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詩節
啊!愛的活火焰,
溫柔地觸傷我的靈魂
至深中心點!
既然祢已不再壓抑,
瞬即團圓!若是祢願意:
撕破此紗甜蜜相遇!
註 解
靈魂已自覺在神性的結合中整個燃燒起來,她的味覺完全沐浴在光榮與愛中,在她的實體極深處,流溢出來的無非是光榮的河流,歡愉滿盈,感到「從她的胸懷流出活水的江河」,天主聖子說過,將在這樣的靈魂內湧流活水的江河,可以說,由於靈魂這麼強有力地在天主內神化,這麼徹底地被天主佔有,盛裝著這麼富裕的恩寵與德行,使得靈魂這麼靠近真福,彷彿只相隔一層薄紗。
當靈魂看見那愛的柔巧火焰,在她內燃燒,每一次襲擊她時,彷彿要以溫柔和威能的光榮顯耀她,如此這般,每一次吞沒和襲擊靈魂時,彷彿就要賜給她永恒的生命,快要撕破塵世生命的薄紗,只差一點點,而為了這個一點點,靈魂得不到實質的榮福,她懷著熱烈的渴望告訴火焰,亦即聖神,請祂立即撕破這塵世生命的薄紗,為獲得那甜蜜的相遇,藉此祂真的會通傳所有,亦即每次相遇時,似乎快要賜予的永恒榮福和成全。因此,靈魂說:
啊!愛的活火焰!
靈魂為了強調這四段詩節述說的情感與珍視,在全詩中使用這些語詞:「啊」和「多麼」,表示強調深切的愛;每次說出這些語詞,就是表示超乎言詞的內心情境。「啊」表示強烈的渴望,用以說服熱切懇求的事,並且為了這兩個效果,靈魂在本詩節中使用「啊」,表示親密且強調靈魂的極大渴望,說服愛來舒解她。
這愛的火焰是淨配的神靈,也就是聖神,靈魂感到聖神在她內,不僅覺得,如同火在溫柔的愛內燒透和焚化她,而且如我說的,在她內燃燒,迸發火焰;那些火焰,每當倏忽燒起時,使靈魂沐浴在光榮中,也在神性生命的特質中使靈魂更新舒暢。
在神化於愛的靈魂內,聖神的行動是這樣的:祂在靈魂內施行的動作是冒出飛耀閃閃的火焰,這些是愛的灼燃焚燒,在其中,靈魂的意志與火焰結合,無比卓絕地愛著,在愛內和那火焰合而為一。
因此,靈魂的這些愛的動作是極為寶貴,其中一個動作的功勞與價值,比盡其一生卻沒有這種神化的人,所完成的全部事功還要多,無論他可能完成何等的豐功偉業,等等。
習慣與動作,和在愛內焚化與愛的火焰之間的不同是一樣的;恰如燃燒著的木頭,與從木頭中飛躍出來的火焰,兩者間的不同,因為火焰是已存在那裏之火的效果。
為此,處在愛之神化境界的靈魂,我們能說,她的平常狀態有如不斷被火襲擊的木頭;而此一靈魂的這些動作,是從愛火中爆裂出來的火焰,結合之火愈熾烈,也就愈猛烈地焚化為火焰,意志的動作在這火焰中結合和上升,在聖神的火焰中神魂超拔、全神貫注,猶如「天使在瑪諾亞獻祭的火焰中上升於天主。」
所以,在這境界中的靈魂不能作出動作,因為聖神主導並推動靈魂朝向一切的動作;為此,她的一切動作都是神性的,因為是經由天主來推動和完成的。
因此,靈魂覺得,每一次燃燒飛躍出這個火焰,都使她懷著神性的風味和特質去愛,這火焰給予她永恒的生命,因火焰高舉她進入在天主內的天主行動。
