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息日在歷史上的經過
1. 在創世之時設立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3)。
△神造萬物的工,是於六日之間完成,就定「第七日」為「聖日」,為「安息日」,並且「賜福」給此日,這是安息日的由來(創二1-2;出二十8-11)。
2. 在汛的曠野再指示出來
△聖經自亞當犯罪之後就沒有提起安息日,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來到汛的曠野,摩西纔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出十六1、23),把安息日再度指示出來。
△以色列人在曠野,蒙神賜下嗎哪,對於「喫」不須掛慮如同亞當在伊甸園裡一樣(創二16),但他們在這恩典之下卻不肯向神遵守安息聖日(出十六25-30)。
3. 在西乃山列入誡命
△百姓既然不守安息日,神就在西乃山把它列入親自用指頭寫的十誡,顯明守此日的緊要(申九10)。十誡的第四誡之原文如下:「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出二十8-11)。
△真神立這一條誡命是回溯到創世之時,可見在亞當之時就有意要他們記念此日。
4. 因不守聖日被擄於巴比倫
△神的百姓不以安息日為聖日(耶十七21-23;結二十12-13)。神就藉耶利米發出嚴重的警告說:「你們若不聽從我,不以安息日為聖日,我必在各門中點火,這火必燒燬耶路撒冷的宮殿,不能熄滅」(耶十七27)。可惜,百姓不聽,終於西底家王之時,被尼布甲尼撒王燒燬聖殿和宮殿,百姓死去的甚多,剩下的被擄到巴比倫去,在那裡作僕婢,使地享受安息,至滿了70 年(代下三六17-21)。
5. 聖殿重建後嚴守聖日不敢再犯
△神為要應驗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耶二五11-12),於滿了70 年之時,激動波斯王古列,准許猶太人歸還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代下三六22-23)。當時百姓中仍有人干犯安息日,所以首領尼希米就斥責貴冑說:「你們怎麼行這惡事犯了安息日呢?從前你們列祖豈不是這樣行,以致我們神使一切災禍臨到我們和這城麼?現在你們還犯安息日, 使忿怒越發臨到以色列!」( 尼十三15-18)。於是叫利未人關鎖城門,不過安息日不准開放,使安息日為聖(尼十三19-22)。從此時起,猶太人一直嚴守安息日到使徒時代,並沒有間斷過(徒十五21)。
二. 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
主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可二27)。可見安息日的設立,目的是要使人得著益處。
1. 使人記念神是造物主
△安息日是神造萬物完成的記念日。神定此日,要使人知道耶和華是造物主,免得忘記神恩,或受迷去拜假神,自食苦果(參:出二十8-11;結二十1-20)。
2. 使人得享身心的安息
△神說:「六日你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舒暢」(出二三12)。聖經指示說:「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賽四十28)。神不需要休息,祂定了安息日是出於祂愛世人的心腸,要使祂所造的,不但是自主的,也要使為奴的和牲畜都得到舒暢。這日的需要,開始於亞當之時,因他有「修理看守」(創二15)、並治理全地的責任(創一28)。故神在創世之時就設立此日,要叫亞當享受。此日是神賜福之日(創二3),記念的人絕不會因停止工作而生活發生困難(參:出十六29)。
3. 使人記念神的救恩
△「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五15)。人很容易忘記神的愛,所以神要以色列人於安息日特別集會,記念神救他們脫離埃及的恩典。新約時代的選民,更當在此日記念主耶穌流血贖罪的大恩(利二三3;詩一○三2-3;林後五14-15;徒二六18)。
4. 使人知道神是叫人成聖的
△「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聖的」(結二十12)。
安息日是神賜的,在領受的人是一種恩典。神在創世之時,賜福給第七日,且「定為聖日」(創二3),使其與一般的日子不同。要百姓將此日「分別為聖」不作俗事(尼十三22;賽五八13-14),聚集受教,與神靈交,追求聖靈,因人非聖潔,不能見主(彼前一15;來十二14)。並且叫人知道只有真神才能叫人成聖(來十10、14;帖後二13)。
5. 使人仰望天國的安息
△第七日的安息,深具「預表性」。預表神完成救贖工作之
後,要使祂的子民得享天國的永遠永息。聖經明說:「這樣看來,就有一個安息日式的安息,為神的子民保留著了。因為進入神之安息的人,就歇了他的工而安息了」(來四9-10。呂振中氏譯)。這世間並無安息之地(詩九十10),只有主耶穌能使我們得安息(太十一28-29)。我們既得應許能進入祂的安息,就當在世謹守聖日,並仰望救主再臨,帶進永遠安息(來四1;羅八22- 23)。
