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唯識新裁擷彙

9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節 佛學基礎
佛學至深微妙,今就夙昔研求所得,願抒概略,與大眾參究。大凡世界學問,種類繁多,皆為有漏,若佛學則是無漏。何謂有漏?即非究竟之意,無漏反是。譬如科學,舉凡聲光化電,辨析質力,可謂至博至精。然比之佛學,皆為非究竟。試就化學言之,分析萬物至於原子、電子,乃至以太,究竟以太為何?電子為何?終難證明,得其實相,推之他科,莫不如是,故曰有漏。佛學則不然。云何知之?即就成立此學所根據之法則知之。此學所根據以成立者,即所云量是也。原夫宇宙萬物,凡可以供實驗者,皆為有量。然若有質體,可現前直取,如科學家之直接實驗等,皆可謂之現量。若數學論理諸科,不能實現經驗,必取諸事物之關係比較而得之,則謂之比量。在佛學中之因明學,即屬此量。因明是佛學中之一科專門學問,謂能明事理之因,或由事理之原因以說明結果者,其析理極精深,略似太西之所謂論理學或邏輯。至於違背因明之法而立論謬妄者,則謂之非量。故可云非量者,比量之謬者也。或云出於現量比量之外,為現比量所不及者,亦云非量。佛學根據,乃在由比量以達於現量,故能得其究竟。蓋佛學參究之要,在於自證。自證者即自己見到之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之自知不足以語他人,亦非他人思議所及,故曰不可思議、不可說。然既不可思議、不可說矣,復何從而說法利生耶?則應知佛之說法,正欲教人從思議達到不可思議,使自得之,而證現量。佛之自證,蓋嘗用比量及現量,其度眾生,亦教人用此方法。故由比量而證現量之方法,為佛學之基礎,亦名之曰善巧方便。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