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講《大圓滿禪定休息清淨車解》,這個「車」字,就是佛法的小乘與大乘的「乘」字,梵文的原意是車子。「解」是解釋,「車解」也就是大小乘法本的意思。依照我們習慣的文法來翻譯,就是大圓滿禪定休息法要,是大乘道。這是屬於西藏密宗紅教的部份,也就是原始的密宗。
幾十年來,由於眼見過去佛教界的作風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所以我儘量的把佛法學術化、科學化,擺脫了宗教的形態,也擺脫了宗教的一切習慣,希望真正的佛法,能普遍永恆的流傳。但是,幾十年來對於自己的做法,發現也有很大的缺失。雖然過去的傳統做法,太偏向宗教性,但卻能使人重法、重師承,也就是尊師重道;而現在的做法,反而使人輕法,因為得來容易,師道的尊嚴反而都被破壞了。
像我這種做法,甚至於可以說,是捧著學生玩的,似乎是跪求學生來學佛的。不過,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沒得辦法,只好依舊照我原來的辦法去做,對與不對,還不知道。
這些話是說明,過去學佛的人,對於研習這個法,認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所以我們在座的,不管出家在家,可以說,沒有一個夠資格學這個法的。因為按照過去的規矩及傳統的精神,要學這個法,必須具備相當的成就和戒行才可以。戒行包括學佛人的虔誠、敬師、敬三寶的精神,幾乎是發神經似的瘋狂,幾乎是愚忠、愚孝、愚信的態度。
而且,每一次傳法,一定要供養,要錢哦!像木訥尊者的師父說的,如果沒有錢,家裏唯一的財產,只有一隻跛腳的羊,也要拿出來供養。現在是拿錢來代表供養,如果你是個叫化子,今天只有一毛錢,這一毛錢,誠懇的拿出來供養,才是真供養。供養的真義在於至誠,不在於數目的多寡。
今天,對於你們之中的少數幾位,還可以談談這個法,老實講,主要還是為未來佛教界,培養挑擔子的師資,希望這幾位出家人,將來能夠自利而利他。你們居士們沾了他們的光,若說真要教你們居士這個法門,法是要求的,但也沒有人要求過,多少年來我也懶得傳。所以你們有什麼問題要自動來找我啊!連一點求法的精神都沒有,都要等到我約你,我才沒有空!你想想嘛!一個普通人開店做生意,有人要買貨,我才賣給他;你不買,我卻上門去兜售,這種做生意的辦法,我不來!佛法本來「直心是道場」,我不說假話,這次傳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你們在家的諸位,你們不過是順帶的,既然為出家人而講,你們這些有緣碰上的也聽聽,就是這樣一回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大家都要反省,自己是否具備了佛弟子學法的條件。照密宗的傳法規矩,傳法本來是很嚴重的,而且每一次傳法,都要先灌頂、獻哈達;白教是獻白綢子一塊,黃教獻黃綢子。西藏的禮法,哈達就如同花環一樣,有時喇嘛活佛傳法,學法的人一時買不到哈達,就去向喇嘛旁邊的侍者買,哈達就這樣買來買去。講這些只是讓你們大家知道規矩,像這些形式方面,也很重要。
今天這個法,與《大乘要道密集》,以及《大手印》,屬於一個系統。但是,還有一點你們更要注意的,就是這個與白骨觀的關係。白骨觀是一切修習止觀的基礎,這個基礎不打好,你修這些法就很困難了。這個話我講過了好幾次,如果還不懂,還要問,就很令人厭煩。所以要以白骨觀為基礎,不然你們打坐學佛只是浪費時間。
