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六祖壇經直解(上下不分售)

79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六祖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開示的集錄,是禪宗知見的根本,學禪的人一定要研讀這本經。佛法有三藏十二部經典,三藏是指經藏、論藏、律藏,經藏就是佛講的經典,歷史上唯一由祖師講的經就是六祖壇經,其內容被公認為可以當經典來研讀,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及地位。
六祖壇經最重要的宗旨在於示明:一切法皆從自性而生,自性即是自心。在禪宗,心性是不分的,一般講心是用、性是體。悟道前,心、性是分開,因為無明執著沒有破,用是妄用、生滅用,都是習氣、意識心、妄想。悟道後,以性為體,以心為用,心是性用,性是本空,用從性來,所以用也是空,用的當下就空掉了。自性就是自心,自心是真正的佛。自己的心就是佛,不必外求,所以壇經的重點就是:修行不必外求,是從自己下手。
圭峰宗密禪師講:「性不易悟,多由執相。」本性不容易開悟,問題在於執著相。

凡夫因為執著相,認為心外有法,就會起念去攀緣,分別人我,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甲出現了,就對甲有想法,乙出現了,就對乙有想法︙︙,始終認為現象在自己之外。當心外求法專注在甲,就定位在那裡。甲不見了,又心外求法專注在乙,又定位一個空間。從一個空間移到另外一個空間需要時間,就有壽者相。
金剛經講「無住生心」,無住是心的本質,是法存在的特色。你聽到聲音的同時,聲音就消失。心起聽到的作用,但是心體是空,所以作用當下空,當下的作用即空即有,即作即了,存在的同時就消失。一切現象都是從心起的作用,心是什麼,現象就是什麼,它是一合相,沒有內外能所。任何存在、現象都是即空即有:說有,你找不到;說空,你聽得到聲音。所以法可以用,但是法不可得。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