火焰就是言語,是天主在那被煉淨、潔淨且完全灼燃的靈魂內說的話。如達味說的:「祢的言語猛烈地燃燒。」,先知也說:「我的話豈不是像火?」正如天主藉聖若望說的,這些話「就是神,就是生命」;這神與生命被那有耳聆聽的人所領悟,那些靈魂,如我說的,是潔淨和熱愛的靈魂;凡沒有健全的味覺,反而喜愛其他事物的人,不能享受天主言語中的神與生命;的確,天主的言語使他們厭惡反感。
不要因為那些人嘗不到天主的言語,即天主在人內說的,就認定別人也嘗不到,如這裡所說的,聖伯鐸在他的靈魂內嘗到了,那時他對基督說:「主!惟祢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還有撒瑪黎雅婦人,由於天主言語的甜蜜,竟使她「忘記了水和水罐」。
因此,這靈魂這麼地靠近天主,在愛的火焰中神化,在其中,通傳給她聖父、聖子和聖神,怎麼能說,享受永恒生命的預嘗,是不可置信的事呢?雖然,她並非完美地享受永生,因為今世的境況不許她如此。可是,那聖神在靈魂內燃燒飛躍出火焰,導致的愉悅是這麼崇高,使她明白永恆生命是何滋味。所以,她稱這個火焰是「活的」,並非這火焰不是經常活的,而是因為它造成這樣的效果;它使靈魂靈性地生活於天主內,且以達味所說的方式:「我的心靈與肉軀歡躍於生活的天主。」(詠八三3)達味不是因為必需,才說天主是生活的,因為天主常是生活的,他是為了表示心靈與感官,已經在天主內轉化,以一種生活的方式享受天主,就是品嘗到生活的天主,這就是,天主的生命和永恒的生命。達味在此說:「生活的天主」,不是為別的,只因為他活生生地享受天主,雖然未臻完美,卻彷彿隱約地看見永恆的生命。
因此,在這火焰中,靈魂對天主的感受這麼栩栩如生,這麼愉悅和溫柔地享受祂,靈魂說:啊!愛的活火焰!
溫柔地觸傷
意思是:以祢的熱愛溫柔地接觸我。 因為,只要這是神性生命的火焰,以天主的生命溫柔地創傷靈魂;同樣這麼深地創傷和感動靈魂,使她在愛內消解溶化,因為《雅歌》中新娘說的話應驗於她,她這麼地受感動而消溶,所以新娘在那裡說:「愛人一說話,我的靈魂即刻溶化。」(歌五6)因為天主的話語,就是祂在靈魂內產生的效果。
但是,由於靈魂被愛火全然燒灼,在她內沒有留下絲毫可以被創傷之處,又怎麼能說:「火焰創傷她呢?」
這是神奇奧妙的事,正如愛從不愉懶,而是繼續不停地行動,如同火焰,經常處處燃燒飛躍出火焰;至於火焰,它的任務為了激發愛情及使人愉悅而灼傷,在這靈魂內宛如活的火焰,快速地灼傷靈魂的傷處,好似靈巧之愛的最溫柔明輝,喜樂與歡慶地玩耍著愛的藝術與遊戲,如同薛西斯王在王宮中,為艾斯德爾舉行的婚禮盛宴(艾二17)。天主在那裏顯示祂的恩寵,揭示祂奇偉的富裕與光榮,因為祂在靈魂內完成《箴言》中所說的:「我天天歡喜愉快,不斷在祂面前歡躍,歡躍於塵寰之間,樂與世人共處。」(箴八30-31)這就是賜給他們我的歡愉。因此,這些傷口是天主的遊戲,是溫柔接觸的火焰,從愛火中一燃燒,立即接觸靈魂,它們不是懶散的。
首先須知,靈魂是精神體,不像定量的身體,有其存有的高低深淺;既然沒有部分,對於其內與外也就無所分別,她沒有定量性深度的等級,全部都是一樣的;因為,不像物質性的身體,能在某處接受光照,比其他地方更多,而是以同一的強弱程度接受光照,如同空氣,受到完全一致的或多或少的光照。
