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知識考古學閱讀和神的奇蹟
  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尤其是第一卷,包含了不少與《聖經》和宗教主題相關的引用。馬克思經常引用《聖經》和其中的宗教意象來闡釋或強調他的經濟和社會論點。這些引用的具體頻率可能會因不同版本和翻譯而有所不同,因此很難提供關於引用《聖經》的確切次數。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聖經》在馬克思的著作中發揮了不同程度的語境作用,被用來支持他的論點和類比。在馬克思那裡,典故和引用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它們被用來試圖愚弄審查員、抨擊統治階級、批評共產主義運動的對手、用作經濟典故等等。澳洲神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羅蘭.波爾(Roland Boer)在《馬克思對〈聖經〉的革命性閱讀》(Marx's Revolutionary Reading of the Bible)一文中舉了三個有趣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普魯士國王的子彈」。1844年中期,普魯士國王弗裡德里希-威廉四世寫了一封公開信,提到了一次未遂的刺殺事件,他倖免於難。這封信中充滿了宗教典故。例如,國王寫道:「當萬能的手將致命的子彈從我的胸膛射向地面時」。對此,馬克思對這封信進行了持續的批判,認為國王似乎在試圖將上帝直接與刺殺事件連繫起來,這是不恰當的。他指出,這樣的觀點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即上帝既引導罪犯的行為又將子彈從國王身上移開,這似乎不合邏輯。
  另外,國王表示他總是「仰望神聖的救世主」。對此,馬克思回應道,國王似乎在試圖將信仰上帝與實際政治行動連繫起來,但這並不一定會帶來美好的結果。他強調,要完成已經開始的事情和實施已經準備好的事情,人們需要專注於這些目標,而不是將注意力從這些目標移開,去尋求神聖的介入。
  第二個例子涉及到《聖經》中的一段常被引用的經文,提到了蟲咬、鏽跡以及天堂中的寶藏。馬克思在這段文字中寫道:「因此,政治經濟學,儘管看似世俗,卻實際上是一門真正的道德科學,是所有科學中最具道德性的一門。它的核心論點是自我犧牲,捨棄生活和個人需求。你吃得越少,喝得越少,購買的書越少,參觀劇院、舞廳和社交場合的次數越少,思考得越少,愛情越少,理論越少,歌唱得越少,繪畫得越少,修建籬笆得越少等等,你省下來的越多,這就是你的財富,就像蛀蟲和鏽跡無法侵蝕的寶藏一樣,你的資本也會越來越大」。
  這裡引用了《馬太福音》6:19-21(還有《路加福音》12:33-34)中的經文,其中耶穌說:「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馬克思對《聖經》文本的理解十分敏銳。這段經文教誨的是不要為物質財富憂慮,強調重要的是心靈和精神層面。然而,馬克思將其進行了顛覆性的解讀,將它轉化成了資本主義中資本的不斷累積,將資本視為一種「永恆」的寶藏,與《聖經》原文中的內涵截然不同。
  第三個例子是對《創世紀》第三章──蛇和吃禁果的故事──的解釋。西元1840 年代初,馬克思在擔任《萊茵報》編輯時,曾毫不留情的抨擊萊茵省議會(主要由貴族組成)的活動。有一次,大會發言人引用了《創世紀》3:4-5 中蛇對夏娃說的話:你不會死。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了禁果,眼睛就會明亮,就會像上帝一樣,知道善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