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生活
〈理財:無聊卻重大的事〉(節錄)
即日起輕鬆省錢的方法
你曾有過幾次在瀏覽雜誌、推特或部落格時,發現到有文章的標題是「即日起輕鬆省錢的方法!」嗎?我猜,那次數隨隨便便就是兩位數吧。如今,再思考一下你讀了那篇文章、充分吸收、採納其中的建議且付諸實施過多少次呢?我猜,那數字也不會太讓人印象深刻的。我們幹嘛這樣捉弄自己呢?沒錯,這當中是會有些例外,但對於大多忽視這些建議,不然就是壓根兒懶得去做的人來說,我們其實不用大刀闊斧地做些改變及調整,每年或許就能存上幾百英鎊,然後原本覺得負擔不起去做一整天的SPA、苦苦掙扎才能湊足汽車保險費,連和家人外出享用大餐都要猶豫半天之類的,如今通通都不成問題了。
所以,咱們先求旗開得勝吧。沒錯,對每個人切實合用的建議都不盡相同,但為免預算超支,我們何不馬上試試其中一種,看看效果如何呢。從現在起,你只要選定下列其中之一當作個人的理財咒語,便能很快看出數字開始堆疊,但在意識到這點以前,你將會成為那個在週五晚間前往酒吧的路上,不斷告誡好友申辦集點卡有多好多好的討厭鬼。
.少喝咖啡
喝咖啡是很普遍,但在上班途中省去購買咖啡可以讓你單週省下超過十英鎊,相當於一年至少五百二十英鎊。太誇張了吧。不論是在家沖泡完成、裝入保溫瓶再帶到座位上慢慢啜飲,或是在辦公室備有一套沖泡咖啡的個人器具,還是說你就是改不掉非得在一早光顧一下咖啡廳的老毛病,都請購置一只可重覆使用的隨行杯吧,這不但為你每杯最多省下五十便士,還意味著你也正為愛護環境盡一己之力。
.甭管什麼會員制
捨棄你從沒使用過的會員。這裡最明顯的例子就數健身房的會員了。我們這種人甚至連髖外展肌訓練器(hip abductor machine)長什麼樣子都不記得,所以,請把「取消會員」列入優先處理的待辦事項吧,然後不管是省下這筆錢,還是用它來參加你實際上喜愛的課程都好(你若喜歡,可一口氣買下一整套課程,因為這麼做常有優惠)。另外,也請仔細思考一下其他的會員或是已經不再使用的訂購服務。你所訂閱的雜誌都已經來了兩個月卻仍不見拆封然後躺在那裡?取消吧。你一直無法在生鮮食物箱發霉之前騰出時間烹煮裡頭的食材,所以它如今已在角落生出飛蠅、嗡嗡作響嗎?也取消吧。把iTunes帳號的後台整個檢視一遍,看看能否取消任何訂購中的APP,同時確認銀行帳戶裡有沒有哪些你原先辦理自動扣款,但若取消訂購也不會有所留戀的服務項目。
.學著愛上清單
隨著一路編輯生活下來,我們將在稍後更詳細地探討這點,只不過無論是食物、贈禮還是衣物,我都要提醒大家別在沒有清單之下採買。你若看到某樣很中意,但一開始沒打算要買的東西,至少先沉澱兩天再買。緩一緩。反覆思量並查看自己的預算。待勁頭一過,你就很可能說服自己別買了。
.捨棄升級
你一旦分列支出、編好預算,極可能發現除了住宅和食物,最昂貴的費用之一就數電話費了。所以,與其要在下次升級手機時主動選擇同意,請留下原本的手機,並換成每月支付的合約吧,這通常只會是舊合約的半價。沒人會在意你的手機已用了五年,然後是iPhone 10還是iPhone 20。我對這沒啥概念,還知道自己像是祖母嘮叨不休,但你若要手機幹嘛它就幹嘛,一切正常、運作良好,也就值得暫時保留手機,不是嗎?此外,這也代表會有更多錢流回預算,得以分配到其他項目。
.別在黃金時段觀賞節目
你只看網飛嗎?還是說,你比較偏好亞馬遜影音串流平台(Amazon Prime Instant Video)?捨棄第四台的套裝方案吧,你若從不看電視,亦可賣掉電視機,替自己省下電視執照費7(TV Licence Fee)(旁注:我很清楚這樣有點極端,而且我個人不看《英國家庭烘焙大賽8》〔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就活不下去,但這對指望能省就省的學生來說,算是很實用的祕訣)。
