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嘴,才是智者
若遇到可以交流的人卻不與他談話,就會錯失人才;對無法溝通的人卻偏要與他說話,就是浪費了言語。智者不會錯失人,也不會浪費言語、說不該說的話。
分辨能與之談話的人和時機非常重要。有智慧的人之所以能同時守住言語和人,是因為他們說話時會觀察。除此之外,他們雖然會勸告別人,但不會經常做這件事。有時,明知時機不對卻還是勸說對方,這就是管不住嘴巴的表現。此時,應該改變勸告的方向,克制急於給別人意見的自己。
●原典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給你的心靈解方
明知時機不對卻還要勸說別人,就是管不住嘴巴。
反求諸己
如果你愛某個人,對方卻跟你不親近,就要反省自己的仁德有無缺陷;如果你治理別人,對方卻不接受你的治理,就要反省自己的智慧;如果你以禮待人,對方卻沒有反應,就要反省自己的禮敬有無缺失。當你的行為無法得到預期結果時,就要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自己身心端正,天下人自然都會歸服。
「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源自《孟子》,指反省並從自己身上找答案。有時覺得自己明明對人非常好,對方卻反而疏遠,在指責別人之前,應該先反省自己是否用了錯誤的方法對待他人。
●原典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
●給你的心靈解方
當你的行為無法得到預期結果時,就要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知所先後則近道
知道何處應該停留,心志才能堅定;堅定不移,才能達到精神的平靜;精神專注、平靜,內心才能穩定;內心穩定,才能周密而清晰的思考;經過詳細思考,才能有所領悟。物有根本和枝節,事有開始和結束,了解事情的先後順序與輕重緩急,才能接近道。
先確定好應該停留的地方(目標),才能決定之後要做什麼;有了目標和方向,心才會靜下來,心靜下來之後生活才會舒服,如此便能進入深思、體悟的階段,最終有所獲得。
●原典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給你的心靈解方
確定好應該停留的地方(目標),才能決定要做什麼,有了目標和方向,心才會靜下來,生活才會過得舒服。
沒有了利爪,老虎連狗也會屈服
老虎之所以能讓狗屈服,是因為牠有銳利的爪子和獠牙。如果把老虎的爪子和獠牙摘下來給狗用,老虎反而會屈服於狗。君王以刑罰和恩德控制臣下,但如果君王把他刑賞的權力交給臣子,就會反過來被臣子所控制。
刑罰和恩德是韓非子哲學中兩個重要的概念,今日我們稱之為處罰和獎賞。光靠嚴刑峻法很難經營一個組織,但如果為了對底下的人施恩,連領導的權力都放棄,這樣的組織就很有可能會陷入混亂,而少了領導力的領導者,就會被原本的追隨者控制,不得不跟著對方走。
●原典
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釋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則虎反服於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釋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韓非子.二柄》)
●給你的心靈解方
如果把老虎的爪子和獠牙摘下來給狗用,老虎反而會屈服於狗;如果領導者為了對底下的人施恩,而放棄領導的權力,反而會被追隨者控制。
別阻礙上天送給你的才能
堅硬的梁柱雖能推倒城牆,卻無法堵住洞口,這是因為結構不同,器物各有其用處;千里馬一日可以跑千里,但捉老鼠卻不如野貓,這是因為本領不同,技藝各有所長;貓頭鷹在夜裡可以抓到跳蚤、看到極細微之物,但在白天,即使睜著眼也看不到大山,這是因為本性不同。
人的本性常被稱為天性,也就是上天所賦予的特性,更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上天送給某個人的才能。不過,有些事情會阻礙上天賦予的才能發光,那就是「想變得跟誰一樣」或「想活得像誰一樣」,以及跟別人比較後羨慕對方的心態。
●原典
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莊子.秋水》)
●給你的心靈解方
「想變得跟誰一樣」、「想活得像誰一樣」的羨慕心態,會阻礙上天賦予你的才能發光。
生活的混亂,往往跟說話有關
禍亂之所以發生,線索往往在言語。皇帝說話不謹慎,就會失去臣子;臣子說話不謹慎,就會喪命;重要的事如果保密不周,反而會造成嚴重禍患。
所謂的「言」是指自己單方面的陳述,而「語」則指雙向的對話。韓國俗諺說:「良言一句,可抵千金債。」而一句不好的話可能傷害自己和對方。現今越來越多名為「留言」的單方面陳述,許多人在網路上總暢所欲言,但其實,以為匿名就可以隨便說話的習慣非常致命。對面前的人都難以啟齒的話語,最好也不要在自言自語(或躲在匿名帳號後面)時說出來。
●原典
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周易繫辭傳》)
●給你的心靈解方
「良言一句,可抵千金債。」而一句不好的話,可能傷害自己和對方。
吉凶都是自己創造
所謂的吉凶,堅守正道才能取勝。天地之道,在於其規律、穩定的運行;日月之道,在於其光明普照;天地萬物的行動,都依循一個根本的道理。
占卦不是咒語,並非絕對會實現。不能因為占出好結果就盡情開心、甚至什麼都不做。占卜反而是督促我們改變自己,努力不讓好運變糟,或是展現智慧扭轉局勢、讓壞運變好。像天地和日月那樣踏實且持續改變的人,不讓運氣的好壞埋沒自己的無限可能,且會不斷克服困難,才是能持續走好運的人。
●原典
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周易繫辭傳》)
●給你的心靈解方
占卜並非絕對會實現,反而是督促我們改變自己,努力不讓好運變糟,或是扭轉局勢、讓壞運變好。
