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曠野嗎哪(輯六):靈性成熟

79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今天我們一起思想「要沉靜」這個題目。你很容易因為被人冒犯,不經思考,就說出愚妄的話嗎?或是做出不符合聖徒體統的反應嗎?
有一個故事說到,一個作爸爸的在辦公室受了老闆的一些氣,打電話回家裡時,忍不住向媽媽發了一頓脾氣,而媽媽越想越氣,就把氣出在兒子的身上;而兒子莫名其妙的受了氣,走到院子,狠狠地踢了小狗一下,小狗被踢得哇哇叫,跑到外面亂叫亂咬,一口就咬在剛剛要進門的爸爸腳上。
如果每個人都把氣出在別人身上,到頭來,最後受氣的還是自己。受人毀謗時,或感到受傷時,我們該如何應對?要管住自己的心、仰望主,要求主賜我們沉靜的恩典,使我們不致口快多言。因為「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10章19節)
有句話說:「止住爭論的最好時機,就是在爭論開始之前,而不是在爭論開始之後。」要學會控制怒氣,然後才能與他人有良好的互動。
人為什麼會生氣呢?常常是因為「自我」受到威脅,自尊心受到傷害,感到自己有所損失而動怒。聖經教導我們要「慢慢的動怒」,要慢一點動怒,不要輕易發怒。箴言14章29節,所羅門說:「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
印度有句名言:「烈日融化白雪;憤怒驅走智慧。」一個人在氣頭上,很容易做出糊塗事。美國總統杜魯門知道,任何在他憤怒之下寫的信件,不能立刻寄出,必須先在他的辦公桌上先擱置24小時才可以寄出。考門夫人則是把信放在口袋裡,直到再看時,心情已經平靜了,就把那信撕毀。神的兒女不要那麼容易受傷,不要那麼容易被激怒。提多書3章2節,保羅教導他屬靈的兒子提多:「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
人與人之間要有基本的禮貌。「禮貌」是一把與人共處的「金鑰匙」,主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馬太福音7章12節)
話不在多,在於「合宜」,在於「精煉」。基督徒不要給人「囉囉嗦嗦」,或者「過度反應」的感覺。在說話遠比沉默好時才說,否則寧願靜默不言。
詩篇141篇3節,大衛向神呼籲:「耶和華阿,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大衛渴望在言行上能討神喜悅,他深願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能在神面前蒙悅納。大衛在詩篇34篇12-14節提到:「他深知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