這兩天對一位同學發了脾氣,因為他要請假在家裏打坐兩個星期。這真是浪費時間,浪費青春!搞什麼屁事!佛法是這個道理嗎?你可能會說:老師!你也在峨嵋山閉關三年!對啊!可是我沒有浪費;而且,我也因為知道什麼是浪費才說浪費啊!菩薩行,功德都沒有發起,學什麼佛?好好的作人做事,積極的為善,積極的發起功德,問問自己,我們一天到晚做了些什麼事?除了自私自利為己以外,哪裏有一點肯為人服務的心?沒有!幾十年當中,我沒有看到過一個人真肯為他人做事。真看到,我就向那個人下拜。有是有,有菩薩心行的人多得很,可惜都不是學佛的;這些人的動機,也不會說自己是無緣之慈、同體之悲。嘿!真的慈悲心,絕對沒有這種想法,這樣做的才是菩薩行;然而,凡是學佛的人,卻反而沒有這種心思。現在翻開本文,這些本子都是台灣印出來的,上面有一篇我的序文。聽說有許多盜印的,把我的序文也拿掉了,來源就不曉得了。若照規矩,密宗的法本是不准印的。我到台灣來一看,不得了,這個文化都要斷絕了,所以就拿出來這個法本,讓蕭先生(天石)印了。印了以後,就被很多人罵,說我不該把祕法公開。可嘆那些高度近視的人,他們不知道這些祕法的法本,法文譯本已經流傳一百多年了;英文的翻譯,外面也多得很,我們還在這裏坐井觀天。更何況,我們這個本子,還是從英文本翻譯過來的,現在自己還不准別人拿去看,豈不可笑!照密宗的規矩,沒有得到灌頂的人,看一下眼睛都會爛的,嚴重得很,把人嚇都嚇死了,不爛都嚇得爛了。
現在我把法本公開了,為的是保留文化,不然的話,這個東抄抄,那個西抄抄,最後抄得走了樣,法本等於沒有了。這不是斷絕慧命嗎?在台灣許多傳密宗的人,他們當面對我不敢說半個不字;若說半個不字,我眼睛一瞪,管你什麼年齡,什麼地位,馬上把他駁得體無完膚。所以,當面他們不會說什麼,背後會說某人搞的,把密法公開,不得了。
什麼不得了?你的動機不為自己,為未來的世界、眾生著想,沒有什麼叫祕密;佛如果還有個守祕密的心理,那還叫作佛嗎?有時祕密是不得已,這些道理,現在我暫時都不去講了。
譯者的解說
現在第一頁,大家先看本文後面的小字,這是西藏龍清善將巴大師的解說。
「三種休息法總義第二章」,休息法有心性休息、禪定休息、虛幻休息三種。禪定休息為第二,這本是總義的第二章。
「示諸法極頓成光明大圓滿禪定休息法並解」。這是說,第二章裏頭說到的,就是佛的一切法,可以使人頓悟,得到自性大光明成就,可以立刻證得大圓滿的禪定,得大休息。大休息法門有兩種:第一是普通小乘念休息的法門,第二是大乘的休息,就是經典上所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個就是休息。「並解」是加上解釋。「廣演分為三種:講說解釋之因,廣說入境體義,一切圓滿結義」。擴充起來講,分為三個部份,第一是說明為什麼講這個法門,其次是廣說大光明境界的道理,與大光明的體和最高義理,結論是一切圓滿。換句話說,第一章就是講解大圓滿禪定這一部論著的原因,第二章是說進入大圓滿禪定光明境界的道理,第三章是結論。
中文就是這樣簡單,文字翻譯得不好,因此,密宗越來越密;最近我把它公開,所以能夠在外流行,可惜沒有時間整理,大家看不懂。你們不要被文字騙過去,這種文字的翻譯,都是文學低能者所為,所以把佛法搞得越來越錯,不得了!我真希望把它全部用科學方法整理,剝掉迷信的外衣,標出重點來,這樣真正的密法才能流傳下去。
「初又分三種:名義、禮讚、立宗」。中文經典的習慣叫緣起,又分三種:一、名義,解釋這個法門為什麼叫大圓滿禪定休息。二、禮讚,佛教的規矩先要唱頌、讚歎一番,一邊唱,一邊右繞三匝,這是印度人的禮貌。三、立宗,就是宗旨,這都是講修法。
「第一又分三:譯名、講說、於何安名」。第一點「名義」又分三項:「譯名」、「講說」、「於何安名」。第一章分三點,三點裏頭,第一點分三項,這三項裏頭,先講第一章第一點第一項的名稱。大家都搞清楚了嗎?佛經是非常科學的,每項之內又分類得很精詳。
「初譯名者,具四大種語之印土語云」,梵文的話翻譯過來,叫作「麻哈生底等,翻其語為藏語(今譯為漢語)」。
「麻哈者大也,生底為圓滿,得拿,禪定」,叫作大圓滿禪定。南印度梵文「得拿」翻成中文叫作「禪定」,中國的佛經,依北印度的發音叫作「禪那」。有人說,我們要學佛,就要先學梵文,才能懂佛法。你以為梵文學通了就懂佛法了嗎?梵文的語音有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東印度、西印度之別,你怎麼研究?