若遇到可以交流的人卻不與他談話,就會錯失人才;對無法溝通的人卻偏要與他說話,就是浪費了言語。智者不會錯失人,也不會浪費言語、說不該說的話。
分辨能與之談話的人和時機非常重要。有智慧的人之所以能同時守住言語和人,是因為他們說話時會觀察。除此之外,他們雖然會勸告別人,但不會經常做這件事。有時,明知時機不對卻還是勸說對方,這就是管不住嘴巴的表現。此時,應該改變勸告的方向,克制急於給別人意見的自己。
●原典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給你的心靈解方
明知時機不對卻還要勸說別人,就是管不住嘴巴。
反求諸己
如果你愛某個人,對方卻跟你不親近,就要反省自己的仁德有無缺陷;如果你治理別人,對方卻不接受你的治理,就要反省自己的智慧;如果你以禮待人,對方卻沒有反應,就要反省自己的禮敬有無缺失。當你的行為無法得到預期結果時,就要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自己身心端正,天下人自然都會歸服。
「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源自《孟子》,指反省並從自己身上找答案。有時覺得自己明明對人非常好,對方卻反而疏遠,在指責別人之前,應該先反省自己是否用了錯誤的方法對待他人。
●原典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
●給你的心靈解方
當你的行為無法得到預期結果時,就要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知所先後則近道
知道何處應該停留,心志才能堅定;堅定不移,才能達到精神的平靜;精神專注、平靜,內心才能穩定;內心穩定,才能周密而清晰的思考;經過詳細思考,才能有所領悟。物有根本和枝節,事有開始和結束,了解事情的先後順序與輕重緩急,才能接近道。
先確定好應該停留的地方(目標),才能決定之後要做什麼;有了目標和方向,心才會靜下來,心靜下來之後生活才會舒服,如此便能進入深思、體悟的階段,最終有所獲得。
●原典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給你的心靈解方
確定好應該停留的地方(目標),才能決定要做什麼,有了目標和方向,心才會靜下來,生活才會過得舒服。
沒有了利爪,老虎連狗也會屈服
老虎之所以能讓狗屈服,是因為牠有銳利的爪子和獠牙。如果把老虎的爪子和獠牙摘下來給狗用,老虎反而會屈服於狗。君王以刑罰和恩德控制臣下,但如果君王把他刑賞的權力交給臣子,就會反過來被臣子所控制。
刑罰和恩德是韓非子哲學中兩個重要的概念,今日我們稱之為處罰和獎賞。光靠嚴刑峻法很難經營一個組織,但如果為了對底下的人施恩,連領導的權力都放棄,這樣的組織就很有可能會陷入混亂,而少了領導力的領導者,就會被原本的追隨者控制,不得不跟著對方走。
●原典
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釋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則虎反服於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釋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韓非子.二柄》)
●給你的心靈解方
如果把老虎的爪子和獠牙摘下來給狗用,老虎反而會屈服於狗;如果領導者為了對底下的人施恩,而放棄領導的權力,反而會被追隨者控制。
別阻礙上天送給你的才能
堅硬的梁柱雖能推倒城牆,卻無法堵住洞口,這是因為結構不同,器物各有其用處;千里馬一日可以跑千里,但捉老鼠卻不如野貓,這是因為本領不同,技藝各有所長;貓頭鷹在夜裡可以抓到跳蚤、看到極細微之物,但在白天,即使睜著眼也看不到大山,這是因為本性不同。
人的本性常被稱為天性,也就是上天所賦予的特性,更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上天送給某個人的才能。不過,有些事情會阻礙上天賦予的才能發光,那就是「想變得跟誰一樣」或「想活得像誰一樣」,以及跟別人比較後羨慕對方的心態。
●原典
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莊子.秋水》)
●給你的心靈解方
「想變得跟誰一樣」、「想活得像誰一樣」的羨慕心態,會阻礙上天賦予你的才能發光。
生活的混亂,往往跟說話有關
禍亂之所以發生,線索往往在言語。皇帝說話不謹慎,就會失去臣子;臣子說話不謹慎,就會喪命;重要的事如果保密不周,反而會造成嚴重禍患。
所謂的「言」是指自己單方面的陳述,而「語」則指雙向的對話。韓國俗諺說:「良言一句,可抵千金債。」而一句不好的話可能傷害自己和對方。現今越來越多名為「留言」的單方面陳述,許多人在網路上總暢所欲言,但其實,以為匿名就可以隨便說話的習慣非常致命。對面前的人都難以啟齒的話語,最好也不要在自言自語(或躲在匿名帳號後面)時說出來。
●原典
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周易繫辭傳》)
●給你的心靈解方
「良言一句,可抵千金債。」而一句不好的話,可能傷害自己和對方。
吉凶都是自己創造
所謂的吉凶,堅守正道才能取勝。天地之道,在於其規律、穩定的運行;日月之道,在於其光明普照;天地萬物的行動,都依循一個根本的道理。
占卦不是咒語,並非絕對會實現。不能因為占出好結果就盡情開心、甚至什麼都不做。占卜反而是督促我們改變自己,努力不讓好運變糟,或是展現智慧扭轉局勢、讓壞運變好。像天地和日月那樣踏實且持續改變的人,不讓運氣的好壞埋沒自己的無限可能,且會不斷克服困難,才是能持續走好運的人。
●原典
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周易繫辭傳》)
●給你的心靈解方
占卜並非絕對會實現,反而是督促我們改變自己,努力不讓好運變糟,或是扭轉局勢、讓壞運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