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塔爾寺 十地
住在十地界中的,
有誓約的金剛護法,
若有神通的威力。
請將佛法的冤家驅逐。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處的魯沙爾鎮。因其先有塔後有寺而得名。創始人為宗喀巴,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當然,它也是最早的一個。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塔爾寺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西元1379年),距今已經有六百餘年,占地六百餘畝。寺院建築分布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要建築。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的宏偉建築群。寺廟獨具匠心地把漢式三簷歇山式與藏族簷下巧砌鞭麻牆、中鑲金剛時輪梵文咒和銅鏡、底層鑲磚的形式融為一體,和諧完美地組成一座漢藏藝術風格結合的建築群。由於塔爾寺為宗喀巴首建之寺,更成為了藏傳佛教之中最有影響力的黃教的聖地。塔爾寺不僅是喇嘛教聖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內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此外,它還以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聞名於世,號稱「塔爾寺三絕」。
古剎、鐘聲。僅僅是想像,心中便自會有清泉湧出。我本是俗世中飄蕩的一粒無根的灰塵,飄過之處留不下一絲微痕。倘若有幸於此處駐足,便將這一生的流浪都掩埋在此處又何妨呢?聽得道的尊者誦經、欣賞那些不諳世事的小沙彌的恬淡生活、嗅著濃濃的香火氣味、隨著古鐘震動輕舞飛揚。無需理會生老病死、愛恨離愁。我只是眾多灰塵中的一個,慕名而來傾聽梵音,洗脫一生的庸俗,超凡脫塵般輕輕飄蕩,恬靜安好。明媚的陽光、綿綿的細雨,落花飄雪便是塵世的美好。暴烈的日晒,傾盆的大雨,凜冽的寒風便是一生的歷練。不管他人生老病死、愛恨離愁。就那麼靜靜地待在那,只是靜靜地待在那。看著日出日落、聽著青藏高原上雄鷹劃破天際的飛翔之音,這世間還有比這樣的日子更美好的嗎?我想大概沒有了。一粒灰塵的安然。
這一世的清淨要感謝那個名叫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的男人。由於他生於宗喀,所以被尊稱為宗喀巴。在我看來,這是一位真切值得讓人尊敬的尊者。他的佛法有多麼強大,我未曾直接地感覺過。然而,即便僅僅是他好學的特質便足以讓我汗顏了。
住在十地界中的,
有誓約的金剛護法,
若有神通的威力。
請將佛法的冤家驅逐。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處的魯沙爾鎮。因其先有塔後有寺而得名。創始人為宗喀巴,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當然,它也是最早的一個。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塔爾寺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西元1379年),距今已經有六百餘年,占地六百餘畝。寺院建築分布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要建築。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的宏偉建築群。寺廟獨具匠心地把漢式三簷歇山式與藏族簷下巧砌鞭麻牆、中鑲金剛時輪梵文咒和銅鏡、底層鑲磚的形式融為一體,和諧完美地組成一座漢藏藝術風格結合的建築群。由於塔爾寺為宗喀巴首建之寺,更成為了藏傳佛教之中最有影響力的黃教的聖地。塔爾寺不僅是喇嘛教聖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府之一。寺內設有顯宗、密宗、天文、醫學四大學院。此外,它還以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聞名於世,號稱「塔爾寺三絕」。
古剎、鐘聲。僅僅是想像,心中便自會有清泉湧出。我本是俗世中飄蕩的一粒無根的灰塵,飄過之處留不下一絲微痕。倘若有幸於此處駐足,便將這一生的流浪都掩埋在此處又何妨呢?聽得道的尊者誦經、欣賞那些不諳世事的小沙彌的恬淡生活、嗅著濃濃的香火氣味、隨著古鐘震動輕舞飛揚。無需理會生老病死、愛恨離愁。我只是眾多灰塵中的一個,慕名而來傾聽梵音,洗脫一生的庸俗,超凡脫塵般輕輕飄蕩,恬靜安好。明媚的陽光、綿綿的細雨,落花飄雪便是塵世的美好。暴烈的日晒,傾盆的大雨,凜冽的寒風便是一生的歷練。不管他人生老病死、愛恨離愁。就那麼靜靜地待在那,只是靜靜地待在那。看著日出日落、聽著青藏高原上雄鷹劃破天際的飛翔之音,這世間還有比這樣的日子更美好的嗎?我想大概沒有了。一粒灰塵的安然。
這一世的清淨要感謝那個名叫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的男人。由於他生於宗喀,所以被尊稱為宗喀巴。在我看來,這是一位真切值得讓人尊敬的尊者。他的佛法有多麼強大,我未曾直接地感覺過。然而,即便僅僅是他好學的特質便足以讓我汗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