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Introduction
即便我們熟悉彼此,人與人的溝通依舊非常困難。我用的語言聽在你耳朵裡,意義可能與我的原意完全不同。唯有你與我、我們同一時間在同一層級上相通,才會相互了解,而那只會發生在人與人、丈夫與妻子、知己之間情感確實融洽之際,當我們同一時間在同一層級上相通時,便能取得即時的了解。
想要斷然、有效又輕鬆的與人溝通相當困難,我用的是非技術性的簡單語言,因為我並不認為任何技術性的表達有助於我們解決問題;所以我不用術語,無論是心理學或科學的都不用,所幸我也沒讀過任何心理學或宗教書籍。我會用我們天天都在使用、非常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一個比較深的道理;可是如果你不懂得傾聽之道,相通還是非常困難。
聆聽是門藝術,一個人應該放棄或撇開所有的偏見、預設的成見和日常活動,才算真的會聽,若懷抱一種接受的心靈狀態,事情就會變得容易理解,在真正注意某件事時,就會專心的聽。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是透過一層抗拒在聽話,無論是宗教或精神上的、心理學或科學的偏見、或日常的煩惱、慾望和恐懼所矇蔽,我們透過這些面紗在聽話,我們其實是在聽自己的聲響與噪音,而不是別人說的話。想要把我們所受的訓練、偏見、喜好放在一旁,超越口頭上的傳達來聆聽,以求得即時的理解是相當困難的,這是我們會面臨的困難之一。
如果在這篇文章中,有任何事情和你所思、所信互相違背,那就聽吧,不要抗拒。你或許對,我或許錯,可是藉由一起聆聽和思索,我們將找出真理。真理沒有辦法由別人給你,得靠你自己去找出來;而想要挖掘真理,一定得有直接認知的心態,若有抗拒、守衛和保護,直接認知就不見了。了解是透過明白真相(is)而來的,能以不帶譴責和辯解的說明來得知真相、現實,絕對是智慧的開端,只有在開始根據自身的條件、根據自己的偏見來說明和演繹時,我們才會錯失真理,畢竟這就像是做研究一樣。想要真正的認識某件事,必須研究——你不能根據你的心情來演繹。同樣的,如果我們可以留心、觀察、傾聽及認知真相,那麼問題就解決了,而那正是這所有的論述想要達到的目標。我會對你指出真相,而不是根據我的幻想來演繹;正如你也不該根據你的背景或訓練來演繹或說明一樣。
難道說察覺任何事情的本質是件不可能的事嗎?實際上以此為出發點,就能取得理解。認知、察覺、掌握了真相,就會終止掙扎。如果我知道自己是個騙子,而這是我所承認的真相,那麼就不會再有掙扎,認知、察覺到一個人的真實面貌,就已經開啟了智慧、開啟了理解,把你自時間中解放出來。帶入時間之質——不是年代記感(chronological sense)、而是做為一種媒介、做為精神心理過程、做為心靈過程的那種時間——是種製造混亂的毀滅。
所以,只有在不帶責難、批判和驗證的辨認時,我們才能了解真相,在一個特定的情況、特定的狀態中明白這點的人已在解放的過程中;可是一個不知道自己的情況、自己的掙扎、想要成為自身之外者的人,會養成慣性。因此請讓我們謹記心中想要檢視的真相,想要觀察及察覺真相的究竟,不要賦予任何觀點,不要賦予任何演繹,需要的是異常機伶的心智、特別柔軟的心靈來察知及跟隨真相;因為真相隨時在動、隨時在轉化當中,想要緊緊追隨,你需要一個相當快速的心智和一顆柔軟的心——當心靈靜止不動、固著於一個信念、一個偏見、一個認同,就會遭到否決;而乾涸的心智和心靈是跟不上輕鬆、快速的真相的。
我想用不著太多的討論,太多的口頭表達,大家就明白這世上有著個別和集體的混亂,迷惑和不幸,這不只發生在印度,而是舉世皆然;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全世界都有困惑,累積的悲傷,不在於某個國家,某個地方,而是遍佈全球。 非比尋常的劇痛絕非個別,而是集體的,所以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大災難,將其僅僅侷限於某個地理區域,侷限於地圖上的一個色塊是荒謬的;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像了解個人痛苦那樣的了解這世界的全貌,認知到這個混亂,我們今日的回應為何?我們如何反應呢?
