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茶葉蛋──東石短宣記

五月初,陳文逸牧師到密西根州來傳遞臺灣鄉村福音工作的異象。不由得想起去年(2000年)暑假在東石短宣時,陳牧師所講「茶葉蛋」的比喻:水煮蛋在茶滷汁中浸泡越久,味道就越濃,但只有那些殼上有裂痕的才會入味。人也如此,越肯花時間讀經、禱告、參與服事,就越像基督徒;只有經過破碎,基督徒的生命才有基督的馨香。
去年暑假,正好計畫全家回臺探親,心想與其「將來」返鄉還福音的債,何不現在就行動呢?經由在臺灣的若蘭妹打聽,我們便聯絡上鄉福,分派到東石。陳牧師說,我們去的那個星期,正好是黃保怡姐妹(過去臺灣一對姐妹花歌星「雙燕姐妹」中的妹妹)要到東石演唱民謠,我們可以和華神的鄉村福音隊配搭事奉,並指定看兩本書:《鄉福事工手冊》和魏德凱牧師著的《攻破堅固的營壘》。
閱讀這兩本書,印象最深的是臺灣鄉村是撒但的大本營,偶像、廟宇充斥,人心剛硬。撒但常用肉體或精神上的疾病來挾制人,怪病特多,傳道人也難以倖免;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屬靈爭戰的戰場。鄉人對福音的反應非常冷漠,即使基督徒也是如此,許多鄉村的宣教士深感孤單。引用張雅惠傳道的一段話,可以瞭解到鄉村傳道人的心情,她說:「長久以來,弟兄姐妹的生命仍無多大改變,有的硬是站在那裡、坐在那裡、蹲在那裡,甚至躺在那裡;而周遭的百姓又心如堅石。真是讓人感到灰心、沮喪到了極點,實在不知道如何服事才好。」書中還提醒我們,禱告是打屬靈戰爭最重要的武器;所以也開始為東石禱告。我很認真地準備去打一場屬靈的大戰;不料,此行卻是我的信仰大清倉。

****

坐在「統聯」開往東石的巴士上,看著電影「外籍兵團」,忽見一雙臭腳丫架在電視機前的欄杆上。古銅色瘦乾的腳,看起來髒髒的,指甲上還有一線黑邊,是那麼地顯眼……。
「怎麼那麼不禮貌?」低咕著,我對那雙醜醜的腳實在不怎麼欣賞。
──「妳知道嗎?那雙腳是我賜給他的,伴著他走過人生多少道路,讓他能跑能跳,有什麼不好的?憑什麼妳就覺妳的腳比他的高貴?」
聖靈讓我看到我竟「自以為貴」到這個地步,我的心中立刻受到責備,也挪去了我「狗眼看人低」的帕子。心竅這才明白過來,神真是愛「世人」呀!我進而欣賞到神所愛的東石人是何等純樸可愛,而能真心為他們祝福。

