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訓辭】
惜軍馬於未瘦時,馬瘦雖惜而無益。

〔背景〕
1206 年,在斡難河源頭,召集大會,立起九斿白纛,共上成吉思可
汗以可汗之尊號。
牛兒年,成吉思汗降旨,命速不台追擊殘敵,臨行前成吉思汗對速不台進行訓諭。
彼時正值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之際,全體勇士懷揣壯志,準備在未來的道路上一展宏圖。

〔人物〕
速不台,烏梁海氏,常任先鋒,享有「巴特爾」稱號,被成吉思汗譽為「四獒」之一。曾參與第一、第二次西征,其征戰所及東至朝鮮半島,西達歐洲,北到西伯利亞,是上古至中古世界征戰範圍最廣的將領。
四獒:忽必來、者勒蔑、哲別、速不台。

〔醍醐〕
〈孫子兵法‧ 勢篇〉:「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
人而任勢。」(圖3)
〈史記‧ 貨殖列傳〉:「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
能擇人而任時。」(圖4)
以上所引是兵家典籍和史家典籍之精要,其中「擇」字應為「捨棄」
之義。「擇人而任時(勢)」當解為「釋人任時(勢)」,即與時(勢)逐而不責於人,這和惜軍馬篇有異曲同工之處。
惜軍馬篇,除了強調要合時勢變化外,還要求我們珍惜當下把握未
來,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審時度勢不可取,白駒過隙,惜時任勢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醍醐文獻〕
▌圖3:《孫子集注》明談愷刊本,第五卷第21、22 頁。
原文:「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圖4:《史記》清金陵書局刊集解索引正義合刻本,第一百二十九
卷第3、4 頁。
原文:「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

〔原篇選錄〕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歎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
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
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典籍選介〕
《史記》,初無固定書名,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太史公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該書原稿已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本為現藏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記集解》(其中有十五卷為別版補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刻《史記三家注》。
作者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皆產生了深遠影響。

〔訓辭文獻〕
▌圖1、2:《元朝秘史》四部叢刊三編本,第八卷第7、8、9 頁。
原譯:「跋山涉水,遠途行軍,要愛惜戰馬於未瘦之時;要節省糧草
於未盡之時;如果戰馬瘦弱了,再想愛惜也遲了;如果糧草用盡了,再省也晚了」。

〔原篇選錄〕
「就在這牛兒年,成吉思可汗降聖旨,命速不台攜帶鐵車追襲脫黑脫阿之子忽都、合勒、赤剌溫等。臨行,成吉思可汗對速不台降聖旨,說『叫你前去越過高山,渡過大河。你要注意路途遙遠,要愛惜戰馬於未瘦之時;要節省糧草於未盡之時;如果戰馬瘦弱了,再想愛惜也遲了;如果糧草用盡了,再省也晚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