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是什麼
人生是什麼?這是一個難以肯定的問題,談人生的書太多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用人生的大道理去教訓別人,而他自己的人生卻仍有非議之處。我自己在年輕時似乎覺得懂得一些人生,結果混到八十歲的耄耋之齡,反而不清楚人生有何意義。我時時想到的是先知摩西的話: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
古代有名的智慧之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王數十年,國富民強,享盡榮華富貴,但他老年所著傳道書卻說凡事都是虛空,多有智慧,多有愁煩;加增知識,加增憂傷。我的人生經歷,非常平凡,但是對人生的看法想法卻是多變的。我在青年時代,滿腔熱血,非常崇拜三不朽的人生觀,能夠在社會上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人生的價值。我抱著這樣的幻想當然也有一些幼稚的行動,想當然是碰壁吃虧,更遭人看盡笑話。
青年熱情時代過去以後差不多接近中年,人因境遇不順轉趨消極。佛家的生、老、病、死、苦進入思維,想求藉宗教解脫自己,因為生存環境不可能出家,我在台灣反而信了基督。
人的人生觀有時受環境影響,我到中年以後生活條件改善,便有一種人生苦短,何不及時行樂的想法,即思即行,我首先放縱了自己的食慾,美酒佳餚,盡量享受,正當要墮入吃喝玩樂的惡習中時,醫生警告了我的健康已亮起紅燈,高血脂、肝炎、氣喘、糖尿已都來找我,我的享樂人生觀就此打住,而不是自己醒悟回頭。
坦白來說,我也有過邪惡的人生觀,為了私心,想做越軌的事;為了憤恨,想對人不利,所幸壞主意沒遇上機會,施展不出,而保全了自己,但罪惡感永留心痕。人應都有良心,而做壞事與受刺激有關,貪瀆的人可能曾受貧窮之苦,而嚴酷的人則有受屈辱的隱恨。人生包羅萬象,善惡也許只是心理反應,算不上觀點。因此,絕大多數的人不懂得人生是什麼,積極也好、消極也好、頹廢也好、罪惡也好,都有受環境影響,而不是真知識。人為何不能認識自己人生呢?且讀以下詩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認識真的廬山,就要在廬山之外;要認識真的人生,必須從自己之外看人生。有了這樣的啟示,我開始研究一般人的人生經歷,想從其中歸納出一些原則,結果是越來越亂治絲益棼,然後我想到不如先從人研究起。人是什麼?我突出了謎團。
我費了功夫從生物學、人類學、人的生理、心理方面著手探討,我發現自以為偉大的人類其實也只是一種動物而已。科學家說:人類與猿猴們同一個祖先,看樣子是差不多,那時候的猿人並不比別的動物高明,可能要逃避凶猛野獸的追逐,靠攀樹摘果為生。到近世幾十萬年前猿人中的一支突變為智人,現代人類是由智人進化而成,智人不同於猿人是多了個會思想的頭腦,用智慧突破本能的限制,進而征服萬物,統治這個地球世界。
突變是人類進化的最大關鍵,突變的本質是什麼?為何突變?怎樣突變?現代的科學家無法答覆,我的研究也入了瓶頸。
書本上解釋因為猿人的基因突變而有了智慧,這只是一種推測,沒有實驗,算不了定論,那麼在生物發展史上也沒有其他生物基因突變而生智慧的先例。突變的原因為何?無從解釋。地球是一個物質世界,物都有體,動物有運用體反射的能力,是稱為魂。人因生理需求而有慾念,慾念即是魂的活動,動物皆然。魂是直接反射,沒有推理能力,而智慧的推理能發展創造,是一種靈的活動。智人是具備靈、魂、體三者的新特殊生物,與以前的猿人並非繼承關係。
人為萬物之靈,有靈才可稱為人。靈是如何進入人的?找到這個答案就能破解人來源的奧祕,可是今日的科學還是白卷。
我本來不想用《聖經》去解釋一般學術上的事,因為怕人說是所持宗教的偏見,但當思想受困無路可走之時,我發現了這條窄路。平時我最熟悉的創世紀故事有了用場,人不是神造的嗎?神把靈氣吹進人的鼻孔,就成了有靈的活人,這就是答案。但是我自己不敢承認,在科學為主流的今日,《聖經》被一般人看成神話。雖然創造論與進化論在爭議之中,而神造人的事即是信者也不敢從學術立場去引用,當我再次陷入迷惘之中,我又看見了一點亮光。我想科學不外是循著理性去思考實驗而成,我不妨用科學的方法去查考《聖經》。
《聖經》的話都是神默示的,基督徒必須信奉,而教會並不會禁止信徒考證《聖經》,因為大家相信《聖經》無謬誤。創世d紀的作者是摩西,神創造萬物的故事是不是摩西杜撰的?我找到一份註解資料說:考古家發現在中東出土一塊泥版畫,其中有亞當被造的故事,該畫經測定早於摩西三千年,摩西的故事應有根據,不是憑空臆說。科學雖不能查明,但事出有因。……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6047725.pdf