****

一到東石,便聽到陳牧師的老二因患肺炎住院。在整理我們住的房間時,赫然看到《張雅惠傳道紀念文集》,我感到即便敵人的攻擊是真的,而神也絕對會在敵人面前為我擺設筵席!翻開紀念集,雅惠傳道那可愛的相片立刻吸引了我。一個單身女子,本著一粒麥子要死在主裡的心志,不倦怠地服事,即便病危時仍心繫東石。篇篇短文,讓我看到二十年來,神並沒有忘記鄉村。許多人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為鄉村福音擺上自己;像陳牧師娘紀貞已在東石服事十一年了。這本紀念集實在是神為我在敵人面前擺設的筵席!當我們發現居然住在原是為雅惠傳道預備的房間,而她卻沒有機會享用時,感覺自己彷彿是站在聖地,深感不配……。
為了三天的露天演唱佈道會,我們散發民謠演唱會、野外主日學及清大電腦班的廣告單,還用廣告車分送汽球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那段日子幾乎天天下雨,我們的信心在時晴時雨中備受考驗。第一天晚上雨停了,信心大受激勵;可是……第二天雨依然下著,演唱會前更是傾盆大雨。幾位兄姐聚在一起繼續為天氣禱告時,幾個十來歲的男孩看到我們好奇地問:「這些人在做甚麼?」「這是在禱告。」他們說:「有一次廟會也是下雨,乩童出來一跳,雨就停了。」言下之意,彷彿是我們的鬥法輸了。多麼盼望能出現奇蹟呀!然而,大雨仍下個不停……
「你們若稱我是掌管天氣的主,為什麼我不能選擇下雨?」是呀!我在平順時對這位全能神的「主權」認識實在太淺了。當我們在鄉人拜的偶像「面」前大唱讚美詩來見證耶穌復活的大能時,實在是一個難忘的奇妙經歷。頓時,傳福音的勇氣倍增!我真的相信那場雨是為基督徒下的,至少是為我下的。
我們和華神的福音隊一起設計了野外主日學課程。因東石是漁村,便決定講耶穌平靜風和海的故事,但又擔心是否該向孩子們解釋耶穌與媽祖的不同?這才開始明白許多兄姐回到臺灣不信主的家中所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在這遍地廟宇香火和家家都有祭壇的環境中,人們不容易確知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還是眾神之一?最後,我們決定單純地告訴孩子們──耶穌是得勝的主,祂賜平安。
正如葛理翰夫人所說的:「市上假鈔充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何能分辨假鈔?假的不勝其數,而真鈔只有一種。只要精研真鈔,真假自明。」
我醒悟到自己是一個不入味的「茶葉蛋」,對自己頗為失望;發現自己竟是不堪一擊的傭兵,甚感痛苦;要承認自己的無能,更是難堪。回來已一年多,讀經時特別注意我們的神是怎樣的一位神及祂的作為是如何;也比較警醒地練習用「信德的盾牌」抵擋仇敵的火箭。我想畢竟經過了東石的短宣,讓我這個「茶葉蛋」有機會再次浸泡在更香濃的滷汁中,感謝神在做「入味」的工!

本文曾發表在使者雜誌 2001年5月18日
亦曾發表在台灣鄉福簡訊 163期 2001年7月

臺灣鄉村的呼喚



你願意「福音移民」回到臺灣鄉村嗎?每次想到臺灣的鄉村,會讓你心疼嗎?

大妹傳給我一則有意思的故事。大意是說:一位忙得沒日沒夜六親不認的投資顧問,在他的生日那天,夢見「仙女」要送他一份很特別的生日禮物,他希望能「有一雙眼,能夠看透每一支股票的升跌時間。」這份禮物這使得他在股票市場贏了很多場勝仗 。
一日,想到許久沒有見面的家人。回家看見父母的頭頂出現了發光的數字……,由「45」……「35」,每次見面那個數字都在遞減……很是心痛,原來,這是他還可以見父母的次數。
一個星期後,這位投資顧問辭掉了工作,盡量陪伴在家人的左右,也跟他們去旅行。後來父親患了重病……他的頭上終於出現「個位」數。在隱約看見父親頭上的「1」字那刻,這位顧問可以說是逃離開了病房。
故事的結尾,這位投資顧問說:
「走街上。在途中我一直淚流滿面,眼前的東西都已經看得不清不楚。在醫院大門外,我看見媽媽,抹乾眼淚後,她的頭上竟然出現「1」字……媽媽……我轉身看著身邊的路人,全部都在頭頂掛著發光的「1」……我呆呆地退後一步,就看著馬路上的巴士撞向自己,來不及反應,我已經眼前一黑。」

不論你預知將來有三年或是四十年,你會希望做什麼事使你的心滿足?

你是否考慮將「福音移民」回到臺灣鄉村,作為您人生下半場的可行計畫之一?

