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修養工夫
清晨,大雪紛飛。豐臣秀吉一起床便有了個念頭。「這種時候迎來訪客,再怎麼有名的利休恐怕也會有些慌亂吧。我現在就去測試測試他。」
「茶,並非奢侈品或者用來玩樂的東西,而是方便人們互相表達本性中和、親、敬、愛之情的載體。講究沏茶的方法,則是人們修身養性的一種修習,旨在探求如何將所有的人生態度完全濃縮於沏茶的過程之中。」這就是被譽為茶道始祖的千利休對茶的認識,只有造詣極高的大師能道出如此見解。千利休不光口頭上這麼講,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做的,而且毫無破綻。所謂的「破綻」就是專心研修某項事業過程中因一時鬆懈而出現的紕漏。秀吉是千利休的資助者,已經多次測試過千利休,也對千利休的嚴密周詳敬佩不已。不過,見到今天的大雪,他想再去碰碰運氣。
天色很早,田野和村莊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似乎連呼吸都感到困難。東方泛起魚肚白,睡得迷迷糊糊的烏鴉和五位鷺1的叫聲剛從宮廷樹林裡傳出,便被靜寂的天地吞沒。夜的氣息還未散盡,銀裝素裹的世界中還紛紛揚揚飄飛著雪花。上了小路,折斷的竹枝和倒伏的籬笆時不時阻礙著秀吉的行進。不過,他倒是覺得有趣,還跟兩、三個隨從玩起了躍過障礙物的遊戲。今天的突襲一定會把千利休嚇一大跳吧。想到這裡,秀吉十分興奮。
從以前的木下藤吉郎2到如今的秀吉,曾經攻打過無數易守難攻的城池。無論哪座城池,秀吉只需看上一眼,立刻就會發現其弱點。城防有什麼先天上的不足,不管地理還是裝備上有何缺陷,又或者城內軍民不夠團結一致,總之,「天、地、人」各方面的任何欠缺都逃不過他的眼睛。與此同時,秀吉對自己看人的眼光也充滿自信。許多名滿天下的優秀人才身上的不足之處,在他眼前也總會暴露無遺。然而,秀吉卻至今也沒能夠在利休這麼一個茶人3身上發現任何缺憾。是天衣無縫,還是鳥飛不留影,總之毫無線索,就像一顆溜光無暇的珍珠。更要命的是,利休的周詳並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任何時候,利休都是一副悠閒自在、遊刃有餘的樣子,想必他在藝術之道上的德行已經達到十分圓滿的程度。這個事實不僅讓秀吉感到驚奇,同時也深受打擊。因為長久以來,攻擊別人的弱點都是他的拿手好戲。利休的完美打擊了他的自信心。普天之下,還有另一個人能打擊他的自信,那就是德川家康。但是,家康的毫無破綻是依靠著刻意的努力所實現的,總會露出人為的形跡。利休則不同,沒有任何痕跡。沒有破綻本身其實還不足以打擊到秀吉的自信。更可怕的是,利休這個人時而像個小孩般純真;時而如賢者般自由自在,卻毫無差錯;時而像富豪揮金如土;時而如貧者勤儉節約,卻不浪費或吝嗇。他的自然態度和深不可測的才氣讓秀吉非常感概。遇到利休之前,秀吉從來沒有對一個人羡慕到寧願用江山換取其才華的程度,但是,自從遇到利休之後,他有些許動搖了。利休到底是怎樣的人?秀吉希望能探個究竟,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清晨,他特意前去造訪。這次清晨造訪,可以說有一半是源於好奇心。此時,對於有鑒定人物這種特殊癖好的秀吉而言,這次探訪並不亞於戰場上的一次真正突襲。
到了利休的茶室門口,秀吉真的有一種如臨戰場的緊張感。他隨即找了一名隨從由側門進入先行通報。大雪也恰好在這時停了。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利休那精緻的漂亮庭院已蕩然無存,現在看上去充其量是一堆碎「棉花」。透過柴門看著眼前的光景,秀吉暗自竊笑。