.掌握促銷的能力
促銷打折時購物較棘手一點。一方面,你可在購買一件自己已經關注好幾個月的高價物品時省下一大筆錢;另一方面,這卻足以成為衝動性購物9(impulse shopping)的典範,因為你花了一小筆錢,結果買到一件在更衣室裡穿起來很美,但事後冷靜回想就覺得似乎是不智之舉的亮片上衣,還有一只替你省下了三分之一價錢,但其實根本放不進客廳的腳凳。不過,重點來了:東西雖然打了對折,你還是得支付原本費用的一半;即便那可能低於建議的零售價(Recommended Retail Price,RRP),但你仍在花費。我會建議你幫自己備好一份嚴謹的清單,再踏上折扣促銷的戰場。好好思考一下衣櫥裡少了什麼、家裡需要補充什麼,並參照編列好的預算金額,然後切實遵守。採購時務必像馬兒那樣戴好護目鏡、保持目標明確,買完後也妥善收好收據,這樣你若到家後驚覺鑄下大錯,便不致擔心會遭客服白眼而推遲此事:盡快收拾東西趕往退費吧。
.當個忠實顧客
在你定期光顧的店家登記集點卡。有些集點卡是不怎麼樣,但有些則可讓你在食物、燃油、旅遊和盥洗用品方面省下不少。我會推薦你在選定的超市、加油站,還有航空公司所推出的飛行常客哩程累積方案進行登記,並為自己取得Boots連鎖藥妝店的會員積分卡(Boots Advantage Card)。這也許要花上你七年,但你若在Boots購買你所需要的每一件盥洗用品,你鍾情的那罐香水可能就會免費變成你的。
PART2 工作
〈如何計畫工作日〉(節錄)
如何處理電郵
噢,電郵,它們可說是當今職場中最精采,同時也最糟糕的附加產物。它們不僅連結了我們和他人、讓我們清楚溝通,卻也連結了我們和那些不斷試著脅迫我們購買陰莖增大劑的人。懂了嗎?它們既美好,卻也格外令人不快。我們全都藉由電郵連結起來,而且擁有許多的電郵地址(包括你在十五歲所建立的那個「lil_miss_minx_69」電郵地址)及收件匣—就連我七十八歲的祖父都有一個!但我之所以需要在《質感生活編輯術》另闢一節單獨探討電郵,在於「收到電郵」和「回覆電郵」的惡性循環很可能正是你耗盡時間和計畫資源的主因。你一旦把LiveChat、WhatsApp和一堆會議來電都納入考量,便會驚覺我們居然什麼工作都沒完成。
我們或許都有收件匣,但一談到如何處理,其中分有三大陣營。其一是只要收件匣裡的郵件達到兩位數便開始呼吸急促,然後直至數字歸零才有辦法一夜好眠的人—那就是我,很驚訝吧;其二,則是待回覆郵件可能隨時都保持在二、三十封左右,然後即使可以稍稍簡化一下回覆的步驟,處理郵件卻仍一直駕輕就熟的人;此外,也有未讀電郵達到一萬兩千三百八十七封、完全不知從何開始的人,這也就是第三種—我的夥伴芙蘿拉(Flora)那種,她的未讀郵件確實已經達到以上數字,僅次於我那郵件曾經高達兩萬多封的友人凱蒂(Katie)。我當真是親眼目睹,而且,對,差點沒暈了過去。
你要是達到了某種地步,除了經由搜尋而撈出必須參考的重要郵件之外啥都無法進行,就替重要郵件分類歸檔,再刪除剩餘的部分吧。你一旦完成,便馬上歸隊,因為無論你的收件匣狀態為何,我都有些方法可供你有效運用,也應有助於略微減輕收件匣的負荷。
在你實施感興趣的方法前,咱們先來整理一下收件匣吧。請逐一確認你的收件匣是否:
・具備需要時易於搜尋、追蹤電郵,並把主旨類似的全都放在一起的資料夾?
・替尚待回應的電郵加上旗幟或標籤,給予這些郵件優先處理的順序,且讓它們可在單一視窗內一覽無遺?
・包含附有你的姓名、職稱及任何相關連結的電子簽章?超專業的喔。
・經過妥善規劃、僅僅納入過去二十四小時內的電郵?
・因你固定發現自己都會回覆相同的內容,而儲存常用的電郵範本?(講真的,這些範本會改變你的一生!)
