其當你可以覺察到自己每天一點一點發胖的時候。詢問我家的專屬醫師(我哥郭P),得知我這次發胖的根源來自於過去兩個月,持續用一種「撐一下,再撐一下就輕鬆了」的心態寫論文。

這種依賴意志力的努力,會促發身體分泌可體松,就像吃類固醇一樣,只要熬過一個關卡,可體松大量噴發,又會產生精神百倍、產能十足的爽感,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再撐一下」。

但奈何人的能量就這麼多,如此一次又一次地仰賴可體松來透支,不僅讓我能量耗竭、無力修復身體,還導致不斷咳嗽,吃了好幾週的中藥也沒好。有一天,女兒嚴肅地對我說:「為了開學以後輕鬆,現在讓自己這麼操,操到咳嗽那麼久都沒好,妳不覺得這樣是本末倒置嗎?」我也知道為了以後有好日子,現在一直操自己是不合理的邏輯,然而那種只要熬過一個關卡,又會精神百倍、能量十足的爽感,讓我不可自拔。

就算女兒使出各種招數逼我上床睡覺,躺在床上的我也沒辦法一下就睡著,最後只能起來打坐,等副交感神經開始作用了才能睡去。而這個不可自拔的惡性循環,直到因為我愛漂亮、怕胖,詢問醫師為什麼會變胖後,才驚覺原來是這兩個月的拚命所造成的。因為太愛漂亮,所以我馬上放下暑假必須完成某篇論文的目標,把時間拉長到只要在年前完成就好。

當然,能夠馬上就放下,和我學正念與平常的練習有關—以好奇、好玩的心情與諸事相遇,把注意力「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很快地,我放下對暑假得寫完論文「那片樹葉」的執著,開始「鬆—緊—鬆—緊」交替,畢竟這樣的生活方式才能長長久久。「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的練習就像是,一開始做瑜伽某個動作時,你會覺得全身痛得要死,但仔細覺察身體每個部分後,會發現其實只有一個地方特別有感覺而已,其他地方是不需要特別用力的。而運用到生活中就如同,當我超討厭一個人時,我就會看其他的人,然後說,啊,旁邊一百個人都還是很可愛的;或是,啊,這個人只有嘴賤而已,但他還是很負責任,有一百個優點。用這樣的心情面對逆境,我就不會覺得人生很黑暗,或整天哀怨著怎麼會跟這個爛人綁在一起。

這兩個月「再撐一下」的體驗,教會了我三件事:

第一,當一個人業力大爆發時,無論這個業力是來自社會的框架、從小被教養的信念、前世未完的志業或今生來到這世界的目的,他都只會看到那片樹葉,如同被遮住眼睛兩側的馬,別的都看不到。這時候如果跟他硬幹,只會被咬,所以就幽默地一點一點滲透他,至少會有一點提醒的效果。譬如,女兒使出各種招數,像是躺在我的床上靜靜地看著我,逼我上床睡覺。

第二,要改變一個人,不要貿然動手,先去探索他最在意的事,從那件事下手。譬如,女兒溫柔地勸我一百遍,都比不過體重機上的數字。

第三,平常要多探索自我,也要常去閱讀別人的觀點,這樣你的眼中才不會只有「一片葉子」。當你偶然有機緣醒悟時,才會看到有整片森林的存在,不會只困在「一片葉子」上。

以我的例子而言,雖然我早就知道「再撐一下就會輕鬆了」的說法是騙人的,但當業力爆發時,我仍是看不到。將注意力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後,也就有了別的路可以選,不會困在不知道在拚什麼的窠臼裡了。

原來,愛並非理所當然

和弟弟一家去河內旅行,我與姪女、女兒睡一間房,躺在床上亂聊,兩個女生聊到:「妳怎麼知道一個人是愛妳的?」

女兒說:「我從小就覺得我媽對每個人都一樣好,感受不到她是愛我的。」

一聽之下,我差點從床上跳起來翻桌:「拜託!如果不愛妳,妳說想去南極,我怎麼會四處打聽有沒有船可以載妳去?如果不愛妳,妳國中想去上海世博,我怎麼會去跟學校吵架,硬是幫妳請假一週達成心願?」

