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那些實現自由的人,都有你想不到的自律  

全世界的人,除了自由職業者之外,大多都有嚮往自由生活的念頭。在大部分人的眼裡,自由職業者的生活是這樣的:喝喝茶、曬曬太陽,偶爾抽空敲敲電腦,脫離了朝九晚五,不用在上下班高峰你推我擠,歲月靜好,一年中有半年在旅行、曬照片,生活有滋有味。
於是很多人迫不及待想要投奔自由業,但也很多抱著這種想法的人,最終還是乖乖回去上班。
朋友傑森就是其中一個。他本身是個遊戲策劃師,不只朝九晚五,加班熬夜更是常態。雖然公司的發展前景不錯,但顯然沒能留住傑森的心,存了一點錢之後,他便辭職做了漫畫腳本作者,如願在家工作。
剛開始那段時間,一切都像夢想照進了現實似的,傑森規劃好自己在家之後的生活,每天寫半話以上的劇情,寫得多就是存糧,剩下的時間就去健身、休閒,每天都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半個月後,漫畫的進度只有兩話,與之前規劃好每個月交稿十話以上有很大的差距。傑森有些慌了,不過他還是安慰自己:「沒關係,按照每天半話的速度,這兩天再爆發一下,還是做得到的。」
還剩十天時,傑森繼續安慰自己:「不慌,每天爆肝一話,還是能交稿。」
還剩五天時,傑森又說:「不睡覺了!一定能趕上的!」
最後兩天,傑森幾乎沒有睡覺,竭盡所能地趕寫腳本,卻依舊沒能將約定好的腳本交上去。
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先是賭咒發誓一定會盡快完成任務,然後又覺得作為自由職業者,自己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支配,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緊,最後的結果與之前如出一轍,彷彿陷入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
維持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傑森的存款告急,便灰溜溜地開始投簡歷、找工作了。
他找工作那段時間我正好去了他家一趟,被他的狀態嚇了一跳:客廳裡堆著許多外賣盒,有些已經開始散發出異味,他本人則是一臉鬍碴,眼眶黑青,一副精疲力竭的樣貌。這個狀態,簡直就是失意青年的完美寫照,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索一下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
有工作的時候,傑森經常加班,也沒見他糟糕成這樣,以前挺精神的小夥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傑森有太多的苦水想倒:「我也不知道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這跟我想像中的自由業一點兒都不一樣。我以為我有時間做飯了,結果吃了更多的外賣;我以為我會過上愜意的生活,結果比上班的時候還要心力交瘁。」
錢沒有賺多少,生活也沒有享受到,倒更像是花錢受苦來了。
我毫不客氣地對他說:「那是因為你一開始想的不是自由業,而是養老生活。你的設定錯了,行動錯了,落差當然就出現了。」
「可是那些自由業的人不都這麼閒適的嗎?」傑森有些不服氣,他的朋友中也有做自由職業者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那是因為你只理解了自由,卻沒有理解其中自律的深意。你看到的只有表面上的閒適,可是他們背後的緊張感,你可曾感知到過?」
別忘了,自由業依舊是職業,用隨心所欲的態度來對待,徹底放飛自我,等醒悟過來,只會發現自己好像被生活放飛了。
在傑森覺得自由業很舒服,可以睡個懶覺的時候,真正的自由職業者早已吃完早餐開始工作了;在傑森覺得時間很充裕,可以慢慢來的時候,他們的進度條已經超過一半;在傑森還在茫然焦慮的時候,他們已經完成當前的工作,安排接下來的時間了。
然而不止傑森,很多人都和傑森的心態相似,一邊無所事事,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一邊卻被焦慮和危機感折磨。這不叫自由業,而是在不該安享晚年的時候選擇養老,所以便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我之前正好去了解過一個全職作者的日常生活,他是兩兩,每年他都會有不少於十次的旅行、簽售等活動,他的朋友圈滿滿的都是美食與風景,其次是健身英姿。
他似乎過上了無數人想要的生活,可是問他的感受,他卻說:「如果我有別的一技之長,我應該不會把自己的愛好發展成職業。」
在外人覺得光鮮的背後,是他沒有大肆宣揚的自律。每個月兩兩都給自己規定目標字數,並且分攤到每一天,沒有完成任務就不休息,因此在飛機上、酒店中,都能看到他打字的身影。
如果你只看到他的享受,那就大錯特錯了。兩兩說:「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這哪裡是旅行,根本就是換一個地方工作。」
你以為他每天娛樂生活豐富,實際上人家是在收集寫作素材和靈感;你以為他可以隨便發呆浪費大把的時間,其實他是在構思下一本小說的內容⋯⋯
自由職業者真的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輕鬆嗎?還真的不一定。
當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到了時間打卡下班,一切看著都很規律。自由職業者就像創業一樣,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話,距離虧本也就不遠了。
所以,很多自由職業者都像創業一樣在打拼,他們不是在為別人工作,而是在為自己工作,這意味著如果無法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根本沒辦法休息。
一個全年都在約片的自由攝影師曾調侃說:「如果你想要一份全年無休的工作,歡迎加入自由職業者的大家庭,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雖然說得誇張了一些,但也道盡了自由職業者的酸甜苦辣。
別人放假的時候,正好是他們工作最多的時候,自由職業者沒有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個選項,因為那是昧著良心浪費時間的做法,焦慮的緊箍咒會讓他們瞬間敗下陣來。
不過,如果你就此對自由業望而生畏,興趣大減,這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你也沒理解自由業的精髓。就像我問兩兩:「既然當作家這麼痛苦,還是出去找個工作吧?」
兩兩大驚失色,連連擺手。焦慮一般出現於沒入門的新手中,到了他這個層次,精神狀態飽滿,哪裡會像傑森一樣把自己折騰得那麼慘?
每天的自律已經成了習慣,刻在了骨子裡,沒有上班的束縛,他反而比上班更注意遵守時程。只要完成任務,他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交自己喜歡的朋友,生活沒有喪失基本的緊張感,卻也不至於被工作佔據所有的時間,讓生活變成緊巴巴的。
適當的壓力,適度的閒適,這才是自由職業者應該有的樣子。它之所以不輕鬆,是因為它有門檻——它不淘汰智商普通的人,也不淘汰特長不多的人,偏偏淘汰「懶癌晚期」的人。
經常有人抱怨:「不是我不做飯,是沒時間,要是有時間我肯定自己做」、「不是我不讀書,是沒時間⋯⋯」如果把做飯、讀書換成其他的事情,比如每天背幾個單詞、跟好朋友聚一聚,我覺得還是可行的。
不會利用時間的人,真的賦閒在家時,依然會覺得時間不夠用,不知道時間都去哪裡了?怎麼手忙腳亂的,一天就過去了呢?
自由職業者,因為太自由,所以學會了給自己設限。
當你發現自己平時上班都無法合理規劃時間時,那麼在走上自由業之前,千萬要三思而後行。你可能不知道,那些自律的人在朝九晚五的日常中,都能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學習、提升自我、抽出年假去旅行⋯⋯
活得不自由,不能怪工作,你只能承認:自律的人,不管做什麼職業都比你自由;在你還以為自律是嚴謹刻板的代名詞,人家早已比你活得更瀟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