「畢辛打,譯義為休息,亦有譯為清淨者」。也有將「畢辛打」譯成清淨的,清淨是意譯,不是直譯,是把休息翻譯成清淨;這一本書,休息也好,清淨也好,反正是翻譯的名辭。
什麼叫休息
「譯休息者,有實性、休息、法爾三義」。所謂清淨休息,就包括般若實性、明心見性,是見本體那個本性,見了本性,大休大息,一切放下就成道。所謂成道、空,這是法爾自然如此;其實,法爾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法爾。印度有一種外道,叫作「自然外道」,因此,中國也有些人把老子的自然,套進印度的自然外道裏,真是該打屁股。老子之前,並沒有自然這個名稱啊!老子寫了「自然」,後來的人才借用這個名辭,把翻譯外來的科學名辭,稱為自然科學,把印度的外道,套用自然叫作自然外道。
老子的「自然」,意思是自己本身當然如此,所以,叫作自然。「道法自然」,道的本身是當然如此,所以,道法是自,是然,法爾如斯。那麼佛法翻譯為什麼不用老子的自然呢?如果一用了自然,大家會說佛法套用道家;再不然,又和那個自然外道混淆不清了。因此,又想辦法變花樣,產生一個名辭叫法爾。
法爾怎麼解釋呢?如果有人解釋得出「法爾」的話,我決定叫他為太老師,叫老師都不夠,因為法爾無法解釋,就是這個樣子。就像爬二十層的樓梯,一爬到了,坐在那裏,哎唷!我的媽啊!什麼都想不起來了,那豈不是法爾?你說怎麼解釋?自然這樣,加任何名辭都不對,所以叫清淨也好,叫休息也好,叫圓滿也好,這裏頭有三個意義:「實性」、「休息」、「法爾」,完全放下了,自然放下。我們學禪定,叫你放下,你卻拚命去求一個放下,你不是活該在那裏忙嗎?
講到這裏,前天夜裏讀一首古詩,每一句都好,中間有兩句話,可以來註解我們現在講到的「實性」、「休息」、「法爾」。如果我不曉得這個人是文人的話,看了詩,幾乎認為他是大澈大悟的道人了,所以說文字般若也是大功德。
幾十年來,由於眼見過去佛教界的作風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所以我儘量的把佛法學術化、科學化,擺脫了宗教的形態,也擺脫了宗教的一切習慣,希望真正的佛法,能普遍永恆的流傳。但是,幾十年來對於自己的做法,發現也有很大的缺失。雖然過去的傳統做法,太偏向宗教性,但卻能使人重法、重師承,也就是尊師重道;而現在的做法,反而使人輕法,因為得來容易,師道的尊嚴反而都被破壞了。
像我這種做法,甚至於可以說,是捧著學生玩的,似乎是跪求學生來學佛的。不過,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沒得辦法,只好依舊照我原來的辦法去做,對與不對,還不知道。
這些話是說明,過去學佛的人,對於研習這個法,認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所以我們在座的,不管出家在家,可以說,沒有一個夠資格學這個法的。因為按照過去的規矩及傳統的精神,要學這個法,必須具備相當的成就和戒行才可以。戒行包括學佛人的虔誠、敬師、敬三寶的精神,幾乎是發神經似的瘋狂,幾乎是愚忠、愚孝、愚信的態度。
而且,每一次傳法,一定要供養,要錢哦!像木訥尊者的師父說的,如果沒有錢,家裏唯一的財產,只有一隻跛腳的羊,也要拿出來供養。現在是拿錢來代表供養,如果你是個叫化子,今天只有一毛錢,這一毛錢,誠懇的拿出來供養,才是真供養。供養的真義在於至誠,不在於數目的多寡。
