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摘要1
第一章 花園裡的黃金?衣櫥裡的蛇?
首先,我們要來認識什麼是「微細身」。
有一位老朋友,從一出生開始,就和我們形影不離,雖然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它的確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況。我們身體的健康、活力、彈性,心情的喜樂、悲傷、焦慮或憤怒,甚至修行的進步與否等等,所有顯現的一切,不管是輪迴或涅槃,清淨或不清淨的顯相,不論我們體驗到的是殊勝或平凡,甚至是虛妄的,都與它息息相關。
它就是微細身。
所謂「微細身」,是比「心」多一點,但比「身」少一點,比心有形一些,但又沒有身體那麼堅實(More than mind, less than body. More tangible than mind, less solid than body.)。在心和身之間,有一個世界是屬於微細身的,可以說是身和心之間的第三世界。
這個微細身雖然既非身又非心,但又和我們的心相關,也和我們的身體相關,在身和心之間的微細身世界,由三個元素組成:脈、氣、明點,包含這三個元素的,就稱為微細身。
精彩摘要2
印記,那震天作響的假警報
印記的意思,是指之前發生過的事情殘餘下來的記憶,可能是一種情緒、信念、感受或感知,有可能是發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但是那個記憶停留在脈當中沒有消失,像是在一種睡眠狀態(傳統稱「隨眠」),當它遇到相類似的情境狀況時就會被啟動激發。通常我們的印記被啟動激發後,就會緊緊的抓著它並且跟著它跑,相信所感知的現象是真的,覺得那就是個事實。
所以我們要去覺知到這個狀況:這並不是發生在外面的事情,這是發生在我們的內在,所謂內在的意思就是「這是我的印記」,是之前留下的殘餘物。
印記的形成分為兩種情況:
一、突然形成的印記
二、逐漸養成的印記
突然形成的印記,大部分是在受到強烈的創傷時形成的;逐漸養成的印記,則多半是透過經年累月養成的習性。以壓力為例,壓力也會變成習性,這是屬於逐漸養成的印記。但不論是屬於逐漸養成的印記,或是突然形成的印記,我們都不知道是哪一種輸入可能會被接收並形成印記,但是一旦成為印記,就會變成自動的或無意識的,並且儲存在基礎腦當中情緒的腦。精彩摘要3
第五章 當氣撞牆,從超速到失控
在微細身當中,「氣」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氣的特性就是變動、移動,與速度有關。
任何的遷動都跟氣有關,不論是外在的器世間,還是內在的情世間,包括我們的五蘊,色身、感受、思想、心理活動、意識……等等,無論是身體、思考的心、或者是感受的心,都需要氣來運作。如果沒有氣在身體裡,我們就沒辦法動。
氣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是問題
整個微細身是一個「界」,又可細分為三個部分:脈、氣及明點。當脈、氣、明點三者都處在非常舒適的狀況時,人的整體狀況就會非常好。以脈為例,去跟脈當中的脈結做握手修持,就會讓脈感覺舒適。以氣來說,氣的速度非常重要,當氣在脈裡自然順暢地運行,並且速度適當,既不過快,也不過慢,各方面的情況就會非常良好,如果運行速度過快或過慢,氣就會失去平衡。
所有動作或行動都有自然平衡的節奏感,包括我們的感受、念頭、呼吸……等等,都有其自然的運作方式及速度限制,而且可以很健康地衝到最高速限;但如果超過最高速限,就會開始混亂。反之,如果速度太低,就會沒有效率。
氣的作用是促使我們想去行動,想去做一些事,向前行,有時也會讓人有種想要更快的感覺。舉例來說,當我們在行動中,氣會從某個點提升到速度50,當工作完成後,就回到速度30或40,若要再行動則再提升到速度50,完成後再回到速度30、40,我們的結構就是這樣。
第一章 花園裡的黃金?衣櫥裡的蛇?
首先,我們要來認識什麼是「微細身」。
有一位老朋友,從一出生開始,就和我們形影不離,雖然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它的確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況。我們身體的健康、活力、彈性,心情的喜樂、悲傷、焦慮或憤怒,甚至修行的進步與否等等,所有顯現的一切,不管是輪迴或涅槃,清淨或不清淨的顯相,不論我們體驗到的是殊勝或平凡,甚至是虛妄的,都與它息息相關。
它就是微細身。
所謂「微細身」,是比「心」多一點,但比「身」少一點,比心有形一些,但又沒有身體那麼堅實(More than mind, less than body. More tangible than mind, less solid than body.)。在心和身之間,有一個世界是屬於微細身的,可以說是身和心之間的第三世界。
這個微細身雖然既非身又非心,但又和我們的心相關,也和我們的身體相關,在身和心之間的微細身世界,由三個元素組成:脈、氣、明點,包含這三個元素的,就稱為微細身。
精彩摘要2
印記,那震天作響的假警報
印記的意思,是指之前發生過的事情殘餘下來的記憶,可能是一種情緒、信念、感受或感知,有可能是發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但是那個記憶停留在脈當中沒有消失,像是在一種睡眠狀態(傳統稱「隨眠」),當它遇到相類似的情境狀況時就會被啟動激發。通常我們的印記被啟動激發後,就會緊緊的抓著它並且跟著它跑,相信所感知的現象是真的,覺得那就是個事實。
所以我們要去覺知到這個狀況:這並不是發生在外面的事情,這是發生在我們的內在,所謂內在的意思就是「這是我的印記」,是之前留下的殘餘物。
印記的形成分為兩種情況:
一、突然形成的印記
二、逐漸養成的印記
突然形成的印記,大部分是在受到強烈的創傷時形成的;逐漸養成的印記,則多半是透過經年累月養成的習性。以壓力為例,壓力也會變成習性,這是屬於逐漸養成的印記。但不論是屬於逐漸養成的印記,或是突然形成的印記,我們都不知道是哪一種輸入可能會被接收並形成印記,但是一旦成為印記,就會變成自動的或無意識的,並且儲存在基礎腦當中情緒的腦。精彩摘要3
第五章 當氣撞牆,從超速到失控
在微細身當中,「氣」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氣的特性就是變動、移動,與速度有關。
任何的遷動都跟氣有關,不論是外在的器世間,還是內在的情世間,包括我們的五蘊,色身、感受、思想、心理活動、意識……等等,無論是身體、思考的心、或者是感受的心,都需要氣來運作。如果沒有氣在身體裡,我們就沒辦法動。
氣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是問題
整個微細身是一個「界」,又可細分為三個部分:脈、氣及明點。當脈、氣、明點三者都處在非常舒適的狀況時,人的整體狀況就會非常好。以脈為例,去跟脈當中的脈結做握手修持,就會讓脈感覺舒適。以氣來說,氣的速度非常重要,當氣在脈裡自然順暢地運行,並且速度適當,既不過快,也不過慢,各方面的情況就會非常良好,如果運行速度過快或過慢,氣就會失去平衡。
所有動作或行動都有自然平衡的節奏感,包括我們的感受、念頭、呼吸……等等,都有其自然的運作方式及速度限制,而且可以很健康地衝到最高速限;但如果超過最高速限,就會開始混亂。反之,如果速度太低,就會沒有效率。
氣的作用是促使我們想去行動,想去做一些事,向前行,有時也會讓人有種想要更快的感覺。舉例來說,當我們在行動中,氣會從某個點提升到速度50,當工作完成後,就回到速度30或40,若要再行動則再提升到速度50,完成後再回到速度30、40,我們的結構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