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9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一堂

現在我們這裏沒有什麼形式,不是打七,也不是參禪。這次的事情,都是我們的老朋友古道師鬧出來的。古道這位師父專門鬧事情,都是找我麻煩的。他提倡少林寺要恢復禪堂,因此請大家來,讓我們互相討論一下。

首先要了解,我不懂禪,也不懂佛,什麼都不懂,亂七八糟只會吹牛的一個人。他們上當了,聽我亂吹。也許我的年紀比你們大一點,人活老了就變精怪了。我自己經常引用孔子講的話,老而不死謂之賊;人老了,老賊一個。

這次請大家來,是準備做個討論的。諸位不要搞錯了,不是聽我講課哦!我沒有資格講課,也沒有資格做老師,不是善知識啊,但也不是惡知識。這一點千萬要了解!尤其我們這次很特別,不是你們向我請教,是我向你們請教,這些都要首先了解的,我先交代清楚了。

中國的習慣,出家人不喜歡向在家人請教佛法,這是中國佛教很有趣的一個矛盾。我講矛盾是客氣話,應該說這種習慣是非常錯誤的。你們看中國禪宗,影響佛教比較大的著作,許多都是居士的作品,譬如禪宗最流行的《指月錄》,是瞿汝稷居士的作品。換一句話說,出家人沒有時間,光管修行就夠忙的了,佛教的弘揚卻靠居士。

所以當年有一個人這樣講,我是最贊成的,就是歐陽竟無先生(一八七一─一九四三),諸位聽到過嗎?我再給你們介紹,他是金陵刻經處楊仁山先生(一八三七─一九一一)的弟子。楊仁山居士的父親,跟曾國藩是同學,這個一講一百多年了。那個時候洋文化來了,滿清要垮了,楊仁山居士的父親就推薦自己的兒子去找曾國藩。正好,慈禧太后派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到英國去做大使,開始中國的第一個國際外交。曾國藩看到楊仁山說,你跟我兒子一起到國外去吧。那個時候出國,不得了,不是留學哦,是做外交官,就這樣一起到了英國。

他到了英國以後,才接觸到佛學,在國內反而是不學佛的,而且反對佛教。後來一路跟隨曾紀澤轉到了日本,日本那個時候,正流行中國的學問。

這裏告訴出家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日本的明治維新,是靠中國什麼學問呢?王陽明的學問。王陽明是明朝儒家裏頭的禪宗,是最了不起的,中國文化叫「王學」。日本當時也推翻了舊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用的是「王學」起家的。現在講到王陽明,中間岔過來是要大家注意。王陽明年輕時也學佛;究竟是參禪,還是修天臺宗什麼的,不知道,總歸他學佛,也學道家的。他靜坐得比我們一般出家的好多了,坐得有了眼通;他的朋友要來看他,半個月以前他就知道了。時候一到,他就去幾里外等這個朋友。

「哎,你在這裏幹甚麼?」

「我來接你啊。」

「你怎麼知道我會來?」

「我早就知道你今天會來。」

他常玩這個本事,道家、禪都玩得很好。最後忽然不玩了,他說,玩這些本事,只是自己「玩弄精神」而已。他是走禪宗明心見性的路線開始,最後他用儒家的話,講心性之學。

這個事情你們要特別注意,直到現在王學還影響中國,影響東方也非常大。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很多和尚是跟著王陽明學禪的,就是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王陽明學問的重點是「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意思是說,我們能知之性,有個思想,有個知道,見聞覺知就是心。知道那個對的就該去做,不需要有分別去考慮,即知即行。日本人採用了他知行合一這個原則,融合了西方、東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維新,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因為時間關係,我只做簡單的介紹,王學還有個道理的,你們這幾位大師們,要特別注意啊!你聽了這個王學,將來接引知識份子、學者,你們就有本事啦!不然你講到禪宗,一提王學,什麼都不知道,那不行的啊!尤其你們年輕學白話教育出來的,這些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你們學禪,要參考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第三句話:「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個良知良能,是《孟子》裏頭提出來的。譬如我們的知性,大家今天坐在這裏盤腿,自己知道在盤腿,現在聽到了記錄,是自己的知性。第四句話:「為善去惡是格物」,作人是為善去惡,是戒律。這四句教是王陽明學說的主旨,你看他學過禪沒有?當然學過禪,對禪很清楚啊。

