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慢慢走,快快道

9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聽聞佛法之前,首先請大家生起殊勝的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意思,也就是發起「為了利益盡虛空的眾生,能夠成就佛果」的心願,我們要帶著這樣的發心聽聞佛法。

在修持的時候、工作的時候,都要想著我們為什麼這麼做?是不是都能夠具有菩提心的動機?如果能夠具有菩提心的動機,就真的是一位修行者。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修法、修行或作跟佛法相關的事情時,才要注重動機,其他的時間就不管了。不是這樣的,任何時候的行、住、坐、臥,都要不斷地覺知、提醒自己,動機是菩提心。

唯有平常生活中習慣了,要能一聽到生起菩提心的這段文字後就會有感覺,它才會成為一個提醒,否則就會變成只是聽過去卻生不起任何感覺的「法油子」。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提醒自己要有菩提心,常常文字只是文字,這樣文字等於沒有用處了。所以,平常要多思維菩提心,是更重要的!

這次要講解的是宗喀巴大師所撰寫的〈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主要的內容,包含了所有佛經當中的要義,重要的意義都包含在這三個要點中。藏傳佛教的達波噶舉、薩迦、格魯或噶當派,雖然各自有各自注重的法,名稱也不同,例如達波噶舉派的「岡波巴四法」、薩迦派的「離四貪執」、格魯派的「三主要道」、噶當派《菩提道燈論》提到的上、中、下三種士夫的修持方法等等,其實當中的內容、含義是很相似的。

{_選擇釋論的原因_}

這次以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註解來講解〈三主要道〉(本書蔣貢康楚仁波切釋論內容,皆出自化育文教基金會2014年11月出版之《善緣解脫道:〈三主要道〉簡略釋文》一書),選擇這部釋論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現在一些佛弟子的宗派之見過於強烈,會分別各自的教派,譬如我是噶舉派,他是薩迦派、寧瑪派、格魯派等等,有很深的這種宗派之見。雖然法本身是沒有任何差別的,但是因為這種宗派之見,造成許多的貪心、瞋心等等,各種的煩惱也非常多。尤其還有人會說「我是顯教的」、「我是中國佛教,他們是密教」、「其他那些是小乘」等等,甚至還會有些輕視的感覺。總之,這樣的宗派之見是不應該的!〈三主要道〉的作者是誰呢?不是噶舉派的上師,而是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個感受是:身為佛弟子,不要帶有宗派之見的心態來學習、實修教法。更深一層來講,這次課程不只是講述宗喀巴的〈三主要道〉而已,如果只是因為我說:「這部論是宗喀巴大師所寫的,所以很重要。」而你們可能對宗喀巴大師並不瞭解,甚至覺得他是格魯派的,所以也不容易生起重視之心。但是,蔣貢康楚仁波切在噶舉派是有修持、有學問的成就者,也是藏傳佛教很重要的一位大師,以他所註解的〈三主要道〉來講課,或許就可以幫助大家,對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也生起恭敬之心。因為連如此殊勝的蔣貢康楚仁波切都願意為〈三主要道〉作註解,可見〈三主要道〉是多麼珍貴了!

總之,希望透過講述〈三主要道〉給大家一個觀念:只要身為佛弟子,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只要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都是應該要學習的法,不要再分別「那是哪個宗派講的」,皆是佛所宣說的,大家都應該去學習。

此論屬何範疇

無論是學習顯或密[ 的教法],這三個法道就像是基礎、精髓和命脈一樣,不可或缺,因此它是一部通屬於大、小二乘的
典籍。
*《善緣解脫道:〈三主要道〉簡略釋文》,頁23

這一段提到很重要的三個法道,就是出離心、菩提心還有空性正見。這三個法道就像基礎、精髓、命脈一樣,是不可或缺的。不論是經乘、密乘,或者大乘、小乘,這三個法道都是所有這一切法的根本和基礎。

現在很多修行者,自然就會有一種分別,覺得密乘密法跟經乘顯乘的法是不同的,或者會覺得小乘和大乘是完全不同的。覺得小乘比較普通而輕視它,大乘就非常特殊。如果你有這樣的分別,就代表你的觀念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如果你真的瞭解佛法、瞭解修持次第,就會知道無論是顯乘、密乘、小乘、大乘,修持的基礎、精髓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無論是經乘或者密乘,它的根本精髓就是這三個要點,可以說這三個要點,是通遍一切乘法的基礎和精髓。很多時候世間人的想法自然有很強的分別,有「自他」、「敵友」等等的親疏之分,所以煩惱也會比較多,各種猜疑也會比較多,會把世間思維的慣性帶入佛法修持。舉例來說,如果我有一位很不喜歡的人,突然聽到他跟別人講話時,因為心中已經有分別,看到他又在跟別人講話時,會因為我們的分別,再加上煩惱的驅動,而覺得他是不是在講我不好等等。各種的煩惱、猜疑或情緒都會生起。這樣一種有分別的想法,自然也會帶到佛法修持上,看到法友在跟別人講話,就會想他是不是在批評我?會把世間的分別和情緒帶進來,這樣要在佛法中繼續修持是很不容易的,會產生很多問題。

所以,這裡所說的三個法道是不分顯密的,大家要記得這是整個佛法的核心。為什麼說沒有顯密的分別呢?因為在密乘中也需要出離心。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密乘的修法儀軌都沒談到出離心三個字,甚至也比較少提到菩提心三個字,所以很多初學者或是沒有深入瞭解的人,會覺得密乘大概不談出離心、菩提心。不是這個樣子的!蔣貢康楚仁波切的釋論也提到了出離心、菩提心還有空性正見,在密乘中也是基礎,更不用說顯乘的經典了,即便佛經也都會出現這些文字。所以,不論顯密或是經乘、密乘,三個法道都是最重要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