「這樣的情形,再厲害的大師恐怕也很難拾掇出雅致的氣氛款待客人了吧。」
利休早已起床。豈止起床,他甚至已經生起了爐火,往鍋裡加入了新鮮清水,然後利用等水開的須臾,平心靜氣地在爐火旁打坐養起神來。
接到秀吉隨從的通報後,利休草草應了一聲,然後取出一把摺扇挾在腰間迎了出來。利休態度溫恭,沒有一絲慌亂,全然是以一種欣賞清晨雪景的心情招呼客人。倒是秀吉反而被這份心情所感染,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歡迎光臨,大人請進。沒什麼好東西,謹恭大人於雪中飲一杯粗茶。大人請隨我來。」
利休從腰間取出摺扇,顛倒,扇把朝前握在手中。只見他微躬身體,將扇把插入前面一步遠的積雪之中。接著,他輕輕一挑,積雪下便翻出一個扁圓的東西,東西被挪開後,露出了美麗潤澤的踏腳石。一步一挑,利休領著秀吉踩著踏腳石走向茶室。秀吉目瞪口呆。他仔細看了那扁圓的東西,原來是裝米布袋的圓形封蓋。不過,秀吉的「驚奇」之旅才剛剛開始。
「下雪的早晨,天冷,容易肚子餓。喝茶前請大人先吃點熱食暖暖身子。」
說完,利休不知從什麼地方取出一只乾米袋,捧出一些乾米撒入剛沸騰的鍋裡。接著,他從清洗茶器處的窗口前摘下一顆柚子,剖成兩半,然後將混了柚子汁的味噌湯盛入兩瓣柚子皮裡。這便是菜。隨後,他從鍋裡舀出泡飯請秀吉主從用膳。目睹利休樸實且優雅,滴水不漏的一舉一動,秀吉滿臉愕然,惟有感歎。秀吉接受了利休的款待,隨後返回。據說後來他曾深有所感地說:
「如此器量之人,足以掌管泱泱大國。」
我想說的話題是利休平素所做的準備工作。利休正是預估到將來可能會派上用場,所以才特意準備了米袋,製作好乾米,還在窗邊種了柚子樹。正因為他做好了充分準備,才得以在緊要關頭遊刃有餘地信手拈來。
不過,即使秀吉從未在這樣一個下雪的清晨突然造訪,利休做的許多準備工作無法派上用場,利休也不會有絲毫沮喪或洩氣。因為「事先準備」本身正是茶道所講究的修養工夫。
修養工夫的價值重於盡責,而不去考慮行為所帶來的效果。那麼,對誰盡責呢?並不為誰。總之,這種責任就是自己的份內之事。明治維新時期的許多有識之士,認為這是上天賦予自己的職責。不宣揚,不考慮效果,篤信其為自身本職,不斷深入地做各項準備,而且樂在其中。這就是真正的修養工夫。因此,修養工夫這個詞語往往伴有一種雅致的韻味。
就算不為人所知,沒有任何實際效果,修養工夫的造詣相當深入的人一樣能從中感受到強烈的閒情逸致和雅趣。他們舉止和氣質能證明這一切。
利休修養工夫的事物除了茶道之外一定還有很多。沒有人知道,這許許多多的修養工夫中,可能有很多都只是純粹的準備工作,永遠不會派上用場。同時,眾多的鑽研之中,能達到一定造詣的也非常有限。
在某件事上達到很深的造詣後,這種造詣就不再僅限於這一件事物了,它將對整個人產生影響。從這一事物中得到的收獲也不再侷限於一個領域,而是和很多技藝相通,足以感動眾人。就像利休修養茶道的工夫對於今天我們的處世待人依然有寶貴的參考價值。
利休的茶道詩歌中有這樣一句話:
縱然是潛沒於寒熱地獄的小茶勺,
如若無心,便無痛楚。
這句話說明利休已經從自己的修養工夫,升華到思考(覺悟)人生的階段。在充滿艱辛、煩惱的人世間,若能做到無心以對,所有的艱辛、煩惱都將變得微不足道──利休從鑽研茶道的經驗中總結出人生精妙之真諦。當然,這裡所說的「無心」,絕非麻木、冷漠之意。相反,「無心」是指勇往直前、全神貫注的專注精神。「無迷惑之心,一往如前」這才是「無心」之本意。
據說,柚子味噌湯就是利休首創的,是否真是如此已經無從考證。我只知道自己每次喝柚子味噌湯的時候,總會想起這個故事。