有一個福音機構懊悔當初到臺灣傳福音時,把重點放在大學校園。原本預料這些精英人才能夠去影響社會體質,不料,留學潮把大部分的他們推向了留美深造。下錯棋了嗎?不!他們忠心愛主,使華人教會在美國立下很好的基礎,對臺灣遊子、大陸學人在接觸福音方面,都有極深的影響。您可能就是其中受惠的一人。
現在,如果在考慮回到成長的地方,還福音的債給臺灣鄉村──除了可以因您成熟的屬靈生命,成為鄉村傳道人的好朋友,支持並鼓勵他們之外;您還可以將現在擁有的,多盡一份心力───
˙您可以運用專業技術,創造工作機會。不以營利為主,只為提升鄉村經濟低迷的危機。
˙您可以用醫生的愛,讓貧困的朋友,在生老病死的循環中仍得生存的保障。
˙您可以用您開闊的人生經驗,拓展窮鄉僻壤孩子們的世界觀。
˙您可以藉著教導彩虹及得勝者品格課程,減少校園的色情、毒品、暴力;鼓勵在校學子羨慕良善品格,培養屬靈的氣質;以期將來能夠選擇認識神,與神和好。
˙您可以陪伴姐妹,在信仰受到迫害時,能堅持很不容易的信仰生活。
˙您可以把神造男人的心意告訴因成癮而受捆綁的男士,以真實的關懷,使他們恢復神造他們的榮美,好抬頭挺胸地作人。
˙您可以幫助安親班的孩子,不斷地為他們守望,讓聖靈強化孩子們在身心靈方面,都能對主的專一。修補父母在他們身上造成的傷害,使他們健康地活在主的面前,靠主走出他們自己的天空,成為他人的幫助。
˙您可以給被兒子敗光家產的某位父親打氣,告訴他即便如此,但屬主生命的滿足勝過家道豐富。
˙您可以安慰孤單的阿嬤,在主的愛裡,陪她走最後的歲月。
˙您可以支援某位單親媽媽,讓他的孩子突破學習的障礙,並且走出窮困,體會神的信實。
˙您可以……;您可以……
鄉村需要很多很多的「你」前來用耶穌的愛來改變屬靈的空氣,為他們帶來希望。

你願意「福音移民」回到臺灣鄉村,即使可能你要關懷的人時日有限嗎?

試想有一天早晨,你在坐在空氣清新的陽臺上,喝著第一口咖啡,安詳地打開報紙。
突然看到的頭版消息:

「臺灣不見了!昨夜淩晨,有一個很嚴重的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臨到臺灣。無人確實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今天早晨臺灣不見了……」
您的反應是什麼?
是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心想:「還好我不在那兒!」或是「怎麼辦?沒有機會了!──早知道,就該早一點回去……」懊惱到不知道有什麼文字可以形容那種錐心刺骨的痛。
先不講臺灣不見了,這兒有太多的生命漸漸消失中……因著面對家暴、失業、自殺、破產、毒品、醉酒、賭博、地下錢莊,還有色情網站、媒體對性誇大的報導、負面的人生觀宗教觀等等,讓許多人活得很無奈且沒有盼望……他們的生命力漸漸消失了……
鄉村需要很多很多的「你」前來,以你豐富的生命來影響生命。

你願意「福音移民」回到臺灣鄉村,即便能「多一個」基督徒也好嗎?

你知道「撒該」吧?,大家都不喜歡他。歷代以來所有傳述他的故事的,都用諷嘲的口氣表演他爬樹的樣子。聖經只說他矮,可是大都幻想他又矮又胖;是因為身材又矮又胖的,爬起樹來比較滑稽,比較像壞人?總之,在說故事的人口中,覺得那樣做才能表達撒該的可笑及討人厭之處吧?為什麼像撒該這樣的鄰裡裡拒絕往來戶,會知道耶穌?若不是「耶穌」事件已經鬧得滿城風雨,他很可能還蒙在鼓裡呢。結果那天的好奇,成了撒該他生命的轉捩點。
鄉村需要很多很多的「你」到來,把耶穌的故事傳得滿城「靈風恩雨」,為鄉村中的他們帶來好奇。

你願意來嗎?

本文曾發表在鄉福簡訊254期 2009年2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