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詩節
牧羊人,你們去,
越過羊棧登高崗,
如蒙寵遇,看見
我最心愛的,
請對祂說,我生病、痛苦、欲絕。
註解
1.本詩節中,靈魂渴望使用中介和媒介和她的心愛主接洽,請求他們轉達她的痛苦和傷心;因為,這是愛人的特性:當她不能親自和愛人交往時,她會使用能有的最好方法。所以,現在靈魂願意在此使用她的渴望、感情和嘆息,如同使者,它們這麼懂得向她的愛人表明內心的祕密,因此,她請求它們前去,說:
牧羊人,你們去,
2.稱她的渴望、情感和嘆息為「牧羊人」,係因它們以靈性的美物牧養靈魂;因為牧羊人意指牧養的人,而經由它們,天主通傳自己給靈魂,給予她神性的牧場;因為沒有它們,天主很少通傳。而且她說:「你們去」,這彷彿是說,你們要以純愛前去。只有那出於真愛的才去,不是所有的感情和渴望都到祂那裏。
越過羊棧登高崗,
3.她稱天神的品級和歌席為「羊棧」,我們的嘆息和祈禱,越過級級歌席,高升上達天主;在此她說「高崗」,因為祂是至高的,也因為在祂內,如同在高崗上,可以鳥瞰與觀看一切的事物,及高處與低處的羊棧。我們的祈禱上達於天主,天使們將之呈獻給天主,如我們說過的,天使告訴多俾亞說:「當你含淚祈禱,埋葬死人時,我便把你的祈禱呈獻到天主前。」(多十二12)
同樣,也能解釋這些靈魂的牧羊人是天使們,因為他們不只把我們的訊息帶給天主,也將天主的訊息傳給我們,他們以天主的甜蜜通傳和默感,有如好牧人,餵養我們的靈魂,天主也經由他們賜予這些恩惠;他們也保護並防衛我們脫免豺狼,亦即魔鬼。
那麼,這些牧羊人或指感情,或指天使,靈魂希望他們都幫助她,代她向心愛主轉達。所以,她對所有的他們說:
如蒙寵遇,看見
4.本句彷彿是說:如果由於我的幸福和好運,你們上達天主面前,使祂能看見你們,聆聽你們。這事值得留意,雖然這是真的,天主完全知道也了解,甚至看見和明察靈魂的思想,如同梅瑟說的(申卅一21),那時經上說,當祂救助和應允時,祂看見我們的窮困和祈禱,或說祂聽見它們。因為,不是任何的窮困和祈求,都達到滿全的程度,使得天主聽見它們,前去執行救助,而是要在天主眼中,等到適當的時候、時節和數目;那時經上說,天主看見並俯聽了它們,按照在《出谷記》中所見的,以色列子民遭受埃及人奴役的折磨,過了四百年後,天主對梅瑟說:「我已經看到我的百姓所受的痛苦,我要下去拯救他們。」(出三7-8)雖然天主一直都看到他們的痛苦。還有,聖佳播也對匝加利亞說,不要害怕(路一13),因為天主已經聽見他的祈禱,要賜給他祈求多年的兒子,雖然天主一直都聽到那祈禱。所以,任何一個靈魂都必須知道,雖然天主沒有立刻垂允她的急需和祈求,並非因此就不在適當的時候垂允他,只要她不灰心喪志,停止祈禱,如同達味說的,祂是「困厄中的及時避難所。」(詠九10)那麼,當靈魂說「如蒙寵遇,看見」,這話的意思是,如果蒙受寵遇的時候到了,我的祈求得蒙垂聽於
我最心愛的,
5.亦即,愛之超越萬有。這是真的,若沒有什麼在靈魂面前的事,會使她氣餒,而不為祂做或忍受任何服事祂的事,即是靈魂愛祂遠超萬有,當靈魂也能真的說出下一詩句說的,這是個記號,表示靈魂愛祂超越萬有。那麼,詩句如下:
請對祂說,我生病、痛苦、欲絕。
6.本詩句中,靈魂表明三個困境,就是:生病、痛苦和欲絕;因為懷著某種成全的愛,真的愛天主的靈魂,通常以三種方式,按照靈魂的三官能,即理智、意志和記憶,忍受天主不在的痛苦。
關於理智,她說生病,因為她看不到天主,而天主是她理智的健康,根據天主藉達味所說的:「我是你的健康。」(詠卅四3)
關於意志,她說痛苦,因為她尚未擁有天主,而天主是她意志的舒暢和歡愉,也是根據達味說的話:「祢以祢歡愉的洪流飽飫我們。」(詠卅五9)
關於記憶,她說欲絕,因為,她想起缺少理智的所有美善,即看見天主,和意志的歡愉,即擁有天主,而且也非常可能永遠失去天主,處在今生危險又有危機中,這個記憶,使她忍受著相似死亡的憂苦,因為她看到,她沒有確實又成全地擁有天主,而天主是靈魂的生命,按照梅瑟所說的:「祂確實是你的生命。」(申三十20)
