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九章 有時候「嗆人」是必要的

不要一味地退讓

  喜歡攻擊別人的人,他們往往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總是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對別人橫加指責,然後一臉得意地看著對方的窘態心中竊喜。這樣的人很強勢,不允許別人質疑自己的話。如果我們不幸遇到了這種人,那麼我們就需要強勢地還擊了。

  起初我們往往會處於弱勢,這就更需要在還擊的時候增強氣勢,只有強勢的還擊才可以讓對方看到你堅決的態度。一個已經處於弱勢的人,在還擊的時候若是依然沒有氣勢,那麼他就會一直弱下去。

  在如何應對別人惡言相向的問題上,孔融給我們樹立了好榜樣。

  漢末文學家孔融,字文舉,他十歲那年隨父親來到洛陽。當時正在擔任司隸校尉的李膺聲名顯赫,來拜訪他的不是顯要人士,就是他的親戚。

  孔融來到他家門前,向役吏說明自己是李膺的親戚,才由役使帶領到李膺面前。

  李膺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

  孔融回答:「過去我的祖先孔子與您的祖先老子有師生之誼,所以我和您是多少代以來的通家交情啊。」

  李膺問:「你要吃點什麼嗎?」

  孔融回答:「好的。」

  李膺說:「我來教你做客的禮貌,只能推辭,不能答應主人。」

  孔融反唇相譏:「我來教你當主人的禮貌,只管擺上食品,不要問客人吃不吃。」

  李膺沒辦法,只好說:「可惜我快死了,不能看見你飛黃騰達的那一天。」

  孔融說:「您離死還早呢!」李膺問他有什麼根據。

  孔融回答:「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您剛才說的話很不友善,所以還沒有到死的時候。」

  此時大夫陳韙也來了,正巧聽到了這些話,於是說道:「小時候聰明,長大不一定傑出!」

  孔融回答:「想必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陳韙頓時啞口無言。

  在這個故事裡,連番發難於孔融的李膺和陳韙也非等閒之輩,他們在看似乎常的語句中綿裡藏針。好在孔融機智過人,簡潔卻有力地進行了回擊。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由於他是一個公眾人物,且聲名大噪,妒忌他的人不在少數,以至於他經常在公開場合被人發難,但他總是以他獨有的略帶諷刺性的幽默語言進行還擊。

  一次,惠特曼在大會上演講,他用自己詼諧幽默、鋒芒畢露、鏗鏘有力的演講獲得了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忽然臺下有人大喊道:「惠特曼先生,您講的笑話我不懂!」

  那人話音剛落,惠特曼便感嘆道,「莫非您是長頸鹿?只有長頸鹿才可能在星期一劃破了腳,到星期日才感覺到痛!」

  話畢,不少觀眾都竊笑起來。

  「我應當提醒你,惠特曼先生。」那位觀眾不依不饒,擠到主席臺前嚷道,「拿破崙有句名言,就是『從偉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遙!』」

  「不錯,從偉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遙。」他邊說邊用手指著自己和那個人。

  最終,那位觀眾在大家的嘲笑聲中狼狽地走出了會場。

  他人的指責和非難,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並且總是如暴風雨般突然來襲,意圖在我們沒有準備的時候將我們打倒。這時就應該像惠特曼一樣,毫不猶豫地給對方最致命的反擊。

  如果反擊的方式不合理,不僅不能命中對方要害,自己的利益也得不到維護,還可能給旁觀者留下惱羞成怒的印象。所以我們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應該像孔融和惠特曼一樣,不僅不忍讓退縮,還要以更強勢的態度進行有力的回擊,讓發難者無處可逃,自食其果。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有些人喜歡攻擊別人,這樣的人明槍明炮的倒還好還擊,你抓住機會狠狠地回擊便是。但是還有些人自以為有些小聰明,在為難你的時候還對你設下圈套,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他們的陷阱。其實這樣的人也不難對付,他們不是很為自己的小聰明得意嗎?那麼你就先滿足他們的驕傲自大,因為人在得意忘形時,防守能力會變得極低。

