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認真生活
在禪宗的生活智慧裡,常常都會提到「要活在當下」。在當下的現實世界裡,好好用創意去工作,去做有益於社會的事,無論你的工作職業如何,當下就是行菩薩道的寶貴時刻。同樣的,也要在「當下」認真快樂地生活,看出它的美,發現它的價值和意義。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無法選擇遭遇,卻可以選擇我們的看法和方向。對於任何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既然已經遭遇到了,就無從選擇。但任何所遭遇的事,它所發生的後果,卻跟自己對它的解釋息息相關。如果你的解釋是正向的,你對未來的看法是光明的,所遭遇的事,就化成助緣,你會變得振作快樂,並能產生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所遭遇的事,禪家常說:
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這是要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看出永恆、無量壽的法界。它時時刻刻不離開我們, 我們也自在地活在這個不可思議的法界,它「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屬於無為法的世界,只要不被色塵綁架,你就觸碰到《心經》中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可以在當下生活中,找到自在和喜樂。反之,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我們活在山河大地裡,遭逢千變萬化的人生際遇,必須把握當下,懂得欣賞一朝風月之美,從中努力振作,同時看到自在和喜樂。這種認真生活的態度,正是靈雲志勤禪師所說: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更不疑。
志勤禪師一直努力,要用利劍般的決心,把煩惱和障礙清除掉。但三十年後的一個春天,他在花開花落之中,看到永恆的存在,也看到盛開美妙的生命花朵。所以,生命快樂的根源,既是努力工作和認真生活,同時也契會萬古長空的法界。人生如旅,但要有悅樂之旅,慈悲喜捨之旅。然而,旅途中總不免顛簸困頓,有種種的勞累和艱辛,但還是要認真快樂地活下去。當你了解到南泉普願禪師所說:
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
解除了種種分別和執著,不被得失好壞貴賤所繫縛綁架時,你開始認真生活,並得到快樂。
多年前一位女士跟我晤談,她原本幸福充滿希望的家,面臨沉痛的厄運。她摯愛的先生突然中風,無法自由行動,只能靠輪椅代步。雖然她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已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但一想到先生病倒,就不免心碎。她傷心哭泣地說:「我們倆辛苦大半輩子,正想著未來有好日子過,沒想到自己命運多舛,還要苦到老死。」
我一邊聽她的痛苦述說往事的種種,一邊同理地引導她繼續說出家庭的生活及經濟狀況。她告訴我,他們有間公寓式房子,勉強維持生活應該沒有問題。最痛苦的是面對癱在那裡的老公,這事令她心碎和絕望。他們兩個在辛苦工作中,總是想著未來的美好,讓自己振作起來,現在所面對的是絕望和失落。我了解她的心情之後告訴她:
「要活在當下,在現實中找回一些生活的樂趣!」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
「眼前所看到的只是希望的破滅。」我說:
「試著推輪椅帶他一起去聽音樂會,到家居附近遊玩。甚至可以去中南部風景區走走,認真地生活,開心地欣賞風景,享受當下時光。」
我告訴她,要幫助先生適應輪椅的生活。運用巧思一起出去踏青,一同享受以前未曾有的閒情逸致。先生的心情好轉,你也會跟著感到喜樂。你們兩人的身心會健康許多,興致會好起來。接受不方便的現實,卻能從中耕耘出生命的春風,以及繁花似錦的生活情趣。她接受了我的建議,開始推著先生的輪椅,一起在公園散心,後來真的到中南部遊玩。兩年之後,先生的健康大有進步,他們一起出國旅遊。她特別來告訴我這段逆境中的生活智慧,感謝我給他們的鼓勵。她說:
「你說的一點都不錯,要活在當下,認真有興致的生活,就能享受人生。」
在我的晤談經驗中,引導受重大打擊而幾乎絕望的人走出新的人生視野,真正去行動,是他們東山再起的關鍵。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束手就擒,甚至有些人,還找很多藉口,像是業障深重啦,冤親債主的索討啦,天生命盤就如此糟糕啦等等。
四十多年來的研究觀察,我領會到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對付困難。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在危機未來之前,學習認真生活之道。從中轉識成智,把沮喪和絕望的心情,轉化成正向的行動。這些基本的要領是:
●培養樂觀的思考模式: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一時的挫敗,認清它只是部分或一時的失調,而不是能力和命運的全盤挫敗。人可以在挫敗中復活,可以在現有的資糧中,創造新的契機。
●接受現實,但不要放棄理想: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而是要在現實情境中,忍受痛苦,繼續努力,恢復自己的活力。●要用歡喜心生活:生存之道在於能放得開,捨得下。誰都不能喚回過去的喜樂,而是要在當下發現悅樂之情。
●人必須有活下去的意志:不只要面對現實,還要在現實的世界裡發現光明和價值,從而克服困頓,找到豐收的心路歷程。
