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每天默想聖經的女人

9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4
默想,咀嚼上帝的話語

亞伯拉罕雖然是信心之父,但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曾經沒有信心。雖然上帝指示亞伯拉罕要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往上帝指示他的地方去,但是在使徒行傳七章4節:「亞伯拉罕就離開迦勒底人的地方,在哈蘭住了下來。他父親過世以後,上帝又領他到你們現在居住的這個地方。」亞伯拉罕並沒有信心充足,聽到指示馬上就順服,而是等到父親死了之後才離開。他父親的名字是他拉,這個名字有「延期」的意思。延後順服上帝的命令,直到遇見父親過世的患難才離開。

亞伯拉罕的信心跟我差不多

亞伯拉罕雖然照著上帝的話離開了本族本家,但是還沒被訓練,還是一個很軟弱的人。在創世記十二章,亞伯拉罕一聽到那個地方有飢荒,他沒有詢問上帝,就逃到埃及去了。更過分的是他騙別人,太太撒拉是他的妹妹。

雖然是妹妹沒錯,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說撒拉是妹妹,嚴格地來說,是個謊言。但是上帝已經立亞伯拉罕為信心之父,上帝在內裡責備他,卻在眾人面前給他家畜跟金銀。

上帝認為亞伯拉罕受到別人羞辱之後,會再次逃往外邦之地,所以給他很多牲畜與金銀。我們也要知道,身邊的人用不對的方法賺錢,也是上帝懲罰他的一種方式。萬代之前,上帝給祂所揀選的人很多錢財,是一種刑罰。

亞伯拉罕也是一樣。所以在創世記第十三章,當亞伯拉罕把財物讓給姪兒羅得的時候,通過了財物這項考驗。這就是上帝牧養、訓練亞伯拉罕的過程。

在物質的訓練結束之後,上帝又在其他層面訓練他。我們知道雖然亞伯拉罕有很豐富的金銀、牲畜,但是他沒有兒子。上帝應許亞伯拉罕:「這人不會成為你的繼承人,你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創十五4)然而亞伯拉罕卻沒有辦法等待這個約,跟夏甲生了以實瑪利,這個軟弱的人就是就是亞伯拉罕。

儘管如此,上帝向亞伯拉罕約定行割禮。而且上帝沉默了很久,那個沉默有十三年之久,一直到亞伯拉罕九十九歲的時候,上帝再次出現,亞伯拉罕就馬上信服神。那時候上帝才具體的說出一個期限,並且應許會給以撒。經過這一連串的事件,最後亞伯拉罕才能夠毫無保留地把最愛的兒子獻給神。我們也有可能一開始帶著肉體的願望來相信耶穌。但是經過上帝的牧養,我們可以長大成為將所有的獻上給上帝的信心之子。在上帝的面前,我們應該要能夠放下丈夫、小孩、錢和名譽。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義人,當我們看亞伯拉罕和聖經裡面的每個人物,我們都要有「我也能做到」的確信。我們從小就聽到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而且每次我們聽到,總是有種被定罪的感覺。但是要記得現在我們還沒進到完全,而是在上帝牧養與訓練的過程當中。

如何讓哀歌跟災難的文章也吃得像蜜一樣?

當我們看以西結書二章10節哀歌、哀曲和災難的文章,到了三章3節卻說吃了口中覺得其甜如蜜。如果每天吃一點聖經的話,就能夠消化得好,也會建構新的組織。也就是說每天讀一點聖經,應用在生活中,那麼就會覺得聖經很有趣。換句話說,不要只是為了瞭解、教導而去讀聖經,當我們帶著想要順服上帝的態度而去讀聖經的話,就會像蜜一樣甜。

聖經在述說耶穌救贖我們的故事。舊約聖經是敘述將要來的耶穌,新約聖經是記錄耶穌的生平。還有其中包含上帝給予陷在罪中、無法自拔的人類的恩典。所以,當我們默想聖經的時候,我們會享受無限的恩惠。

提多書是保羅寫給提多的牧會書信。保羅在這卷書信裡面教導教會應該如何做的種種。但是提多書的核心就在二章11到15節。

因為上帝拯救世人的恩典已經顯明了,這恩典教導我們除掉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私慾,在今世過自律、公義、敬畏上帝的生活,懷著美好的盼望等候耶穌基督——我們偉大的上帝和救主的榮耀顯現。主耶穌為我們犧牲自己,要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並潔淨我們,使我們作祂的子民,成為熱心行善的人。你要講明這些事,運用各樣權柄勸勉人、責備人,別讓人輕看你。(多二11-15)

雖然我們在罪中,但是因為上帝的恩惠,我們可以成為上帝的百姓,這就是福音,也是整本聖經的主題。不是給善良的人、優秀的人、聰明的人,而是給所有在罪中之人的恩惠。默想上帝話語的時候也是一樣,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而是要請聖靈給我們恩惠,讓我們能夠明白。我們的人生在相信耶穌之前也是混亂的,在經過敬虔的訓練之後,成為敬拜的人,警醒地活在末世。如果無法得到上帝不偏待人的恩惠,價值觀是無法改變的。鼓勵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咀嚼一些上帝的話語,透過默想,盡情地享受福音吧!

(節錄自《每天默想聖經的女人》第4 章〈默想,咀嚼上帝的話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