世上有苦,政治的、社會的、宗教的;我們整個心理亂成一團,所有的領袖、無論是政治或宗教的都令我們失望;所有的書籍都失去了意義,你可能會投向《薄伽梵歌》或《聖經》或最新的政治或心理論述,結果發現它們全失去了聲響、失去了實質,空餘文字;重複這些文字、迷惑不定的你,只在重複這些毫無意義的字眼而已,那些言論和書籍都失去了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引述《聖經》、馬克思主義或《薄伽梵歌》的你,如同引述你本人的不定和困惑,你的重複就變成了謊話;因為文字變成了宣傳,而宣傳並非真理,所以當你重複時,你就不再了解自己了,你 只是用權威的話語掩蓋了你的迷惑,但我們真正想要努力的,是搞清楚困惑,而不是用問題遮掩它們;所以你的反應是什麼?你如何回應這非比尋常的混亂、這些困惑、這不確定的生活?請察覺,如同我先前討論過的:追隨,不是追隨我的話,而是追隨你心中活動的思緒。我們讀書但不寫書,做旁觀者已經成為我們的傳統、民族和舉世的習慣,看足球賽、看政治人物和雄辯家,我們只是置身事外的人,光用看的,失去了創造力,所以才會想要吸收和參與。
如果你只是旁觀、只當觀眾,那就失去了整個論述的意義,因為這並非一場你迫於習慣來聽的演講,我並不打算給予任何你自己能從百科全書裡頭找到的資訊,我們想要嘗試的是跟著每一個人的思緒,盡量深遠廣闊的推行涵義,以及我們情感的反應,所以請找出你對這緣由、這苦痛的反應;不是別人說了什麼,而是你自己 有什麼回應。如果你得利於苦痛、混亂,無論是經濟、社會、政治或精神上的,如果你從中獲利,那你的反應就會是冷漠中的一員,所以這混亂的持續與否,你根本不以為意,當然啦,世上越麻煩、越混亂,越多人想要尋求庇護,你沒注意到這一點嗎?當世道混沌之時,無論是心理上或在各個方面,你就會把自己關入某種安全當中,不論是銀行帳戶或一種意識觀念中;或者轉而禱告、到廟堂去——真的避開了正在世上發生的種種。於是越來越多的教派形成,越來越多的「主義」在世界上嶄露頭角,因為越迷惑,你越需要一個領導人,需要某個可以帶領你走出這一團亂的人,所以你轉而投向宗教書籍、最新的老師;不然就依照一個好像能夠解決問題的,不論左右派的制度來行事及反應,就是這麼一回事。
你一察覺到困惑,察覺到真相,就想辦法要逃離它。提供給你一個制度解決經濟、社會或宗教痛苦的那些教派是最糟糕的;因為制度會變得重要,而不是人——無論是宗教制度,或左派或右派的系統,制度變得重要,哲學、想法變得重要,而不是人;但為了想法,意識形態的關係,你會樂意犧牲掉人類,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不只是我的演繹而已,如果你用心觀察,就會發覺現況真的如此。隨著制度變得重要,人、你和我便都失去了意義;而掌握制度的人,不管是宗教或社會的、無論是左派或右派的,都展露出權威、有力的模樣,於是犧牲了你、個人,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那麼,這困惑、不幸的原因是什麼?這不幸、對戰爭的預期和恐懼、感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困惑從何而來?導因何在?當然指向所有道德、精神價值和所有感官價值、所有手造或心造萬物價值榮光的瓦解,當我們除了感官之物的價值,除了心靈、雙手或機器產物的價值之外,毫無其他價值時,會怎麽樣?同樣的,這仍然不是我的理論,你用不著引經據典來找出你的寶貝、你的財富、你建立在用手或心所創造出來的事情之上的經濟與社會實體,所以說,我們是根據感官價值在生 活,運作且沉湎其中,意味著那些東西,那些心的東西,那些手和機械的東西已經變得重要;而當事情變得重要,信仰就變得優越且重要——眼前所發生的事情正是如此,不是嗎?
