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香港108佛寺導一到

9特價49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香港有多少寺院?每家寺院有什麼特點?又怎樣前往?這一連串的問題,相信是很多對香港佛教寺院有興趣朋友的疑問。據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香港大大小小的佛教團體:寺院、精舍、淨苑/院、講堂、佛堂等的登記有400多百家,但據筆者這幾年來走了香港一圈,相信實際數目比這還要多;而香港的佛寺因為地形、居住環境等因素,形成了不同而各具特色的佛教場所氛圍。

以香港最大島嶼大嶼山的大小佛寺為例,大多數由茅蓬發展而成,天壇大佛的寶蓮禪寺最具代表;其他大大小小的佛寺星羅棋佈、錯落在起伏的山巒間,那些苦守幾十年的修行人一般不願意外人打擾他們的寧靜,所以甚少為自己修行的地方做標示或門牌編號,但他們確實隱身在深山野嶺而不為人知的某所精舍或淨苑裏。

大嶼山「代代出和尚」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香港國際機場遷移至大嶼山赤鱲角後,陸續帶動了昂坪360纜車、昂坪市集、寶蓮禪寺、天壇大佛、心經簡林的人流。然而,未必有太多人知道,原來自宋朝開始,已經有僧侶陸續在大嶼山各個山頭自建茅蓬清修,形成整個島嶼被大大小小的寺廟包圍,據不完全統計,大嶼山區內現有大大小小禪院、淨苑、精舍等共300多間。更有玄學風水大師表示,大嶼山與青衣及馬灣的山勢及地形有如「大象拖小象」,是「代代出和尚」的格局,所以是佛教人才輩出的勝地。

無論風水之說是否屬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嶼山確實是香港很好的修行清淨地,大大小小的寺院隨時間演變和發展,例如名聲最顯赫的寶蓮禪寺,便是由「大茅蓬」躍變成為現時世界知名的大寺院;而歷史最悠久的鹿湖精舍,仍然堅持清修的佛教特色;至於享有國際知名度的慈興寺,則依然嚴守叢林清規。

大嶼山之大、寺院之多,若沒有方向地亂走,可能會浪費不少時間。筆者建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依以下三大路線走訪:一是,往大澳和龍仔方向的下羗山、三丫水、萬丈布一帶,這沿路上有大嶼山觀音寺、慈興寺、靈隱寺等;二是,歷史最悠久,且環境深藏不露的上羗山和鹿湖區,這沿路上有逾130多年歷史的鹿湖精舍;三是,最具勤行苦修名氣的地塘仔(曹溪)至昂坪一帶,這沿路上有仍保留農耕生活的寶林禪寺,以及著名的天壇大佛、寶蓮禪寺等。與時並進走入工廈

至於一些已走進市區弘揚佛法的團體,其規模肯定不如內地省市或台灣,礙於香港樓價和租金高企問題,要在香港島及九龍半島這些市區建築大型寺院,實屬難事。但位於九龍港鐵鑽石山站旁的「志蓮淨苑」,是香港目前規模最大的「女眾十方叢林」(尼眾修行場所),也是本港一所極具唐式建築特色的寺院代表作,更是鬧市中一塊絕無僅有的淨土,除了是佛教徒必訪之地,也是遊客參訪的景點之一。因為這裏除了可以滿足遊人欣賞中國傳統的建築美外,更提供了茗茶、素食、展覽等的空間,又為學員設計專業佛學課程,是一所高質素、多元化的寺院。

除了「志蓮淨苑」外,港島和九龍區大部分的寺院、禪院、佛堂、精舍、居士林、佛學會及講堂,都設於商住的高樓大廈裏,佔地由一個獨立單位、一層至三層不等,因面積所限,所以在設計、擺設上有別於傳統四合院宏偉的佛教道場。

近年來,更有不少佛教團體垂青活化傳統的工廈,這樣既可以減低租金壓力,又因為接近市區,方便為區內工作或居住的上班族、市民、信眾提供了靜修身心的場所。這類道場一般都設有佛學基礎課程,更開辦花藝、書法、素食烹飪、手工藝等興趣班吸引大眾,以新穎、輕鬆的方式向大眾傳遞佛法信息,例如新興的大覺福行、台灣法鼓山香港分會、千佛山夢殊講堂、戒定慧講堂等都擇居於工廈內,這也恰恰反映出佛教已走向世間,為現代人提供更大的學習方便。

距離市區較近的荃灣區芙蓉山、三疊潭、老圍村一帶,也有大大小小的僧侶清修茅蓬,並以山青水秀見稱,近年雖略有變化,但寺院、靜室、精舍依然存在,所以仍是個行山郊遊參訪的好地方,這一帶有設有四面佛的「竹林禪院」,區內著名的「東普陀講寺」、設有室外32觀音應化示現浮雕的「西方寺」等。

千年古剎 青山、元朗尋

從荃灣方向,再往屯門區而行,除了有零星分佈於近屋苑民居的妙法寺、極樂寺、清涼法苑外,主要的寺院、精舍、淨苑都集中在有聖山之稱的屯門青山。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逾1500多年歷史的「青山禪院」,就位於青山村山頂的北青山東麓下,該禪院與東來的天竺僧人杯渡禪師息息相關,由於地處較偏遠,所以也是目前保留古蹟較多、較完整的古寺之一。此外,還有建於清末年間的「長明精舍」,建於30年代的「妙宗寺」,嚴守律儀的「尸羅精舍」,以及近年落成的「圓明寺」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