・清楚、簡潔,並容易開啟或關閉請假的自動回覆通知?
上述問題你若有任何一題答「否」,你便很清楚該怎麼做了。這種透澈的自我檢視將會確保你一開始就有條不紊,而不僅是試圖做些徒勞無功的事。即便有些做法可能會花上一點時間,設定起來也略微繁瑣,但長期下來,這些全都會讓你這端越來越自動化、越來越省時,也意味著你花在「從亂糟糟的收件匣中理出頭緒」的時間越來越少,花在「逐項完成待辦清單」的時間則越來越多。
你一旦掃除收件匣裡的蜘蛛網,也在資料夾建立好某種規則,便該著手找出如何讓發送及接收電郵變得更夢幻、更順手。基於你扮演的角色、收發電郵的頻率以及電郵在你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全都不盡相同,你處理收件匣的方式也將略有差異,不過,以下三大方法皆能依你所需隨時修改、予以調整。
我們普遍都認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被收件匣給牽著鼻子走。接連發出「叮」的聲響,或是亮起紅色通知好提醒我們接獲什麼亟需即刻讀取等事,不僅打斷了我們的思緒,也剝奪了我們僅存的一絲注意力。除非我們正在等待一封足以改變一生的電郵飛入收件匣,否則不論我們正在等待什麼回覆,都可以再多等一個小時、直到手邊的事都處理完了再去看信,不是嗎?所以,以下三大技巧應有助於你更有效管理時間,從而對你的收件匣也採取同樣的做法。
・你若每收到一封電郵就感到分心、無法完成工作:設定手動更新
無論你決定怎麼處理你的信箱,我都會建議你採取這個步驟,因為與其成天都在接收訊息,藉由設定點開APP才會收進郵件,將有助於區隔你手上的工作。我在平日會把手機設成省電模式,意味著每當我點開APP、打算看看裡頭有什麼新鮮事時才須手動更新收件匣;接著,我還會讓桌面上的APP保持關閉,而只在我真的有空處理自己可能會發現什麼時才會點開。單純不會在首頁看到按小時穩定增加的紅色數字,也不會在工作正專心時看到螢幕一旁跳出提醒通知等等,似乎都會讓電郵變得更容易處理得多。這很簡單,卻很管用。
・電郵若瘋狂湧入,而你無法專注於單一訊息:「一日三次」法
你一旦設定好收件匣只有在你下達指令才會接收訊息,你也就能進而建置一張時程表,告訴自己一天當中何時這麼做最合適。你目前的時程若進行得非常順利,就請堅持下去,但你若覺得自己一天當中仍得確認收件匣好幾次、眼前尚未回覆的郵件依舊堆積如山,那麼,你是得該另行規劃了。碰到這種情況,我會推薦各位「一日三次」法,先在早上確認一次收件匣,回覆昨天夜裡捎來的訊息,接著,午餐左右再確認一次、整理上午才接獲的緊急訊息,然後下班前再確認最後一次,以回覆剩下的部分。我個人偏愛使用這種方式處理收件匣,加上我一向不喜歡事情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讓人喘不過氣,所以透過一天確認三次郵件,便能立即追蹤、事事掌握。我比較適合分時段短暫處理工作,這麼一來,也能即時掌握緊急事件而不致缺漏。這關乎為自己找出某些時段,讓你覺得在處理收件匣的過程中,不致耗盡「格外專注且較適合花在其他工作上」的精力。你盡可能地想讓個人的查核工作簡短、愉快,不至於偶爾占去你本要進行真正複雜工作的那些時段。
・你回覆電郵若得花上一整天,然後完全沒法完成其他事:指定回覆時段
我在寄出電郵後,越來越常收到自動產生的郵件回覆通知,獲告收件者會在指定時段回覆電郵。有些人只在週一、週三和週五回覆,或者有些人一週只回覆兩次?甚至有些人每早九點就回覆?無論指定的回覆時間為何,他們都會在電郵放入電子簽章並設好類似請假通知的自動回覆,好讓人們獲知此事,從而知曉應在何時收到回信;然後,信裡也常附有電話號碼,以防你在事態緊急時須得致電才行。我覺得,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設好這些規則的人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減緩處理收件匣時的壓力,同時空出更多時間去努力其他的事;而收到回覆通知的這端也可掌握進度,不致因回信比預期還晚而焦慮煩心。你若覺得這挺適合你和你的工作職務,便記得設定收件匣,這麼一來,說明你電郵策略的自動回覆訊息就會寄送給發送電郵給你的所有人。簡單的「小提醒,為了保持最大產值,我只會在一三五查看電郵,懇請各位見諒。您的業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將會盡快回覆」便是很實用的範本了。
採用你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吧,只不過,在工作日納入電郵常規,有助於你更有效地勾勒出時間的輪廓,並更專注在實際得要完成的工作,而讓你跟得上計畫的進度。「耗費數小時迷失在電郵的茫茫大海」一事不用天天發生,也或許永遠都不再發生,而這鐵定就是生活經過編輯後的最大優勢吧?