於是,賦予感官越來越高價值的意義,就會引來困惑;而一旦心生困惑,我們就會想要透過不同的型式,無論是宗教、經濟或社會,或者透過野心、透過力量、透過追求真相來逃離,但真理根本就在身邊,你根本用不著去苦苦追尋;一個追求真理的人永遠都找不到,真理就在真相裡頭——那正是它美之所在。可是你一開始構思,一開始追尋它,就開始了掙扎;而一個掙扎的人是無法了解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靜止、留心、被動的察覺,我們看到我們的生活、行動一直都在毀滅的、令人難過的領域中;就像波浪一樣,困惑和混亂總是會追上我們,在困惑的生活中永無休止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似乎都通往混亂,似乎都通往哀傷與難過,看一下你的生活,你會發現我們總是生活在悲傷的邊緣,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社會活動、我們的政治,各個想要阻止戰爭的國家結盟團體,結果全都在製造更多的戰爭,毀滅接在生之覺醒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導向死亡,這就是眼前的現況。
我們能夠立即停止這種不幸,而且不要總是被困在困惑與悲傷的浪潮中嗎?偉大的上師,無論是佛陀或基督遂而降臨;他們接受了信仰,或許還讓自己從困惑與悲傷中解脫出來,但他們永遠防止不了悲傷,永遠終止不了迷惑,迷惑會一直、一直持續下去,要是看到這社會與經濟困惑、這混亂、這不幸的你,隱身進入所謂的宗教生活,放棄了俗世,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加入了這些偉大的上師行列;但世界卻繼續其混亂、不幸及毀滅,無論貧富都持續飽受折磨,所以我們的問題,你和我的,就在於能否立即踏出這不幸。如果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你拒絕成為那其中的一份子,你就會幫忙其他人脫離這團混亂——不是在未來、不是在明天,而是現在。戰爭也許會來,在形式上會更具毀滅性也更駭人,我們無法防止這件事,因為這議題太大也太迫切了。但是你和我能夠立刻感受到困惑與不幸,對不對?我們必須感受它們,並就正確的位置喚起其他人相同的内在真理了悟,換句話說,你可以立即解脫嗎——因為那是脫離這種不幸的唯一方式,感受只能在當下發生;但如果你說:「我明天再來做。」迷惑的波浪就會趕上你,你就會永遠陷在困惑當中。
那我們現在來看看,真有可能達到一種你本人一旦感受到真理,就能因此終結困惑的狀態嗎?我說可能的,那也是唯一的可行之道;我說不但可以,而且非做不可,不是基於假設或信仰,引發這非比尋常革命的——不是擺脫掉資本主義,代入另一個團體的改革——引發這美妙的轉化,唯一貨真價實革命的,其實是問題,一般所謂的改革只是修正或者根據左派的想法來延續右派,而左派終究只是右派修正版的延續而已,如果右派是建立在感官的價值上,那左派也不過是延續了同樣的感官價值,只是程度或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說,真正的革命只有在你這個個體察覺到你與別人的關係時才會發生,你在與他人、與你太太、與你孩子、與你老闆、與你鄰居間關係中的模樣,便是社會。社會本身是不存在的,社會是你和我,在我們的關係之中所創造出來的;是我們內在心理狀態對外的整個投射,所以如果你和我連自己都不了解,光轉化内在投射的外在,一切就都沒意義了;也就是說,只要我對和你關係中的自己繼續不了解的話,那在社會中就產生不了什麼有意義的改變和修正,只要在我的關係中困惑,我創造出的社會就是個仿製品,是我樣貌的外在呈現,這是個我們可以討論的明顯事實,我們可以討論到底是社會、是外在風貌製造了我,還是我製造了社會。
所以,我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創造出社會,我若沒有徹底的轉化,就不可能轉化社會的基本運作。當我們期待一套轉化社會的制度時,我們只是在規避問題,因為制度沒有辦法轉化人;永遠是人在轉化制度,這一點歷史已經有所呈現,除非在我跟你的關係當中了解自己,否則自身便恆是混亂、不幸、毀滅、恐懼、殘暴的根源;了解自己和時間無關,我可以在當下就了解自己。要是我說:「我明天再來了解自己。」我就帶來了混亂和不幸,我的行動是毀滅的,在我說我「將會」了解的那一刻,就把時間的元素帶了進來,並且已經陷入了迷惑和毀滅的波浪中,了解是在當下,不是明天,明天是給懶惰的心、拖拖拉拉的心、不感興趣的心來用的,當你對某件事情有興趣時,你會即時做,而獲得當下的了解、當下的脫胎換骨,要是你現在不改變,你就永遠都不會改變了,因為明天才做的改變只是修正,而不是轉化,轉化只可能發生在當下;改革就在此刻,而非明日。
