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獨特的你
三個月前,我正要動筆寫本書的時候,我的岳父離開了人世。此前幾周,他的病情開始惡化。起初,一切看起來和平常沒什麼兩樣,然而最終他還是失去了生命。
一開始,我的岳父只是感到腰部有一種異樣的疼痛,以為是腰肌勞損。隨著疼痛加劇,他不得不去看醫生,想搞清楚是不是骨頭受了傷。醫生為他做了一些例行檢查,查出他有炎症,發覺情況不妙,就讓他到對面的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幾天後,疼痛原因真相大白:緊貼腎臟處有一個腫瘤正在迅速生長。診斷結果不容樂觀。
此前,他從來就沒有往壞處想過。然而,不到五個月,他就離開我們走了。葬禮那天,天降大雨,好像在與我們同哭。
醫生確診之後,全家人都經歷了艱難的考驗,情緒幾經起落。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岳父可以撐過這個難關,心裡還揣著一絲盼望。後來,當大家都預感到他在地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數時,情緒一下子就跌至穀底。所有人都希望抓住那最後一點與他獨處的時間。我的孩子們給他寫了長長的家信,向他表達深切的關愛與敬意。
最後的時限就要到了,大家的情緒一天天變得越來越緊張。我岳父有四個女兒,在他臨終前的一個星期,他的三個女兒,加上我岳母,都陪伴在他身邊。女兒們安慰他,讓他知道她們會一直留在那裡照看他,他顫動著嘴唇回答說:「你們知道嗎?照看一個垂死的人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岳父曾見過自己的母親如何照看他瀕臨死亡的祖母。他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麼情形。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在我所認識的人中,他是最有紳士風度的一位元,在任何情況下,他的言談舉止都無可挑剔。就在一年前,他曾親眼目睹了自己唯一的哥哥下葬。追思禮拜結束後,他和幾個人在一旁談話。那時,他注意到墓地工作人員開始把裝殮哥哥遺體的棺木放入墓穴內,於是他彬彬有禮地結束了談話,靜靜地站在那裡,注視著他們把最後一把塵土撒在墓穴上。他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如今卻不得不面對躺在那裡等待死亡的景況——死亡將完全剝奪他的尊嚴,這令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
他的身軀越來越消瘦,思維也越來越混亂。他無法與人交談,湛藍的眼睛不是緊閉著,就是漫無目的地四處亂轉。他甚至無法穿好衣服。我妻子說,眼看一個自尊心這麼強的人這樣離開人世,她也感到難以接受。最後,家人眼睜睜地看著他艱難地呼出最後一口氣,走了。
但是,在他彌留之際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直到今天,我還會想到這件事,那些曾和他在一起的人也是如此。這件事讓所有的事情有了一個了結。稍後,我會與大家分享這件事。
如果事情只是按照我上面所描述的情形發生,要想回答下面這些問題就會變得異常艱難:我們每個人是否都會毫無尊嚴地死去?如果死亡令人那樣無助,甚至毫無尊嚴可言,那麼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
尋找生命的意義
一上來就講述我岳父去世的事,是因為他個性的方方面面,都在他臨終的時刻完全凸顯出來。他曾戰勝過生命中最大的恐懼,就像醫生對他的評價:「他是一個滿有信心的人,但擁有那樣的信心對他而言並非易事。」
在他面對生命中最大的恐懼時,他一生切盼的那些事卻得以實現。他曾對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做過很好的規劃和設計,且有詳盡的記錄。你如果見過他穿過的衣服,翻閱過他建立的檔案,觀察過他每一天的生活,就會對這樣一個事無巨細都能計畫得如此周詳的人心生羡慕。然而,這樣一個計畫一生的人,對自己的生命將要如何終結,完全無能為力。
在人生的無序與茫然、快樂及痛苦之中,我們期待著發現其中的意義。在相互交織的事物中,是否真的存在著什麼意義?人生難道真的像莎士比亞所說的,不過是「癡人說夢,其中充滿了毫無意義的喧囂與騷動」?我們每個人,包括你我的生命,是否真的出自於偉大的設計?「二戰」時期的加拿大飛行員約翰‧吉萊斯皮‧瑪姬(John Gillespie Magee)所寫的詩句,是否真的道出了一些人生的真諦?
哦,我徑直地掠過地平線,
駕著銀色的羽翼在空中翩翩起舞……
好似用手輕撫著上帝的面龐。
聖經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經文,訴說了一位飽經風霜、常經憂患而堅忍到底之人的心聲: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如果這段話是真的,那麼這個對未來極富安慰的展望,也應該對現實生活具有極深刻的意義。如果神決定結束我此生的生命,那麼,就算之後他會賜給我全新的生命,我此生的生命在神那裡也必然有一個特定的存在目的。
問題是,你怎麼才能看清神用什麼方式來塑造你的生命呢?有時神借著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來雕琢你,有時他又借著靈裡的大喜樂使你的生命得著建造。你應當如何在生命的各個境況中,無論順逆禍福,都去迎見神呢?即使自己正處於看似毫無意義、幾盡絕望的處境之中,你應當如何看出神的美意?在絕望關頭,你是否真的能因著神的話語峰迴路轉?假如可以的話,你能否將那些話語用在你當前的境況裡,讓自己重新得力呢?我們能否真切地看見,我們之所以遭遇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某個偉大的目標,哪怕只是看見那麼一點點?
