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奮起飛揚在人間(上下不分售)

9特價6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耕致富,經濟風暴下的成功之道

前言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新春賀詞為主軸,揣摩其內容含義,擬定的演講主題。為什麼有這個因緣,已經在「自序」裡面提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二○○九年大師的賀詞是「生耕致富」,於是定了這個題目:「生耕致富,經濟風暴下的成功之道」,為何要這麼說呢?這是有它的背景原因。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
二○○八年九月,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所引發的金融風暴,如骨牌效應導致全世界的金融危機。而它引發了哪些可怕的惡果呢?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聲請破產,保險業的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世界最大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的「美林證券」也爆發財務危機。還有美國大小銀行五十多家倒閉,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三大車廠要靠美國政府紓困才有辦法維繫下去。
不只美國本身非常悽慘,遠在海外的一些國家也是灰頭土臉。如冰島這個國家瀕臨破產,三大銀行被政府接管,一些經濟體脆弱的東歐國家,亦面臨破產危機。本來一桶石油高達一百五十美元以上,隔不了多久只剩下三十多美元。微軟、Google、台塑、台積電在裁員,甚至許多科技大廠也在放無薪假,這些都是當時大家耳熟能詳、怵目驚心的新聞,因為你我都受到波及了。
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布萊爾,提到此波的金融海嘯對世局的震撼與威脅,可能遠超過恐怖主義與核武擴散。我們似乎很難理解,經濟風暴跟恐怖分子以及核武擴散有什麼關係?布萊爾舉例道:希特勒是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世界經濟大恐慌時期奪取了政權,因而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他說不擔心希特勒這樣的暴君出現,但他擔心一些體質較弱的國家,因為金融危機,可能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繼而發生政治動亂,屆時世界將陷入更危險的狀態。可以知道金融風暴已經不是經濟問題,已變成政治問題了。
為何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呢?其實是導因於人們的貪婪。就以「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來說吧,如向銀行借款,或許這個借款人只能提供五十億美元的抵押品,但竟然可以借貸到五百億美元。銀行當然也憂心會出現壞帳,於是將未來的利息收入也列為收益,再將眾多借款人的信貸打包出售給第三方。
經濟景氣好的時候,借款人按時還貸款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金融風暴發生,借款人違約,即使出售五十億的抵押品也遠遠不能彌補那五百億的損失!更何況這種情況不止一家,當成百上千的借款人都違約了,就造成難以彌補的殘局。因此,這個無底洞到底有多大?危機有多嚴重?真的沒有人能準確預測。
當財務危機爆發以後,這些造成金融風暴的公司領導者,不但不謀求拯救公司,還想方法撈錢,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最令人詬病的是AIG 的主管拿了政府一千七百億紓困金,卻將一點六五億美元發給高階主管當做紅利,美其名要留住人才,但有些人領了錢就辭職了,因而成為美國的全民公敵。