發生那種事的時候,你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因為自我再也不用擔心;然後,你也就超越了毀滅的浪潮。
即便我們熟悉彼此,人與人的溝通依舊非常困難。我用的語言聽在你耳朵裡,意義可能與我的原意完全不同。唯有你與我、我們同一時間在同一層級上相通,才會相互了解,而那只會發生在人與人、丈夫與妻子、知己之間情感確實融洽之際,當我們同一時間在同一層級上相通時,便能取得即時的了解。
想要斷然、有效又輕鬆的與人溝通相當困難,我用的是非技術性的簡單語言,因為我並不認為任何技術性的表達有助於我們解決問題;所以我不用術語,無論是心理學或科學的都不用,所幸我也沒讀過任何心理學或宗教書籍。我會用我們天天都在使用、非常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一個比較深的道理;可是如果你不懂得傾聽之道,相通還是非常困難。
聆聽是門藝術,一個人應該放棄或撇開所有的偏見、預設的成見和日常活動,才算真的會聽,若懷抱一種接受的心靈狀態,事情就會變得容易理解,在真正注意某件事時,就會專心的聽。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是透過一層抗拒在聽話,無論是宗教或精神上的、心理學或科學的偏見、或日常的煩惱、慾望和恐懼所矇蔽,我們透過這些面紗在聽話,我們其實是在聽自己的聲響與噪音,而不是別人說的話。想要把我們所受的訓練、偏見、喜好放在一旁,超越口頭上的傳達來聆聽,以求得即時的理解是相當困難的,這是我們會面臨的困難之一。
如果在這篇文章中,有任何事情和你所思、所信互相違背,那就聽吧,不要抗拒。你或許對,我或許錯,可是藉由一起聆聽和思索,我們將找出真理。真理沒有辦法由別人給你,得靠你自己去找出來;而想要挖掘真理,一定得有直接認知的心態,若有抗拒、守衛和保護,直接認知就不見了。了解是透過明白真相(is)而來的,能以不帶譴責和辯解的說明來得知真相、現實,絕對是智慧的開端,只有在開始根據自身的條件、根據自己的偏見來說明和演繹時,我們才會錯失真理,畢竟這就像是做研究一樣。想要真正的認識某件事,必須研究——你不能根據你的心情來演繹。同樣的,如果我們可以留心、觀察、傾聽及認知真相,那麼問題就解決了,而那正是這所有的論述想要達到的目標。我會對你指出真相,而不是根據我的幻想來演繹;正如你也不該根據你的背景或訓練來演繹或說明一樣。
難道說察覺任何事情的本質是件不可能的事嗎?實際上以此為出發點,就能取得理解。認知、察覺、掌握了真相,就會終止掙扎。如果我知道自己是個騙子,而這是我所承認的真相,那麼就不會再有掙扎,認知、察覺到一個人的真實面貌,就已經開啟了智慧、開啟了理解,把你自時間中解放出來。帶入時間之質——不是年代記感(chronological sense)、而是做為一種媒介、做為精神心理過程、做為心靈過程的那種時間——是種製造混亂的毀滅。
所以,只有在不帶責難、批判和驗證的辨認時,我們才能了解真相,在一個特定的情況、特定的狀態中明白這點的人已在解放的過程中;可是一個不知道自己的情況、自己的掙扎、想要成為自身之外者的人,會養成慣性。因此請讓我們謹記心中想要檢視的真相,想要觀察及察覺真相的究竟,不要賦予任何觀點,不要賦予任何演繹,需要的是異常機伶的心智、特別柔軟的心靈來察知及跟隨真相;因為真相隨時在動、隨時在轉化當中,想要緊緊追隨,你需要一個相當快速的心智和一顆柔軟的心——當心靈靜止不動、固著於一個信念、一個偏見、一個認同,就會遭到否決;而乾涸的心智和心靈是跟不上輕鬆、快速的真相的。
我想用不著太多的討論,太多的口頭表達,大家就明白這世上有著個別和集體的混亂,迷惑和不幸,這不只發生在印度,而是舉世皆然;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全世界都有困惑,累積的悲傷,不在於某個國家,某個地方,而是遍佈全球。 非比尋常的劇痛絕非個別,而是集體的,所以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大災難,將其僅僅侷限於某個地理區域,侷限於地圖上的一個色塊是荒謬的;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像了解個人痛苦那樣的了解這世界的全貌,認知到這個混亂,我們今日的回應為何?我們如何反應呢?