在禪宗的生活智慧裡,常常都會提到「要活在當下」。在當下的現實世界裡,好好用創意去工作,去做有益於社會的事,無論你的工作職業如何,當下就是行菩薩道的寶貴時刻。同樣的,也要在「當下」認真快樂地生活,看出它的美,發現它的價值和意義。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無法選擇遭遇,卻可以選擇我們的看法和方向。對於任何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既然已經遭遇到了,就無從選擇。但任何所遭遇的事,它所發生的後果,卻跟自己對它的解釋息息相關。如果你的解釋是正向的,你對未來的看法是光明的,所遭遇的事,就化成助緣,你會變得振作快樂,並能產生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所遭遇的事,禪家常說:
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這是要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看出永恆、無量壽的法界。它時時刻刻不離開我們, 我們也自在地活在這個不可思議的法界,它「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屬於無為法的世界,只要不被色塵綁架,你就觸碰到《心經》中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可以在當下生活中,找到自在和喜樂。反之,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我們活在山河大地裡,遭逢千變萬化的人生際遇,必須把握當下,懂得欣賞一朝風月之美,從中努力振作,同時看到自在和喜樂。這種認真生活的態度,正是靈雲志勤禪師所說: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更不疑。
志勤禪師一直努力,要用利劍般的決心,把煩惱和障礙清除掉。但三十年後的一個春天,他在花開花落之中,看到永恆的存在,也看到盛開美妙的生命花朵。所以,生命快樂的根源,既是努力工作和認真生活,同時也契會萬古長空的法界。人生如旅,但要有悅樂之旅,慈悲喜捨之旅。然而,旅途中總不免顛簸困頓,有種種的勞累和艱辛,但還是要認真快樂地活下去。當你了解到南泉普願禪師所說:
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
解除了種種分別和執著,不被得失好壞貴賤所繫縛綁架時,你開始認真生活,並得到快樂。
多年前一位女士跟我晤談,她原本幸福充滿希望的家,面臨沉痛的厄運。她摯愛的先生突然中風,無法自由行動,只能靠輪椅代步。雖然她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已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但一想到先生病倒,就不免心碎。她傷心哭泣地說:「我們倆辛苦大半輩子,正想著未來有好日子過,沒想到自己命運多舛,還要苦到老死。」
我一邊聽她的痛苦述說往事的種種,一邊同理地引導她繼續說出家庭的生活及經濟狀況。她告訴我,他們有間公寓式房子,勉強維持生活應該沒有問題。最痛苦的是面對癱在那裡的老公,這事令她心碎和絕望。他們兩個在辛苦工作中,總是想著未來的美好,讓自己振作起來,現在所面對的是絕望和失落。我了解她的心情之後告訴她:
「要活在當下,在現實中找回一些生活的樂趣!」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
「眼前所看到的只是希望的破滅。」我說:
「試著推輪椅帶他一起去聽音樂會,到家居附近遊玩。甚至可以去中南部風景區走走,認真地生活,開心地欣賞風景,享受當下時光。」
我告訴她,要幫助先生適應輪椅的生活。運用巧思一起出去踏青,一同享受以前未曾有的閒情逸致。先生的心情好轉,你也會跟著感到喜樂。你們兩人的身心會健康許多,興致會好起來。接受不方便的現實,卻能從中耕耘出生命的春風,以及繁花似錦的生活情趣。她接受了我的建議,開始推著先生的輪椅,一起在公園散心,後來真的到中南部遊玩。兩年之後,先生的健康大有進步,他們一起出國旅遊。她特別來告訴我這段逆境中的生活智慧,感謝我給他們的鼓勵。她說:
「你說的一點都不錯,要活在當下,認真有興致的生活,就能享受人生。」
在我的晤談經驗中,引導受重大打擊而幾乎絕望的人走出新的人生視野,真正去行動,是他們東山再起的關鍵。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束手就擒,甚至有些人,還找很多藉口,像是業障深重啦,冤親債主的索討啦,天生命盤就如此糟糕啦等等。
四十多年來的研究觀察,我領會到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對付困難。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在危機未來之前,學習認真生活之道。從中轉識成智,把沮喪和絕望的心情,轉化成正向的行動。這些基本的要領是:
●培養樂觀的思考模式: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一時的挫敗,認清它只是部分或一時的失調,而不是能力和命運的全盤挫敗。人可以在挫敗中復活,可以在現有的資糧中,創造新的契機。
●接受現實,但不要放棄理想: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而是要在現實情境中,忍受痛苦,繼續努力,恢復自己的活力。●要用歡喜心生活:生存之道在於能放得開,捨得下。誰都不能喚回過去的喜樂,而是要在當下發現悅樂之情。
●人必須有活下去的意志:不只要面對現實,還要在現實的世界裡發現光明和價值,從而克服困頓,找到豐收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