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次接觸法律倫理學是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當時為了平衡繁重的課程, 選了學長姊口中的營養課程“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該課程的授課教授似乎知道很多修課學生的修課動機,第一次上課時就特別提醒該課程要考試,且會當人,請修課同學想清楚再選課。當時想這不就是法律專業的生活與倫理,不可能有多難,再加上教授看起來超和善,當下就決定選這門課。這門課的老師真的人超好,常帶師母烤的蛋糕給我們吃,但考試真的挺有難度的,不過也因此奠下我在法律倫理學上的基礎。沒想到二十幾年後,我也開始在中正大學法律系開設法律倫理學的課程,並有機會在法官評鑑委員會擔任委員。這個過去不被重視的科目,在被納入國考科目後逐漸受到關注,但仍被許多法律系學生當作可修可不修的「配菜」。事實上,一個國家的法律專業倫理制度是否建全,與法律專業人員甚至整體司法是否可以得到人民的尊敬與信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期待本書的出版可以使更多法律人關注法律專業倫理的問題,並能因此建立更有效率、更合理可行的法制,有效提升我國法律專業倫理的品質。
第一次接觸法律倫理學是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當時為了平衡繁重的課程, 選了學長姊口中的營養課程“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該課程的授課教授似乎知道很多修課學生的修課動機,第一次上課時就特別提醒該課程要考試,且會當人,請修課同學想清楚再選課。當時想這不就是法律專業的生活與倫理,不可能有多難,再加上教授看起來超和善,當下就決定選這門課。這門課的老師真的人超好,常帶師母烤的蛋糕給我們吃,但考試真的挺有難度的,不過也因此奠下我在法律倫理學上的基礎。沒想到二十幾年後,我也開始在中正大學法律系開設法律倫理學的課程,並有機會在法官評鑑委員會擔任委員。這個過去不被重視的科目,在被納入國考科目後逐漸受到關注,但仍被許多法律系學生當作可修可不修的「配菜」。事實上,一個國家的法律專業倫理制度是否建全,與法律專業人員甚至整體司法是否可以得到人民的尊敬與信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期待本書的出版可以使更多法律人關注法律專業倫理的問題,並能因此建立更有效率、更合理可行的法制,有效提升我國法律專業倫理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