7.這三種困乏的方式,耶肋米亞也在《哀歌》中向天主訴說:「回憶起我的貧窮、苦艾和膽汁。」(哀三19)
「貧窮」指的是理智,因為天主聖子智慧的富裕,是屬於理智的,如聖保祿言說的,「在祂內隱藏著天主的一切寶藏。」(哥二3)
「苦艾」,是最苦的一種草,指的是意志,因為擁有天主的甜蜜屬於這個官能;缺少這個,意志會留在痛苦中。就靈性而言,那痛苦是屬於意志的,《默示錄》中說明這事,那時天使對聖若望說,「吞下的那卷小書會使他的肚子發苦」(默十9),肚子就是指意志。「膽汁」,指的不只記憶,也指靈魂的所有官能和力量,因為膽汁象徵靈魂的死亡,按照梅瑟的指示,他在《申命記》中譴責地說,:「他們的酒是蛇的膽汁,是毒蛇的毒液,無可救藥。」(申卅二33)那是表示缺少天主,亦即靈魂的死亡。
這三種困乏和痛苦建基於三超德,亦即信德、愛德和望德;這些指的是前面說的三官能,在此按其順序如下:理智、意志和記憶。
8.還有要注意的是,在本詩句中,靈魂無非是向心愛主述說她的困乏和痛苦,因為審慎的愛人,不會憂慮地索求所缺少和渴望的,而是陳述困境,使心愛主能隨意行祂喜悅的事,如同當時,榮福童貞在加里肋亞的加納婚宴,沒有直接要求酒,而是對祂說:「他們沒有酒了。」(若二3)還有拉匝祿的姊妹派人去請祂,沒有說要祂治好她們的兄弟,只對祂說,看,祂所愛的人病了。(若十一3)
這是由於三個理由:第一,上主比我們更知道什麼適合我們;第二,因為看到愛祂者的困乏,及她的順服,心愛主更加同情;第三,因為在自愛和自我保留方面,陳述其缺乏,會比索求她認為的缺乏,靈魂會更安全。現在,靈魂陳述的正是她的三個困乏,她彷彿是說:請對我心愛的說,由於我生病,而惟獨祂是我的健康,請給我健康;又因為我痛苦,而惟獨祂是我的喜樂,請給我喜樂;還有,因為我快要死,惟獨祂是我的生命,請給我生命。
牧羊人,你們去,
越過羊棧登高崗,
如蒙寵遇,看見
我最心愛的,
請對祂說,我生病、痛苦、欲絕。
註解
1.本詩節中,靈魂渴望使用中介和媒介和她的心愛主接洽,請求他們轉達她的痛苦和傷心;因為,這是愛人的特性:當她不能親自和愛人交往時,她會使用能有的最好方法。所以,現在靈魂願意在此使用她的渴望、感情和嘆息,如同使者,它們這麼懂得向她的愛人表明內心的祕密,因此,她請求它們前去,說:
牧羊人,你們去,
2.稱她的渴望、情感和嘆息為「牧羊人」,係因它們以靈性的美物牧養靈魂;因為牧羊人意指牧養的人,而經由它們,天主通傳自己給靈魂,給予她神性的牧場;因為沒有它們,天主很少通傳。而且她說:「你們去」,這彷彿是說,你們要以純愛前去。只有那出於真愛的才去,不是所有的感情和渴望都到祂那裏。
越過羊棧登高崗,
3.她稱天神的品級和歌席為「羊棧」,我們的嘆息和祈禱,越過級級歌席,高升上達天主;在此她說「高崗」,因為祂是至高的,也因為在祂內,如同在高崗上,可以鳥瞰與觀看一切的事物,及高處與低處的羊棧。我們的祈禱上達於天主,天使們將之呈獻給天主,如我們說過的,天使告訴多俾亞說:「當你含淚祈禱,埋葬死人時,我便把你的祈禱呈獻到天主前。」(多十二12)
同樣,也能解釋這些靈魂的牧羊人是天使們,因為他們不只把我們的訊息帶給天主,也將天主的訊息傳給我們,他們以天主的甜蜜通傳和默感,有如好牧人,餵養我們的靈魂,天主也經由他們賜予這些恩惠;他們也保護並防衛我們脫免豺狼,亦即魔鬼。
那麼,這些牧羊人或指感情,或指天使,靈魂希望他們都幫助她,代她向心愛主轉達。所以,她對所有的他們說:
如蒙寵遇,看見
