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佛陀
第1節 偉大的一生
1.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羅希尼河(Rohini River)畔,有釋迦族(Sakya)的國都迦毘羅城(KaPila)。其國王淨飯王(Suddhodana),繼承了世代純正的血統,建立城堡,實施善政,因此百姓都樂於追隨他,做他的臣民。國王姓瞿曇(Gautama喬答摩)。
王后摩耶夫人( M a y a)是和釋迦族同一族的拘利族(Koliya)天臂城(Devadaha)城主善覺的妹妹,也就是淨飯王的堂妹。
他們結婚後很久都沒有孩子,經過二十幾年的歲月後,某天晚上,王后夢見一隻白象從她的右腋進入胎內而懷孕。這個好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國,國王以及國民都屈指等待王子的誕生。臨近產期時,王后乃依照當時的習慣準備回娘家生產,而於其途中在藍昆尼園(Lumbini Garden)休息。
春天的太陽照遍大地,滿園盛開著美麗的阿輸迦花(Asoka無憂華)。王后舉起右手想去折枝花的那一剎那,生下了王子。頓時,天地之間響起歡呼之聲祝賀他們母子。時為西元前五四五年(周靈王二十七年)四月八日。
淨飯王晚年得子內心非常高興,而將王子命名為悉達多(Siddllartha),就是一切願望都達成的意思。
2.但在喜樂中卻隱藏著悲傷,因為摩耶夫人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此後太子就由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MahaPraJ-apati)來撫養。
當時,有一位阿修陀(Asita)仙人在雪山修行,看到城堡上呈現著吉相,於是來到城裏,見了太子並預言:「這個孩子將來長大後,若在家可能成為統一世界的偉大國王,若出家修道則能成為救世的佛陀」。
起初國王聽到這個預言非常高興,但逐漸地以為太子或許會出家修道而憂慮。
太子從七歲開始學習文武之道。在春天耕耘祭典時,太子隨.父王到田園看農夫耕田,當他看到一隻小鳥啄食被鋤頭掘出來的小蟲時,自言自語說:「可憐!生物都在互相殘殺。」於是獨自坐在樹蔭下靜思。
出生不久就和母親死別,現在又看到生物互相殘殺的情形,太子的小心靈上早被刻下了人生的苦惱。這正像刻在小樹上的刀傷,與日俱長,使太子更沈於暝想。
父王看到太子沈思苦惱的樣子非常憂慮,又想起了仙人的預言,乃想盡辦法欲使太子的心情開朗。在太子十九歲時,給他娶了舅父—―天臂城城主酥鉢囉沒馱(SuPrabud-dha善覺、善悟)的女兒耶輸陀羅(Yasodhara)為妃。
第1節 偉大的一生
1.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羅希尼河(Rohini River)畔,有釋迦族(Sakya)的國都迦毘羅城(KaPila)。其國王淨飯王(Suddhodana),繼承了世代純正的血統,建立城堡,實施善政,因此百姓都樂於追隨他,做他的臣民。國王姓瞿曇(Gautama喬答摩)。
王后摩耶夫人( M a y a)是和釋迦族同一族的拘利族(Koliya)天臂城(Devadaha)城主善覺的妹妹,也就是淨飯王的堂妹。
他們結婚後很久都沒有孩子,經過二十幾年的歲月後,某天晚上,王后夢見一隻白象從她的右腋進入胎內而懷孕。這個好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國,國王以及國民都屈指等待王子的誕生。臨近產期時,王后乃依照當時的習慣準備回娘家生產,而於其途中在藍昆尼園(Lumbini Garden)休息。
春天的太陽照遍大地,滿園盛開著美麗的阿輸迦花(Asoka無憂華)。王后舉起右手想去折枝花的那一剎那,生下了王子。頓時,天地之間響起歡呼之聲祝賀他們母子。時為西元前五四五年(周靈王二十七年)四月八日。
淨飯王晚年得子內心非常高興,而將王子命名為悉達多(Siddllartha),就是一切願望都達成的意思。
2.但在喜樂中卻隱藏著悲傷,因為摩耶夫人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此後太子就由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MahaPraJ-apati)來撫養。
當時,有一位阿修陀(Asita)仙人在雪山修行,看到城堡上呈現著吉相,於是來到城裏,見了太子並預言:「這個孩子將來長大後,若在家可能成為統一世界的偉大國王,若出家修道則能成為救世的佛陀」。
起初國王聽到這個預言非常高興,但逐漸地以為太子或許會出家修道而憂慮。
太子從七歲開始學習文武之道。在春天耕耘祭典時,太子隨.父王到田園看農夫耕田,當他看到一隻小鳥啄食被鋤頭掘出來的小蟲時,自言自語說:「可憐!生物都在互相殘殺。」於是獨自坐在樹蔭下靜思。
出生不久就和母親死別,現在又看到生物互相殘殺的情形,太子的小心靈上早被刻下了人生的苦惱。這正像刻在小樹上的刀傷,與日俱長,使太子更沈於暝想。
父王看到太子沈思苦惱的樣子非常憂慮,又想起了仙人的預言,乃想盡辦法欲使太子的心情開朗。在太子十九歲時,給他娶了舅父—―天臂城城主酥鉢囉沒馱(SuPrabud-dha善覺、善悟)的女兒耶輸陀羅(Yasodhara)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