清晨,大雪紛飛。豐臣秀吉一起床便有了個念頭。「這種時候迎來訪客,再怎麼有名的利休恐怕也會有些慌亂吧。我現在就去測試測試他。」
「茶,並非奢侈品或者用來玩樂的東西,而是方便人們互相表達本性中和、親、敬、愛之情的載體。講究沏茶的方法,則是人們修身養性的一種修習,旨在探求如何將所有的人生態度完全濃縮於沏茶的過程之中。」這就是被譽為茶道始祖的千利休對茶的認識,只有造詣極高的大師能道出如此見解。千利休不光口頭上這麼講,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做的,而且毫無破綻。所謂的「破綻」就是專心研修某項事業過程中因一時鬆懈而出現的紕漏。秀吉是千利休的資助者,已經多次測試過千利休,也對千利休的嚴密周詳敬佩不已。不過,見到今天的大雪,他想再去碰碰運氣。
天色很早,田野和村莊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似乎連呼吸都感到困難。東方泛起魚肚白,睡得迷迷糊糊的烏鴉和五位鷺1的叫聲剛從宮廷樹林裡傳出,便被靜寂的天地吞沒。夜的氣息還未散盡,銀裝素裹的世界中還紛紛揚揚飄飛著雪花。上了小路,折斷的竹枝和倒伏的籬笆時不時阻礙著秀吉的行進。不過,他倒是覺得有趣,還跟兩、三個隨從玩起了躍過障礙物的遊戲。今天的突襲一定會把千利休嚇一大跳吧。想到這裡,秀吉十分興奮。
從以前的木下藤吉郎2到如今的秀吉,曾經攻打過無數易守難攻的城池。無論哪座城池,秀吉只需看上一眼,立刻就會發現其弱點。城防有什麼先天上的不足,不管地理還是裝備上有何缺陷,又或者城內軍民不夠團結一致,總之,「天、地、人」各方面的任何欠缺都逃不過他的眼睛。與此同時,秀吉對自己看人的眼光也充滿自信。許多名滿天下的優秀人才身上的不足之處,在他眼前也總會暴露無遺。然而,秀吉卻至今也沒能夠在利休這麼一個茶人3身上發現任何缺憾。是天衣無縫,還是鳥飛不留影,總之毫無線索,就像一顆溜光無暇的珍珠。更要命的是,利休的周詳並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任何時候,利休都是一副悠閒自在、遊刃有餘的樣子,想必他在藝術之道上的德行已經達到十分圓滿的程度。這個事實不僅讓秀吉感到驚奇,同時也深受打擊。因為長久以來,攻擊別人的弱點都是他的拿手好戲。利休的完美打擊了他的自信心。普天之下,還有另一個人能打擊他的自信,那就是德川家康。但是,家康的毫無破綻是依靠著刻意的努力所實現的,總會露出人為的形跡。利休則不同,沒有任何痕跡。沒有破綻本身其實還不足以打擊到秀吉的自信。更可怕的是,利休這個人時而像個小孩般純真;時而如賢者般自由自在,卻毫無差錯;時而像富豪揮金如土;時而如貧者勤儉節約,卻不浪費或吝嗇。他的自然態度和深不可測的才氣讓秀吉非常感概。遇到利休之前,秀吉從來沒有對一個人羡慕到寧願用江山換取其才華的程度,但是,自從遇到利休之後,他有些許動搖了。利休到底是怎樣的人?秀吉希望能探個究竟,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清晨,他特意前去造訪。這次清晨造訪,可以說有一半是源於好奇心。此時,對於有鑒定人物這種特殊癖好的秀吉而言,這次探訪並不亞於戰場上的一次真正突襲。
到了利休的茶室門口,秀吉真的有一種如臨戰場的緊張感。他隨即找了一名隨從由側門進入先行通報。大雪也恰好在這時停了。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利休那精緻的漂亮庭院已蕩然無存,現在看上去充其量是一堆碎「棉花」。透過柴門看著眼前的光景,秀吉暗自竊笑。
