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蓮師在西藏:追尋蓮師足跡. 系列三

79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後記】
真正的朝聖之道
講述╱帕秋仁波切

在一次去不丹朝禮蓮花生大士聖地的旅途中,帕秋仁波切給予了以下的開示1。坐在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所建造的祈楚寺(Kyichu Lhakang)古老的佛殿中,仁波切就「如何讓造訪神聖之處的經驗具有轉化性?」給予完整的教導。他以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如何真正把朝聖帶入精神修持之道。

朝聖是展現虔敬心和信心的一個重要行持。它讓我們能完全透過聖地的加持,累積功德和清淨自己身、口、意三門的染污覆障。在《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rvana Sutra )中,釋迦牟尼佛言:「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我滅後,能故發心,往我四處,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何等為四?一者如來為菩薩時,在迦比羅斾兜國藍毘尼園所生之處;二者於摩竭提國,我初坐於菩提樹下,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三者波羅㮈國鹿野苑中仙人所住轉法輪處;四者鳩尸那國力士生地熙連河側娑羅林中雙樹之間般涅槃處,是為四處。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并及餘人外道徒眾,發心欲往到彼禮拜,所獲功德,悉如上說。」
現在,我們就在過去諸佛菩薩、摩訶上師蓮花生以及無量證悟者到過且給予加持的聖地。這個地方的加持力會有多強,完全取決於弟子,而這可以分作三類:帶著殊勝的信心、虔敬心和淨觀之人,會得到殊勝的結果;對於中等類型之人,帶著中等虔敬心、信心和淨觀,將獲得中等的結果;最後,就像當今的年代,人們對於祈請、生起信心、虔敬和淨觀感到困難,同樣會發現難以獲得聖地所帶來的加持。
有時候,弟子對於「祈請」一詞有困難。它的翻譯或許有點讓我們困惑,但我們應該花點時間去觀察自己在祈請的時候,都在請求些什麼。如果我們做的是正確的祈請,就應該請求來到這裡能夠見到、證悟到我們自己心的本質。我們向引介這個珍寶的人—自己的根本上師祈請。因此,我們並不是要求得到一個自身之外的禮物;而是請求慈悲的上師引領我們認識自性。同樣地,當我們祈請一切諸佛菩薩,是在堅定地祈願自己能獲得並穩固本然狀態的覺知。
◆一、頂禮,朝聖第一件事
當你去參訪一個聖地,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要知道如何頂禮。首先,你進入佛殿,隨即就要憶念並祈求在你面前的所有證悟的諸佛和上師,感受他們都現前於咕嚕仁波切的聖地。我們可以實際地靠近摩訶上師曾經修持過的地方,是不可思議的。不只如此,很多偉大的祖師們也曾來過,並給予這些地方加持。所以每當你去朝聖時,需要記得的第一件事便是三頂禮。
◆二、動機:莫忘憶持菩提心
頂禮之後,第二件事是憶念自己的「動機」。安靜地坐下來,並思維:「我在此朝聖,不只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發願以這次朝聖來祝福一切經歷著困境的有情眾生。我祈願一切眾生都能從這些困境中解脫,這就是我進行這次朝聖和修持的原因。」始終都應該生起良善的意願,並記得這些良善的意願。
因為當你來到類似這種增強修持的聖地,或許會變得自私,並且想著:「啊,我現在接受到加持、累積了功德,多麼幸運啊,我太幸福了!」變得自私是很容易的,因此很重要的是:要回顧自己的動機。菩提心非常重要!
◆三、領受加持,觀想蓮師放光賜四灌
第三是「領受加持」。要如何領受加持呢?你要想著:「啊!蓮花生大士!您是一切善逝的化現。您所有的加持、您所有慈悲、智慧、成就和證悟,您一切的一切,都如同如意寶一般展現在我面前。然而,由於我的業障和善德匱乏,而不能夠看到自己的本質已經是證悟的。啊!我自己的習氣是多麼可怕,令我變得多麼盲目;它們總是將我帶離真正的法道!」帶著如此深切的渴望,祈請並請求蓮師賜予加持,令你的染污清淨,並且能見到真實的法道。
接著,觀想摩訶上師放光,而你接受到他的灌頂。從他的眉間放射出白色光芒,融入你的眉間;紅色光芒來自他的喉間,藍色光芒則來自他的心間,分別進入你的喉間和心間。如果你做不到這麼細節的觀想,那就只要想著自己接受到蓮師的光輝、慈悲、智慧、莊嚴和加持。這是很重要的。每當你去朝聖,都需要知道如何透過這個方式讓自己獲得力量—這就是領受加持的方法。咕嚕仁波切說,在接受加持時,你需要堅定認識到:現在自己的染污都被淨化了,已累積了兩種資糧,而且接受到四種灌頂,接受到了一切的成就和加持。這是關鍵。
◆四、供養:吉祥日修薈供有大利益
第四,做一些供養,不要草草了事!如果你花費那麼多精力到了朝聖的地方,只做一個簡單的祈願和沒有誠意的供養,那就太不值得了。
「薈供」這個詞在梵文裡面是「嘎納察柯拉」(ganachakra),如果翻譯為藏文,字面的意思是「薈供輪」。想要淨除阻礙我們認識自己佛性的覆障之雲,最無上、不可或缺的方法,就是累積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而薈供的修持,就是快速累積資糧、清除覆障和修復破損的三昧耶,最善巧的方式之一。很多蓮師的伏藏教法都指出:修持薈供能累積巨大的福德。過去甚至發生過很多實例,蓮師本人親自現身在薈供的過程中,加持那些以不動搖的虔敬心來呼喚他的修行人。
儘管我們會修持不同的成就法,它們每一個也各自有單獨的薈供儀軌,但它們都具備相同的利益和目的:累積福德和智慧、淨除我們的覆障。對於那些在聖地做薈供的人,尤其是遇到蓮師日(藏曆每月初十)和空行母日(藏曆每月25號),我想提出一個簡單的建議:為了替自己和他人創造吉祥的緣起,在你開始修持時,要以〈蓮師七句祈請文〉向咕嚕仁波切祈請,這是很重要的。對不熟悉薈供修持的人來說,在那幾個日子單純念誦這個祈請文至少三遍,也會對自己的修持極為有益。
在五位伏藏王之一的咕嚕確旺(Guru Chowang)所發掘的其中一部伏藏教法中說道,在以〈蓮師七句祈請文〉向咕嚕仁波切祈請時:

