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新厄娃
教會每年九月八日慶祝聖母誕辰,推動瞻禮的動機在於黎明是一天的開始,而童貞女的誕生揭露了救恩的曙光,作為耶穌誕生之序幕。
梵二文獻《教會》教義憲章(Lumen Gentium)第八章〈論基督及教會奧蹟中的天主之母榮福童貞瑪利亞〉,其中尤其談到:「在期盼恩許實現的漫長過程中,藉著這位特出的熙雍女兒,揭開時期圓滿的序幕,新救恩得以建立。」(《教會》教義憲章,55號)
為能理解瑪利亞的角色,以及她的出現何以明確標記救恩計畫的展開,實有必要講述關於天主創世計畫的想法,亦即基督卓越的中心地位。祂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萬物都是「藉著祂,並且是為了祂而受造的」(哥一15~16)。祂是創造的中心,天上的受造物(天使)和地上的眾生(人)皆在祂內。
我認為耶穌必定會降生成人,並在地上的國度取得勝利;這是人所難以理解的奧祕,實際上與我們所想的大相逕庭。自從原祖父母犯罪之後,後人便擺脫不了撒旦的奴役和罪惡的苦果(痛苦、疲勞、疾病、死亡……)。耶穌以救世主的身分來到世上,為將人類從惡果中救贖出來,並且透過祂在十字架上所交付的體血,使天地間的一切得以與天父和好如初。
萬物是為了祂而受造的。每個受造物、每個人的角色,早在永恆中就已存於天主心中,且以基督為中心。如果說首生的是降生成人的耶穌,那麼就更說明了,在天主的創世計畫中,所有受造物必然與那位首生者息息相關,且將要藉由降孕母胎而實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瑪利亞和至聖聖三之間獨特的關係,全都展現在天使預報救主降生的場景裡。
以基督為中心,以及祂以救主的身分來臨,因此整個人類史都指向耶穌的誕生,祂的降生稱為「時期圓滿」。基督到來之前是「等待期」;祂來臨之後則稱為「最末的時期」(若壹二18)。隨著瑪利亞的出生,人類史出現一個顯著的轉折點:等待的時期結束了,從此進入恩許實現的時期。
她是新厄娃、新女人;救世主因她而來,並開始有了天主的新子民。初期教父如殉道者聖猶斯定(St. Justin Martyr)和聖依勒內(聖宜仁,St. Irenaeus),將厄娃比作瑪利亞的預像:厄娃是眾生之母,瑪利亞則是救主之母;厄娃招來了死亡,而瑪利亞帶給人類生命──耶穌基督。
我們或許會想多知道一些關於瑪利亞的事,可是聖經沒有提供更多細節。福音並非歷史傳記,而是一部救恩史。福音是為帶來救恩的「好消息」,主要是宣揚天主的救恩,而非記載人物的事蹟。我們所感興趣的那些聖經人物,雖然他們的生平沒有寫進福音裡,但並不影響福音作者所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及目的。
關於瑪利亞的出生和背景,儘管我們沒辦法找到確切的答案,不過仍可找出些許蛛絲馬跡;至少,我們可以明白福音作者為何選擇這麼說、為何會如此描述。
瑪利亞是什麼時候出生的?關於聖母出生的日子,古時曾找出幾種可能性,但多半是出於信仰傳統的說法,而不是基於史實。大多數意見認為聖母誕辰的日子應定在九月八日,訂定於這天並無史實根據,主要是從十二月八日「聖母始胎無原罪節」──瑪利亞在母胎中受孕──往後推算九個月,即為聖母誕辰的日子。
至於瑪利亞是在哪一年出生,我們無法確知,只能約略從耶穌誕生的年代算起。大致說來,古代女子是在十二至十四歲左右出嫁;由此推估,聖母很可能出生於公元前二十年,當時正好是黑落德王重建耶路撒冷聖殿的時候。以色列開始大興土木、砌石造殿的同時,預示著上主也正在預備祂真正的肉身聖殿。這僅是推敲而已,是否真的接近真實的日期,我們也無從考證。
聖母出生於何處?經過探查,最有可能的地點是耶路撒冷和納匝肋。兩者皆是擁有古老傳統的城市,也有考古和文化方面的證據。我們傾向認為這位純潔謙遜的少女住在納匝肋,那是坐落在半山腰、名不見經傳的村莊。當時村裡約有兩百位居民,都住在小小的岩洞裡,不僅沒有什麼對外的聯絡道路,就連舊約、《塔耳慕得》(塔木德,Talmud)或猶太史家約瑟夫(Titus Flavius Josephus)也從未提及。難怪納塔乃耳會問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一46)
我們甚至不知道瑪利亞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哪一支派,或是屬於哪個家族,但肯定籍籍無名,否則聖史路加絕對會記錄下來;他在描述耶穌的童年時,可是細心地描寫了依撒伯爾和年邁的亞納這兩位婦女的出身。天主喜愛謙卑和不張揚的人;對祂而言,妄自尊大的人毫無用處。可以說,世人眼中尊崇的偉人未必會受到天主的重視。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福音中的瑪利亞》)