今天,對於你們之中的少數幾位,還可以談談這個法,老實講,主要還是為未來佛教界,培養挑擔子的師資,希望這幾位出家人,將來能夠自利而利他。你們居士們沾了他們的光,若說真要教你們居士這個法門,法是要求的,但也沒有人要求過,多少年來我也懶得傳。所以你們有什麼問題要自動來找我啊!連一點求法的精神都沒有,都要等到我約你,我才沒有空!你想想嘛!一個普通人開店做生意,有人要買貨,我才賣給他;你不買,我卻上門去兜售,這種做生意的辦法,我不來!佛法本來「直心是道場」,我不說假話,這次傳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你們在家的諸位,你們不過是順帶的,既然為出家人而講,你們這些有緣碰上的也聽聽,就是這樣一回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大家都要反省,自己是否具備了佛弟子學法的條件。照密宗的傳法規矩,傳法本來是很嚴重的,而且每一次傳法,都要先灌頂、獻哈達;白教是獻白綢子一塊,黃教獻黃綢子。西藏的禮法,哈達就如同花環一樣,有時喇嘛活佛傳法,學法的人一時買不到哈達,就去向喇嘛旁邊的侍者買,哈達就這樣買來買去。講這些只是讓你們大家知道規矩,像這些形式方面,也很重要。
今天這個法,與《大乘要道密集》,以及《大手印》,屬於一個系統。但是,還有一點你們更要注意的,就是這個與白骨觀的關係。白骨觀是一切修習止觀的基礎,這個基礎不打好,你修這些法就很困難了。這個話我講過了好幾次,如果還不懂,還要問,就很令人厭煩。所以要以白骨觀為基礎,不然你們打坐學佛只是浪費時間。
這兩天對一位同學發了脾氣,因為他要請假在家裏打坐兩個星期。這真是浪費時間,浪費青春!搞什麼屁事!佛法是這個道理嗎?你可能會說:老師!你也在峨嵋山閉關三年!對啊!可是我沒有浪費;而且,我也因為知道什麼是浪費才說浪費啊!菩薩行,功德都沒有發起,學什麼佛?好好的作人做事,積極的為善,積極的發起功德,問問自己,我們一天到晚做了些什麼事?除了自私自利為己以外,哪裏有一點肯為人服務的心?沒有!幾十年當中,我沒有看到過一個人真肯為他人做事。真看到,我就向那個人下拜。有是有,有菩薩心行的人多得很,可惜都不是學佛的;這些人的動機,也不會說自己是無緣之慈、同體之悲。嘿!真的慈悲心,絕對沒有這種想法,這樣做的才是菩薩行;然而,凡是學佛的人,卻反而沒有這種心思。現在翻開本文,這些本子都是台灣印出來的,上面有一篇我的序文。聽說有許多盜印的,把我的序文也拿掉了,來源就不曉得了。若照規矩,密宗的法本是不准印的。我到台灣來一看,不得了,這個文化都要斷絕了,所以就拿出來這個法本,讓蕭先生(天石)印了。印了以後,就被很多人罵,說我不該把祕法公開。可嘆那些高度近視的人,他們不知道這些祕法的法本,法文譯本已經流傳一百多年了;英文的翻譯,外面也多得很,我們還在這裏坐井觀天。更何況,我們這個本子,還是從英文本翻譯過來的,現在自己還不准別人拿去看,豈不可笑!照密宗的規矩,沒有得到灌頂的人,看一下眼睛都會爛的,嚴重得很,把人嚇都嚇死了,不爛都嚇得爛了。
現在我把法本公開了,為的是保留文化,不然的話,這個東抄抄,那個西抄抄,最後抄得走了樣,法本等於沒有了。這不是斷絕慧命嗎?在台灣許多傳密宗的人,他們當面對我不敢說半個不字;若說半個不字,我眼睛一瞪,管你什麼年齡,什麼地位,馬上把他駁得體無完膚。所以,當面他們不會說什麼,背後會說某人搞的,把密法公開,不得了。
什麼不得了?你的動機不為自己,為未來的世界、眾生著想,沒有什麼叫祕密;佛如果還有個守祕密的心理,那還叫作佛嗎?有時祕密是不得已,這些道理,現在我暫時都不去講了。
譯者的解說
現在第一頁,大家先看本文後面的小字,這是西藏龍清善將巴大師的解說。
「三種休息法總義第二章」,休息法有心性休息、禪定休息、虛幻休息三種。禪定休息為第二,這本是總義的第二章。