在事物當中,那些我們稱為「至深中心點」的,是指它的存有與能力,以及它的作用與行動能達到的最遠之點,而且不能越過那裡;就像火或石頭,具有必須達到其中心點的自然能力和運動,但是它們不能超越中心點,也不能沒有達到而停留在當中,除非遇到某個對立和猛烈的阻礙。
因此,我們說當石頭落地時,雖然不是在最深的中心點,也多少是在中心點上,因為它是在其中心、活動、行動的範圍內;但是我們不說已達到至深的中心點,因為這是在地球的中心;為此,它經常具有能力、力量和傾向走向更深入,一直達到極端和至深的中心點,只要它前進的障礙被消除;那麼,一旦達到極端,它不再有更多的能力或傾向朝向更遠的行動,我們說它是在至深的中心點。
靈魂的中心點是天主,當她按照其存有的所有能力,及其作用與傾向的力量,達到了天主時,她將會達到她在天主內最後與最深的中心點,她會以全部的能力認識、愛慕和享受天主。當她尚未達到像這樣的地步時,如同在此塵世所發生的,靈魂不能以全部的力量達到天主,雖然靈魂是在她的中心點--亦即天主,藉著恩寵,也藉著祂的通傳,使她處在中心點--,她仍然有更向前進步的行動與力量,也不滿足,雖然是在中心,但並不是在她的至深中心點,因為她還能更深入天主。
那麼,值得注意的是,愛是靈魂深入天主的傾向,也是她邁向天主的力量和能力,因為經由愛使靈魂與天主結合;這樣,她擁有的愛情等級愈高,就愈深入天主,也愈專注於天主。所以,我們能夠說,天主可能達到靈魂的中心有多少,就有多少愛天主的等級,其中一個深似一個;因為一個更強烈的愛,就是一個更具結合力的愛,我們可以這樣瞭解天主聖子說的,「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的住所」。
為此,當靈魂處於她的中心--亦即天主,如我們所說的--這就足以使她擁有一級的愛,因為單靠這一級,她藉著恩寵與天主結合。她如果有二級的愛,會在另一個更深的中心與天主結合,全神專注於天主;若是達到三級,她必會全神貫注於第三級;如果達到最後的等級,天主之愛的創傷,將會達到靈魂的最中心與最深的點,這就是按照她全部的存有、能力與德行,按照領受的包容力,神化與淨化她,直到她顯示出如同天主。
所以,當靈魂在此說,愛的火焰創傷她的至深中心點,就是說,只要火焰達到靈魂的實體、能力和力量時,聖神襲擊並創傷她。她這麼說,不是因為想要在此表示,這如同來世對天主的榮福直觀,那麼的實質與完整,因為,雖然靈魂在此塵世的生命中,能達到這麼崇高的成全境界,如這裡所說的,她達不到,也不能達到完美的榮福境界;雖然,或許以被動的方式,天主可能賜給他一些相似的恩惠;不過說這話是為了表明,在這種聖神的通傳中,她感受到大量又豐盈的歡愉與光榮。這個歡愉愈豐盈,愈溫柔,靈魂也愈強有力和實質地被神化,並且凝神專注於天主;由於這樣,彷彿是現世的生命能達到的最深之點(雖然,如我們說的,不是像來世那麼成全),他稱之為至深中心點。
雖然在今生,靈魂擁有的愛德習性(hábito),或許能如同來世那樣成全,不過,今生愛德的作用和福樂,必不會如同來世。雖然在此境界,愛德的作用與福樂增強到如此的地步,極其相似榮福的境界;正是如此的相似性,靈魂才敢說,她那只敢在來世肯定的話,這就是:「我的靈魂至深中心點」。