美國總統歐巴馬講到此事生氣的開嗆,這不單純是金錢問題,是攸關美國的基本價值,此價值從零售業、華爾街到華府都應依循相同的「道德規範」行事。此基本價值不就是重視心靈層次的意思嗎?也就是美國人常說的誠實正直的特性,但他們都忘記了。
所以這次金融風暴,真正的根源在哪裡?就是佛門所說「貪、瞋、痴」煩惱三毒當中的「貪」。因此,真正要解決經濟危機的問題,應該要先從人們的內心著手,而不是只有重視制度的改進。
(二)生耕致富是最佳解藥
處於這樣恐慌的時刻,世界秩序混亂的時候,星雲大師所題「生耕致富」新春賀詞,是對治這次金融風暴的最佳良藥。大師針對賀詞,做了如下的解釋:「『生』包含生命、生活、生意、生機,『耕』就是耕耘。『生耕』是指在生活中用心耕耘、勤奮努力,耕耘生活也耕耘心靈,必能獲得外財與內財的豐收富足、圓滿富貴。」
有關「生耕致富」賀詞,有人問,為何不是深淺的「深」,為何用生命的「生」?此道理大師在《合掌人生.一筆字的因緣》有提到:「二○○九年,我寫了『生耕致富』,一般人都習慣用深淺的『深』,但是我寫的是生命的『生』,因為我覺得,中國字『生』的意思是,生命要生活、要生存,必須要『耕耘』,這才更有意義。但有的人總是說我寫錯字,我覺得也不必去爭論什麼了。」其實大師的見解是對的,且意義更深厚。
我們從字面來看,「生」是「牛」和「一」構成,表示我們每一個人要像一頭老牯牛,一步一腳印、認真踏實地做事;再看「耕」字,是「耒」和「井」構成,「耒」是一種鋤田翻土的農具,「井」代表田地,表示農夫辛勤在田地上耕作,方能耕出一畝好田。「生耕」二字將所有含義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生命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耕耘、勤奮努力,不但耕耘我們的生活,還要耕耘我們的心靈。如此我們的生命一定更加圓滿。
(三)星雲大師是生耕致富的典範
另外,大師又對賀詞做了如此說明:「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有生命,生命要活著,第二要生存,我不是今天一天,我還要明天、後天、今年、明年,我要生存,我還要生活,我有了生命、有了生存,我不能不吃飯,不能不穿衣服,不能沒有日用,不能不富有。你要富有,我的結論就是『生耕致富』。『耕』就是勤勞,『耕』就是要播種,『耕』就是要結緣,『耕』就是工作,你如果要生存、生命、生活,你要工作、要勤勞,你就能致富,所以世間上應該沒有窮人的,世間上每一個人只要肯得生耕,人人都能致富。」
大師這番見解以及實際踐履「生耕致富」,得到各界的推崇、肯定。例如:二○一六年為慶祝佛光山開山五十週年,佛光山特別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設置「星雲大師著作藏書特展」,這是首次以星雲大師著作所策劃的常設展。
展覽內容分為「大師與文學的因緣、如何踏上寫作弘法之路、佛法裡的暢銷作家、看不見的書寫」,讓信眾了解大師如何以文字弘揚佛法,實踐人間佛教的理想,並以文字的力量,為當代佛教弘傳寫下嶄新的一頁。一月三十一日舉行開幕典禮,除了星雲大師出席外,名詩人余光中教授、曾任中央大學圖書館和台灣文學館館長的李瑞騰教授等貴賓亦蒞臨現場。
大師致辭時提到,他沒有上過學,小時候是由不識字的母親教他認字。十二歲出家,曾經在大陸的南京棲霞山、鎮江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常州天寧寺等寺廟參學,七十歲以後才開始學寫書法。又說自己「現在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說話不標準、手腳也不方便,是一個『六根不全』的殘障老人,但每天仍勤練書法,寫一筆字,一天寫一百張以上 」,並將義賣的善款,全數捐給「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造福社會大眾。
此外, 大師用口述的方式持續創作,每天超過五千言。早年台灣生活艱難,許多人在其他宗教捐贈的麵粉、奶粉和衣服之下,改變了信仰。大師自許:「靠教來『 呷飯』(吃飯),我不要,我不但不靠教來『呷飯』,我要把飯跟大家結緣。」這是多麼偉大的宣言,多麼崇高的節操啊!