「示諸法極頓成光明大圓滿禪定休息法並解」。這是說,第二章裏頭說到的,就是佛的一切法,可以使人頓悟,得到自性大光明成就,可以立刻證得大圓滿的禪定,得大休息。大休息法門有兩種:第一是普通小乘念休息的法門,第二是大乘的休息,就是經典上所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個就是休息。「並解」是加上解釋。「廣演分為三種:講說解釋之因,廣說入境體義,一切圓滿結義」。擴充起來講,分為三個部份,第一是說明為什麼講這個法門,其次是廣說大光明境界的道理,與大光明的體和最高義理,結論是一切圓滿。換句話說,第一章就是講解大圓滿禪定這一部論著的原因,第二章是說進入大圓滿禪定光明境界的道理,第三章是結論。
中文就是這樣簡單,文字翻譯得不好,因此,密宗越來越密;最近我把它公開,所以能夠在外流行,可惜沒有時間整理,大家看不懂。你們不要被文字騙過去,這種文字的翻譯,都是文學低能者所為,所以把佛法搞得越來越錯,不得了!我真希望把它全部用科學方法整理,剝掉迷信的外衣,標出重點來,這樣真正的密法才能流傳下去。
「初又分三種:名義、禮讚、立宗」。中文經典的習慣叫緣起,又分三種:一、名義,解釋這個法門為什麼叫大圓滿禪定休息。二、禮讚,佛教的規矩先要唱頌、讚歎一番,一邊唱,一邊右繞三匝,這是印度人的禮貌。三、立宗,就是宗旨,這都是講修法。
「第一又分三:譯名、講說、於何安名」。第一點「名義」又分三項:「譯名」、「講說」、「於何安名」。第一章分三點,三點裏頭,第一點分三項,這三項裏頭,先講第一章第一點第一項的名稱。大家都搞清楚了嗎?佛經是非常科學的,每項之內又分類得很精詳。
「初譯名者,具四大種語之印土語云」,梵文的話翻譯過來,叫作「麻哈生底等,翻其語為藏語(今譯為漢語)」。
「麻哈者大也,生底為圓滿,得拿,禪定」,叫作大圓滿禪定。南印度梵文「得拿」翻成中文叫作「禪定」,中國的佛經,依北印度的發音叫作「禪那」。有人說,我們要學佛,就要先學梵文,才能懂佛法。你以為梵文學通了就懂佛法了嗎?梵文的語音有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東印度、西印度之別,你怎麼研究?
「畢辛打,譯義為休息,亦有譯為清淨者」。也有將「畢辛打」譯成清淨的,清淨是意譯,不是直譯,是把休息翻譯成清淨;這一本書,休息也好,清淨也好,反正是翻譯的名辭。
什麼叫休息
「譯休息者,有實性、休息、法爾三義」。所謂清淨休息,就包括般若實性、明心見性,是見本體那個本性,見了本性,大休大息,一切放下就成道。所謂成道、空,這是法爾自然如此;其實,法爾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法爾。印度有一種外道,叫作「自然外道」,因此,中國也有些人把老子的自然,套進印度的自然外道裏,真是該打屁股。老子之前,並沒有自然這個名稱啊!老子寫了「自然」,後來的人才借用這個名辭,把翻譯外來的科學名辭,稱為自然科學,把印度的外道,套用自然叫作自然外道。
老子的「自然」,意思是自己本身當然如此,所以,叫作自然。「道法自然」,道的本身是當然如此,所以,道法是自,是然,法爾如斯。那麼佛法翻譯為什麼不用老子的自然呢?如果一用了自然,大家會說佛法套用道家;再不然,又和那個自然外道混淆不清了。因此,又想辦法變花樣,產生一個名辭叫法爾。
法爾怎麼解釋呢?如果有人解釋得出「法爾」的話,我決定叫他為太老師,叫老師都不夠,因為法爾無法解釋,就是這個樣子。就像爬二十層的樓梯,一爬到了,坐在那裏,哎唷!我的媽啊!什麼都想不起來了,那豈不是法爾?你說怎麼解釋?自然這樣,加任何名辭都不對,所以叫清淨也好,叫休息也好,叫圓滿也好,這裏頭有三個意義:「實性」、「休息」、「法爾」,完全放下了,自然放下。我們學禪定,叫你放下,你卻拚命去求一個放下,你不是活該在那裏忙嗎?
講到這裏,前天夜裏讀一首古詩,每一句都好,中間有兩句話,可以來註解我們現在講到的「實性」、「休息」、「法爾」。如果我不曉得這個人是文人的話,看了詩,幾乎認為他是大澈大悟的道人了,所以說文字般若也是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