因為這些事是稀罕的,也是很少有的經驗,極其奧妙,卻不易令人相信,這些就是我們要說的處在此境的靈魂,我不疑惑會有一些人,憑自己的知識無法了解,憑經驗也不知道它們,這些人或許不相信,或認為言過其實,或以為不如其真實的本體。

所以,不應該認為處身在困苦、折磨和種種考驗的火中,被試驗、煉淨和磨難,並且在愛內忠信於天主的靈魂,應驗了天主聖子的許諾是不可置信的。這許諾就是,凡愛祂的人內,至聖榮福聖三要來居住在他內。榮福聖三居住在靈魂內,就是以聖子的智慧,神性地光照她的理智,使她的意志歡欣於聖神,並且在聖父深不可測的溫柔懷抱中,強勢又威能地吞沒她。
如果天主這樣對待某些靈魂,真是祂的作為,應該相信我們說的這個靈魂,對於天主的這些恩惠,不會是落後的;因為目前我們所解釋的,關於聖神在她內施行的活動,遠超過在愛的通傳與神化中所發生的;因為,一個相似熾燃的木炭,而另一個,按照我們已說過的,如同這麼著火的木炭,不只熾烈焚燒,而且射出活的火焰。
因此,這兩種結合--單單愛的結合,及與燃燒的愛結合--多少可比喻為熙雍山上的天主之火,及在耶路撒冷的天主的熔爐,如依撒意亞說的;一個象徵戰鬥的教會,愛德的火還沒有灼燃到極點,另一個象徵和平的直觀,就是勝利的教會,這裏的火彷彿在成全的愛中,熾燃燦爛的火爐。
雖然,如我們說的,這個靈魂尚未達到像這麼完美的境界,可是,和另一個普通的結合相比較,這個結合相似熾燃燦爛的熔爐,呈現出更和平、光榮、溫柔的景象,正如火焰比燃燒的木炭更明亮,也更輝耀。
因此,這個靈魂感受到這愛的活焰,栩栩如生,通傳給她所有的美善,因為這神性的愛伴隨一切的事物而來,說:「啊!愛的活火焰,溫柔地創傷!」
這彷彿是說:「啊!熱烈然燒的愛,因祢愛的行動,祢按照我靈魂的最大包容力和力量,愉悅地光榮我;就是說,按照我理智的所有能力與包容力,賜予神性的認識,也按照我意志的最大能力通傳愛情,並在祢神性的接觸和實體的結合中,按照我實體的最大純潔,及我記憶的包容力和寬度,以祢愉悅的洪流,使我靈魂的實體歡愉!
所發生的就是這樣,當這個愛的火焰在靈魂內湧現時,是遠非人能用話語說出的。靈魂的實體與官能(記憶、理智、意志)已被徹底煉淨,如智者說的,神性的實體,以其純潔、深奧、微妙、卓絕,接觸所有的地方,以神性的火焰吞沒靈魂於其內,靈魂被智慧吞沒,沉浸在智慧中時,聖神放射出閃爍的榮福火焰,由於這個火焰如此地柔和,靈魂接著說:
既然祢已不再壓抑
就是說:既然祢已不再折磨我、壓迫我,也不使我疲累,如同先前對待我一般;因為要知道,當靈魂還處在心靈煉淨的階段,就是開始要進入默觀時,天主的火焰並非這麼友善與柔和地對待她,如同處於結合之境的現在。為了解釋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必須稍微耽擱一下。
關於這事,應該知道,這個愛的神火尚未導入,及一個人在其靈魂的實體,還沒有達到完全的煉淨和純潔之前,這個火焰,亦即聖神,會創傷靈魂, 消除和摧毀惡習的不成全;這正是聖神的活動,祂如此地預備靈魂,為使他達到神性的結合,及在天主內的轉化與愛。