女兒舉起手來阻止我繼續說下去:「沒有,這些都沒讓我覺得妳愛我,可是不要緊張,我現在覺得妳愛我了。」

我問:「為什麼?」女兒說:「因為有時候我躺在沙發滑手機,就算我頭髮油油的,妳也會抱著我的頭親一下說:『哎,怎麼這麼喜歡妳。』有時我剛睡醒醜醜的,妳會認真端詳我然後說:『唉唷,我怎麼那麼會生,生出這麼可愛的小孩啊。』

「所以我知道妳愛我。」

原來我不用摘天上的星星,也不用給金山銀山,只要好好欣賞與感恩眼前這個存在,他就知道我愛他了。

這段對話讓我開始觀察,自己是如何知道對方愛我的?

兒子拿著全新二代AirPods 説:「跟妳換。」換走了我續航力已經只剩一小時的第一代AirPods,我知道他是愛我的。

我怕熱,睡一種特殊床墊叫「chiliPAD」,這個產品讓怕熱的我涼爽好睡,但需要保養,我哥會幫我準備好醫療用雙氧水,方便我保養機器,我知道他是愛我的。

當我家只有我一個人在賺錢時,我弟弟為了護住我的自尊心,會假借要我的兒子、女兒幫他照顧孩子,出錢帶我的孩子們去滑雪,我知道他是愛我的。

當我獲選本校優良導師,回想起當初申請時,系主任把申請文件退給我好幾次,要我修改得更好,她說:「我昨天一邊炒菜一邊想,怎麼改才能讓妳脫穎而出?」聽她這麼說,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主任都回到家忙著炒菜了,還掛念著我的申請文件?」後來她找來了解我的同事,三人合力寫了推薦,讓我順利當選。這個過程中,我知道他們是愛我的。

對我而言,什麼是愛呢?

無論是大大的事、還是小小的事,當我被放在心上,而我不將之視為理所當然,那我就感受到被愛了。

但如果我認為我把兒子養大成人,他送個3C產品給我是應該的;我哥哥在醫院工作,取得醫療用雙氧水只是舉手之勞;或是我弟弟本來就賺很多錢,那些錢對他不過九牛一毛;甚至是那些同事我以前也挺過他們,現在幫我也是應該的……懷抱著這些想法,那我大概不會覺得被愛,而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活在世界上。

拿掉內心的排斥

好幾年前,我勉勵自己,除非是要載人載物,否則就得搭捷運以保護地球。但剛開始搭捷運上下班超級痛苦的;有些人的味道很重,也有人講話很大聲,有時候則是在尖峰時間被貼太近感到很不舒服。

在臭味、聲音與被太貼近的攻擊下,搭捷運對我而言彷彿是一場戰爭,一天的精力在通勤時就用完了,下捷運時已經沒剩多少力氣了。後來學了正念,知道人類的痛苦多來自於心裡有批評,碰到不喜歡的事情就想要逃避。

味道雖然讓人不舒服,但如果拿掉內心的批評和排斥,味道就只是味道而已;聲音太大聲雖然讓人不舒服,但如果拿掉內心的批評和排斥,聲音就只是聲音而已;被貼太近雖然讓人不舒服,但如果拿掉內心的批評和排斥,距離很近就只是距離很近而已。

於是我在捷運上開始了我的修行:

①接受:覺察並接受自己有批評和排斥的心情。

②換個想法:我相信物質界所有的東西都是一體,或許眼前這個被我討厭的人曾經是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我的家人。

③相信「慈悲沒有敵人」:碰到臭味、聲音與靠太近,我就從我的內心發射出最大的愛與包容。愛的力量太強大,取代了我對臭味、聲音與太貼近的嫌惡感。

練多久我也忘了,直到某天發現,因為不斷地練習,問題早已消失,當然我就不需要再繼續練。但有些朋友覺得修行很辛苦,除了得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還要不斷地練習,大嘆當個「不批判別人」的好人怎麼會這麼難?

從我的觀點,修行從來就不是為了要變成一個別人眼中的好人,而是透過一點一滴的修行,曾經是問題的問題,在不經意之時就消失了。

你不需要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好人而修行,但唯有修行,你才有可能成為最不會被心情打擾的人。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