人生是什麼?這是一個難以肯定的問題,談人生的書太多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用人生的大道理去教訓別人,而他自己的人生卻仍有非議之處。我自己在年輕時似乎覺得懂得一些人生,結果混到八十歲的耄耋之齡,反而不清楚人生有何意義。我時時想到的是先知摩西的話: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
古代有名的智慧之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王數十年,國富民強,享盡榮華富貴,但他老年所著傳道書卻說凡事都是虛空,多有智慧,多有愁煩;加增知識,加增憂傷。我的人生經歷,非常平凡,但是對人生的看法想法卻是多變的。我在青年時代,滿腔熱血,非常崇拜三不朽的人生觀,能夠在社會上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人生的價值。我抱著這樣的幻想當然也有一些幼稚的行動,想當然是碰壁吃虧,更遭人看盡笑話。
青年熱情時代過去以後差不多接近中年,人因境遇不順轉趨消極。佛家的生、老、病、死、苦進入思維,想求藉宗教解脫自己,因為生存環境不可能出家,我在台灣反而信了基督。
人的人生觀有時受環境影響,我到中年以後生活條件改善,便有一種人生苦短,何不及時行樂的想法,即思即行,我首先放縱了自己的食慾,美酒佳餚,盡量享受,正當要墮入吃喝玩樂的惡習中時,醫生警告了我的健康已亮起紅燈,高血脂、肝炎、氣喘、糖尿已都來找我,我的享樂人生觀就此打住,而不是自己醒悟回頭。
坦白來說,我也有過邪惡的人生觀,為了私心,想做越軌的事;為了憤恨,想對人不利,所幸壞主意沒遇上機會,施展不出,而保全了自己,但罪惡感永留心痕。人應都有良心,而做壞事與受刺激有關,貪瀆的人可能曾受貧窮之苦,而嚴酷的人則有受屈辱的隱恨。人生包羅萬象,善惡也許只是心理反應,算不上觀點。因此,絕大多數的人不懂得人生是什麼,積極也好、消極也好、頹廢也好、罪惡也好,都有受環境影響,而不是真知識。人為何不能認識自己人生呢?且讀以下詩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認識真的廬山,就要在廬山之外;要認識真的人生,必須從自己之外看人生。有了這樣的啟示,我開始研究一般人的人生經歷,想從其中歸納出一些原則,結果是越來越亂治絲益棼,然後我想到不如先從人研究起。人是什麼?我突出了謎團。
我費了功夫從生物學、人類學、人的生理、心理方面著手探討,我發現自以為偉大的人類其實也只是一種動物而已。科學家說:人類與猿猴們同一個祖先,看樣子是差不多,那時候的猿人並不比別的動物高明,可能要逃避凶猛野獸的追逐,靠攀樹摘果為生。到近世幾十萬年前猿人中的一支突變為智人,現代人類是由智人進化而成,智人不同於猿人是多了個會思想的頭腦,用智慧突破本能的限制,進而征服萬物,統治這個地球世界。
突變是人類進化的最大關鍵,突變的本質是什麼?為何突變?怎樣突變?現代的科學家無法答覆,我的研究也入了瓶頸。
書本上解釋因為猿人的基因突變而有了智慧,這只是一種推測,沒有實驗,算不了定論,那麼在生物發展史上也沒有其他生物基因突變而生智慧的先例。突變的原因為何?無從解釋。地球是一個物質世界,物都有體,動物有運用體反射的能力,是稱為魂。人因生理需求而有慾念,慾念即是魂的活動,動物皆然。魂是直接反射,沒有推理能力,而智慧的推理能發展創造,是一種靈的活動。智人是具備靈、魂、體三者的新特殊生物,與以前的猿人並非繼承關係。
人為萬物之靈,有靈才可稱為人。靈是如何進入人的?找到這個答案就能破解人來源的奧祕,可是今日的科學還是白卷。
我本來不想用《聖經》去解釋一般學術上的事,因為怕人說是所持宗教的偏見,但當思想受困無路可走之時,我發現了這條窄路。平時我最熟悉的創世紀故事有了用場,人不是神造的嗎?神把靈氣吹進人的鼻孔,就成了有靈的活人,這就是答案。但是我自己不敢承認,在科學為主流的今日,《聖經》被一般人看成神話。雖然創造論與進化論在爭議之中,而神造人的事即是信者也不敢從學術立場去引用,當我再次陷入迷惘之中,我又看見了一點亮光。我想科學不外是循著理性去思考實驗而成,我不妨用科學的方法去查考《聖經》。
《聖經》的話都是神默示的,基督徒必須信奉,而教會並不會禁止信徒考證《聖經》,因為大家相信《聖經》無謬誤。創世d紀的作者是摩西,神創造萬物的故事是不是摩西杜撰的?我找到一份註解資料說:考古家發現在中東出土一塊泥版畫,其中有亞當被造的故事,該畫經測定早於摩西三千年,摩西的故事應有根據,不是憑空臆說。科學雖不能查明,但事出有因。……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604772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