因為要知道,這個後來要光榮靈魂,和靈魂結合的愛火,正是先前以煉淨襲擊他的愛火;同樣,燒透木頭的火,也是開始時襲擊木頭的火,它先以火焰創傷木頭,使之乾燥,剝除不雅的特質,直到木頭完全被燒透,焚化成為火。
神修家稱此為煉淨之路。在煉淨的路途中,靈魂遭受許多的損傷,也感到心靈的沉重痛苦,這通常會流溢到感官,因為這火焰是非常壓抑的。因為在此煉淨的預備中,這個火焰對人並非明亮,而是黑暗--如果有時候,它放射一些光明,只是為了是使靈魂看見,並感受自己的可憐與缺點--;也不是柔和的,而是艱苦的,因為,雖然有時候賦予愛的溫暖,卻伴隨折磨和壓迫;它也不是歡愉,而是乾枯的,雖然有時候,天主以慈善施予一些歡愉,是為加強和鼓舞她,她卻在事情發生的前後,遭受其他很多的磨難;這火焰既不清爽,也不平安,而是焚燒耗盡、爭吵不和,使人因自我認識而沮喪和痛苦;這樣,靈魂不是光榮的,因為,在賜給她認識自我的心靈明光中,她反而是可憐和痛苦的,如耶肋米亞說的:「天主從天降火,深入他的骨骸,並且教導了他。」(哀一13)達味也同樣說:「天主以火鍛練他。」
這時,靈魂的痛苦不能再被誇大,要知道,這幾乎是無異於煉獄的苦。現在我不知道如何表達這壓抑是多麼嚴厲,及她的經歷與感受達到何等地步,天主如此地介入,治癒靈魂的許多毛病,為了給她健康,按照她的毛病,她必須在煉淨和治療中受苦;因為在這裡,多俾亞把魚心放在炭火上,用來解除並驅逐種種的惡神。這樣,所有毛病在這裡,不斷地在光中呈現,把靈魂放在治癒毛病中,就在她的眼前,使她覺察。
先前居住和隱藏在她內的那些軟弱與可憐,之前看不到,也感覺不出,現在因為神性之火的光與熱,使她看到,也感受到;正如木頭的潮溼本不為人所知,等到火燃燒起木頭,滲出了溼氣、煙,爆裂的聲音劈拍作響時,才會被覺察。這正是火焰對不成全的靈魂所做的事。
因為,多麼奧妙的事啊!在靈魂內,這時敵對的雙方起來互相對抗:那些屬靈魂的,起來反抗屬天主的,它們襲擊靈魂;所以,如哲學家說的,對立的雙方靠近時,更形明顯。它們在靈魂的主體內交戰,為了稱王而彼此競逐,就是說:天主極完美的諸德與特性,和靈魂極不完美的習行與特性對戰,靈魂在自身內遭受這兩個極端。
因為,這個火焰是至極的光明,襲擊靈魂時,它的光在靈魂的黑暗中照耀,這黑暗也是至極的,靈魂因此感到自己內來自本性和不良的黑暗,相反超性的光明,她感受不到超性的光明,因為在她內沒有光明,只有黑暗,而黑暗不能勝過光明。
最後,因為這火焰是無限富裕、慈惠和歡愉的,靈魂本身卻極貧乏,什麼美善都沒有,也沒有滿足,在這些富裕、慈惠和歡愉的旁邊,清楚地認識並感覺自己的可憐、貧窮和邪惡,又不明白火焰的富裕、慈惠和歡愉,因為邪惡不包含慈惠,貧窮不包含富裕,等等,要等到火焰完全淨化了靈魂,因火焰的轉化,使她充滿富裕、光榮和歡愉。
這樣,火焰先前是壓抑的,以不可言喻的方式對待靈魂,在她內,互相矛盾的雙方起來爭戰:天主,祂是絕對的成全,與靈魂的所有不成全對立,為的是,使靈魂神化為天主自己,使她柔順、平靜和穩定,如同火開始燒透木頭時那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