世上有苦,政治的、社會的、宗教的;我們整個心理亂成一團,所有的領袖、無論是政治或宗教的都令我們失望;所有的書籍都失去了意義,你可能會投向《薄伽梵歌》或《聖經》或最新的政治或心理論述,結果發現它們全失去了聲響、失去了實質,空餘文字;重複這些文字、迷惑不定的你,只在重複這些毫無意義的字眼而已,那些言論和書籍都失去了它們的價值;也就是說,引述《聖經》、馬克思主義或《薄伽梵歌》的你,如同引述你本人的不定和困惑,你的重複就變成了謊話;因為文字變成了宣傳,而宣傳並非真理,所以當你重複時,你就不再了解自己了,你 只是用權威的話語掩蓋了你的迷惑,但我們真正想要努力的,是搞清楚困惑,而不是用問題遮掩它們;所以你的反應是什麼?你如何回應這非比尋常的混亂、這些困惑、這不確定的生活?請察覺,如同我先前討論過的:追隨,不是追隨我的話,而是追隨你心中活動的思緒。我們讀書但不寫書,做旁觀者已經成為我們的傳統、民族和舉世的習慣,看足球賽、看政治人物和雄辯家,我們只是置身事外的人,光用看的,失去了創造力,所以才會想要吸收和參與。
如果你只是旁觀、只當觀眾,那就失去了整個論述的意義,因為這並非一場你迫於習慣來聽的演講,我並不打算給予任何你自己能從百科全書裡頭找到的資訊,我們想要嘗試的是跟著每一個人的思緒,盡量深遠廣闊的推行涵義,以及我們情感的反應,所以請找出你對這緣由、這苦痛的反應;不是別人說了什麼,而是你自己 有什麼回應。如果你得利於苦痛、混亂,無論是經濟、社會、政治或精神上的,如果你從中獲利,那你的反應就會是冷漠中的一員,所以這混亂的持續與否,你根本不以為意,當然啦,世上越麻煩、越混亂,越多人想要尋求庇護,你沒注意到這一點嗎?當世道混沌之時,無論是心理上或在各個方面,你就會把自己關入某種安全當中,不論是銀行帳戶或一種意識觀念中;或者轉而禱告、到廟堂去——真的避開了正在世上發生的種種。於是越來越多的教派形成,越來越多的「主義」在世界上嶄露頭角,因為越迷惑,你越需要一個領導人,需要某個可以帶領你走出這一團亂的人,所以你轉而投向宗教書籍、最新的老師;不然就依照一個好像能夠解決問題的,不論左右派的制度來行事及反應,就是這麼一回事。
你一察覺到困惑,察覺到真相,就想辦法要逃離它。提供給你一個制度解決經濟、社會或宗教痛苦的那些教派是最糟糕的;因為制度會變得重要,而不是人——無論是宗教制度,或左派或右派的系統,制度變得重要,哲學、想法變得重要,而不是人;但為了想法,意識形態的關係,你會樂意犧牲掉人類,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不只是我的演繹而已,如果你用心觀察,就會發覺現況真的如此。隨著制度變得重要,人、你和我便都失去了意義;而掌握制度的人,不管是宗教或社會的、無論是左派或右派的,都展露出權威、有力的模樣,於是犧牲了你、個人,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那麼,這困惑、不幸的原因是什麼?這不幸、對戰爭的預期和恐懼、感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困惑從何而來?導因何在?當然指向所有道德、精神價值和所有感官價值、所有手造或心造萬物價值榮光的瓦解,當我們除了感官之物的價值,除了心靈、雙手或機器產物的價值之外,毫無其他價值時,會怎麽樣?同樣的,這仍然不是我的理論,你用不著引經據典來找出你的寶貝、你的財富、你建立在用手或心所創造出來的事情之上的經濟與社會實體,所以說,我們是根據感官價值在生 活,運作且沉湎其中,意味著那些東西,那些心的東西,那些手和機械的東西已經變得重要;而當事情變得重要,信仰就變得優越且重要——眼前所發生的事情正是如此,不是嗎?