一再如此祈請。
生起一種渴望和熱切的感受,
它如此強烈,以致你的淚水會奪眶而出。
如果你在虔敬心的全神貫注中覆沒,
強力地呼氣出去,接著讓一切如是。
清晰並醒覺,專注而無散,向內看。

當我們談到「上師」時,實際上有不同層面的意涵:外、內、密三個層面。〈蓮師七句祈請文〉談的是外在的上師,即顯現為咕嚕仁波切身形的象徵和代表。但是〈蓮師七句祈請文〉在內和密的層面,針對的分別是空性和俱生智慧。最後,無論你做的是什麼修持,一定要以菩提心的誓願來封存薈供的功德:「願一切有情由此薈供而獲大利益,願覆障之雲清淨,願慧日光芒照耀!」
◆五、發願:誓願證悟以弘法利生
供養做完之後,請要「發願」。你這次朝聖的願望是什麼?你坐在咕嚕仁波切前面的願望是什麼?你的願望是要利益一切眾生、維護教法,以及達到證悟。因此,我們由頂禮皈依開始;第二,生起動機;第三,接受成就與加持;第四,祈願並做供養。最後,我們必然要迴向功德以及發願。應該不斷地提醒自己,發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會偏離證悟,而是引導我們邁向證悟。有一部經典講到釋迦牟尼佛勸告一位國王,「啊,國王,無論你是走路、坐著、講話,或做其他任何事的時候,永遠不要忘記發願證悟。當你心中謹記這點,將永遠不會偏離正道。」
關於發願的力量,有一個著名的說法:「蓮花生大士安住在所有對他有信心的人頭頂。」當你帶著虔敬心祈請時,請記住這一點,並發願轉生在銅色吉祥山。對一個虔敬的修行人來說,銅色山真的就在當下,此時現在。曾經有很多記載顯示,過去有很多偉大的伏藏師和虔敬的弟子在禪觀中去過銅色吉祥山。我們的身體可能受限於時間,但心並不會。因此,如果一個人真正具備虔敬心,就能夠在一彈指間到達銅色山。虔敬心便是關鍵要點。沒有虔敬心,一個人既無法接受到加持,也不能感知到加持的徵兆。清晰的信心和虔敬,會掃除任何在禪修修持中生起的疑惑,因為這些珍貴的功德特質賦予我們內心的是信任和信心。
我的上師怙主紐修堪仁波切和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二位,都具有不可思議的豐富知識和深厚學養。不過,當他們給予教法時,講的第一件事總是:「如果你不具備信心、虔敬或慈悲,你就完了。嘗試做其他任何事都沒用。」他們教導的第一件事永遠都是這點。因此,請放鬆你批判的心,生起虔敬和淨觀之心,然後讓聖地的加持浸入你生命的核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