三個月前,我正要動筆寫本書的時候,我的岳父離開了人世。此前幾周,他的病情開始惡化。起初,一切看起來和平常沒什麼兩樣,然而最終他還是失去了生命。
一開始,我的岳父只是感到腰部有一種異樣的疼痛,以為是腰肌勞損。隨著疼痛加劇,他不得不去看醫生,想搞清楚是不是骨頭受了傷。醫生為他做了一些例行檢查,查出他有炎症,發覺情況不妙,就讓他到對面的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幾天後,疼痛原因真相大白:緊貼腎臟處有一個腫瘤正在迅速生長。診斷結果不容樂觀。
此前,他從來就沒有往壞處想過。然而,不到五個月,他就離開我們走了。葬禮那天,天降大雨,好像在與我們同哭。
醫生確診之後,全家人都經歷了艱難的考驗,情緒幾經起落。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岳父可以撐過這個難關,心裡還揣著一絲盼望。後來,當大家都預感到他在地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數時,情緒一下子就跌至穀底。所有人都希望抓住那最後一點與他獨處的時間。我的孩子們給他寫了長長的家信,向他表達深切的關愛與敬意。
最後的時限就要到了,大家的情緒一天天變得越來越緊張。我岳父有四個女兒,在他臨終前的一個星期,他的三個女兒,加上我岳母,都陪伴在他身邊。女兒們安慰他,讓他知道她們會一直留在那裡照看他,他顫動著嘴唇回答說:「你們知道嗎?照看一個垂死的人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岳父曾見過自己的母親如何照看他瀕臨死亡的祖母。他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麼情形。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在我所認識的人中,他是最有紳士風度的一位元,在任何情況下,他的言談舉止都無可挑剔。就在一年前,他曾親眼目睹了自己唯一的哥哥下葬。追思禮拜結束後,他和幾個人在一旁談話。那時,他注意到墓地工作人員開始把裝殮哥哥遺體的棺木放入墓穴內,於是他彬彬有禮地結束了談話,靜靜地站在那裡,注視著他們把最後一把塵土撒在墓穴上。他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如今卻不得不面對躺在那裡等待死亡的景況——死亡將完全剝奪他的尊嚴,這令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
他的身軀越來越消瘦,思維也越來越混亂。他無法與人交談,湛藍的眼睛不是緊閉著,就是漫無目的地四處亂轉。他甚至無法穿好衣服。我妻子說,眼看一個自尊心這麼強的人這樣離開人世,她也感到難以接受。最後,家人眼睜睜地看著他艱難地呼出最後一口氣,走了。
但是,在他彌留之際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直到今天,我還會想到這件事,那些曾和他在一起的人也是如此。這件事讓所有的事情有了一個了結。稍後,我會與大家分享這件事。
如果事情只是按照我上面所描述的情形發生,要想回答下面這些問題就會變得異常艱難:我們每個人是否都會毫無尊嚴地死去?如果死亡令人那樣無助,甚至毫無尊嚴可言,那麼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
尋找生命的意義
一上來就講述我岳父去世的事,是因為他個性的方方面面,都在他臨終的時刻完全凸顯出來。他曾戰勝過生命中最大的恐懼,就像醫生對他的評價:「他是一個滿有信心的人,但擁有那樣的信心對他而言並非易事。」
在他面對生命中最大的恐懼時,他一生切盼的那些事卻得以實現。他曾對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做過很好的規劃和設計,且有詳盡的記錄。你如果見過他穿過的衣服,翻閱過他建立的檔案,觀察過他每一天的生活,就會對這樣一個事無巨細都能計畫得如此周詳的人心生羡慕。然而,這樣一個計畫一生的人,對自己的生命將要如何終結,完全無能為力。
在人生的無序與茫然、快樂及痛苦之中,我們期待著發現其中的意義。在相互交織的事物中,是否真的存在著什麼意義?人生難道真的像莎士比亞所說的,不過是「癡人說夢,其中充滿了毫無意義的喧囂與騷動」?我們每個人,包括你我的生命,是否真的出自於偉大的設計?「二戰」時期的加拿大飛行員約翰‧吉萊斯皮‧瑪姬(John Gillespie Magee)所寫的詩句,是否真的道出了一些人生的真諦?
哦,我徑直地掠過地平線,
駕著銀色的羽翼在空中翩翩起舞……
好似用手輕撫著上帝的面龐。
聖經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經文,訴說了一位飽經風霜、常經憂患而堅忍到底之人的心聲: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如果這段話是真的,那麼這個對未來極富安慰的展望,也應該對現實生活具有極深刻的意義。如果神決定結束我此生的生命,那麼,就算之後他會賜給我全新的生命,我此生的生命在神那裡也必然有一個特定的存在目的。
問題是,你怎麼才能看清神用什麼方式來塑造你的生命呢?有時神借著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來雕琢你,有時他又借著靈裡的大喜樂使你的生命得著建造。你應當如何在生命的各個境況中,無論順逆禍福,都去迎見神呢?即使自己正處於看似毫無意義、幾盡絕望的處境之中,你應當如何看出神的美意?在絕望關頭,你是否真的能因著神的話語峰迴路轉?假如可以的話,你能否將那些話語用在你當前的境況裡,讓自己重新得力呢?我們能否真切地看見,我們之所以遭遇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某個偉大的目標,哪怕只是看見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