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古尊宿語錄(2)

79特價853
上市通知我
下次再買
古尊宿語錄卷第一

大鑑下一世

南嶽大慧禪師。諱懷讓。金州人也。俗姓杜。於儀鳳二年四月八日降誕。感白氣應於玄象。在安康之分。太史瞻見。遂奏聞高宗皇帝。帝乃問。何祥瑞。 太史對曰。國之法器。不染世榮。帝傳敕金州太守韓偕親往存慰其家。家有三子。惟師最小。年始三歲。炳然殊異。性惟恩讓。父乃安名懷讓。至年十歲。惟樂佛書。時有三藏玄靜。過舍見而奇之。告其父母曰。此子若出家。必獲上乘。廣度眾生。至垂拱三年。方十五歲。辭親往荊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師出家。通天二年受戒。後習毗尼藏。一日。自歎曰。夫出家者。為無為法。天上人間無有勝者。時同學坦然。知師志氣高邁。勸師同謁嵩山安禪師。安啟發之。乃直詣曹谿禮六祖。六祖問。什麼處來。師云。嵩山安和尚處來。祖云。什麼物與麼來。師無語。遂經八載。忽然有省。乃白祖云。某甲有箇會處。 祖云。作麼生。師云。說似一物即不中。祖云。還假修證也無。師云。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祖云。只此不污染。是諸佛之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讖汝曰。震旦雖闊無別路。要假兒孫腳下行。金鷄解衘一粒粟。供養十方羅漢僧(又讖傳道一法)。心裏能藏事。說向漢江濵。湖波探水月。將照二三人。祖云。先師有言。從吾向後。勿傳此衣。但以法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惟示道化。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汝向後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師侍奉一十五載。唐先天二年。始往南嶽。居般若寺。示徒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能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非遇上根。宜慎辭哉。 僧問。如鏡鑄像。像成後。光歸何處。師云。如大德未出家寺相狀向什麼處去。僧云。成後為什麼不鑑照。師云。雖然不鑑照。謾他一點不得。 
馬祖居南嶽傳法院。獨處一庵。唯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師往彼亦不顧。師觀其神宇有異。遂憶六祖讖。乃多方而誘導之。一日。將甎於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既久。乃問曰。作什麼。師云。磨作鏡。馬祖云。磨甎豈得成鏡。師云。磨甎既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祖乃離座云。如何即是。師云。譬牛駕車。車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車即是。又云。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馬祖聞斯示誨。豁然開悟。禮拜問云。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師云。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馬祖云。道非色相。云何能見。師云。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祖云。有成壞否。師云。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也。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馬祖一蒙開悟。心地超然。侍奉十秋。日益深奧。師入室弟子六人。各印可曰。汝等六人同證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儀 (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顧盻(智達)。一人得吾耳。善聽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氣(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談說(嚴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後馬祖闡化於江西開元寺。師問眾曰。道一為眾說法否。眾曰。已為眾說法。師云。未見通箇消息來。遂遣一僧去。囑云。待伊上堂時。但問作麼生。記取答話來。僧如教。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