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教會輔導概論(2版):理論與實務

79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什麼是教會?誰需要教會?為什麼要有教會?何必去教會?當今社會上許多人因各種理由,難免對教會不理解,而發出這些疑問。而參加教會的人往往因為外在、內在各種因素,也會有以上這些困擾。

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組織,教會理當正視並回應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發揮教會在國家、社會中應有的功能。除了在教堂、聚會點的聚集之外,對於建構和諧社會能做出什麼貢獻嗎?候活‧祈連堡(Howard Clinebell)在經典之作《牧養與輔導》(Basic Types of Pastoral Care andCounseling)中指出:

在歷史上每一個階段,特別是每一次變換環境的時候,教會必須尋求新的方法,去滿足當時教會的需要—透過新的方法,信徒可以繼續得到教會的牧養、關懷和輔導,從而得到醫治和成長。……社會一定會因此有決定性的改變。

筆者自幼承蒙家訓:愛國、愛人。曾多年在臺灣擔任「中國輔導學會」理事長的先父,經常提及:基督徒除了不做什麼(抽煙、喝酒、賭博、跳舞?? ),更重要的是為民族、同胞做些什麼。在這樣的薰陶並神的呼召之下,筆者投身於輔導行列迄今已超過四十七年。這過程中常感到身為輔導者自身裝備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又缺乏導師指點迷津,常有摸著石頭過河的無奈,以至於無法發揮當有的功能!

感謝神憐憫,讓筆者得以自幼在教會中蒙恩,一九六八年在臺灣校園團契中清楚重生得救、委身奉獻之後,就有負擔投入輔導的行列;大學時代在資深同工培育下擔任中學團契的輔導,參與中學生營會的籌備,並學習承擔包括大會主席在內的各種角色。另一方面,在大學裡選修普通心理學、病態心理學等課程;幾十年來在先父的指導、平日廣泛閱讀、安息年在神學院修課等等,有了理論方面的加強。

還記得大學本科時代主修的是化學。在大一時必修普通化學之外,還要修普通物理、微積分等相關科目。除非普通化學、普通物理透過才能修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儀器分析化學等進深課程,數學方面也得在微積分透過才能修微分方程、線性代數等課程。相信每個科系、學科都有其必須打下好根基的必修科目,不可以同時修或越過不修。

只是在華人教會界、神學院和各地培訓班,不知為什麼沒有給初涉獵輔導、諮詢領域者開有關的入門課程。市面上給教會中協助有心參與關懷、陪伴、牧養者的入門書籍同樣是鳳毛麟角;然而,婚姻家庭輔導、親子教育輔導、情緒處理輔導等書籍卻是比比皆是、俯首可得。問題是:基礎未奠定,要如何再往上發展?入門途徑不明,要如何前行?

一九七四年筆者蒙召以全職傳道的身分,在校園團契從事學生輔導工作。校園團契自開創時期起,除了看重團契、營會事工之外,也十分重視文字工作。因而有機會跟著資深同工編寫國中團契手冊、團契天地、智慧與身量(中學生聚會手冊)、大專團契手冊與校園小組手冊,以及聚會用查經材料等提供教會、團契、輔導使用的書籍。

由於第一線服事學生、培訓輔導,深深感覺可傳遞的文字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有鑑於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書籍不多,只得在忙碌的服事之餘挑燈夜戰撰寫,根據校園團契眾同工的經驗,參考海內外學者的著作,以及自身在各地開班、教課的筆記整理,先後完成了《團契新天地》(校園,1982)、《給你,輔導》(校園,1985)與《你也能參與輔導工作》(校園,1991)等與團契、輔導相關的書籍。

照理說,華人教會中的心理輔導專家學者數以千計,教牧輔導博士中專研輔導、諮詢的,也不在少數!只不過除了高集樂牧師的《教牧協談概論》(華神,1976)、張宰金牧師的《教牧諮商》(華神,2005)等,實在缺乏滿足這一需求的書籍。當然,海外的教會中有心輔導工作者,還可以透過一些管道獲取必要的資訊;只不過中國大陸教會這方面的缺口,是超乎想像得大!

筆者夫婦二○○九年在校園團契服事三十五年退休後搬到南京,多年來接觸世界各地華人社會、教會上的情況,更確認要建立一群有異象、有使命、有愛心,但也有基本裝備的教會輔導工作團隊是當務之急。適逢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主事者邀約,為各地教會牧者、同工寫一本輔導入門的書;因此過去幾年重做馮婦、重新執筆,且大量閱讀最新的書刊雜誌、搜集網路資訊,期盼提供收割莊稼者一把好的鐮刀。

在寫作的同時,和各地的信徒藉著各種講座、個別約談或是電話、網路的交流,直接瞭解需要、陪伴求助者;更蒙神賜下機會到一些城市、地區培訓第一線服事的教牧同工,透過面對面的互動明白現實的難處,體會眾肢體的需求。

至於本書的使用,除了每一節都有問題思考研討部分可供個人閱讀、參考或小組討論,每一章也有參考書目可供進一步研究之外,主要是提供作為教學之用。理想的是給初學者,或以往缺乏系統學習者安排一學年,每學期兩個學分的課程:上學期是前八章,集中於基礎篇、理論篇,下學期是後四章,集中於實務篇。若不然,也可改為一學期三學分,前半段集中於基礎篇、理論篇,爾後集中於實務篇。若是密集班,則建議至少兩週,以免囫圇吞棗、效果不彰。

當然,一本入門的書不可能幫助所有的人,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同樣,在專精於某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來看,也可能會對筆者所寫的某些議題感到不以為然。請以同理心包容筆者的有限,更感受各地教會的需要,而回應的最佳方式就是:請您開始為神州大地及海外華人教會寫一本更切合當代需要的書籍!

不可免俗的在最後還是要感謝一些人。首先,是過去四十多年來用生命牧養筆者的屬靈導師,他們的榜樣是我一生效法的對象;其次,要感謝忠心代禱的同工,使筆者可以忠於所託;第三,是各地教會牧者、神學院老師(特別是林國亮牧師)的鼓勵、指導,使筆者得到相當多寶貴的建議,避免閉門造車;第四,是和筆者一起成長的弟兄姊妹,由他們生命的改變看到神奇妙的工作;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感謝所有的家人(特別是先父),讓筆者在服事的生涯中有充分的支持、體諒。

願一切的榮耀歸給至高真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