  有一位以愛刁難人著稱的富太太上街購物。此人極為虛榮,總是仗著自己的富有為難別人。

  這天,在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時,她又有了壞主意,想拿他取樂,便對那個乞丐說:「我們有錢人的寵物的命都比你們窮人的命好!這樣吧,你叫我的狗一聲爸爸,我便給你十塊錢。」

  小乞丐知道眼前的這位富太太是在侮辱他。他先是眉頭一皺,眼珠一轉,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好主意似的,便開心地說道:「喊一聲給十塊錢,要是喊十聲呢?」

  「那當然給一百塊了。」富太太見自己的計謀得逞,越發開心,頭也抬得更高了。

  小乞丐躬下身去,撫摸了一下狗的皮毛,然後認認真真地喊了起來:「爸爸!」

  周圍看熱鬧的人都聚了過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富太太這下樂開了花,她盡可能地向周圍人說明情況,生怕別人不知道。

  小乞丐也不顧人多,一句接一句地叫著,一直喊了十句才停下來。富太太怪異地笑了一陣,按照最初的約定給了小乞丐一百元。

  周圍看熱鬧的人更多了,他們都對著小乞丐指指點點,臉上露出不屑的表情。小乞丐看了看周圍的情況,然後扯開嗓門,對著富太太大聲喊了句「媽媽」,不僅如此,他還向她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頓時,周圍的人都大笑起來。

  面對富太太的刁難,本來處於弱勢的小乞丐幾乎沒有任何勝算。但小乞丐明知對方的圈套,還故意跳了進去,讓富太太以為自己計謀得逞,自然就會得意忘形。小乞丐在這個時候突然反擊,自然必勝無疑了!

  阿帆在市區開了一個染坊,因為手藝好,且為人和善,生意非常興旺。整條街的人都把自己的布拿到他這裡染。

  有一個財主,滿肚子壞水,看見阿帆的生意這麼好,心裡十分嫉妒。他總想找機會刁難一下阿帆,讓他的店開不下去。

  有一天,他拿了一匹布到阿帆的染坊,讓阿帆給他的布染色。見他來訪,阿帆深知來者不善,但還是和顏悅色地問道:「您要染什麼顏色啊?」

  「我要染的顏色非常普通,它不是綠的,不是白的,不是黑的,不是藍的,不是紅的,也不是青的。總之它不是你平常看到的顏色。都說你染色手藝精湛,你不會染不出來吧?」

  「沒問題!」阿帆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圖,他邊說邊把布鎖進櫃子。

  「那我什麼時候來取呢?」財主見阿帆已經掉進了陷阱,心中竊喜。

  「你到那一天來取吧,那一天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不是星期三,不是星期四,不是星期五,不是星期六,也不是星期日。」財主愣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財主自負地以為能憑藉自己的小聰明把阿帆難倒,不想卻讓阿帆給自己上了一課。

  生活中像財主這樣的人並不少,在遇到這樣的人時,應該學學阿帆,先讓對方放鬆警惕,再攻其不備。

  2009年美國白宮的「蹭飯夫婦」事件,曾讓美國民眾對白宮的安保產生了質疑。輿論矛頭更是直指美國特勤局主管,白宮保衛處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不過這位主管卻在一次公開講話中很好地化解了這場信任危機。他如是說:「就我局去年對有關白宮的一百二十萬來訪者的影片監控以及和總統、副總統及其他人相關的一萬處地點的安全保護的工作情況來講,我們做得還不夠好。」

  他講的這番話成功地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他們繁重枯燥的工作上。他有意提到這兩個巨大的數字,也是為了讓人們對他們的工作量有直觀的認知。當人們知道了他們的工作是如此繁重和無聊時,就會原諒他們這次的疏忽。因為大多數人都覺得,在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下,犯一點點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這位主管不僅沒有道歉,還很好地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以至於到最後別人也沒覺得他是在辯解。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很好地將民眾的關注點轉移了過去,這種「出其不意」的方式挽救了他們在民眾中的形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