我現在又岔過來,跳了三、四岔了。可是後來我在教這個課的時候,反對王陽明,批評他了;我說他沒有大徹大悟,沒有見道。他參禪破了第六意識,分別心不起了,第七識影子都沒摸到,第八識更談不上。換句話說,參禪他破了初關了,什麼是重關也不懂,更談不上破末後牢關。第三卷 靜坐六大境

「靈界能量」無所不在,它是使法界井然有序的連結鍵,是生命的勢能,維持生命意識和擴展意識的要素,所有行動及生理機能的基礎。

我們如何取得先天元氣能量?

生物在深睡和完全靜默中,可以接收到一部份靈界能量,再運用這些能量來從事日常心靈活動,如觀看、說話、聆聽、思考及身體活動。

我們在睡眠中只能獲得10%至15%的靈界能量,相當有限,無法滿足身體機能全部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為何會感覺到「疲憊」「倦怠」「緊張不安」的原因。這些現象導致身、心的壓力和各種的疾病。幫助我們改善、治療的惟一方法就是獲得更多的「靈界能量」。

「靈界能量」是維持生命、活出健康、快樂的要素,我們可以從靜坐中汲取充沛的靈界能量。

靜坐

第一重:基重功夫

睡眠是無意識的靜坐(可以得到有限的能量)

靜坐是有意識的睡眠(在靜坐中,我們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提升身體、心靈和智能的力量。

累積能量開啟第六感之門等於進階到超感官的領域。在靜坐中得到的能量,能帶給我們鬆弛、健康、快樂,它也能讓自身體能邁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靜坐就是一趟意識回歸自性的旅程。靜坐中,我們有意識的從身體開始,進行穿越心靈、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程。

開始靜坐

找一處安靜沒人干擾又舒服的地方,選擇一個感到很舒服、穩定的坐姿,只要放鬆,不要持咒。停止肢體的活動,包括觀看、說話、思考等。

坐穩後 ,身體與空間會產生一個迴路,更加穩定,停止一切心靈活動。

身體放鬆、平和,意識會進入到心靈、智能所在的第二層區域。心靈會處在一個寧靜、澄淨、清明的意念狀態。此時紛雜的念頭會不斷地侵襲、浮現在心靈表層,不斷帶來已知或未知的問題。我們要克服、跨越心靈和智能的限制,就必須觀照「呼吸」, 而觀照是一種自性發出的意識,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一切的動作自然無為,千萬不要變成「有意識」的呼吸。

以下介紹三種靜坐的技巧:

數息靜坐法:請把注意力專注在吸氣與呼氣上面,當每次「吸氣」時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吸氣」,仔細體驗觀察「吸氣」的過程。在呼氣時心中默數「一」……直到吐完氣為止。重複同樣的吸氣、呼氣循環算一次計數,接著「二」、「三」、「四」……數到「十」後再重頭計數。靜坐中不斷的重複「一」到「十」循環呼吸,直到靜坐時間結束。第三卷 靜坐六大境

「靈界能量」無所不在,它是使法界井然有序的連結鍵,是生命的勢能,維持生命意識和擴展意識的要素,所有行動及生理機能的基礎。

我們如何取得先天元氣能量?

生物在深睡和完全靜默中,可以接收到一部份靈界能量,再運用這些能量來從事日常心靈活動,如觀看、說話、聆聽、思考及身體活動。

我們在睡眠中只能獲得10%至15%的靈界能量,相當有限,無法滿足身體機能全部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為何會感覺到「疲憊」「倦怠」「緊張不安」的原因。這些現象導致身、心的壓力和各種的疾病。幫助我們改善、治療的惟一方法就是獲得更多的「靈界能量」。

「靈界能量」是維持生命、活出健康、快樂的要素,我們可以從靜坐中汲取充沛的靈界能量。

靜坐

第一重:基重功夫

睡眠是無意識的靜坐(可以得到有限的能量)

靜坐是有意識的睡眠(在靜坐中,我們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提升身體、心靈和智能的力量。