今天佛教得到大家的尊崇,人間佛教受到大家的肯定,正是在大師這樣的發心立願、這樣的辛勤耕耘,所帶來的偉大成果。如今我們看到,大師已經書寫了三千多萬字,出版了三百多本書,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不僅創辦了五所大學,還在全世界創辦了十六所佛學院;世界數十所名校頒發給大師榮譽博士及名譽教授逾三十個;創辦多個基金會,以推廣文化教育為目標。
大師是真正的「人間佛教實踐者」,因為「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是實際做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大師「生耕致富」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各位朋友參考學習。
接下來,要和各位讀者共同探討「生耕致富,經濟風暴下的成功之道」,以下提出六點看法。
一、勤勞努力
前青輔會主委王昱婷,有一次和企業界討論時下青年的性格,發現少部分青年之所以被認定為草莓族是有原因的。她說台灣不是缺少就業機會,而是許多人不願屈就。她講了一則小故事,有教授推薦優秀的學生去某公司應徵,老闆對學生的各種條件都十分滿意,面試快結束的時候,他問學生有什麼問題要了解的嗎?得到的答案,讓人傻眼。學生問:「如果來上班,是否容許遲到?」
另外,有一位開餐廳的老闆說,他們徵聘服務生,有一位高職剛畢業的女生去應徵,各項條件談妥後,這位女生竟然要求每個星期六要放假,因為她的男朋友週六也放假,要知餐廳真正忙碌的時間,不就是週末嗎?當然被婉拒了。
還有一個年輕人自身條件都不錯,面試時問人事主任,公司有幾個停車位,主任答說只有兩個,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總經理的。年輕人立刻表示,如果沒有停車位,每個月應該多支付四千塊的停車費給他,當然這位青年無法獲得這份工作。
社會上流行這麼一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如果年輕人真的有這種好高騖遠、好逸惡勞的心態,相信他是不會成功的,當經濟風暴來襲,他如何立足呢?
(一)殺雞取卵的結果
這樣的心態,讓我想到一則民間故事。一個窮困潦倒的丈夫往生了,為了感念妻子生前不離不棄跟著他受凍挨餓,因而跟閻羅王說,希望做牛做馬報答。閻王感念他們夫妻情深,便將他變成一隻金色的鵝。
這位窮丈夫很高興地託夢給妻子說自己變成一隻金鵝,但特別囑咐每天只能拔一根金羽毛變賣。過沒幾天,家裡的母鵝果然生出一隻小金鵝,他的妻子每天就靠著一根金羽毛改善了生活。但妻子仍不滿足,覺得日子雖然過得去,總是不能大富大貴,因而生了歹念,將這隻小金鵝的金毛全部拔光,也不管金鵝的痛苦。說也奇怪,本來黃澄澄的金毛,此時竟然變成雪白的羽毛,這隻小金鵝也一下子長出美麗的羽毛,拍拍翅膀飛走了,只留下一臉黃金夢碎的妻子。
這雖然是一則寓言故事,但背後殺雞取卵的貪婪惡果值得我們深思。如前面所說的AIG 將政府的紓困金拿去分紅,為人所不齒。還有雷曼兄弟宣布破產,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準備加以收購,談判過程中,雷曼公司高階主管卻要求享有高額的紅利。他們這種自私自利的舉動,當公司出現危機,他們不但沒有拯救公司,也沒有想到這麼多員工該怎麼辦,而是想盡辦法撈錢,真是「只為自己求享樂,哪管眾生在痛苦」,令人唏噓慨嘆啊!
(二)你我都有二十甲田地
《人間福報》曾刊登過一篇短文〈二十甲田地〉,內容是這麼敘述:
某一個城鎮,有位賣丸子的吳老闆,鎮上幾乎都是他的老顧客,他有個特殊本領,只要看到哪位太太出現,他就知道應該為她放多少斤的丸子進去她的菜籃裡,加上為人風趣,因而深得大家喜愛。
吳老闆從小父母雙亡,跟著祖父母在菜市場賣丸子,生活艱困,卻常向人炫耀自己有二十甲祖田可以耕種,大家聽了都嗤之以鼻,笑他愛吹牛。但他為人誠實,價錢公道,而且工作認真、熱情招呼,因此人緣很好,顧客越來越多,慢慢有了積蓄、蓋了房子。
看著吳老闆一年比一年發達,有人好奇地問他,你真的有二十甲良田呀?他笑著說:「這二十甲田每個人都有啊!」他拉起袖子,捲起褲管道:「十隻手指、十隻腳趾,不就是父母留給我的祖產,靠著它奮鬥、耕耘,得來的豈止是二十甲田地哪!」
吳老闆將我們的手腳比喻成二十甲田地,不就是星雲大師「生耕致富」的含義同時也是對華爾街過度操弄金融槓桿、追逐超額利潤、不事生產只管螢幕上數字的投機客一種棒喝。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