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橘子禪:呼吸,微笑,步步安樂行

9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導論】在每個正念分明的當下/游祥洲

  一九八八年春天,初次接觸了一行禪師的禪法。那時我正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由於日本友人的介紹,讀到了一行禪師的英文著作《正念的奇蹟》(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這一本再版多次,並且名列宗教暢銷書的著作,在歐美帶動了禪學的新風潮。筆者一開始讀這本書,就深深地被它雋永的文字與平易近人的禪法所吸引。尤其重要的是,書中直截了當地指出。「正念」(Mindfulness)是佛法修行的根本大法。

  熟悉大小乘佛法的朋友都知道,「正念」是佛陀所開示「八正道」的綱領之一,也是三十七道品的重要內涵,但是把「正念」特別顯揚出來,用它來掌握生命的脈動,用它來貫穿全體佛法,卻是一行禪師獨到的見解。讀完了《正念的奇蹟》,筆者豁然省悟,從初發心到成佛,畢竟只是在當下一念做功夫,畢竟只是在當下一念自己作主而已!

  於是從一九九○年起,筆者以一行禪師「正念禪」為主題所做的公開演講,從臺灣頭到臺灣尾,從美西到美東,四年來已在百次以上。此後多方搜集一行禪師的英文著作,真是接觸愈多,愈感殊勝!在此同時,筆者多次親近臺灣靈泉寺惟覺老和尚習禪,於是在實修中,更清晰地得到了有力的印證。當代兩位稀有善知識的卓越教學,為我帶來了「佛佛道同」的親切體認!

  令人振奮的是,一九九○年起,臺灣的《菩提樹》月刊和《十方》雜誌也陸續地推出了一行禪師的中譯稿。包括《祥和人生》(Being Peace)、《相即》(Interbeing,本書中翻為「相互依存」)、《般若行深處》(The Heart ofUnderstanding,般若心經註解)等書,都由島內佛教界幾位十分傑出的行家予以譯出。很顯然地,一行禪師的禪法自一九七六年歐美開始弘傳以後,這一股風潮,已經逐漸接近臺灣。

  一九九一年,一行禪師的另一本英文新作《橘子禪》又在歐美引起熱烈的迴響。同年歐美暢銷書排行榜中,《橘子禪》列名非小說類第七名。這樣一本暢談佛教禪法的書,竟能跳出宗教範疇而進入歐美的暢銷書市場,可說是佛教著作罕見的奇蹟!

  《橘子禪》一書內容,仍是以一行禪師一貫的「正念禪」為主軸,然而在整個架構上,卻顯現了「正念禪」更廣泛的妙用。要而言之,一行禪師在此書中,至少傳達了十個重要的訊息。

  一、以正念為入手方法的修行觀。這是一行禪師的招牌。他可以信手拈來,處處都是正念修行的契入處。

  二、生活化的禪法。一行禪師以正念禪為中心,不談神通感應,不講儀式排場,只是平實地鼓勵人們把正念分明的工夫用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從吃飯、洗臉、刷牙、洗澡、澆花、吃水果、洗碗、擦地板、開車、散步、擁抱到工作,處處都可以看到正念分明所帶來的莫大喜悅。對於現代的上班族而言,一行禪師的提示:「享受,並且與工作合而為一」(Enjoy and be one with your job),實在是點石成金的妙方。有些人以為學佛就是放下工作,終日枯坐,這其實是不得要領。真正的佛法,原來只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保持正念分明而已。

  三、入世佛教的風格。一行禪師本身精通大小乘佛教,特別是深受漢譯《華嚴經》、《法華經》、《金剛經》以及《六祖壇經》等大乘經典的影響,因此對於菩薩道的入世風格,有著堅定不移的表達。尤其是他把菩薩精神積極落實於和平與反戰運動,更令人不禁覺得,一行禪師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

  四、回歸禪宗的教學。一行禪師的正念禪,雖以南傳佛教的「觀呼吸」(Anapanasati)為前方便,但是用功的重點,則是中國禪宗的「活在當下」、「直下承當」。特別是他時常強調「當下最美好」(present moment, wonderful moment),更是把禪的喜樂本質,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行禪師之所以能夠把南北傳的佛法做如此巧妙的結合,自與他本身承襲了中國臨濟宗的法脈有著密切的淵源。

  五、相即相入的世界觀。在一行禪師的正念禪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世界觀基礎,那就是從原始佛教的緣起觀延伸到華嚴經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觀。菩薩道的大悲與空慧,都要以此為自我提升的樞紐。

  六、化慈悲為行動的十四戒。一行禪師對於佛教的傳統倫理學,除了立足於現代人的生活特性而對「五戒」提供了更親切的詮釋之外,同時也基於大乘佛教「發菩提心」的理念,為現代人提供了十四個極重要的生命倫理,他稱之為「十四戒」。十四戒的可貴處,不在於它提供了新的教條,而是它為我們提供了一面新的鏡子,有助於心靈的內省與開拓。在《橘子禪》書中第三篇以及《相即》一書中,對此都有極為深入的闡明。

