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三峰派參禪鍛鍊指南2:禪門鍛鍊說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門鍛鍊說䟦(跋)

余實見晚近禪門(註936),死守成規,不諳烹鍛(註937),每致真宗寂寥,法流斷絕,萬不獲已(註938),立為新法,且作死馬醫。若論本分一著,言前薦得,猶為滯殻(殼)迷封;句下精通,已是觸途狂見。(註939) 悟即不無,爭柰(奈)落在第二頭。(註940)汲汲乎講鉗鎚、論鍛鍊,豈非頭上安頭(註941)、夢中說夢?弄泥團漢(註942),將來認為實法,不知通變,帶累(註943)山僧生陷鐵圍(註944)矣!躭(耽)源圓相,倘遇仰山一火焚之,(註5)山僧合掌云:「作家(註946)!作家!是真能善用孫武子,而不為(註947)趙括談兵(註948)矣。」果有此人,殆斫額望之也(註949)。

晦山叟復書於黃梅四祖方丈。

【註釋】

註936—晚近:近世。

註937—烹鍛:燒煉,指鍛鍊培養。

註938—萬不獲已:萬不得已。

註939—此段源自風穴禪師,《人天眼目》卷2 云:「汝州風穴和尚示眾云:『夫參學眼目,臨機直須大用現前,莫自拘於小節。設使言前薦得,猶是滯殼迷封;縱饒句下精通,未免觸途狂見。」(《大正藏》冊48,第2006 號, 頁309 下9-12)「薦」指領會、領悟。「滯殻迷封」意謂癡迷愚鈍不開竅,或是被情識學解所纏而難以省悟。「觸途」同「觸塗」,乃處處、各處之意。故「觸途狂見」指處處產生狂亂的見解。

註940—此語出自唐代的京兆米胡和尚,見《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京兆米和尚令僧問仰山云:『今時還假悟也無?』仰山云:『悟即不無,爭奈落在第二頭。』又令僧問師云:『那箇究竟作麼生?』師云:『?須問他始得。』」(《大正藏》冊47,第1986B號, 頁523 中16-19)「不無」: 有。「爭柰」: 怎奈、奈何。「第二頭」乃指第一義以外可說可示者,詳參《聖嚴法師教話頭禪》:「所謂『第一頭』,是向上,就是不落語言文字;『第二頭』則是落於有境界的、有狀況的。」(《法鼓全集》第4 輯第17冊,頁247)

註941—頭上安頭:頭上再安放一個頭,比喻多餘、累贅。唐.裴休集,《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大正藏》冊48,第2012B 號,頁385 下11-13)

註942—弄泥團漢:搓弄泥團的俗漢,用來貶稱陷入言句情識的愚昧無知者,如同孩童玩泥、捏造假物以為真。《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3:「若是弄泥團漢時,兩箇淈ㄍㄨˇ淈 ;若是二俱作家時,如明鏡當臺。」(《大正藏》冊48,第2003 號,頁168 下4-5)

註943—帶累:連累。

註944—鐵圍:指地獄。西晉.法立、法炬譯,《大樓炭經》卷2:「佛告比丘:『有大鐵圍山,更復有第二大鐵圍山,中間窈窈冥冥,其日月大尊神光明不能及照。其中有八大泥犁,一泥犁者,有十六部。第一大泥犁名想、第二大泥犁名黑耳、第三大泥犁名僧乾、第四大泥犁名樓獵、第五大泥犁名噭嚾、第六大泥犁名燒炙、第七大泥犁名釜煮、第八大泥犁名阿鼻摩訶。』」(《大正藏》冊1,第23號,頁283 中12-18)

註945—躭源:指唐代的耽源應真禪師。這裡有個典故,唐代的仰山慧寂禪師初謁耽源禪師時已證悟,耽源禪師將南陽慧忠禪師(675-775)所傳下之六代祖師九十七圓相祕本,傳給了仰山禪師,要他好好奉持。結果仰山禪師讀畢後就一把火燒了,還告訴耽源禪師自己已閱畢並燒了,耽源禪師質疑怎可隨便燒之,仰山禪師回答說既已知其意並得到受用,就不必執著它了,若有需要重錄即可,並重集了一本呈上,而內容無所遺漏。(詳見明.語風圓信等編,《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大正藏》冊47,第1990 號,頁582 上19- 中2)

註946—作家:原指行家、高手,這裡指機用傑出的禪家高手。

註947—不為:不是。

註948—趙括談兵:即「紙上談兵」,僅在文字上談論用兵策略,並不能解決問題,用來比喻不切實際的空談。其典故出自《史記》,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談論兵法時連父親也駁不倒他。後來秦國出兵攻打趙國,當時趙奢已去世,只剩將軍廉頗獨撐大局。廉頗治軍有方,使秦兵久戰無功,於是秦王派出間諜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是趙括統領大軍。結果趙王中計改派趙括領兵,趙括接掌兵權後,馬上改變戰略,秦軍非常高興,用計截斷趙軍糧草。後來趙軍糧草吃盡,趙括率軍突圍,反遭秦軍亂箭射死,四十萬大軍也全被俘虜活埋。(參見《太平御覧.雜物部一》卷766,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9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頁750-751)

註949—殆斫額望之也:我一定會將手置於額前遙望期盼了。「殆」:副詞,當、必。「斫ㄓㄨㄛˊ額」:手放置額前,遙望遠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