1. 在創世之時設立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3)。
△神造萬物的工,是於六日之間完成,就定「第七日」為「聖日」,為「安息日」,並且「賜福」給此日,這是安息日的由來(創二1-2;出二十8-11)。
2. 在汛的曠野再指示出來
△聖經自亞當犯罪之後就沒有提起安息日,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來到汛的曠野,摩西纔對他們說:「耶和華這樣說,明天是聖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的聖安息日」(出十六1、23),把安息日再度指示出來。
△以色列人在曠野,蒙神賜下嗎哪,對於「喫」不須掛慮如同亞當在伊甸園裡一樣(創二16),但他們在這恩典之下卻不肯向神遵守安息聖日(出十六25-30)。
3. 在西乃山列入誡命
△百姓既然不守安息日,神就在西乃山把它列入親自用指頭寫的十誡,顯明守此日的緊要(申九10)。十誡的第四誡之原文如下:「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出二十8-11)。
△真神立這一條誡命是回溯到創世之時,可見在亞當之時就有意要他們記念此日。
4. 因不守聖日被擄於巴比倫
△神的百姓不以安息日為聖日(耶十七21-23;結二十12-13)。神就藉耶利米發出嚴重的警告說:「你們若不聽從我,不以安息日為聖日,我必在各門中點火,這火必燒燬耶路撒冷的宮殿,不能熄滅」(耶十七27)。可惜,百姓不聽,終於西底家王之時,被尼布甲尼撒王燒燬聖殿和宮殿,百姓死去的甚多,剩下的被擄到巴比倫去,在那裡作僕婢,使地享受安息,至滿了70 年(代下三六17-21)。
5. 聖殿重建後嚴守聖日不敢再犯
△神為要應驗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耶二五11-12),於滿了70 年之時,激動波斯王古列,准許猶太人歸還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代下三六22-23)。當時百姓中仍有人干犯安息日,所以首領尼希米就斥責貴冑說:「你們怎麼行這惡事犯了安息日呢?從前你們列祖豈不是這樣行,以致我們神使一切災禍臨到我們和這城麼?現在你們還犯安息日, 使忿怒越發臨到以色列!」( 尼十三15-18)。於是叫利未人關鎖城門,不過安息日不准開放,使安息日為聖(尼十三19-22)。從此時起,猶太人一直嚴守安息日到使徒時代,並沒有間斷過(徒十五21)。
二. 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
主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可二27)。可見安息日的設立,目的是要使人得著益處。
1. 使人記念神是造物主
△安息日是神造萬物完成的記念日。神定此日,要使人知道耶和華是造物主,免得忘記神恩,或受迷去拜假神,自食苦果(參:出二十8-11;結二十1-20)。
2. 使人得享身心的安息
△神說:「六日你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舒暢」(出二三12)。聖經指示說:「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賽四十28)。神不需要休息,祂定了安息日是出於祂愛世人的心腸,要使祂所造的,不但是自主的,也要使為奴的和牲畜都得到舒暢。這日的需要,開始於亞當之時,因他有「修理看守」(創二15)、並治理全地的責任(創一28)。故神在創世之時就設立此日,要叫亞當享受。此日是神賜福之日(創二3),記念的人絕不會因停止工作而生活發生困難(參:出十六29)。
3. 使人記念神的救恩
△「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五15)。人很容易忘記神的愛,所以神要以色列人於安息日特別集會,記念神救他們脫離埃及的恩典。新約時代的選民,更當在此日記念主耶穌流血贖罪的大恩(利二三3;詩一○三2-3;林後五14-15;徒二六18)。
4. 使人知道神是叫人成聖的
△「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使他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他們成聖的」(結二十12)。
安息日是神賜的,在領受的人是一種恩典。神在創世之時,賜福給第七日,且「定為聖日」(創二3),使其與一般的日子不同。要百姓將此日「分別為聖」不作俗事(尼十三22;賽五八13-14),聚集受教,與神靈交,追求聖靈,因人非聖潔,不能見主(彼前一15;來十二14)。並且叫人知道只有真神才能叫人成聖(來十10、14;帖後二13)。
5. 使人仰望天國的安息
△第七日的安息,深具「預表性」。預表神完成救贖工作之
後,要使祂的子民得享天國的永遠永息。聖經明說:「這樣看來,就有一個安息日式的安息,為神的子民保留著了。因為進入神之安息的人,就歇了他的工而安息了」(來四9-10。呂振中氏譯)。這世間並無安息之地(詩九十10),只有主耶穌能使我們得安息(太十一28-29)。我們既得應許能進入祂的安息,就當在世謹守聖日,並仰望救主再臨,帶進永遠安息(來四1;羅八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