所以,你已經有了計畫好的藍圖,也握有一些祕訣,以防自己可能一路上顛簸難行,但有沒有什麼方式,完全結合了我們先前討論過的時間管理和工作編排呢?好啦,你真應該問的……
PART3 住家
〈如何簡化並規劃住家〉(節錄)
動手整理:策劃出最適合你的空間,裡頭都是令你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多寡—其餘的東西則全面汰除。
動手整理(你若已經像我一樣簡約,那便叫「重新堆放」)未必只是減少生活用品,而是留下需要的生活用品,還有某些可能並不需要、卻足以令我們會心一笑的東西。說到後者,我雖然未必會馬上想到我的豹紋高跟鞋,但我每每穿上它們,就是覺得酷斃了。我們已經在外受夠壓力,所以住家還有居家用品都不該再帶給我們同樣的感受。因此,無論你是囤積狂、極簡主義者,還是介於兩者之間,動手整理都有助於你把住家編輯成最適合你的一片園地,還能兼顧生活方式以及房子大小。
至於生活上的一切,簡化個人物品講求的是適度而為、量力而行。我曾經太過極端,至此才赫然驚覺,這世上其實存在一種「所有物的數量恰到好處」的境界。我們有了需要的、用得上的,也珍愛著手上擁有的,於是只要看到這些,便感到心曠神怡,不會茫然失措,也不覺得周遭的東西效用不彰,最重要的,還有剛好數量的乾淨襯衫可穿。一說到整理,我可以提供的技巧肯定一堆,只不過,我即將告訴大家的這項技巧不但簡單好記,應該還會讓你免於和我犯下同樣的錯。別碰那支遙控器!噢,沒錯—呃,只有我才會盯著它看啦……
F.U.L.L.法
有些整理的策略是建議僅僅保留讓你開心的物事就好,有些是信奉「數字法」—留下三件套頭毛衣、五雙鞋、一本記事本和一只小行李袋,有些則是擬定空間限制,要求你所擁有的一切只能塞得進一只行李箱。我發現第一項理論有些模稜兩可,其他的則太過激進;於是這些年來,我發現F.U.L.L.法才是最好用的。你沒聽過?那是因為這是小女子我發明的,但請容我告訴大家,我已經用過絞擰機去蕪存菁,所以一說到要不要丟棄某件物事,F.U.L.L.法總會引導你做出明智的決定。以下是你在處理每一間房及藏在房門後的相關物品前,所該問自己的問題。
.它有功能(FUNCTIONAL)嗎?你用不用得上?
.你去年使用過(USED)嗎?
.你珍愛(LOVE)它嗎?
.你喜歡它的外觀(LOOK)嗎?