累積能量開啟第六感之門等於進階到超感官的領域。在靜坐中得到的能量,能帶給我們鬆弛、健康、快樂,它也能讓自身體能邁入一個更高的境界。靜坐就是一趟意識回歸自性的旅程。靜坐中,我們有意識的從身體開始,進行穿越心靈、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程。

開始靜坐

找一處安靜沒人干擾又舒服的地方,選擇一個感到很舒服、穩定的坐姿,只要放鬆,不要持咒。停止肢體的活動,包括觀看、說話、思考等。

坐穩後 ,身體與空間會產生一個迴路,更加穩定,停止一切心靈活動。

身體放鬆、平和,意識會進入到心靈、智能所在的第二層區域。心靈會處在一個寧靜、澄淨、清明的意念狀態。此時紛雜的念頭會不斷地侵襲、浮現在心靈表層,不斷帶來已知或未知的問題。我們要克服、跨越心靈和智能的限制,就必須觀照「呼吸」, 而觀照是一種自性發出的意識,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一切的動作自然無為,千萬不要變成「有意識」的呼吸。

以下介紹三種靜坐的技巧:

數息靜坐法:請把注意力專注在吸氣與呼氣上面,當每次「吸氣」時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吸氣」,仔細體驗觀察「吸氣」的過程。在呼氣時心中默數「一」……直到吐完氣為止。重複同樣的吸氣、呼氣循環算一次計數,接著「二」、「三」、「四」……數到「十」後再重頭計數。靜坐中不斷的重複「一」到「十」循環呼吸,直到靜坐時間結束。元陽神功

第一章 元陽神功脈源

【元陽神功】在周朝以前稱為【日思】。本是道家習常養生修行功夫,到了秦漢以後漸漸發展成「存思」「存想」之道家修練法門之一。藉由人體神識意念的控制與自然交融合一,進而提升修功至「天人合一」。再以先天之氣交合元神意識,在無限空中吸收真源取得宇宙能量。宇宙中以「日」為能量之源,上古修道仙人皆知如何汲取陽元以助養命。但是「仙人指路」凡露其三分,悟者自得,愚鈍則失。日後,千年「道家」養生功法被「道教」所吸收再創新、分門重鑠,已失原真樸質。歷代修練者將其分門別類,漸漸發展出各種的「氣功」「吐納」「內外丹功」……等,殊不知後世練習的養生功法皆源於【日思】道樸修行法。

「精」「氣」「神」為天地三合聚象,對應道人的「身」「心」「靈」三元生命。「精元」先天之精,為萬物創生之物質資材,天地間的萬靈生物有精即生,無精則亡。「元氣」執元氣曰陽,天地交合運行沖和而生無形之氣。天地萬物莫不賴之生存,人體思想、意識活動之源,流行於身體之內、外,內為陰陽調和平衡生命;外為人體形氣,可觀人之氣數及能量之象。「元神」乃宇宙天地自然所蘊涵的無形精神,是宇宙意識降生為萬物之一點靈光。在人身上為「人神」或「心神」,是生物的生命靈魂。人體所有活動現象及精神、意識思想皆由「心神」控制指揮,是生命的主宰,神氣旺盛則人健康有活力。修行者要勤修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三元合一,練神還虛,虛靜臻道。靈體健全則人無疾患矣。我當年公開批評他時,那是很嚴重很危險的,等於在共產黨裏頭反對毛澤東!因為當時蔣介石委員長,他提倡的是王學,他是校長,我是教官,我上課公開講王陽明不對,講他沒有徹底悟道,但我講出了理由:

「無善無惡心之體」是根據六祖慧能來的,你們都知道那句話吧?慧能大師不是拿著衣缽,回到廣東嶺南嗎?我請問你們知不知道,你知道就點頭,免得我費事嘛!不知道我就補充一下,不要客氣,我們是討論,隨便談話,都知道就不要解釋是吧?當時六祖接引那個什麼人?(答:惠明禪師)對了!這樣講話就痛快了,不要那麼嚴肅。

惠明看到六祖,六祖說:「你為了衣缽,你拿啊!」他拿不動,這一下他就傻了。「師父啊,我不是為衣缽而來,是為法而來。」哦!既然為法而來,他就說法接引他。你們都看過《六祖壇經》嗎?(答:看過)下面怎麼記載的?這考問你們了。古道師已經告訴過你們,我講課隨時出問答題的啊!不是光講光聽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