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解脫奧義書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
業力之產生,皆由三業之造作。
三業乃是「身」,「口」,「意」是也。修行之重點在於正身,正口,正意。
然正道之運行,乃滅苦之良津。
修身口意三業之外,再無其他。
每日當誦本願,念本願,行本願,時時刻刻,二六時中與本願相應,我心即是本願,本願即是我心。
然本願由本人之心念啟動,心的力量無限大,心造就了世界,心能超越一切,故從心開始,由心入道,正本清源。

‧‧‧  ‧‧‧  ‧‧‧  

2
佛為大醫王
眾生之病在於貪多,什麼都要越多越好。內心永遠不滿足,卻不知慾望越多煩惱越多,所謂自取煩惱!
佛應病予藥,對治多,宜用少。即所謂「少事,少業,少煩惱」。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越少越好,簡單生活,心境也好,無事一心清。
生活由繁雜回歸單純,簡化人生鎖碎的複雜。從「多」到「少」,由「少」至「無」。卸下身心的重擔,不再為貪欲所趨使。

‧‧‧  ‧‧‧  ‧‧‧  

3
苦海無邊,無邊苦海。
我們在苦海之中已經漂流了無盡歲月,沈淪其中無法解脫,生生世世在識浪裡浮沉、隨波逐流。
然而如何達到解脫之彼岸?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了知一切如幻,不再向外追求,回歸清淨本心本性,放下煩惱執著。
「佛法本然」、一切法本無生,實相無相。本然之意即是本來如此,本來面目。「佛法淡然」、「佛法泰然」、「佛法坦然」、「佛法豁然」、「佛法本然」,
依此行者故,何處不解脫?何處不自在?

‧‧‧  ‧‧‧  ‧‧‧  

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只是指放下手中的刀,而是放下讓你舉起刀的那一念心!
立地成佛,佛即是覺。
放下傷害他人的那一念心,當下即是佛。

‧‧‧  ‧‧‧  ‧‧‧  

5
地藏菩薩大願力
三世諸佛同讚揚
眾生度盡願無盡
我今稽首皈命禮
南無地藏王菩薩

‧‧‧  ‧‧‧  ‧‧‧  

6
修行的目的
從來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
或是獲得什麼?
而是看破世間如夢如幻,
沒有好,也沒有不好。
放下人相我相,種種分別執著。
「不取不求即自在」
少了一分追求就少了一分煩惱。
自在自在,歡喜自在,
讓我們在心地下功夫,
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即是「修行」法門!

‧‧‧  ‧‧‧  ‧‧‧  

7
路上有一位婦人沿街向人乞討,但冷漠的路人卻沒人理會她,在這麼寒冷的天氣會在路上向人乞討,必定是有其苦衷。師父見到後上前關心,看到她一手拿紙杯,不停的低頭向人祈求幫助,而且左手上有一道傷口,左邊一隻眼睛是看不見的,這位婦人看到師父後開口道:「可以幫幫我嗎?」師父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當然可以」,師父回到車上拿出包裡的3000元,交到她的手中,這婦人眼中有些不敢相信,那能見的右眼中有點淚光閃爍,她說道:「謝謝您的幫忙」!然後在她離開前又說了一句:「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打破了師父近期修行佛法中的瓶頸,如同那道破開黑暗的曙光。


以上內容節錄自《解脫奧義書》一願法師◎著.樹人出版/白象文化代理經銷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574379.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