假如你回答「是」超過一題以上,那就留下這樣東西。以下是此法萬無一失的原因。
有功能意味著你最後不會把可能有用的東西隨便扔掉。你上次何時使用過則意味著你最後不會緊抓著好幾年都沒碰過的東西捨不得丟。至於問起自己是否珍愛這東西,是為了不讓自己在丟棄任何懷舊或對你意義重大的物品時感到心痛。最後,你有時就是喜歡某些東西外觀,而且常常就是這些稀奇的小東西和廉價小飾品,才會讓你的房子感覺起來像個家。
相較其他方法,此法可說是謹慎得多。就我個人的經驗,我會說,你最好先保留還不確定想要丟掉的東西,等過一陣子再說。要是過了六個月,你非但沒使用這東西,還發現自己不再格外依戀它的外觀或是它帶給你的感覺,那麼,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隨著你逐漸對整理一事建立自信,也懂得聽從直覺,這就放手去做,更進一步吧。你若有哪件衣服四年沒有穿過,你也真的非常喜歡,但你其實寧願空出衣架,那麼,也許就是斷捨離的時候了。不過,別擔心我們會逐步討論到這點。
〈理財:無聊卻重大的事〉(節錄)
即日起輕鬆省錢的方法
你曾有過幾次在瀏覽雜誌、推特或部落格時,發現到有文章的標題是「即日起輕鬆省錢的方法!」嗎?我猜,那次數隨隨便便就是兩位數吧。如今,再思考一下你讀了那篇文章、充分吸收、採納其中的建議且付諸實施過多少次呢?我猜,那數字也不會太讓人印象深刻的。我們幹嘛這樣捉弄自己呢?沒錯,這當中是會有些例外,但對於大多忽視這些建議,不然就是壓根兒懶得去做的人來說,我們其實不用大刀闊斧地做些改變及調整,每年或許就能存上幾百英鎊,然後原本覺得負擔不起去做一整天的SPA、苦苦掙扎才能湊足汽車保險費,連和家人外出享用大餐都要猶豫半天之類的,如今通通都不成問題了。
所以,咱們先求旗開得勝吧。沒錯,對每個人切實合用的建議都不盡相同,但為免預算超支,我們何不馬上試試其中一種,看看效果如何呢。從現在起,你只要選定下列其中之一當作個人的理財咒語,便能很快看出數字開始堆疊,但在意識到這點以前,你將會成為那個在週五晚間前往酒吧的路上,不斷告誡好友申辦集點卡有多好多好的討厭鬼。
.少喝咖啡
喝咖啡是很普遍,但在上班途中省去購買咖啡可以讓你單週省下超過十英鎊,相當於一年至少五百二十英鎊。太誇張了吧。不論是在家沖泡完成、裝入保溫瓶再帶到座位上慢慢啜飲,或是在辦公室備有一套沖泡咖啡的個人器具,還是說你就是改不掉非得在一早光顧一下咖啡廳的老毛病,都請購置一只可重覆使用的隨行杯吧,這不但為你每杯最多省下五十便士,還意味著你也正為愛護環境盡一己之力。
.甭管什麼會員制
捨棄你從沒使用過的會員。這裡最明顯的例子就數健身房的會員了。我們這種人甚至連髖外展肌訓練器(hip abductor machine)長什麼樣子都不記得,所以,請把「取消會員」列入優先處理的待辦事項吧,然後不管是省下這筆錢,還是用它來參加你實際上喜愛的課程都好(你若喜歡,可一口氣買下一整套課程,因為這麼做常有優惠)。另外,也請仔細思考一下其他的會員或是已經不再使用的訂購服務。你所訂閱的雜誌都已經來了兩個月卻仍不見拆封然後躺在那裡?取消吧。你一直無法在生鮮食物箱發霉之前騰出時間烹煮裡頭的食材,所以它如今已在角落生出飛蠅、嗡嗡作響嗎?也取消吧。把iTunes帳號的後台整個檢視一遍,看看能否取消任何訂購中的APP,同時確認銀行帳戶裡有沒有哪些你原先辦理自動扣款,但若取消訂購也不會有所留戀的服務項目。
.學著愛上清單
隨著一路編輯生活下來,我們將在稍後更詳細地探討這點,只不過無論是食物、贈禮還是衣物,我都要提醒大家別在沒有清單之下採買。你若看到某樣很中意,但一開始沒打算要買的東西,至少先沉澱兩天再買。緩一緩。反覆思量並查看自己的預算。待勁頭一過,你就很可能說服自己別買了。
.捨棄升級
你一旦分列支出、編好預算,極可能發現除了住宅和食物,最昂貴的費用之一就數電話費了。所以,與其要在下次升級手機時主動選擇同意,請留下原本的手機,並換成每月支付的合約吧,這通常只會是舊合約的半價。沒人會在意你的手機已用了五年,然後是iPhone 10還是iPhone 20。我對這沒啥概念,還知道自己像是祖母嘮叨不休,但你若要手機幹嘛它就幹嘛,一切正常、運作良好,也就值得暫時保留手機,不是嗎?此外,這也代表會有更多錢流回預算,得以分配到其他項目。