  七、結合當代心理治療的深刻見解。一行禪師本著佛教「十二因緣觀」的基本理念,將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直溯「無明」;用白話來說,「無明」就是「不明白」;在我們的生命經驗中,多少苦難,其實都是因為事前事後「不明白」而引起的,因此解除煩惱之道無他,就是以「明」(明白)來破除「無明」而已。唯有修學正念分明,才能夠以一顆明明白白的心,明明白白地去解開一切煩惱痛苦的結。在《橘子禪》第一篇中,他深入地結合了當代心理治療學,提出「轉化」而非「轉移」的自我調癒理念,的確是對治當代人心病的無上法藥。目前在美國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療學家史蒂芬.雷恩博士(Stephen Levine)在《對治生死》(Healing into Life & Death)一書中,特別陳述他引用一行禪師的正念禪而治癒癌症病人的臨床實例。正念的奇蹟,於此又一確證。

  八、心靈生態學。一行禪師認為,現代人不但要重視環境生態學,更要重視「心靈生態學」。人類要維護心靈健康,首先要維護心靈的生態環境。他在本書第三篇中,對此提出了嚴肅的呼籲。

  九、大悲之門。一行禪師有一首傳誦歐美的英文詩,叫做:〈請以真實之名字呼喚我〉(Please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熟讀此詩,更可以領悟到佛教的「大悲之門」究何所指。唯有打開我們心中的大悲之門,我們才會真正明白,對人生旅途中一切仇敵的「和解」,是何等重要的自我療癒的一環。

  十、重視兒童教育。一行禪師一直致力於拯救世界各地飢餓兒童的工作,特別是重視兒童教育。他認為我們今天如果不善盡對兒童的教育之責,明日的世界就不會有和平。一行禪師把自己所有暢銷書的版稅,完全捐獻在此一工作上。而在他所主持的各種禪修活動中,他更熱誠邀請兒童參加。請看他在本書中一段感人的結語:「牽著你孩子的手,請他/她一塊兒跟你坐在草地上,……一塊兒呼吸,一塊兒微笑,那就是和平的學習。」把正念禪融入兒童教育中,是一行禪師又一感人的特色!

  綜合上述可知,一行禪師的教學,對於現代人而言,的確是開啟了一扇喜樂之門。進入此一喜樂之門的要領無他,當下正念分明而已。此一法門,退可自淨其心,進可兼善天下,實在是全體佛法的根本大用之所在。


第一部 呼吸! 你是生氣蓬勃的(節錄)

◎全新的二十四小時

  每天早晨,當我們醒來時,有全新的二十四小時可過。這是多麼珍貴的禮物! 我們都有能力以某種生活方式度日,讓這二十四小時為我們自己以及其他人帶來安詳、喜悅、幸福。

  安詳就在眼前,就在此刻,在我們自己身上,也在我們所做、所見的一切;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觸及這份平靜。我們不必到他方遠遊以享受藍天,不必離開自己的城市,甚至無須離開自己所住的社區,就能欣賞美麗孩童的雙眸。就連我們呼吸的空氣都可以是喜悅的源頭。

  我們微笑、呼吸、行走、用餐時,都可以用某種方式,讓我們可以接觸豐沛而隨處可得的幸福。我們非常善於為生活做準備,卻不善於生活;我們知道如何為一張文憑犧牲十年,願意拚命取得一份工作、一輛車子、一棟房屋,卻很難記得自己活在當下這一刻,只有這一刻我們才活著。我們呼吸的每一口氣,跨出的每一步,都可以充滿平靜、喜悅與寧靜;我們只須覺醒,活在當下此刻。

  這本小書的問世是作為一口正念之鐘,提醒我們。

  幸福只有在當下這一刻才可能存在。當然,規畫未來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即使是規畫也只能在當下此刻發生。這本書是一份邀約,請你回到當下此刻,發現平靜與喜悅。我提供一些個人經驗與方法,也許能有些助益,但請不要等到看完這本書才開始找尋平靜。每一刻都有平靜與幸福,跨出的每一步都是平靜。我們應該攜手同行,願你一路平安愉快!