於是,賦予感官越來越高價值的意義,就會引來困惑;而一旦心生困惑,我們就會想要透過不同的型式,無論是宗教、經濟或社會,或者透過野心、透過力量、透過追求真相來逃離,但真理根本就在身邊,你根本用不著去苦苦追尋;一個追求真理的人永遠都找不到,真理就在真相裡頭——那正是它美之所在。可是你一開始構思,一開始追尋它,就開始了掙扎;而一個掙扎的人是無法了解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靜止、留心、被動的察覺,我們看到我們的生活、行動一直都在毀滅的、令人難過的領域中;就像波浪一樣,困惑和混亂總是會追上我們,在困惑的生活中永無休止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似乎都通往混亂,似乎都通往哀傷與難過,看一下你的生活,你會發現我們總是生活在悲傷的邊緣,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社會活動、我們的政治,各個想要阻止戰爭的國家結盟團體,結果全都在製造更多的戰爭,毀滅接在生之覺醒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導向死亡,這就是眼前的現況。
我們能夠立即停止這種不幸,而且不要總是被困在困惑與悲傷的浪潮中嗎?偉大的上師,無論是佛陀或基督遂而降臨;他們接受了信仰,或許還讓自己從困惑與悲傷中解脫出來,但他們永遠防止不了悲傷,永遠終止不了迷惑,迷惑會一直、一直持續下去,要是看到這社會與經濟困惑、這混亂、這不幸的你,隱身進入所謂的宗教生活,放棄了俗世,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加入了這些偉大的上師行列;但世界卻繼續其混亂、不幸及毀滅,無論貧富都持續飽受折磨,所以我們的問題,你和我的,就在於能否立即踏出這不幸。如果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你拒絕成為那其中的一份子,你就會幫忙其他人脫離這團混亂——不是在未來、不是在明天,而是現在。戰爭也許會來,在形式上會更具毀滅性也更駭人,我們無法防止這件事,因為這議題太大也太迫切了。但是你和我能夠立刻感受到困惑與不幸,對不對?我們必須感受它們,並就正確的位置喚起其他人相同的内在真理了悟,換句話說,你可以立即解脫嗎——因為那是脫離這種不幸的唯一方式,感受只能在當下發生;但如果你說:「我明天再來做。」迷惑的波浪就會趕上你,你就會永遠陷在困惑當中。
那我們現在來看看,真有可能達到一種你本人一旦感受到真理,就能因此終結困惑的狀態嗎?我說可能的,那也是唯一的可行之道;我說不但可以,而且非做不可,不是基於假設或信仰,引發這非比尋常革命的——不是擺脫掉資本主義,代入另一個團體的改革——引發這美妙的轉化,唯一貨真價實革命的,其實是問題,一般所謂的改革只是修正或者根據左派的想法來延續右派,而左派終究只是右派修正版的延續而已,如果右派是建立在感官的價值上,那左派也不過是延續了同樣的感官價值,只是程度或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說,真正的革命只有在你這個個體察覺到你與別人的關係時才會發生,你在與他人、與你太太、與你孩子、與你老闆、與你鄰居間關係中的模樣,便是社會。社會本身是不存在的,社會是你和我,在我們的關係之中所創造出來的;是我們內在心理狀態對外的整個投射,所以如果你和我連自己都不了解,光轉化内在投射的外在,一切就都沒意義了;也就是說,只要我對和你關係中的自己繼續不了解的話,那在社會中就產生不了什麼有意義的改變和修正,只要在我的關係中困惑,我創造出的社會就是個仿製品,是我樣貌的外在呈現,這是個我們可以討論的明顯事實,我們可以討論到底是社會、是外在風貌製造了我,還是我製造了社會。
所以,我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創造出社會,我若沒有徹底的轉化,就不可能轉化社會的基本運作。當我們期待一套轉化社會的制度時,我們只是在規避問題,因為制度沒有辦法轉化人;永遠是人在轉化制度,這一點歷史已經有所呈現,除非在我跟你的關係當中了解自己,否則自身便恆是混亂、不幸、毀滅、恐懼、殘暴的根源;了解自己和時間無關,我可以在當下就了解自己。要是我說:「我明天再來了解自己。」我就帶來了混亂和不幸,我的行動是毀滅的,在我說我「將會」了解的那一刻,就把時間的元素帶了進來,並且已經陷入了迷惑和毀滅的波浪中,了解是在當下,不是明天,明天是給懶惰的心、拖拖拉拉的心、不感興趣的心來用的,當你對某件事情有興趣時,你會即時做,而獲得當下的了解、當下的脫胎換骨,要是你現在不改變,你就永遠都不會改變了,因為明天才做的改變只是修正,而不是轉化,轉化只可能發生在當下;改革就在此刻,而非明日。
發生那種事的時候,你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因為自我再也不用擔心;然後,你也就超越了毀滅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