「這樣的情形,再厲害的大師恐怕也很難拾掇出雅致的氣氛款待客人了吧。」
利休早已起床。豈止起床,他甚至已經生起了爐火,往鍋裡加入了新鮮清水,然後利用等水開的須臾,平心靜氣地在爐火旁打坐養起神來。
接到秀吉隨從的通報後,利休草草應了一聲,然後取出一把摺扇挾在腰間迎了出來。利休態度溫恭,沒有一絲慌亂,全然是以一種欣賞清晨雪景的心情招呼客人。倒是秀吉反而被這份心情所感染,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歡迎光臨,大人請進。沒什麼好東西,謹恭大人於雪中飲一杯粗茶。大人請隨我來。」
利休從腰間取出摺扇,顛倒,扇把朝前握在手中。只見他微躬身體,將扇把插入前面一步遠的積雪之中。接著,他輕輕一挑,積雪下便翻出一個扁圓的東西,東西被挪開後,露出了美麗潤澤的踏腳石。一步一挑,利休領著秀吉踩著踏腳石走向茶室。秀吉目瞪口呆。他仔細看了那扁圓的東西,原來是裝米布袋的圓形封蓋。不過,秀吉的「驚奇」之旅才剛剛開始。
「下雪的早晨,天冷,容易肚子餓。喝茶前請大人先吃點熱食暖暖身子。」
說完,利休不知從什麼地方取出一只乾米袋,捧出一些乾米撒入剛沸騰的鍋裡。接著,他從清洗茶器處的窗口前摘下一顆柚子,剖成兩半,然後將混了柚子汁的味噌湯盛入兩瓣柚子皮裡。這便是菜。隨後,他從鍋裡舀出泡飯請秀吉主從用膳。目睹利休樸實且優雅,滴水不漏的一舉一動,秀吉滿臉愕然,惟有感歎。秀吉接受了利休的款待,隨後返回。據說後來他曾深有所感地說:
「如此器量之人,足以掌管泱泱大國。」
我想說的話題是利休平素所做的準備工作。利休正是預估到將來可能會派上用場,所以才特意準備了米袋,製作好乾米,還在窗邊種了柚子樹。正因為他做好了充分準備,才得以在緊要關頭遊刃有餘地信手拈來。
不過,即使秀吉從未在這樣一個下雪的清晨突然造訪,利休做的許多準備工作無法派上用場,利休也不會有絲毫沮喪或洩氣。因為「事先準備」本身正是茶道所講究的修養工夫。
修養工夫的價值重於盡責,而不去考慮行為所帶來的效果。那麼,對誰盡責呢?並不為誰。總之,這種責任就是自己的份內之事。明治維新時期的許多有識之士,認為這是上天賦予自己的職責。不宣揚,不考慮效果,篤信其為自身本職,不斷深入地做各項準備,而且樂在其中。這就是真正的修養工夫。因此,修養工夫這個詞語往往伴有一種雅致的韻味。
就算不為人所知,沒有任何實際效果,修養工夫的造詣相當深入的人一樣能從中感受到強烈的閒情逸致和雅趣。他們舉止和氣質能證明這一切。
利休修養工夫的事物除了茶道之外一定還有很多。沒有人知道,這許許多多的修養工夫中,可能有很多都只是純粹的準備工作,永遠不會派上用場。同時,眾多的鑽研之中,能達到一定造詣的也非常有限。
在某件事上達到很深的造詣後,這種造詣就不再僅限於這一件事物了,它將對整個人產生影響。從這一事物中得到的收獲也不再侷限於一個領域,而是和很多技藝相通,足以感動眾人。就像利休修養茶道的工夫對於今天我們的處世待人依然有寶貴的參考價值。
利休的茶道詩歌中有這樣一句話:
縱然是潛沒於寒熱地獄的小茶勺,
如若無心,便無痛楚。
這句話說明利休已經從自己的修養工夫,升華到思考(覺悟)人生的階段。在充滿艱辛、煩惱的人世間,若能做到無心以對,所有的艱辛、煩惱都將變得微不足道──利休從鑽研茶道的經驗中總結出人生精妙之真諦。當然,這裡所說的「無心」,絕非麻木、冷漠之意。相反,「無心」是指勇往直前、全神貫注的專注精神。「無迷惑之心,一往如前」這才是「無心」之本意。
據說,柚子味噌湯就是利休首創的,是否真是如此已經無從考證。我只知道自己每次喝柚子味噌湯的時候,總會想起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