教會每年九月八日慶祝聖母誕辰,推動瞻禮的動機在於黎明是一天的開始,而童貞女的誕生揭露了救恩的曙光,作為耶穌誕生之序幕。
梵二文獻《教會》教義憲章(Lumen Gentium)第八章〈論基督及教會奧蹟中的天主之母榮福童貞瑪利亞〉,其中尤其談到:「在期盼恩許實現的漫長過程中,藉著這位特出的熙雍女兒,揭開時期圓滿的序幕,新救恩得以建立。」(《教會》教義憲章,55號)
為能理解瑪利亞的角色,以及她的出現何以明確標記救恩計畫的展開,實有必要講述關於天主創世計畫的想法,亦即基督卓越的中心地位。祂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萬物都是「藉著祂,並且是為了祂而受造的」(哥一15~16)。祂是創造的中心,天上的受造物(天使)和地上的眾生(人)皆在祂內。
我認為耶穌必定會降生成人,並在地上的國度取得勝利;這是人所難以理解的奧祕,實際上與我們所想的大相逕庭。自從原祖父母犯罪之後,後人便擺脫不了撒旦的奴役和罪惡的苦果(痛苦、疲勞、疾病、死亡……)。耶穌以救世主的身分來到世上,為將人類從惡果中救贖出來,並且透過祂在十字架上所交付的體血,使天地間的一切得以與天父和好如初。
萬物是為了祂而受造的。每個受造物、每個人的角色,早在永恆中就已存於天主心中,且以基督為中心。如果說首生的是降生成人的耶穌,那麼就更說明了,在天主的創世計畫中,所有受造物必然與那位首生者息息相關,且將要藉由降孕母胎而實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瑪利亞和至聖聖三之間獨特的關係,全都展現在天使預報救主降生的場景裡。
以基督為中心,以及祂以救主的身分來臨,因此整個人類史都指向耶穌的誕生,祂的降生稱為「時期圓滿」。基督到來之前是「等待期」;祂來臨之後則稱為「最末的時期」(若壹二18)。隨著瑪利亞的出生,人類史出現一個顯著的轉折點:等待的時期結束了,從此進入恩許實現的時期。
她是新厄娃、新女人;救世主因她而來,並開始有了天主的新子民。初期教父如殉道者聖猶斯定(St. Justin Martyr)和聖依勒內(聖宜仁,St. Irenaeus),將厄娃比作瑪利亞的預像:厄娃是眾生之母,瑪利亞則是救主之母;厄娃招來了死亡,而瑪利亞帶給人類生命──耶穌基督。
我們或許會想多知道一些關於瑪利亞的事,可是聖經沒有提供更多細節。福音並非歷史傳記,而是一部救恩史。福音是為帶來救恩的「好消息」,主要是宣揚天主的救恩,而非記載人物的事蹟。我們所感興趣的那些聖經人物,雖然他們的生平沒有寫進福音裡,但並不影響福音作者所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及目的。
關於瑪利亞的出生和背景,儘管我們沒辦法找到確切的答案,不過仍可找出些許蛛絲馬跡;至少,我們可以明白福音作者為何選擇這麼說、為何會如此描述。
瑪利亞是什麼時候出生的?關於聖母出生的日子,古時曾找出幾種可能性,但多半是出於信仰傳統的說法,而不是基於史實。大多數意見認為聖母誕辰的日子應定在九月八日,訂定於這天並無史實根據,主要是從十二月八日「聖母始胎無原罪節」──瑪利亞在母胎中受孕──往後推算九個月,即為聖母誕辰的日子。
至於瑪利亞是在哪一年出生,我們無法確知,只能約略從耶穌誕生的年代算起。大致說來,古代女子是在十二至十四歲左右出嫁;由此推估,聖母很可能出生於公元前二十年,當時正好是黑落德王重建耶路撒冷聖殿的時候。以色列開始大興土木、砌石造殿的同時,預示著上主也正在預備祂真正的肉身聖殿。這僅是推敲而已,是否真的接近真實的日期,我們也無從考證。
聖母出生於何處?經過探查,最有可能的地點是耶路撒冷和納匝肋。兩者皆是擁有古老傳統的城市,也有考古和文化方面的證據。我們傾向認為這位純潔謙遜的少女住在納匝肋,那是坐落在半山腰、名不見經傳的村莊。當時村裡約有兩百位居民,都住在小小的岩洞裡,不僅沒有什麼對外的聯絡道路,就連舊約、《塔耳慕得》(塔木德,Talmud)或猶太史家約瑟夫(Titus Flavius Josephus)也從未提及。難怪納塔乃耳會問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一46)
我們甚至不知道瑪利亞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哪一支派,或是屬於哪個家族,但肯定籍籍無名,否則聖史路加絕對會記錄下來;他在描述耶穌的童年時,可是細心地描寫了依撒伯爾和年邁的亞納這兩位婦女的出身。天主喜愛謙卑和不張揚的人;對祂而言,妄自尊大的人毫無用處。可以說,世人眼中尊崇的偉人未必會受到天主的重視。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福音中的瑪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