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內容連載
面試不失手的「三秒勝出」訣竅

  大家認為人們在短短的三秒裡,能夠處理多少資訊?
  某大企業人事部部長所說的這段話,道出了些許解答的線索,他說:「很多時候,當求職者一踏進面試會場,我立刻就知道『哎呀!這個不行』或者『嗯!感覺不錯,這個挺有希望』。面試最終合格與否,其實有70%取決於求職者踏進會場時給人的印象。」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相信只要參加過聯誼或相親派對,看到以下例句應該會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

  「今天全軍覆沒,沒一個適合的。」
  「喔!有個感覺滿不錯的人出現囉!」

  見面三秒後,事情往往就已經有結論了。
  美國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曾提出一套理論,他認為人會就下列各個項目依序評斷他人,並就此判定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1.性別:是男是女?
2.年齡:約莫幾歲?是否比自己年長?
3.外型:胖不胖?是高是矮?是否美或帥?
4.服裝:看起來很有錢?或是有些窮酸?
5.表情:對方看來很緊張?或是滿面笑容,感覺很不錯?
6.眼神:是眼神怯生生的?還是瞪大眼睛、四處張望?
7.態度:態度很狂妄,還是很客氣?舉止也包括在內。
8.距離:越是容易親近的人,越會和他/她拉近距離;與位高權重者或討厭鬼的距離則必然會拉遠。

  人們會在瞬間品評這八個項目,判斷你是了不起的人、討厭鬼、有能力者、無能之人、今後還想再往來的人、老死不相往來的人……這套理論,稱為「瞬間決定法則」(One Glance)。

▍好內涵,更要用好外型包裝

  不過短短三秒,就會被旁人瞬間在腦中品評八個項目——不知這件事是否令各位大受震撼?
  然而,其實除了「性別」和「年齡」這兩個項目是一般人無法任意改變的事實以外,從「外型」開始,之後的每個項目都是可以藉由個人的努力,改善到一定程度。
  不論於公於私,大家都會在各種場合裡與人碰面。舉凡面試、跑業務、服務顧客、簡報、談判、約會、聯誼、相親等,都免不了得與人來往。相遇時,你肯定會先端詳對方一番,而對方也理所當然會打量你。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們後續的關係,幾乎就已大致底定。
  人們常常會在無意間為別人貼上「喔,感覺不錯嘛」或是「總覺得這個人有點窮酸」之類的標籤。
  別人第一時間會觀察你的長相、眼神、表情、體型、服裝、姿勢等「非語言資訊」。簡而言之,所有的溝通改善都必須從「調整外型」開始做起。

長輩很難聊?「一個問句」讓你被看重

  不論是閒聊或者開會時,最理想的狀態都是「現場十分熱絡」。
  然而有時候,當各方人馬初次見面,大家都想避免多事、因此選擇沉默不語時,就會出現宛如守靈一般的尷尬場景。在這種時候,請務必確實掌握住「讓談話熱絡起來的契機」。
  而大家若要快速炒熱氣氛,就得事先準備好幾個「小問題」,利用它們當切入點,讓對話得以延續下去。交談不但是一種溝通,更是一種傳接球。在彼此巧妙地說話、傾聽,並不斷重覆如此互動的過程中,氣氛就會逐漸熱絡起來。
  舉例來說,拜訪客戶公司的董事長時,面對這類長輩究竟該如何閒話家常,始終令業務員傷透腦筋。想要和年齡、價值觀及立場都截然不同的人閒聊,說實在簡直是難如登天,因此話題很容易流於談完公事就沉默的狀態。
  我年輕時木訥口拙又害羞內向,總是無法好好與人閒話家常。直到有一次,某場研習課程的講師教了我一句「魔法提問」。從此之後,我就變得能夠順利地與人閒談聊天,也開始有了自信。
  所謂魔法提問,指的就是以下這句話:「不好意思,可以請教一個問題嗎?」
  當我們開口問了這個問題之後,對方百分之百會反問:「是什麼問題呢?」這樣的正面答覆——因此,只要不是個性太過古怪,基本上都不會有人對你說「不准問」。
  你也可以用「方便請你回答一個問題嗎?」來提問,接著,你就可以問個對方容易回答的問題,諸如「其實我從以前就一直很想請教,促成董事長踏進這一行的契機是什麼呢?」等。
  如此一來,董事長很可能就從年輕時吃的苦開始,一路談到如何創立公司,順帶也說起自己多年來的心路歷程。
  這時請務必一邊聆聽,一邊積極地附和說:「真是了不起呀!」、「太驚人了!」、「真不愧是董事長!」然後乘勝追擊,追問:「後來怎麼樣了?」
  如此一來,就能讓對方聊得很過癮,甚至主動請你:「下次再來吧!」
  經過這一輪談話之後,相信在這位老闆心中,應該會對你留下不錯的評價,認為:「你這傢伙還不錯嘛。」
  靠著這個魔法提問的加持,我不只在開發業務時變得健談,連在私底下也常常使出這一招,感覺到自己閒聊的功力突飛猛進。