.別在黃金時段觀賞節目
你只看網飛嗎?還是說,你比較偏好亞馬遜影音串流平台(Amazon Prime Instant Video)?捨棄第四台的套裝方案吧,你若從不看電視,亦可賣掉電視機,替自己省下電視執照費7(TV Licence Fee)(旁注:我很清楚這樣有點極端,而且我個人不看《英國家庭烘焙大賽8》〔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就活不下去,但這對指望能省就省的學生來說,算是很實用的祕訣)。
.掌握促銷的能力
促銷打折時購物較棘手一點。一方面,你可在購買一件自己已經關注好幾個月的高價物品時省下一大筆錢;另一方面,這卻足以成為衝動性購物9(impulse shopping)的典範,因為你花了一小筆錢,結果買到一件在更衣室裡穿起來很美,但事後冷靜回想就覺得似乎是不智之舉的亮片上衣,還有一只替你省下了三分之一價錢,但其實根本放不進客廳的腳凳。不過,重點來了:東西雖然打了對折,你還是得支付原本費用的一半;即便那可能低於建議的零售價(Recommended Retail Price,RRP),但你仍在花費。我會建議你幫自己備好一份嚴謹的清單,再踏上折扣促銷的戰場。好好思考一下衣櫥裡少了什麼、家裡需要補充什麼,並參照編列好的預算金額,然後切實遵守。採購時務必像馬兒那樣戴好護目鏡、保持目標明確,買完後也妥善收好收據,這樣你若到家後驚覺鑄下大錯,便不致擔心會遭客服白眼而推遲此事:盡快收拾東西趕往退費吧。
.當個忠實顧客
在你定期光顧的店家登記集點卡。有些集點卡是不怎麼樣,但有些則可讓你在食物、燃油、旅遊和盥洗用品方面省下不少。我會推薦你在選定的超市、加油站,還有航空公司所推出的飛行常客哩程累積方案進行登記,並為自己取得Boots連鎖藥妝店的會員積分卡(Boots Advantage Card)。這也許要花上你七年,但你若在Boots購買你所需要的每一件盥洗用品,你鍾情的那罐香水可能就會免費變成你的。
PART2 工作
〈如何計畫工作日〉(節錄)
如何處理電郵
噢,電郵,它們可說是當今職場中最精采,同時也最糟糕的附加產物。它們不僅連結了我們和他人、讓我們清楚溝通,卻也連結了我們和那些不斷試著脅迫我們購買陰莖增大劑的人。懂了嗎?它們既美好,卻也格外令人不快。我們全都藉由電郵連結起來,而且擁有許多的電郵地址(包括你在十五歲所建立的那個「lil_miss_minx_69」電郵地址)及收件匣—就連我七十八歲的祖父都有一個!但我之所以需要在《質感生活編輯術》另闢一節單獨探討電郵,在於「收到電郵」和「回覆電郵」的惡性循環很可能正是你耗盡時間和計畫資源的主因。你一旦把LiveChat、WhatsApp和一堆會議來電都納入考量,便會驚覺我們居然什麼工作都沒完成。
我們或許都有收件匣,但一談到如何處理,其中分有三大陣營。其一是只要收件匣裡的郵件達到兩位數便開始呼吸急促,然後直至數字歸零才有辦法一夜好眠的人—那就是我,很驚訝吧;其二,則是待回覆郵件可能隨時都保持在二、三十封左右,然後即使可以稍稍簡化一下回覆的步驟,處理郵件卻仍一直駕輕就熟的人;此外,也有未讀電郵達到一萬兩千三百八十七封、完全不知從何開始的人,這也就是第三種—我的夥伴芙蘿拉(Flora)那種,她的未讀郵件確實已經達到以上數字,僅次於我那郵件曾經高達兩萬多封的友人凱蒂(Katie)。我當真是親眼目睹,而且,對,差點沒暈了過去。
你要是達到了某種地步,除了經由搜尋而撈出必須參考的重要郵件之外啥都無法進行,就替重要郵件分類歸檔,再刪除剩餘的部分吧。你一旦完成,便馬上歸隊,因為無論你的收件匣狀態為何,我都有些方法可供你有效運用,也應有助於略微減輕收件匣的負荷。
在你實施感興趣的方法前,咱們先來整理一下收件匣吧。請逐一確認你的收件匣是否:
・具備需要時易於搜尋、追蹤電郵,並把主旨類似的全都放在一起的資料夾?
・替尚待回應的電郵加上旗幟或標籤,給予這些郵件優先處理的順序,且讓它們可在單一視窗內一覽無遺?
・包含附有你的姓名、職稱及任何相關連結的電子簽章?超專業的喔。
・經過妥善規劃、僅僅納入過去二十四小時內的電郵?
・因你固定發現自己都會回覆相同的內容,而儲存常用的電郵範本?(講真的,這些範本會改變你的一生!)