◎蒲公英擁有我的微笑

  如果一個孩子微笑,如果一個成人微笑,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微笑,都能平靜、快樂,不只是我們,還有每個人都會因此獲益。要是我們真的知道如何生活,還有什麼方式比用微笑開始一天的生活更好呢? 微笑證實我們以平靜喜悅度日的覺悟與決心,而一抹真誠的微笑來自一顆覺知的心。

  當你醒來時,要如何記得微笑呢? 也許你可以在窗前或從床鋪上方的天花板垂掛個東西提醒自己—例如一根樹枝、一片葉子、一幅畫,或幾句勵志小語,以便睡醒時可以注意到。一旦你逐漸養成微笑的習慣,可能就不需要借助外物的提醒了,一聽到鳥兒歌唱或看到陽光透窗而入,你就會微笑。微笑幫助你溫和、體貼地面對這一天。

  當我看到有人微笑,我立刻知道他或她處於覺知的狀態。這一抹嘴角輕揚的微笑,有多少藝術家曾經努力讓它在無數的雕像與畫像中浮現? 我相信當這些雕刻家與畫家在創作時,臉上必定帶著同樣的微笑。你能想像一個憤怒的畫家可以畫出這樣的微笑嗎? 蒙娜麗莎的微笑似有若無,只有一絲淺淺的笑意,但是即使那樣微微一笑也足以讓我們臉上的肌肉放鬆,掃除一切憂慮與疲憊。我們雙唇輕淺的笑靨奇蹟似地助長覺察力,而且讓我們平靜。微笑讓我們以為早已失去的平靜回到我們身邊。

  微笑將帶給自己以及周遭的人幸福。就算我們花大錢買禮物送給家人,我們買的任何禮物為他們所帶來的快樂,絕對比不上我們覺知的禮物,也就是我們的微笑,何況這份珍貴的禮物根本不用花一毛錢。有一次在加州的禪修結束時,有個朋友寫下這首詩:

我弄丟了我的微笑,
但是別擔心;
它在蒲公英那兒。

  如果你弄丟了自己的微笑,卻還能看出一朵蒲公英為你保有它,情況還不算太糟,你還有足夠的正念可以在蒲公英上看到自己的笑容。你只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一、兩次,就能找回自己的微笑。蒲公英是你朋友圈裡的一分子,它就在那兒,忠實地為你保持笑顏。

  事實上,你身邊的一切都為你保持笑顏,你不必感到孤立無援,只要開放自己,接受環繞在身邊還有自己身上的所有支援。就像我那個看到自己的微笑被蒲公英保存的朋友,你也可以注意自己的呼吸,然後就會重拾微笑。

◎注意呼吸

  有些呼吸的技巧你可以用來讓生活變得生動活潑,增添樂趣。第一種練習很簡單,當你吸氣時,告訴自己:

「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氣。」
當你呼氣時,告訴自己:
「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氣。」

  如此而已。你認清自己的吸氣是吸氣,呼氣是呼氣,甚至不需要念整句,可以只念兩個字:「吸」和「呼」。這個方法可以幫你把心維持在自己的呼吸上。當你練習的時候,氣息會變得安詳、溫和,而且身心也會變得安詳、溫和。這個練習並不難,只要幾分鐘你就能體證禪修的成果。

  呼吸非常重要,而且樂趣無窮。我們的呼吸是身心之間的聯繫。有時我們心裡想著一件事,身體卻在做另一件事,身心不一致。藉由專注呼吸—「吸」和「呼」—我們將身心合一,再次成為一體。注意呼吸是一道重要的橋梁。

  對我來說,呼吸是我無法錯失的一種喜悅。每一天,我都練習注意呼吸,在我的小禪房裡,我用毛筆寫下:

「呼吸! 你是活著的!」

  光是呼吸和微笑就能讓我們快樂無比,因為當我們知道自己在呼吸的時候,就完全找回自己,並且在當下這一刻與生命相遇。

◎當下此刻最美妙

  在繁忙的社會裡,偶爾能注意自己的呼吸是很幸運的。我們不僅可以在禪房打坐時練習注意呼吸,在辦公室或家裡工作,開車,坐在公車上,一天之中任何時刻,無論身在何處,我們也一樣可以如此練習。

  有很多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注意呼吸。除了簡單的「吸.呼」練習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呼吸時默念以下四句:

吸氣,我讓身體平靜。
呼氣,我微笑。
安住在當下此刻,
我知道這是美妙的一刻。

  「吸氣,我讓身體平靜。」念這一句就像在炎炎夏日喝一杯清涼的檸檬水,你可以感受到那股清涼遍布全身。當我吸氣默念這一句時,我真的感覺到自己的氣息正在安撫身心。

  「呼氣,我微笑。」你知道微笑一次可以放鬆數百條臉部肌肉。面帶微笑顯示你是自己的主人。

  「安住在當下此刻。」當我坐在此處,我不去想其他任何一件事;我坐在這兒,也確實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我知道這是美妙的一刻。」安穩而自在地坐著,回歸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微笑、自己真實的本性,這是一種喜悅。我們與生命相會在當下此刻。如果我們當下沒有平靜與喜悅,更待何時? 明天? 還是明天過後? 是什麼讓我們在當下無法快樂? 當我們注意自己的呼吸時,可以簡單地說:「平靜,微笑,當下此刻,美妙的一刻。」

  這個練習不只適用於初學者,我們很多練習禪修與注意呼吸已經四、五十年的人也持續用這種方法練習,因為它是如此重要,卻又如此簡易。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