上司好囉嗦?讓人不再說教的回應密技

  對上班族而言,在公司裡最重要的貴人莫過於主管了。我個人在上班族時期,也曾因遇上好主管而度過了一些幸福的日子;然而碰上壞主管時,上班簡直就像被打入地獄。
  主管難免會教訓屬下,有些主管甚至在閒話家常時,也會突然出言說教。或許部分讀者還曾有過這樣的慘痛經驗——原本只是稀鬆平常的聊天,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誤踩到主管的地雷。
  聽別人訓話說教,真的會讓人很煩躁、受不了。然而,為了能夠在職場得到主管賞識,或是與上司維持良好的關係,我們還是必須學會「應對說教」的正確方法。
  說教式的閒話家常,主要有三種應對方法。

1.全盤認同
  第一個方法,就是從頭到尾全盤同意對方的說詞。
  配合對方說話節奏,不假思索地用「我了解」、「你說的對」等句子回應。
  儘管這樣的回話方式有可能讓對方更氣憤:「你這樣算有反省嗎?」、「你要是真的了解,為什麼還這樣做!」但這與用無謂的反駁火上加油所造成的憤怒,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這個解決方式就是不在起火點周圍放置多餘物品,以避免火勢蔓延,並靜待情勢趨緩。
  請記得,即使是碰上再怎麼憤怒的咆嘯怒罵,你都要全盤同意對方的說詞。
  只要這樣忍耐一陣子之後,當對方覺得已經吵不起來,自然而然就會沒勁地停下來了。

2.表達主張
  把否定句法運用在某些說話者身上,有時還是會奏效。
  例如當對方誤解或搞錯狀況時,當然需要否定對方所說的話。然而,你必須了解——當面否定那個對你說教的人,進而予以反駁,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應對方式。你要做的不是反駁,而是適度地表達自己的主張。否定對方論點時,也請你務必委婉,切勿直接衝撞,例如——

  主管:「佐藤,你太常擅自行動了。這次的事情,你沒有事先呈報上級,不只造成我的困擾,還讓我的立場很尷尬。請你謹守分際,別再獨斷獨行了。」
  佐藤:「我沒有,我每次都有事先呈報,這次的事情其實是……。」

  在這個狀況下千萬不能如上述那般當場反駁,否則課長一定會氣得失去理智,翻出舊帳來沒完沒了地訓話。
  正確的回答方式應該是以「賠罪」、「報告事實」和「解決方法」這三者交疊,例如——

  「非常抱歉,課長教訓得沒錯(賠罪)。其實這次的事情,本來我也想事前先報告,但情況實在緊急,不巧您又在大阪出差,聯絡不上,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先斬後奏,自行處理。結果我力有未逮,沒拿到訂單(報告事實)。我自始至終絕對沒有想獨斷獨行,未來我也會更小心,請不吝指導(解決方案)。」

  總之,如果能像這樣得體回應,應該就能順利平息課長的怒火,說教也會跟著告一段落。

3.保持緘默
  第三個應對說教的方法,就是「有耳無嘴」。在對方說教到一個段落之前,「緘默」是最理想的應對。
  當然不是只有默不作聲就好,還要緩緩點頭,看著對方的眼睛。正確的做法是這樣——在內心要懷抱著「我有在聽」、「我在反省」、「非常抱歉」的念頭,看著對方的眼睛,緩緩地點頭。
  就像這樣,你只要不發一語、緩緩點頭地聆聽即可,相信對方很快就會覺得沒勁並自動結束訓話——因為任何人都受不了這種令人討厭的沉默。因此我把這種應對方法命名為「體力消耗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