・清楚、簡潔,並容易開啟或關閉請假的自動回覆通知?
上述問題你若有任何一題答「否」,你便很清楚該怎麼做了。這種透澈的自我檢視將會確保你一開始就有條不紊,而不僅是試圖做些徒勞無功的事。即便有些做法可能會花上一點時間,設定起來也略微繁瑣,但長期下來,這些全都會讓你這端越來越自動化、越來越省時,也意味著你花在「從亂糟糟的收件匣中理出頭緒」的時間越來越少,花在「逐項完成待辦清單」的時間則越來越多。
你一旦掃除收件匣裡的蜘蛛網,也在資料夾建立好某種規則,便該著手找出如何讓發送及接收電郵變得更夢幻、更順手。基於你扮演的角色、收發電郵的頻率以及電郵在你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全都不盡相同,你處理收件匣的方式也將略有差異,不過,以下三大方法皆能依你所需隨時修改、予以調整。
我們普遍都認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被收件匣給牽著鼻子走。接連發出「叮」的聲響,或是亮起紅色通知好提醒我們接獲什麼亟需即刻讀取等事,不僅打斷了我們的思緒,也剝奪了我們僅存的一絲注意力。除非我們正在等待一封足以改變一生的電郵飛入收件匣,否則不論我們正在等待什麼回覆,都可以再多等一個小時、直到手邊的事都處理完了再去看信,不是嗎?所以,以下三大技巧應有助於你更有效管理時間,從而對你的收件匣也採取同樣的做法。
・你若每收到一封電郵就感到分心、無法完成工作:設定手動更新
無論你決定怎麼處理你的信箱,我都會建議你採取這個步驟,因為與其成天都在接收訊息,藉由設定點開APP才會收進郵件,將有助於區隔你手上的工作。我在平日會把手機設成省電模式,意味著每當我點開APP、打算看看裡頭有什麼新鮮事時才須手動更新收件匣;接著,我還會讓桌面上的APP保持關閉,而只在我真的有空處理自己可能會發現什麼時才會點開。單純不會在首頁看到按小時穩定增加的紅色數字,也不會在工作正專心時看到螢幕一旁跳出提醒通知等等,似乎都會讓電郵變得更容易處理得多。這很簡單,卻很管用。
・電郵若瘋狂湧入,而你無法專注於單一訊息:「一日三次」法
你一旦設定好收件匣只有在你下達指令才會接收訊息,你也就能進而建置一張時程表,告訴自己一天當中何時這麼做最合適。你目前的時程若進行得非常順利,就請堅持下去,但你若覺得自己一天當中仍得確認收件匣好幾次、眼前尚未回覆的郵件依舊堆積如山,那麼,你是得該另行規劃了。碰到這種情況,我會推薦各位「一日三次」法,先在早上確認一次收件匣,回覆昨天夜裡捎來的訊息,接著,午餐左右再確認一次、整理上午才接獲的緊急訊息,然後下班前再確認最後一次,以回覆剩下的部分。我個人偏愛使用這種方式處理收件匣,加上我一向不喜歡事情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讓人喘不過氣,所以透過一天確認三次郵件,便能立即追蹤、事事掌握。我比較適合分時段短暫處理工作,這麼一來,也能即時掌握緊急事件而不致缺漏。這關乎為自己找出某些時段,讓你覺得在處理收件匣的過程中,不致耗盡「格外專注且較適合花在其他工作上」的精力。你盡可能地想讓個人的查核工作簡短、愉快,不至於偶爾占去你本要進行真正複雜工作的那些時段。
・你回覆電郵若得花上一整天,然後完全沒法完成其他事:指定回覆時段
我在寄出電郵後,越來越常收到自動產生的郵件回覆通知,獲告收件者會在指定時段回覆電郵。有些人只在週一、週三和週五回覆,或者有些人一週只回覆兩次?甚至有些人每早九點就回覆?無論指定的回覆時間為何,他們都會在電郵放入電子簽章並設好類似請假通知的自動回覆,好讓人們獲知此事,從而知曉應在何時收到回信;然後,信裡也常附有電話號碼,以防你在事態緊急時須得致電才行。我覺得,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設好這些規則的人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減緩處理收件匣時的壓力,同時空出更多時間去努力其他的事;而收到回覆通知的這端也可掌握進度,不致因回信比預期還晚而焦慮煩心。你若覺得這挺適合你和你的工作職務,便記得設定收件匣,這麼一來,說明你電郵策略的自動回覆訊息就會寄送給發送電郵給你的所有人。簡單的「小提醒,為了保持最大產值,我只會在一三五查看電郵,懇請各位見諒。您的業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將會盡快回覆」便是很實用的範本了。
採用你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吧,只不過,在工作日納入電郵常規,有助於你更有效地勾勒出時間的輪廓,並更專注在實際得要完成的工作,而讓你跟得上計畫的進度。「耗費數小時迷失在電郵的茫茫大海」一事不用天天發生,也或許永遠都不再發生,而這鐵定就是生活經過編輯後的最大優勢吧?