4.本句彷彿是說:如果由於我的幸福和好運,你們上達天主面前,使祂能看見你們,聆聽你們。這事值得留意,雖然這是真的,天主完全知道也了解,甚至看見和明察靈魂的思想,如同梅瑟說的(申卅一21),那時經上說,當祂救助和應允時,祂看見我們的窮困和祈禱,或說祂聽見它們。因為,不是任何的窮困和祈求,都達到滿全的程度,使得天主聽見它們,前去執行救助,而是要在天主眼中,等到適當的時候、時節和數目;那時經上說,天主看見並俯聽了它們,按照在《出谷記》中所見的,以色列子民遭受埃及人奴役的折磨,過了四百年後,天主對梅瑟說:「我已經看到我的百姓所受的痛苦,我要下去拯救他們。」(出三7-8)雖然天主一直都看到他們的痛苦。還有,聖佳播也對匝加利亞說,不要害怕(路一13),因為天主已經聽見他的祈禱,要賜給他祈求多年的兒子,雖然天主一直都聽到那祈禱。所以,任何一個靈魂都必須知道,雖然天主沒有立刻垂允她的急需和祈求,並非因此就不在適當的時候垂允他,只要她不灰心喪志,停止祈禱,如同達味說的,祂是「困厄中的及時避難所。」(詠九10)那麼,當靈魂說「如蒙寵遇,看見」,這話的意思是,如果蒙受寵遇的時候到了,我的祈求得蒙垂聽於
我最心愛的,
5.亦即,愛之超越萬有。這是真的,若沒有什麼在靈魂面前的事,會使她氣餒,而不為祂做或忍受任何服事祂的事,即是靈魂愛祂遠超萬有,當靈魂也能真的說出下一詩句說的,這是個記號,表示靈魂愛祂超越萬有。那麼,詩句如下:
請對祂說,我生病、痛苦、欲絕。
6.本詩句中,靈魂表明三個困境,就是:生病、痛苦和欲絕;因為懷著某種成全的愛,真的愛天主的靈魂,通常以三種方式,按照靈魂的三官能,即理智、意志和記憶,忍受天主不在的痛苦。
關於理智,她說生病,因為她看不到天主,而天主是她理智的健康,根據天主藉達味所說的:「我是你的健康。」(詠卅四3)
關於意志,她說痛苦,因為她尚未擁有天主,而天主是她意志的舒暢和歡愉,也是根據達味說的話:「祢以祢歡愉的洪流飽飫我們。」(詠卅五9)
關於記憶,她說欲絕,因為,她想起缺少理智的所有美善,即看見天主,和意志的歡愉,即擁有天主,而且也非常可能永遠失去天主,處在今生危險又有危機中,這個記憶,使她忍受著相似死亡的憂苦,因為她看到,她沒有確實又成全地擁有天主,而天主是靈魂的生命,按照梅瑟所說的:「祂確實是你的生命。」(申三十20)
7.這三種困乏的方式,耶肋米亞也在《哀歌》中向天主訴說:「回憶起我的貧窮、苦艾和膽汁。」(哀三19)
「貧窮」指的是理智,因為天主聖子智慧的富裕,是屬於理智的,如聖保祿言說的,「在祂內隱藏著天主的一切寶藏。」(哥二3)
「苦艾」,是最苦的一種草,指的是意志,因為擁有天主的甜蜜屬於這個官能;缺少這個,意志會留在痛苦中。就靈性而言,那痛苦是屬於意志的,《默示錄》中說明這事,那時天使對聖若望說,「吞下的那卷小書會使他的肚子發苦」(默十9),肚子就是指意志。「膽汁」,指的不只記憶,也指靈魂的所有官能和力量,因為膽汁象徵靈魂的死亡,按照梅瑟的指示,他在《申命記》中譴責地說,:「他們的酒是蛇的膽汁,是毒蛇的毒液,無可救藥。」(申卅二33)那是表示缺少天主,亦即靈魂的死亡。
這三種困乏和痛苦建基於三超德,亦即信德、愛德和望德;這些指的是前面說的三官能,在此按其順序如下:理智、意志和記憶。
8.還有要注意的是,在本詩句中,靈魂無非是向心愛主述說她的困乏和痛苦,因為審慎的愛人,不會憂慮地索求所缺少和渴望的,而是陳述困境,使心愛主能隨意行祂喜悅的事,如同當時,榮福童貞在加里肋亞的加納婚宴,沒有直接要求酒,而是對祂說:「他們沒有酒了。」(若二3)還有拉匝祿的姊妹派人去請祂,沒有說要祂治好她們的兄弟,只對祂說,看,祂所愛的人病了。(若十一3)
這是由於三個理由:第一,上主比我們更知道什麼適合我們;第二,因為看到愛祂者的困乏,及她的順服,心愛主更加同情;第三,因為在自愛和自我保留方面,陳述其缺乏,會比索求她認為的缺乏,靈魂會更安全。現在,靈魂陳述的正是她的三個困乏,她彷彿是說:請對我心愛的說,由於我生病,而惟獨祂是我的健康,請給我健康;又因為我痛苦,而惟獨祂是我的喜樂,請給我喜樂;還有,因為我快要死,惟獨祂是我的生命,請給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