所以,你已經有了計畫好的藍圖,也握有一些祕訣,以防自己可能一路上顛簸難行,但有沒有什麼方式,完全結合了我們先前討論過的時間管理和工作編排呢?好啦,你真應該問的……
PART3 住家
〈如何簡化並規劃住家〉(節錄)
動手整理:策劃出最適合你的空間,裡頭都是令你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多寡—其餘的東西則全面汰除。
動手整理(你若已經像我一樣簡約,那便叫「重新堆放」)未必只是減少生活用品,而是留下需要的生活用品,還有某些可能並不需要、卻足以令我們會心一笑的東西。說到後者,我雖然未必會馬上想到我的豹紋高跟鞋,但我每每穿上它們,就是覺得酷斃了。我們已經在外受夠壓力,所以住家還有居家用品都不該再帶給我們同樣的感受。因此,無論你是囤積狂、極簡主義者,還是介於兩者之間,動手整理都有助於你把住家編輯成最適合你的一片園地,還能兼顧生活方式以及房子大小。
至於生活上的一切,簡化個人物品講求的是適度而為、量力而行。我曾經太過極端,至此才赫然驚覺,這世上其實存在一種「所有物的數量恰到好處」的境界。我們有了需要的、用得上的,也珍愛著手上擁有的,於是只要看到這些,便感到心曠神怡,不會茫然失措,也不覺得周遭的東西效用不彰,最重要的,還有剛好數量的乾淨襯衫可穿。一說到整理,我可以提供的技巧肯定一堆,只不過,我即將告訴大家的這項技巧不但簡單好記,應該還會讓你免於和我犯下同樣的錯。別碰那支遙控器!噢,沒錯—呃,只有我才會盯著它看啦……
F.U.L.L.法
有些整理的策略是建議僅僅保留讓你開心的物事就好,有些是信奉「數字法」—留下三件套頭毛衣、五雙鞋、一本記事本和一只小行李袋,有些則是擬定空間限制,要求你所擁有的一切只能塞得進一只行李箱。我發現第一項理論有些模稜兩可,其他的則太過激進;於是這些年來,我發現F.U.L.L.法才是最好用的。你沒聽過?那是因為這是小女子我發明的,但請容我告訴大家,我已經用過絞擰機去蕪存菁,所以一說到要不要丟棄某件物事,F.U.L.L.法總會引導你做出明智的決定。以下是你在處理每一間房及藏在房門後的相關物品前,所該問自己的問題。
.它有功能(FUNCTIONAL)嗎?你用不用得上?
.你去年使用過(USED)嗎?
.你珍愛(LOVE)它嗎?
.你喜歡它的外觀(LOOK)嗎?
假如你回答「是」超過一題以上,那就留下這樣東西。以下是此法萬無一失的原因。
有功能意味著你最後不會把可能有用的東西隨便扔掉。你上次何時使用過則意味著你最後不會緊抓著好幾年都沒碰過的東西捨不得丟。至於問起自己是否珍愛這東西,是為了不讓自己在丟棄任何懷舊或對你意義重大的物品時感到心痛。最後,你有時就是喜歡某些東西外觀,而且常常就是這些稀奇的小東西和廉價小飾品,才會讓你的房子感覺起來像個家。
相較其他方法,此法可說是謹慎得多。就我個人的經驗,我會說,你最好先保留還不確定想要丟掉的東西,等過一陣子再說。要是過了六個月,你非但沒使用這東西,還發現自己不再格外依戀它的外觀或是它帶給你的感覺,那麼,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隨著你逐漸對整理一事建立自信,也懂得聽從直覺,這就放手去做,更進一步吧。你若有哪件衣服四年沒有穿過,你也真的非常喜歡,但你其實寧願空出衣架,那麼,也許就是斷捨離的時候了。不過,別擔心我們會逐步討論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